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芎茶调散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川芎、白芷、养活、荆芥、防风、细辛、薄荷、甘草组成,该方善治外感头痛。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腑”,又为髓海之所在,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于头。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之气,故见头痛头晕目眩之症。此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风邪上攻,留而不去,头痛或偏或正,作止无时。其治应以疏风止痛为主。方取川芎、白芷、羌活疏风止痛,其中川芎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两侧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前额痛)。  相似文献   

2.
重用川芎治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又名芎劳,味薄气雄,性善疏通,其祛风散寒止痛、理气活血通络之功颇佳,又秉升散之性,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通过配伍,可用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等各种头痛。该品入肝、胆经,擅于治疗少阳经血瘀气滞头痛,故又常为治偏头痛的引经药。而以其为主药,治疗病久风寒入络、寒凝血瘀之顽固性的偏正头痛和三叉神经痛,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川芎辛温散通,入肝胆经,为血中气药,能行血中之气,疏血中之风,引诸药上行头目,直达病所,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散寒止痛,祛风燥湿之功,为治头痛要药.笔者结合典型病例,试述川芎在治疗头痛中的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包经.为血中气药,具有行气活血,搜风燥湿,开郁调肝及补血等功效.临床应用颇为广泛.张元素称誉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朱丹溪也认为:“头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加引经药.”笔者受之启示,以川芎随证配伍可治疗各种头痛,每获良效.兹结合临床体会,试作浅述,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血中气药推川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绍城 《山西中医》2002,18(1):35-35
川芎味辛气温 ,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主治气血瘀滞证。余治疑难病证 ,每用川芎 ,取其上行头目 ,中开郁结 ,下调经水 ,既能活血化瘀 ,又可行气通滞 ,辨证而施 ,屡建奇功。1 川芎配羌活 功擅祛头痛对风寒、肝火、痰浊、瘀血等引起的顽固性头痛 ,当取川芎为君 ,以活血通络 ,配以羌活宣发风邪 ,二者相使 ,引药上行脑络 ,奏止痛之效 ,既治表证头痛 ,亦疗内伤头风 ,故《本经逢原》谓 :“羌活与芎同用治太阳、厥阴头痛。”外感头痛多以川芎茶调散化裁 ,内伤头痛 ,肝火旺头痛且胀者 ,辅黄芩、夏枯草、石楠叶 ;久痛不已者 …  相似文献   

6.
川芎是中医治疗头痛的常用要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川芎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下入血海以治血瘀气滞诸痛,故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有寒者有之最宜。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为髓海之所在。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均上注与头。故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以下试将川芎治疗头疼的配伍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胡献国 《家庭中医药》2021,28(11):60-61
川芎,又名大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四川特产药材.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疼痛.川芎为血中气药,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临床多用于内服.观察发现,其外治止痛亦多殊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组成:地龙、川芎各10g研细末,另取三七粉10g,开水冲服,每日3次。方中地龙性寒、味咸,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清热、镇痛、定惊等功效。川芎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其辛温升散、温通,能活血化瘀,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三七性温,味苦回甜,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之功。上药治疗头痛机制主要是活血化瘀,疏  相似文献   

9.
川芎药对的临床应用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芎穷,性味辛温,主归肝、胆、心包经.其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从而达到止痛之效,为血中气药,治血气瘀滞于胸、胁、腹诸痛;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活血调经,"下调经水",为妇科要药;活血化瘀,行气开郁,广泛用于气血瘀滞之癥瘕积聚,中风半身不遂之证;亦治风湿痹痛.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两方面论述了川芎的性味、归经和临床应用.分析了川芎分别与桂枝、细辛、白芷、羌活、菊花、香附、乌药、川楝子、黄芪、附子、当归、生地、白芍、赤芍、地龙、僵蚕、石决明、露蜂房等组成18个药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川芎临床外用举要河南驻马店地区中医院(463000)毛振勇,刘天骥川芎为血中气药,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痛;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临床不仅内服常用,外用亦每每获效。1祛除凤邪医头痛组方:川芎30克,细辛、白芷各10克,共为细末,陈醋适...  相似文献   

11.
李捍民 《山西中医》2002,18(2):42-42
三七芎蝎散为家传秘方 ,系选用纯天然优质地道的药材炮制而成。三七芎蝎散在治疗多种头痛中屡用屡验 ,疗效显著。兹将临床应用的体会介绍如下。1 方药介绍1.1 方药组成 :三七参 5 g,川芎 9g,全蝎 3g。共研细末过12 0目筛 ,装瓶备用。上为 1日剂量 ,多制者可依此类推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将药粉装入胶囊 ,以便吞服 )。1.2 服药方法 :每日 3次 ,饭后开水送下 ,小儿酌减 ,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1.3 方药分析 :川芎活血行气散瘀 ,祛风开郁止痛。川芎为“血中气药”,祛风止痛之功颇佳 ,其秉升散之性 ,尤其能上行头目 ,为治疗头痛的“要药”。…  相似文献   

12.
十二、活血祛瘀药 祛瘀止痛兼可行气 川芎:辛温升散,为血中之气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又善祛风止痛治头痛、风湿痹痛. 乳香、没药:又善排脓生肌治痈肿疮疡. 乳香:功擅行气伸筋,治痹痛、痛经,胃气痛常用.  相似文献   

13.
川芎临床外用举要刘天骥,毛振勇川芎为血中气药,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痛;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临床不仅内服常用,外用亦每每获效。1.祛除风邪医头痛组方:川芎30g、细辛、白芷各10g,共为细末,陈醋适量调膏约五分硬币大,掺冰片少许,贴...  相似文献   

14.
<正>彭暾主任医师在治疗咳嗽时,无论是小儿的外感新咳还是老年人的内伤久咳,时常用到活血行气药川芎。川芎是活血化瘀常用药,主要功效为活血行气同时具有祛风止痛之功。在历代的一些重要医学及药学专著中很少提及川芎的止咳作用。川芎止咳,理论上怎么解释?川芎又称芎?,味辛,性温,具有较强的行气开郁之力。历代医家多称川芎为血中气药,解血郁,也有言之为气中之血药,《本草汇言》载:"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  相似文献   

15.
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旁达四肢,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在中医方剂中常配伍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合各家方论和文献资料,通过对川芎用药的君臣佐使配伍、药性配伍、药对配伍等规律,初步探讨川芎用药配伍规律,为川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庆林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30-1731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芎穷,性味辛温,主归肝、胆、心包经。其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从而达到止痛之效,为血中气药,治血气瘀滞于胸、胁、腹诸痛;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活血调经,“下调经水”,为妇科要药;活血化瘀,行气开郁。广泛用于气血瘀滞之癥瘕积聚,中风半身不遂之证;亦治风湿痹痛。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两方面论述了川芎的性味、归经和临床应用。分析了川芎分别与桂枝、细辛、白芷、羌活、菊花、香附、乌药、川楝子、黄芪、附子、当归、生地、白芍、赤芍、地龙、僵蚕、石决明、露蜂房等组成18个药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川芎川芎是活血化瘀药中一味有特殊功能的药物,有"血中气药"之称。张大宁认为其特殊之处在于既可行血中之气,又可行气中之血。《日华子本草》云:"川芎,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血,破癥结宿血,养新血,消瘀血。"《本草汇言》云:"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慢性肾病日久,易气滞血瘀,致癥瘕积聚,故"行血中气、气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芎治疗头痛的机制、小方配伍及注意事项。方法从作用机制、小方配伍、注意事项、药理作用等方面论述川芎治疗头痛。结果川芎作为血中之气药行气活血止痛,引经药疏经通络止痛,补血合营止痛以及透邪外出,通窍止痛。无论风寒、风热、血虚、血瘀、气滞、痰浊头痛均可随症配伍用之,但应注意川芎味辛性散,走窜力强,不宜久服。结论川芎乃治疗头痛之要药。  相似文献   

19.
闲谈生化汤     
一、本方见于明代医家傅青主《傅氏女科》产后篇中,方中当归辛甘苦温,为血中气药,能补血润燥,去瘀生新。川芎辛温升浮,搜风散寒,止痛调经,上行头目,下通血海。桃仁苦平微甘,泄血滞而破瘀,缓肝急而生新。黑姜辛苦大热,去脏腑沉锢之寒,有阳生阴长之义。甘草甘平,以和诸药,炙用气温,能补三焦元气而散外寒。方名生化,功专去故生新。  相似文献   

20.
杨光 《陕西中医》2006,27(6):735-736
1川芎适应症川芎性温主散,据《珍珠囊》一书记载,川芎功用有四:为少阳引一也;治诸经头痛二也;助清阳之气三也;去湿气在头四也。又说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似有升有降,先升而后降。《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别录》:除脑中冷冻,面上游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