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激素疗法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中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最低有效剂量,以提高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出现绝经相关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和骨质疏松相关问题而2005年1月~2009年5月来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妇保科门诊就诊的196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给予个体化激素疗法治疗方案、定期监测、重新评估、重新调整激素疗法治疗方案的临床资料。结果:对196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给予个体化的激素疗法治疗方案及最低有效剂量后,明显缓解了绝经相关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和骨质疏松的相关症状,故激素疗法可改善和纠正因性激素缺乏而出现的相关健康问题。结论:个体化激素疗法治疗方案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缓解绝经相关症状、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提高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前子宫切除术后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患者血清性激素、骨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及体质指数(BMI)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绝经前行子宫切除术且术后6个月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替勃龙片、观察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分别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6个月后BMI、性激素水平、BALP水平及卵巢功能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雌二醇(71.46±4.53pg/ml)高于对照组(65.80±5.42pg/ml),BALP水平(15.64±4.31μg/ml)低于对照组(21.57±5.74μg/ml),卵泡刺激素(7.83±1.62mU/ml)低于对照组(9.25±1.78mU/ml)(均P0.05);两组窦状卵泡数均减少,但观察组(7.65±1.23个)多于对照组(5.51±1.04个)(P0.05),两组BMI及子宫体积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改善绝经前子宫切除术且术后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患者雌激素水平与骨代谢,抑制卵巢功能下降,且未增加肥胖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激素补充治疗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效果。方法:在2013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症状患者中抽取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病例数均一样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均为28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安慰剂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激素(克龄蒙)补充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促卵泡素、Kupperman评分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促卵泡素和Kupperma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比对照组厚(均P<0.05)。结论:应用激素补充治疗围绝经期症状,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效果好,建议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南省医务人员对绝经综合征和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针对河南省部分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对绝经综合征及MHT的认知现状和对MHT的推荐及培训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出问卷1 255份,收回有效问卷961份(76.57%)。73.36%(705/961)的医务人员对绝经综合征近期症状完全知晓,而对绝经远期危害的完全知晓率仅为23.41%(225/961)。医务人员对MHT各项益处的认知差异较大,约42%的医务人员对MHT的认知存在误区。医务人员中推荐使用MHT者为15.30%(147/961),其中妇产科医生的推荐率为48.56%(101/208)。92.30%(887/961)的医务人员希望能获得相关知识培训。结论河南省部分医务人员对绝经综合征和MHT的认知较差,需大量开展对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绝经激素补充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温州市中医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绝经激素补充治疗(HRT)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HRT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的绝经症状变化(Kuppernann)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1)干预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E2比干预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血清FSH和LH的表达水平则明显较干预前下降(均P<0.05),且两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之间比较,观察组E2升高、FSH及LH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5)。(2)干预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增大,较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两组在3、6个月时子宫内膜厚度之间比较,观察组厚度(3.7±0.4 cm, 5.1±0.8 cm)明显大于对照组(2.9±0.5 cm, 4.3±0.5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干预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Kuppernann 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3、6个月Kuppernann 评分分别为(11.6±3.7)、(7.6±2.8),较对照组(16.3±4.5,10.5±2.5)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HRT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过程中,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恢复,促进患者内分泌的稳定,并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未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的围绝经期妇女作为对照,了解同期应用HRT妇女的抑郁、焦虑症状发生情况。方法:在就诊于更年期专业门诊、既往无精神障碍及其他系统疾病史的40-60岁妇女中,选取未用HRT、测血FSH>40 Iu/L的90名妇女和应用HRT疗程长于4个月、有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的89名妇女,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间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显著,应用HRT组分数明显低于未用组。结论:HRT对抑郁、焦虑等情绪症状可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未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的围绝经期妇女作为对照,了解同期应用HRT妇女的抑郁、焦虑症状发生情况.方法:在就诊于更年期专业门诊、既往无精神障碍及其他系统疾病史的40~60岁妇女中,选取未用HRT、测血FSH>40 IU/L的90名妇女和应用HRT疗程长于4个月、有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的89名妇女,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间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显著,应用HRT组分数明显低于未用组.结论:HRT对抑郁、焦虑等情绪症状可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和治疗逐渐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心理因素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性逐渐体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的精神心理健康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某些地区、社区关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健康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后其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5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雌、孕激素连续序贯治疗方案,每日口服结合雌激素0.625 mg,28 d为1个周期;于每周期第19~28天加用安富黄体酮4mg,每日1次,共3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雌二醇、孕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83.6±1.9) ng/L比(10.0±1.1) ng/L,(0.32±0.10) μg/L比(0.22±0.20) μg/L,P<0.05];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较治疗前明显降低[(40.8±11.0) U/L比(57.1±10.8) U/L,(24.9±13.6) U/L比(46.2±13.8) U/L,(4.6±0.9) mmol/L比(6.1±1.0)mmol/L,(1.1±0.2) mmol/L比(1.6±0.1) mmol/L,P<0.05],体质指数无明显变化[(23.9±1.9) kg/m2比(22.5±2.2) kg/m2,P>0.05].结论 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围绝经期女性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2016年10月在海盐县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1~60岁本地户籍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对围绝经期症状进行评估,分析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973名妇女,平均(48.4±4.2)岁。1 353人(68.57%)至少有1项围绝期症状,其中轻度683人(34.62%)、中度185人(9.38%)、重度16人(0.81%)。发生率前5位的围绝经期症状依次是性生活问题(44.50%)、失眠(38.11%)、潮热出汗(35.53%)、疲乏(31.52%)和情绪激动(28.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277~3.237)、月经周期不规律(OR:2.002~2.160)、绝经(OR:2.807~2.263)、痛经(OR:1.310~1.527)、月收入低(OR:1.538~3.150)和自评体质差(OR:1.704~5.404)是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适当运动是保护因素(OR:0.586~0.930)。78.10%的调查对象是从媒体、朋友、同事等渠道获取围绝经期相关知识,仅2.23%对围绝经期保健知识达到"了解"程度,80.39%认为围绝经期症状无需治疗。结论海盐县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围绝经期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年龄大、月经周期不规律、绝经、痛经、月收入低和体质差是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3种不同剂量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效果及对患者生殖激素和糖脂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PM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超低剂量激素治疗)、B组(低剂量激素治疗)、C组(标准剂量激素治疗),比较3组治疗有效率,生殖激素、糖脂代谢指标、子宫内膜厚度(IMT)、窦卵泡数量(AFC)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有效率B组(92.5%)和C组(95.0%)高于A组(75.0%)(P<0.05);治疗后3组LH、FSH均较治疗前下降,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组变化幅度最高(P<0.05);IMT、AFC水平B组和C组高于A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与低剂量或超低剂量相比,标准剂量的激素在改善PMS患者生殖激素、糖脂代谢指标方面效果较好,低剂量与标准剂量对IMT、AFC的改善效果相当,但标准剂量可能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应根据患者实情选择合适方案。  相似文献   

12.
冯瑶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78-5380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HRT)对改善围绝经期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且无激素使用禁忌证的妇女15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50例,分别给予口服倍美力、克龄蒙、补佳乐片,3个月后比较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3组用药后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细胞学(v分)较用药前都有显著改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激素替代药物改善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安全可靠,可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可根据各自实际选取更适宜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相关症状、性生活状况,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围绝经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就诊于潍坊市某高等学校门诊的180名40~60岁妇女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180人中,已绝经的占37.78%。自然绝经者所占比例,40~45岁为14.29%,46~50岁为21.43%,51~55岁为65.91%,56-60岁为90.00%;绝经时年龄为(49±5)岁。调查180人中,已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占82.22%。更年期症状发生率,40-45岁为66.67%,46-50岁为95.24%,51~55岁为75.00%,56~60岁为70.00%(P〈0.01),出现更年期症状时的年龄为(47±5)岁。出现更年期症状的148例中,64.87%有潮热出汗,66.22%有烦躁易怒,44.60%有阴道干燥,43.92%有疲乏失眠,16.89%有心慌,12.84%有骨关节肌肉痛,18.92%有性欲下降,接受激素治疗的占18.92%。[结论]更年期妇女的相关症状主要是烦躁易怒、潮热出汗、阴道干燥、疲乏失眠、性欲下降。70%以上有性生活。  相似文献   

14.
绝经意味着卵巢功能的衰竭,其所致雌激素缺乏、内分泌失衡可产生一系列绝经相关问题或疾病,如围绝经期综合征、泌尿生殖道萎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此严重影响广大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除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中药、植物药及植物雌激素等非激素治疗方法也被用于绝经症状和疾病,尤其对于那些不能应用或不愿意接受激素补充治疗的女性。本文对目前非激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南通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绝经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01月~2015年06月,问卷调查2000例南通市围绝经期妇女,了解其一般健康状况及绝经综合征发生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0例围绝经期妇女有围绝经期症状的有1479例,占73.95%。绝经前期绝经综合征发生率较低,P=0.000。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的绝经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围绝经期妇女发生绝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有:体质指数高、患有慢性疾病、职业压力。结论南通地区绝经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其严重程度受体质指数、慢性疾病、职业等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肖枝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852-4853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HRT)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改善程度,并观察和分析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择汉川市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首先口服克龄蒙片(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每天1片,连续服用21天,从第12天开始联合服用安宫黄体酮片10mg,停药后待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重复用药,21天为1个周期。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估。采用围Kupperman改良评分法评估围绝经期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评价抑郁症改善情况。评估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指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Kupperman总评分和HAMD评分为(41.50±4.63)分和(13.82±1.94)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53.87±6.28)分,(19.38±2.11)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失眠[(3.43±0.92)分]、感觉异常[(4.08±1.14)分]、抑郁[(1.08±0.47)分]、骨关节肌肉痛[(1.33±0.35)分]、潮热汗出[(3.87±0.75)分]、皮肤蚁走感[(1.46±0.53)分]和性交痛[(1.60±0.41)分]等各项Kupperman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脂异常和阴道不规则出血分别占3.06%(3/98)和2.04%(2/98),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MI、肝功异常和乳腺胀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T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是妇产科治疗围绝经期疾病的基础治疗手段,可显著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近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期激素补充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和理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中原油田各社区45~55岁围绝经期妇女116例,其改良Kupperman评分均在11分以上,随机分为结合雌激素1组、结合雌激素2组,观察用药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围绝经期症状,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雌激素1组和结合雌激素2组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结合雌激素是治疗围绝经期症状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80例45-55岁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给以雌激素连续序贯疗法,并加以心理咨询辅导,探讨激素替代疗法和心理咨询治疗嗣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及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心理、生理影响,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于春梅  高洋  毕荣 《现代保健》2010,(17):70-71
目的 探讨激素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51例有明显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给予口服激素治疗6个月,比较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临床表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激素疗法治疗围绝经期能有效缓解和消除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征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激素补充疗法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淳安县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18例围绝经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口服谷维素片10 mg,每天3次,28 d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1 mg,每天1次,28 d为1个疗程,服用倍美力14 d后加黄体酮胶囊150 mg,每天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围绝经期症状,通过Kupperman评分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变化及子宫大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分别对脊椎及股骨颈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SH、E_2、LH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SH、L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t=15.74、35.59、28.30、32.91,P=0.00、0.00、0.00、0.00),E_2表达有所升高(t=19.04、62.38,P=0.00、0.00)。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Kupperman评分及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upperman评分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子宫体积较治疗前有所缩小,子宫内膜厚度较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补充治疗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改善女性激素水平,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