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湿止痒洗剂治疗湿热型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肛周湿疹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肤疾洗剂治疗,治疗组给予清湿止痒洗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瘙痒程度、皮疹面积、皮疹形态及皮疹颜色方面均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止痒汤熏洗治疗湿热型肛周湿疹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湿热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化湿止痒汤熏洗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肛门瘙痒、湿疹面积、皮疹形态、肛周渗液)及生活质量(症状情感、休闲、日常活动、社会交际、工作学习、治疗)的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肛门瘙痒、湿疹面积、皮疹形态、肛周渗液评分和症状情感、休闲、日常活动、社会交际、工作学习、治疗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P0.05)。结论清热化湿止痒汤熏洗治疗湿热型肛周湿疹,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临床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黄洗液坐浴治疗急性、亚急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亚急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参黄洗液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肛门瘙痒、皮疹面积、皮疹形态及总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6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肛门瘙痒、皮疹面积及皮疹形态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黄洗液治疗肛周湿疹疗效肯定,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4.
徐佳丽  皇甫文燕 《新中医》2022,54(21):135-138
目的:观察湿疡宁洗方熏洗坐浴联合外用湿毒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 例肛周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湿毒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湿疡宁洗方熏洗坐浴治疗。评价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77.27%(P<0.05)。治疗后,2 组湿疹面积、皮肤渗出液、瘙痒程度、皮损状态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心理状态、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及物质生活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 个月内复发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湿疡宁洗方熏洗坐浴联合湿毒膏外用治疗肛周湿疹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过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湿热型湿疹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7例,对照组73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除湿饮每日一剂,早晚饭后温服,疗程两个月.对照组给予口服苦参片,每次四片,每日三次,疗程两个月.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瘙痒程度、皮疹形态、皮疹面积疗前疗后均有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拔罐对湿热型湿疹患者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积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湿热型湿疹患者,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给予针刀配合拔罐的方法治疗,选取大椎、身柱、灵台、阴陵泉(双侧)、血海(双侧);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煎剂内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EAS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E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瘙痒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配合拔罐是一种治疗湿热型湿疹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派瑞松霜外用治疗方案,对肛门湿疹皮损面积及瘙痒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肛门湿疹患者54例,按照国际字母排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派瑞松霜外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皮损面积、瘙痒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派瑞松霜治疗肛门湿疹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皮损面积、瘙痒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苦参三黄汤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湿疹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湿疹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夫西地酸软膏涂抹,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三黄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评分、皮疹形态评分和瘙痒评分,评价治疗效果,随访复发率,观察治疗后细菌培养结果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的皮损面积评分、皮疹形态评分、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三黄汤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湿疹并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菊卒痒膏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湿热型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型肛周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炉甘石洗剂外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菊卒痒膏外搽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渗液评分、皮损面积评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渗液评分、皮损面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渗液评分、皮损面积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菊卒痒膏联合炉甘石洗剂可有效缓解湿热型肛周湿疹患者瘙痒,减少局部渗出及皮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脾除湿方结合麻黄洗剂外用治疗慢性湿疹的价值、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及丁酸氢化可的松外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除湿方结合麻黄洗剂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EASI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ASI评分及皮疹面积、皮疹形态、瘙痒程度症状评分和TNF-α、IL-18、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脾除湿方结合麻黄洗剂外用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彭蕾蕾 《河南中医》2016,(5):850-85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湿疹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瘙痒程度评分、皮损面积评分、皮损表现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瘙痒程度、皮损面积及皮损表现。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7,(8):1102-1103
目的:观察健脾除湿饮联合董氏奇穴在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健脾除湿饮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联合健脾除湿饮及董氏奇穴治疗者为治疗组,每组60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22d时,治疗组瘙痒程度、皮疹面积及皮疹形态分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22d时,治疗组IL-4、IL-5及CD_8~+低于对照组,CD_4~+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治疗22d时,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除湿饮联合董氏奇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制苦参除湿膏外涂治疗湿热型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8月-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用自制苦参除湿膏外涂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曲安奈德乳膏(派瑞松)外涂治疗;疗程2周。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后肛周湿疹部位瘙痒症状评分,红斑、潮湿、丘疹、渗出、糜烂、水泡等湿疹体征积分,以及疗效情况和随访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结果:研究中两组患者肛周瘙痒评分均下降,试验组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湿疹体征形态积分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的复发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除湿膏能有效抑制肛周瘙痒,减少渗出、丘疹等,外涂治疗肛周湿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应用脱敏凉血汤口服联合湿疹Ⅱ号外洗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科门诊2016年6月~2017年6月治疗的湿疹患儿66例,依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儿均使用常规治疗,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25mg bid;扑尔敏片睡前1次,按照0.35mg/kg·d计算剂量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运用脱敏凉血汤口服联合湿疹Ⅱ号外洗进行治疗,记录观察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情况和治疗有效情况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瘙痒与皮疹形态状况无显著区别(P0.05);治疗后瘙痒与皮疹形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丘疱疹、糜烂、渗出液、小水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敏凉血汤口服联合湿疹Ⅱ号外洗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显著降低,安全性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申振环  马宏榛  张琼 《新中医》2023,55(15):117-120
目的:观察泻心保和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湿热型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 字表法将 85 例湿热型亚急性湿疹患儿分为观察组(43 例)与对照组(4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泻心保和汤加减治疗。比较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 数(EASI)、瘙痒程度、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CDLQI)评分;比较 2 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 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EASI、瘙痒程度、 CDLQ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EASI、瘙痒程度、CDLQI 评分均低 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6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 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心保和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亚急性湿疹疗效确切,能改善患儿皮损和 瘙痒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皮止痒汤坐浴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予以三皮止痒汤坐浴。2组均每天坐浴1次,每次15分钟,于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瘙痒评分、皮疹形态评分、湿疹皮疹面积评分、肛周渗液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瘙痒评分、皮疹形态评分、湿疹皮疹面积评分及肛周渗液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恶心不适、过敏等不良事件。结论:三皮止痒汤坐浴治疗肛周湿疹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黛散治疗肛周湿疹的综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肛周湿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派瑞松软膏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青黛散外用扑敷肛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为30.56%,显著高于对照组19.4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青黛散治疗肛周湿疹能显著改善瘙痒程度、皮损形态,缩小皮疹面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祛湿汤与湿疹膏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差异。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祛湿汤外洗,对照组采用湿疹膏外用,在皮损面积、瘙痒评分、临床疗效等方面对2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各个疗程后2组皮损面积、瘙痒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2组各个疗程后皮损面积、瘙痒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疗程2与疗程3的皮损面积、瘙痒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2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祛湿汤治疗肛周湿疹中在改善皮损、瘙痒等症状上优于湿疹膏。  相似文献   

19.
杨定宪 《河南中医》2020,40(8):1167-1169
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小儿顽固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顽固性湿疹患儿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糖浆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瘙痒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皮损面积评分和皮损形态评分。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77%,观察组有效率为96.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瘙痒消失时间为6~20(13.25±5.17) h,观察组瘙痒消失时间为4~17(8.87±4.63) h。两组瘙痒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皮损面积评分为(2.26±1.43)分,观察组皮损面积评分为(1.03±0.97)分,观察组皮损面积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皮损形态评分为(1.62±1.03)分,观察组皮损形态评分为(0.90±1.01)分,观察组皮损形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可以改善小儿顽固性湿疹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祛湿止痒消疹汤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祛湿止痒消疹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两组治疗后瘙痒程度评分、皮疹面积评分、皮疹形态评分、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运用祛湿止痒消疹汤治疗急性湿疹,能够降低IgE、IL-6、TNF-α水平,减轻急性湿疹临床症状及瘙痒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