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用佐药防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小敏 《四川中医》1997,15(7):10-11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张仲景的一贯思想。这一思想不仅贯穿于《伤寒论》条文,渗透于六经治则治法,而且在制方用药上得以充分显示。本文通过对一些伤寒方佐药的分析,谈谈张仲景是如何通过药物配伍来防传经、防变逆、防脱证的。1.揆度寒温,旨在既病防传太阳为诸经之藩篱,卫护诸经。太阳受病即有传向他经之趋势,故张仲景十分重视太阳病的诊治,务求使邪从表而解。在具体用药时不仅针对表证立法处方,而且还据病证的发展趋势,预先使用药物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先证而治的措施,能及时有效地祛邪扶正,杜绝疾病的深入发展。如大青龙汤证…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创六经辨证,并制定了一整套理法方药完备、脉因证治结合的辨证论治原则。其选方用药颇有特点,一药多用,一方多用,剂量配法略有变化,则治疗疾病相左。笔者有感于此,就《伤寒论》妙用桂枝进行探讨分析,以图从中找出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对干姜在《伤寒论》中的作用及其配伍应用进行归纳、整理,从中学习仲景辨证用药,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如干姜与温热药配伍主要用于寒证,包括脏腑里虚寒和寒邪内侵,发挥温里作用;干姜与苦寒药物相配,主要用于寒热错杂证,发挥辛开苦降或温清共用之效。  相似文献   

4.
对《内经》反佐概念内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经》反佐概念内涵的探讨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徐大鹏关键词反佐,方剂,学术探讨《内经》为祖国医学最早的基础理论典著,且创论述方剂学理论的先河,如在《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中对反佐概念有曰:“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伤寒论》中涉及针灸疗法的相关内容,从文献学角度进行整理,并运用中医基础医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针灸是张仲景“六经辨证论治”中的治疗方法之一,在辨证施针、针灸治未病、针药结合、危急重病症的救治等方面均作了示范,体现了针灸便捷效速的特点。启示我们在新时期“读经典,做临床”,掌握《伤寒论》针灸法则,有助于提高针灸防治疾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反治法的理论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所谓“从者反治”,是指顺从疾病的现象而治,所以又叫从治.《大论》接着指出:“何谓反治?歧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这便是反治法的具体内容。仲景遵循经旨,将反治法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为后世创立了范例。现谈谈个人学习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角药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对可以相互作用的3味药物进行的有机组合。《伤寒论》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形成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并首次对八法有了系统运用。温法作为仲景顾护阳气思想的体现贯穿始终,对六经辨证中温法角药的应用配伍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智国防 《河南中医》2003,23(6):19-20
李东垣《脾胃论》中反佐药用药的规律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升降反佐,沉浮相辅;寒温反佐,补泻兼施;收散反佐,内外合一;服药反佐,以防格拒。其用药原则可概括为:协调升降,反佐从权;补泻反佐,依从运气;依随时令,分别三焦;君臣有序,用量权衡。其将反佐药应用于虚实夹杂、寒热互见、升降失常等复杂证候之中,而运用之成败贵在把握病机,熟知药性。  相似文献   

9.
陆志强 《新中医》1990,22(6):15-16
反佐用药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组方原则上的反佐,系指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其二是指服药方法的反佐,如寒药热服、热药冷服。在《脾胃论》所载63方中,有  相似文献   

10.
反佐用药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组方原则上的反佐,系指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其二是指服药方法的反佐,如寒药热服、热药冷服。反佐用药虽为一般临床所不常用,然而在《脾胃论》所载63方中就有29方将反佐药应用于虚实夹杂、寒热互见、升降失常等复杂证候之中,可见反佐药的应用是东垣治疗脾胃病  相似文献   

11.
对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药物炮制方法"熬"进行探讨,阐明"熬"在《伤寒论》中的正确寓意,并且对使用牡蛎的条文及方药进行逐条分析,总结仲景使用牡蛎方法与目的,并与现代中医师应用牡蛎的方法"先煎"及目的进行对比,区分两者的用法与目的,给经方中牡蛎的应用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伤寒论》中甘草应用规律,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文献出发,采用方证分析、类比、总结名老中医应用经验等方法,探讨《伤寒论》中甘草应用规律。结果:《伤寒论》中甘草主要用以主治心悸、咽痛;其与某些药物配伍之后还能用于经汗、吐、下法误治后的变证和解毒;剂量多用二两,相当于现在的6g;同时也有其禁忌证(症)。结论:《伤寒论》中广泛应用甘草治疗心悸、咽痛等病证,并非仅仅是佐使之用或调和药性。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伤寒论》方剂配伍精巧,立法严谨,单茯苓一味药,便与30味中药相互配伍,组成药对,形成15首方剂,对应不同证型,发挥多种功效,不仅重视茯苓本身功效发挥,通过剂量与配伍变化,达到一药多能效果,茯苓与30余味药味组成药对,对应不同证型,从茯苓淡渗利湿、健脾宁心功效出发,多种药对发挥不同功用,茯苓-猪苓、泽泻,渗湿利水;茯苓-桂枝,通阳化气,平冲利水;茯苓-附子,温阳利水;茯苓-人参,补气健脾,安神利水;茯苓-芍药,益阴利水;辨证施治,用药精准,实为后世末学之楷模。  相似文献   

14.
柴胡最早在医方中的记载,见于〈五十二病方〉,书中以单味柴胡煎服治疗头痛;本草学著作则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1].本药在临床上应用颇广,〈伤寒论〉中含柴胡的药对配伍为后世所常用,探讨本类药对的配伍作用有其实践指导意义.〈伤寒论〉[2]常用柴胡药对及其出现频次见表1,现逐一简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反治是自古以来中医治疗法则中的一种,反佐则是在"反治"这一治则中治疗立法上,运用的反佐之药或反佐之治法.在<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内经>)中,在强调早期治疗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病必求其本,正治、反治、标本缓急等几个根本法则,对于逆治(正治)与从治(反治)的运用,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已有精辟的阐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何谓逆从,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其意思是:寒病用热药治疗,热病用寒药治疗,病证轻而单纯的,用逆治法,病证重而复杂的,用从治法……什么叫做逆从?  相似文献   

16.
反佐药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佐法属反治法之一,又分反佐用药及反佐服药。仲师创“白通加猪胆汁汤”,开反佐用药之先河。所谓反佐药,即是在原来温热药中加入少许寒凉药、或寒凉药中加少许温热药,即用与主治药的药性相反的药物作为诱导辅佐。推而广之,如大队止血药中加活血药、平肝潜阳降压药中加肉桂等,即是对反佐用药的扩大及创新。笔者认为,反佐药属一种特殊的引经药,在处方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激发、推动、相反相成的作用,临床如运用得当,确有画龙  相似文献   

17.
基于《黄帝内经》的论述,从形式、类型、目的与原理等方面,对反佐概念进行分析。指出反佐法是以性质或寒或热的药物、温度或高或低的药液为工具,以协调病药之间相格拒的矛盾关系为目的的一种药物运用方法,其原理是同气相求。药物反佐法并无调整方剂中药物之间关系的作用,因此,不属于方剂配伍方法的范畴,更非佐药的内容,而是与方剂配伍方法相并列的药物运用方法之一。后世医家未认识到反佐法的基本特征,不恰当地扩大了反佐法的内涵,将其作为佐药的内容之一,并与佐制药的概念相混淆。  相似文献   

18.
从两种相对性质和不同气味,不同功能的药物结成对药;用两种药物相辅而行,互相发挥其特长,更好的增强其作用;取性质和功效类似的两种药物配对,其目的在于加强药效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伤寒论》对药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期门为足厥阴肝经之募穴,肝、脾、阴维脉之会,位于两乳头直下,第六肋间。《伤寒论》条文中,治用刺期门者,凡五见,今试予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斧正。一邪入厥阴,肝气横逆尅脾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喜条达,主疏泄,邪入厥阴,扰动厥阴风火,肝气横逆,顺剋脾土。原文: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  相似文献   

20.
李会勤 《河南中医》2009,29(10):942-943
芍药在《伤寒论》各方中,应用广泛。张仲景称为芍药,自陶弘景将之分为赤芍、白芍以后,后世临床医家虽对其性能、功用代有发挥,但因对赤芍、白芍原植物的认识一直模糊,迄今仍给使用含芍药的"经方"者带来混乱。本文从芍药的本源、基本功用和派生作用几个方面,来论述《伤寒论》中芍药及其应用,为后世临床医家正确应用含芍药的"经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