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洁 《山西中医》2007,23(2):58-58
1芍药配附子,刚柔相济 芍药配附子见于《伤寒论》芍药甘草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附子汤等方。两药均有较强的止痛作用,但性味殊异。炮附子辛温大热,长于温阳祛寒止痛;芍药酸苦微寒,善于益阴缓急止痛。两药相配,附子可去芍药之阴柔,芍药可防附子之刚烈,刚柔相济,走守相合,以补益阴阳、调理气血。如芍药甘草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中的芍附配伍,均属刚柔相济、阴阳并补,以治阴阳两虚、肌肤失温、经脉失养的身痛拘挛之证。而附子汤、真武汤之用芍药配附子,则意在温阳化湿、祛寒止痛,用于少阴阳虚、寒湿内盛之身痛或腹痛证。  相似文献   

2.
真武汤证为水饮内停兼有表邪未解的外邪里饮证,其病性为阴证,为少阴、太阴合病。真武汤方中生姜一方面解少阴表证,一方面温化水饮;炮附子既可以助白术、茯苓化饮,也可助生姜解表,故真武汤不用桂枝而用生姜。真武汤证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的病机均为外邪里饮,可以认为真武汤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炙甘草、大枣、加炮附子而成。芍药主治邪气腹痛,利小便,真武汤方证的一个主症即是腹痛,白芍敛阴和营,缓急止痛,利小便,使水饮祛而不伤津,故真武汤不用桂枝反用芍药。  相似文献   

3.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方由茯苓、芍药、白术、生姜、炮附子组成。功能温肾阳散水气。主治脾阳虚衰,水气内停之心悸、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甚则水肿,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甚则头眩,身瞬动,振振欲擗地等症。近年来,笔者用真武汤治疗杂病,获得满意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邓甫开 《江西中医药》2004,35(10):51-51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组成,具有温阳利水之功效,主治肾阳衰微、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恶寒腹痛下利、肢体浮肿等。笔者运用该方治疗内科心血管疾病获得良好疗效,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5.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为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和“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而设。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组成。笔者在临床中,抓住肾阳虚衰的本质,用真武汤的温阳利水作用,治疗不  相似文献   

6.
陈光玉 《河北中医》2010,32(7):1017-1018
真武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由茯苓、白芍药、白术、附子、生姜5味药物组成,具有温阳利水的作用,用于治疗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小便不利、遍身水肿、四肢沉重、腹痛、自下利等症。笔者临床应用本方,凡具有脾肾阳虚之水饮内停者,均可加减用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芍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味苦、平,主邪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芍药的应用可见于汗、下、和、清、补、消等方剂中,其功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益阴和营,如桂枝汤类;②柔肝,缓急止痛,如芍药甘草汤;③养血和营,如当归四逆散;④利小便,如真武汤。前3个方面,历代医家论述甚多,唯利小便功用却鲜见于文论。笔者认为,芍药利小便作用,自其被发掘之日起,就一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真武汤中芍药的应用即可证明之。 原文二“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  相似文献   

8.
余在先  贾丽丽 《光明中医》2012,27(2):351-353
真武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方药物由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组成.其主要功效为温阳利水,所治病证见于原文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和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相似文献   

9.
王敏 《河南中医》2005,25(9):11-11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由制附子、芍药、白术、茯苓、生姜组成。其应用在《伤寒论》中有两处,一处见于太阳病篇(84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酮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另一处见于少阴病篇(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后世根据其药物组成及临床应用,将其适应证概括为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方中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的应用均不难理解,惟白芍1味令人生疑,颇费思量。  相似文献   

10.
仲景所制之真武汤由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组成,具有温阳利水的功用。《伤寒论》所载真武汤方证共有两处,一是太阳病发汗太过,水气内动。即太阳病篇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一是少阴病,肾阳亏虚,水气内停。此为少阴病篇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相似文献   

11.
杨洁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665-665
真武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5味药物组成,功能温阳利水,是治疗肾阳衰微水气内停的方剂.方中用大辛大热之附子温肾助阳化气为主药,茯苓、白术健脾渗湿利水为辅药,佐白芍以敛阴和阳,生姜味辛性温,即可协附子温.肾化气,又能助茯苓、白术健脾利水和中降逆,共组成温肾健脾,温阳利水之剂.临床实践体会到:本方应用不仅限于内科,亦可广泛运用于各科.只要详细辨证,随证加减.可收异病同治,一方多用之效.  相似文献   

12.
诊余随笔     
一、芍药甘草汤治腹痛《伤寒论》之芍药甘草汤,是一首柔肝缓急,治疗腹痛、手足拘挛疼痛的有名方剂,诚如《医学心悟》所云:“芍药甘草汤治腹痛如神”。有人认为该方是主治虚痛,如小建中汤重用芍药,治疗“虚劳里急……腹中痛……”;亦有人认为是治实痛,如《本经》称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名医别录》谓芍药能“通血脉、散瘀血”。实则张长沙用斯方治腹痛,虚实皆可,惟配伍不同耳。黄芪建中汤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芍、甘配饴糖、黄芪,是治虚痛者也;桂枝加大黄汤则是“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散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  相似文献   

13.
芍药甘草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若厥愈足温者,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医学心悟》曰:“芍药甘草汤止腹痛如神”。近代常用作缓急止痛之良方。本方药仅二味,方中白芍入肝经,平肝抑阳,养阴敛阴,柔肝止痛。《本草正义》曰:“补血养肝脾真阴,而收敛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则白芍也”,甘草入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用  相似文献   

14.
<正>张仲景将芍药与甘草配伍用于治疗气血虚损、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导致的拘挛疼痛,后世医家仿效并予以发挥,用于各种疼痛性疾病[1]。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其用量比例、白芍与赤芍、生用与炮制尚存争议。现将芍药与甘草配伍止痛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芍药配伍甘草止痛芍药与甘草合用源于《伤寒论》芍药甘草汤,为伤寒误汗亡阳阳复后脚挛急证而立,有缓急止痛、舒筋柔肝之效。其法开酸甘化阴之先河,缓急止痉(痛)之典范。  相似文献   

15.
真武汤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均宁  刘更生 《中成药》1998,20(11):45-46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系张仲景针对少阴肾阳亏虚,气不化水,水气内停而设。方中用炮附子、白术、茯苓、生姜、芍药五药,扶阳抑阴,化气行水。后世将其作为温阳利水的代表方剂,临床应用十分广泛。1药理研究1.1强心、利原作用实验表明,真武汤有增强心肌收缩为,改善左心室功能作用[1]。用正交设计法研究真武汤及其拆方对动物实验性心力衰竭治疗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真武汤及其拆方能显著增加在体心衰犬的LVP,±LVdP/dtmax和尿量,表明该方药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衰大肾脏的泌尿功能。研究发现,各…  相似文献   

16.
当归芍药散为仲景方,载于《金匮要略》,主治“妇人怀娠,腹中疼痛,和妇人腹中诸疾痛”。该方由当归、芍药、川芎、白术、茯苓、泽泻六味药组成。方中芍药缓急止痛,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活血化瘀,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泽泻淡渗利湿,诸药合用具有养血活血、健脾利湿、缓急止痛之功。不但可治疗妇女月经提前推后,经量过多过少,经期腹痛及妊娠腹痛,而且用于治疗内科杂病之腹痛、胃脘痛、头晕甚至全身痛等,也获得良效。现举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所载方剂中应用附子的达十余首之多,用法可分为生用和炮制。其中应用生附子的方剂有干姜附子汤(原文61)、四逆汤(原文29,323,324)、茯苓四逆汤(原文69)、通脉四逆汤(原文317)、白通汤(原文314)、白通加猪胆汁汤(原文315)。应用炮制附子的方剂有附子汤(原文304,305)、真武汤(原文82,312)、桂枝加附子汤(原文20),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原文22)、芍药甘草附子汤(原文68)、桂枝附子汤(原文74)。生用附子的功效多是以其大辛大热之性而达急救回阳之功,多用于阴邪内盛格阳于外的急证、重证。而炮制附子则是取其温经复阳的功效,多用…  相似文献   

18.
<正>真武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被人们奉为经典。《伤寒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相似文献   

19.
当归芍药散来源于《金匮要略》,本方立意于肝脾不和、脾虚肝郁、气滞湿阻之病机,为治妇人腹痛之名方。方中用芍药以抑肝乘脾缓急止痛,当归、川芎理气调血,白术扶土健脾,茯苓、泽泻健脾利水。刘梅主任认为凡符合本方病机的病证,尤其是胸痹,都可随症加减施治。  相似文献   

20.
王翠芬 《光明中医》2005,20(2):22-23
芍药味苦、酸、微寒 ,入肝经。《本经》记载 :“主邪气腹痛 ,除血痹 ,破坚积 ,止痛 ,利小便。”汪昂《本草备要》说 :“补血 ,泻肝 ,益脾 ,敛肝阴 ,治血虚之腹痛。”《伤寒论》中用芍药者共有 6 3条 (加减 2条 :317、96 ) ,30张方 (加减 2方 :通脉四逆汤、小柴胡汤 )。有与解表药配伍治疗外感表证的 (桂枝汤 ) ,有与泻下药同用治疗里证的 (麻子仁丸 ) ,与温热药配合治虚寒证者有之 (附子汤 ) ,寒凉药协同疗热证亦有之 (黄茶汤 ) ,其用之广 ,实难一言而尽。虽然伍方众多 ,用之甚广 ,但其治疗机理不外以下六个方面 :1 养阴敛营桂枝汤所以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