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发病风险,为实施精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上海市青浦区某社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等方式,评估出55岁以上的脑卒中高危人群400例,采用Framingham脑卒中概率模型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结果高危人群中男、女性的10年脑卒中发病概率分别为18.4%和17.2%;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同时患有2种疾病者10年脑卒中发病概率分别为9.8%、19.6%和20.1%;高血压患者中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比例高于糖尿病患者。结论高血压患者10年脑卒中发病风险高于糖尿病患者,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是延缓脑卒中发生的关键。对于男性而言,戒烟、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降低脑卒中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福建省35~7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为人群心血管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在福建省6个县区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通过方便抽样方法,进行体格、实验室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血压、血糖、血脂、吸烟、身高体重、腰围等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在剔除不合格及缺失数据后,共有69 880名筛查对象纳入研究。结果福建省35~7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平均预测得分为(4.98±3.61)分,绝对危险度中位数为2.1(0.5~3.9)。绝对危险度10%以上的高危者占11.4%,其中男性(12.6%)高于女性(10.7%);中危者占41.6%,其中男性(45.2%)高于女性(39.2%);低危者占(47.0%),其中女性(50.2%)高于男性(42.2%);随着年龄增大高危率呈迅速增加趋势;在低收入、低学历、农村人群中高危构成比更大。结论福建省35~75岁人群中有11.4%的人在未来10年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风险超过10%,应关注男性、高龄、低收入、低学历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和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奉化市≥35岁农村居民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的10年发病风险,为制定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奉化市随机抽取6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抽取2个村,每个村抽取35~74岁且无ICVD病史的常住居民,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797人,男性303人,占38.02%;女性494人,占61.98%。奉化市≥35岁居民ICVD 10年发病风险得分为6.00,绝对危险为2.90%,其中高危者占9.66%,中危者占26.60%,低危者占63.74%。男性ICVD10年发病高危风险的比例高于女性(P0.01);年龄越大,ICVD 10年发病的绝对危险越高(P0.01);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越高,ICVD 10年发病的绝对危险越低(P0.01)。结论奉化市9.66%的≥35岁农村居民未来10年发生ICVD的可能性≥10%,应重点关注男性、高龄、低文化程度及低收入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海市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10月建立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队列。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在全市46个社区中招募到12 340名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队列人群进行为期5年(2008年10月—2013年12月)的跟踪随访,观察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情况。【结果】上海市35~75岁社区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5年累积发病率为1 572.12/10万。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OR=1.084,95%CI 1.062~1.106)、高血压病程(OR=1.021,95%CI 1.008~1.034)、吸烟(OR=1.774,95%CI 1.286~2.448)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OR=1.284,95%CI 1.107~1.490)。【结论】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5年累计发病率较高,年龄大、高血压病程长、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的高血压患者是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电网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评估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为不同风险类型群体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5—9月在山东电力中心医院体检的35~59岁电网职工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吸烟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指标,采用国人ICVD 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预测ICVD 10年发病危险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研究3 049名电网职工,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层(除BMI外)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的总中位数[1.50%(P25,P75:0.80%,2.90%)]明显高于女性[0.50%(P25,P75:0.30%,0.80%)](P<0.01)。发病绝对危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不同年龄组的绝对危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5~59岁或女性50~59岁人群的绝对危险高于该性别同年龄段人群的平均危险,男性低危组(绝对危险:5%~10%)与中高危组(绝对危险:≥10%)的比例均高于女性(均P<0.01)。结论 男性55~59岁、女性50~59岁人群是ICVD发病的高危人群。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高危人群,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江苏省35~7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方法 2015-2019年,在江苏省8个项目点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共115435名35~75岁常住居民纳入本研究.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指标检测,获取研究对象的ICVD危险因素暴露情况,采用"国人ICVD 10...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南京市≥3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a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CVD)10年发病风险。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18岁常住居民61 098名作为调查对象。最终纳入年龄≥35岁且无ICVD病史36 079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人ICVD 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评估ICVD发病风险。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3.8±11.7)岁,其中男性17 681名,占比49.0%,女性18 398名,占比51.0%。人群ICVD 10年发病风险总得分为(5.1±3.7)分,绝对危险度为2.1%(0.8%~5.4%);其中发病风险≥10%比例为12.6%,女性高于男性(15.0% vs 10.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01)。ICDV危险因素≥3的人群比例为23.0%,男性高于女性(31.8% vs 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09.07, P < 0.001)。男女各危险因素评分在总危险因素评分权重最高分别为吸烟(34.8%)和体重异常(32.5%)。结论  南京市≥35岁人群ICVD 10年发病风险高危人群比例已超过10%。需重点关注老年人、体重异常者、高血压者。男性应加强烟草控制,女性应加强体重管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增加了人们患心血管病的危险。心血管疾病如今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血管疾病也可以说是“生活方式病”,它与多个危险因素相关。如何针对性地做好预防,首先要知道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邓海明 《健康研究》2015,(2):218-219
文章对所在社区非住院治疗的14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安全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服药时间、方式、体位正确及饮食配合情况,探讨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安全性用药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瞿叶梅 《中国校医》2011,25(2):113-113
目的为提高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的病因和防治的重要性认识,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镇卫生院护士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及方法对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社区高血压患者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及技能和慢性病发生率变化明显。结论健康教育是有效控制高血压及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做好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探索出一套适合社区防治高血压的工作模式.[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社区人群高血压综合防治微机管理系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微机入网管理、治疗.[结果]通过对微机管理的60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1年的观察,高血压患者的规律服药率、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显效率、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治疗所用的费用明显减少.[结论]利用微机管理系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是社区防治高血压的一种理想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北京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发病情况,探讨药物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4月在社区医疗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居民684例,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体格检查。受检者中高血压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健康教育)及干预组(药物干预+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684例受检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8.65%,其中51岁以上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患者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P0.05);196例高血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失访率为2.55%(5/196),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干预后药物干预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干预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干预组脑卒中发生风险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发病率受年龄、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影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药物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和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社区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社区管理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药物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为76%(38/50),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管理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桐乡市成年人新发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的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2004-2008年在桐乡市基线调查中收集的数据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新发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职业为离退休人员,丧偶或者从不结婚,每周饮酒,体质指数超重或者肥胖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女性,高文化程度,职业为行政/专技、私营/销售或者家务/待业/下岗/其他,饮茶,偶尔饮酒,每周有体育锻炼,体质指数偏瘦是发生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桐乡市应针对体重、生活习惯等可控因素加大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提倡体育锻炼、饮茶、适量饮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持和谐的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分层评估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浙江省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及危险分层评估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0年对浙江省≥18周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WC、血压、FPG、2 h餐后血糖及血脂等指标检测。结果 最终完成全部调查项目17 437人,其中高血压患者共5 227人。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水平以1级高血压为主(76.76%),年龄大(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FPG异常、糖耐量受损、TC异常、HDL-C异常、腹型肥胖、肥胖等危险因素在高血压患者中分别占42.78%、20.89%、5.31%、8.35%、9.87%、35.66%、40.55%、13.93%。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呈一定聚集性,具有2个(30.44%)、3个(29.96%)危险因素的比例最高。高血压患者中心血管危险水平分层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的比例分别为9.70%、47.71%、18.81%、23.78%,心血管危险分层在年龄(χ2=233.19,P<0.001)、性别(χ2=169.49,P<0.001)、地区(χ2=30.94,P<0.001)分布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在知晓与不知晓(χ2=204.45,P<0.001)、控制与未控制(χ2=18.06,P<0.001)的患者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浙江省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高危和很高危的比例高,尤其在≥60岁、男性、城市地区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社区居民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评估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发病危险度,为不同风险类型个体或群体实施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5-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顺义区25乡镇(街道)抽取35~59岁常住居民1 882人为研究对象,进行CVD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国人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评估其10年ICVD的发病绝对危险度。采用SPSS 16.0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 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10%者,男性占94.1%,女性占94.3%;发病危险度≥10%者,男性占5.9%,女性占5.7%。男性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水平中位数为2.1%(P25、P75分别为1.1%和5.4%),女性为1.2%(P25、P75分别为0.3%和2.8%)。男女两性ICVD 10年发病危险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0.01)。不同年龄组ICVD10年发病平均危险度除35~39岁组以及40~45岁组女性外,其余各组均高于同年龄组人群10年ICVD平均危险度参考标准。结论北京市顺义区35~59岁人群10年ICVD发病风险较大,提示应积极加强对CVD危险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7.
陆群 《现代保健》2011,(11):84-85
目的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符合WHO/ISH及我国1999年〈中国高血压诊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进行为期2年的多因素护理干预试验,对实验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影响.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组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遵医的依从性,融洽护患关系,从而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当前,世界上有15亿人患高血压,每年有700多万人死于因高血压引发的疾病,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公共卫生问题[1]。我国高血压患者已逾2亿,且正在呈现上升趋势[2],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健康教育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方法对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其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跟踪观察等护理干预,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半年后100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观念、饮食习惯、服药依从性、体育锻炼等都有很大改善,血压控制良好。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模式及护理效果。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某社区参加社区护理的高血压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社区进行过登记但未参加社区护理的180例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主要进行自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药物治疗依从性、控制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观察组在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药物治疗依从性、控制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