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邓松  刘金炎  庄丹 《吉林医学》2013,34(14):2639-2640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行内括约肌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评估肿瘤根治效果和术后控便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成功完成保肛手术的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通过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A组)36例,通过双吻合器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42例(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及术后控便功能情况。结果: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A组)的术后复发率比通过双吻合器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近期(1年内)和远期(>1年)的控便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行内括约肌切除术完成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是一种可选择的保肛术式,具有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评价低位直肠癌经腹腔镜下直肠拖出切除保肛手术的疗效。回顾性总结我院1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2例,1例局部复发。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切除肿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创伤小,切缘明确,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括约肌间切除(ISR)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6例行腹腔镜ISR术和38例行开腹ISR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正常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缘长度、环周切缘阳性率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率及肛门功能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缘长度、环周切缘阳性率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排便困难、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ISR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超低位直肠癌病人89例,用随机分组法将超低位直肠癌病人分为开腹组(n=44)和腹腔镜组(n=45),观察病人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3个月排尿功能和肛门功能等。结果腹腔镜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3个月排尿功能和肛门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医学》2017,(9):824-82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恢复肛门功能的临床经验。方法对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4-03—2017-03间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18例患者实施腹腔镜下TME联合ISR保肛术,运用腹腔镜技术行TME,分离至肛提肌裂孔,经肛门行ISR,近端结肠与肛管吻合,观察其术后并发症、肛门功能及肿瘤预后。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改APR术,无围手术期死亡。8例术后行放化疗,1例肛门狭窄,1例术后1年出现肝转移,无吻合口瘘、局部复发并发症。随着时间推移,肛门功能总体恢复良好,术后1年肛门功能Kirwan分级,Ⅰ级3例,Ⅱ级8例,Ⅲ级7例。结论腹腔镜下TME联合经肛门ISR对具有适应证的超低位直肠癌可以做到根治性切除肿瘤,又能保存肛门,疗效确切,腹腔镜下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188-118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效果。方法:观察组88例采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选择71例行开腹经肛门括约肌间径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无中转开腹患者,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5.816,P<0.05)。但是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t=6.041,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293,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t分别为3.712及4.125,P均<0.05)。切口感染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137,P<0.05)。肠梗阻发生率及吻合口瘘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573及0.082,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t分别为3.712及4.125,P均<0.05)。切口感染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137,P<0.05)。肠梗阻发生率及吻合口瘘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73及0.082,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较开腹手术明显降低手术创伤,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施行ISR的资料。结果 无手术死亡,随访时间为3~32个月,中位随访23个月,2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1例患者出现远处肝转移。总存活率100%,无瘤存活率89.2% (25/28)。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比较满意。结论 经内外括约肌切除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根治性,并保留较好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的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应用于临床超低位的直肠癌保肛手术(SSO)治疗方面的优点。方法7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的方式随机平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腹腔镜下的ISR超低位SSO(称腹腔镜组),另外一组实行开腹的ISR超低位SSO(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平均用时、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主要术后的并发症为结肠膜脱出和肛周湿疹,而两组患者的术后排便情况以及肛压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ISR超低位直肠癌SSO创口小,安全可行,对于直肠癌患者的短期治疗疗效较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可行性,并评价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 分析2000年至2008年我院经选择的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46倒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部手术遵循TME原则,肛门手术在直视下距病灶下缘2cm切断直肠黏膜和肛门内括约肌,经括约肌间隙向上游离达肛管外括约肌环上方与腹部手术会合,近端结肠与肛管完成端端吻合.前瞻性随访术后病人肿瘤复发与肛门排便功能状况.38例病人完成手术,并发症包括发生急性肺栓塞井死亡1例,盆底肌肉出血1例,吻合口漏4例.37例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8(24~96)个月.4例(10.8%)吻合口复发,其中2例死亡;2例同时肺、腹膜转移于术后20个月死亡;2例因肝转移分别于术后1 8、2 6个月死亡;2例因腹腔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分别于术后14、17个月死亡.术后6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已比较满意.结论 经肛门内外括约肌同径路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直肠肿瘤保肛新理论、新技术及新器械的发展,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比例明显增大.全直肠系膜切除(toral mesorectal exsicion,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使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肿瘤未侵犯肛门外括约肌且保肛愿望强烈的患者既保住了肛门又达到肿瘤根治的目的,使保肛根治术不再受距离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成为医生们首选的手术方式[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经验.方法:2004年4月-2007年10月对29例超低位直肠癌进行了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结果:29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均保留了有控制大便功能的肛门,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复发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简化了手术操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熊瑱 《微创医学》2021,(1):96-98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46)与开腹组(n = 42),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开腹组行传统开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  相似文献   

13.
郑枫武 《吉林医学》2022,(3):659-660
目的:分析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行Lap-ISR的低位直肠癌患者3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同一手术组行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3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肛门功能[低位直肠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SSO)中实施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超低位SSO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处理,而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ISR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实施腹腔镜下ISR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所需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6例,根据其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非保肛手术(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情况、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除手术时间外其他围术期指标所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1%,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位直肠癌是指肿瘤距离肛缘(或齿状线)小于6cm的直肠癌[1,2],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术式选择问题是近年来争论的热点之一。随着对直肠癌浸润转移规律的认识,双吻合器技术(DST)的出现使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术成为可能,并证实只要按照规范操作在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手术可达到和Miles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肛门括约肌并非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必须切除的部分,这样做拓宽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提高了术后生存质量。本文就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1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  相似文献   

17.
王健宝 《医学综述》2012,(19):3309-3310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共22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实施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该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发生出血1例,经缝合后血止;出现吻合口瘘1例,均采取保守治疗后痊愈。该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8±6)个月,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1例,术后10个月局部复发2例,其中1例拒绝再次手术,术后18个月因癌转移死亡,其余2例改行Miles手术而存活。术后6个月排便紧迫感发生率、术后排便次数和大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和术后1个月(P<0.05),且术后Kirwan分级主要集中于1~3级,随着时间的增加其级别也随之降低。结论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有较好的根治效果,患者术后早期肛门功能保留良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低位直肠癌部分、次全和完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式的肿瘤学结果及肛门功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根据不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式分为三组,部分组(n=34)给予部分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次全组(n=41)给予次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完全组(n=20)给予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对比三组患者肿瘤学结果、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每日排粪频次、肛门功能、便秘情况以及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3年无病生存期和3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远切缘距离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每日排粪频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W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Kinwan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可能会对术后肛门功能与肿瘤学结果造成影响,应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方式。方法对43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手术方式、术后肛门功能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中行Miles手术21例,保肛手术2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l~8年不等,Melis手术组局部复发6例(6/21),保肛手术组局部复发5例(5/22),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6月、l年排便节制优良率分别为54.5%、72.7%、81.8%。结论对于肿瘤病灶局限、分化良好、患者情况良好,同时具备相当的手术经验,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患者240例,所有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腹腔镜组)和对照组(传统开腹组)2组,每组120例患者,分析比较2组术中、术后的情况,术中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评价指标包括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98.3 ±43.6) mL较对照组(286±92) mL少(P<0.05);实验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2.3±0.7)d较对照组(3.5±0.9)d快(P<0.05);实验组术后吻合口瘘(5例)较对照组(18例)少(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功能快、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等优点,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