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窍醒神针刺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91例中风早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在应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A组)采用通窍醒神针刺法,传统针刺法对照组(B组)采用传统针刺法,单纯药物治疗组(C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三组治疗前及治疗7,14,21 d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A组、B组及C组分别为88.71%、73.33%、49.28%,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通窍醒神针刺法对改善脑循环、促进梗死部位神经细胞代谢、提高肢体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庞金奎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16-131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及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静滴,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醒神开窍"针刺法在急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中将“醒神开窍”针刺法用于治疗急症 2 2例 ,收效显著 ,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2 2例均为急诊门诊病人。其中男 1 0人 ,女 1 2人 ;年龄最小 6个月 ,最大 6 3岁 ,平均 45岁 ;病程最短 1 0分钟 ,最长 3 0分钟。病种 :癔病 2例 ,癫痫发作7例 ,休克 4例 ,一氧化碳中毒  相似文献   

4.
曹玉笈 《吉林中医药》2012,32(9):910-911
目的:观察自拟醒神饮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醒神饮加减(牛角、犀角、熊胆粉、石菖蒲、黄芩、郁金、栀子、半夏、竹沥、神曲等),通过鼻饲给药.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总有效率,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和74.5%,2组比较,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醒神饮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意识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难治性癫痫对患者脑电图癫痫样波和背景活动的影响。方法对6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醒神开窍针刺法添加治疗,并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加用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后,19%患者发作停止,总有效率达65%;48%患者出现轻、中度副反应。在治疗有效的患者(发作减少≥50%)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显著减少或消失,但有9.3%患者癫痫样放电反而增多;醒神开窍针刺法所致EEG背景活动异常(38.9%)表现为θ活动和δ活动增多,α活动减少。结论醒神开窍针刺法是难治性癫痫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癫痫样脑电活动的减少平行于发作频率的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结果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病类诊断评分明显提高(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可促进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结果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病类诊断评分明显提高(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可促进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张萍萍  茅迪敏  杨凯 《新中医》2023,55(3):65-69
目的:观察通腑醒神开窍方灌肠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 法:选取63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 例及对照组3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现代医 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腑醒神开窍方行保留灌肠治疗,2 组均持续治疗1 周。比较2 组临床 疗效及神志清醒时间,比较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全面无反应性量 表(FOUR) 评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C-反应蛋 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水平的变化,观察2 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0.6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 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FOUR 评分均较治疗 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FOUR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vWF、ET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NO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WF、ET 水平低于对照组,NO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CRP、MDA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观察组CRP、MDA 水平低于对照组,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为35.4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腑醒神开窍方灌肠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缩短患者清醒时间,改善血管内皮功 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醒神开窍法治小儿高热惊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安全易行,疗效独特,总有效率达97.67%,并通过本文对针刺治疗的方法,新的思路进行总结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笔者1998年10月~2002年12月运用开窍醒神法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38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患者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 的影响。方法:将100 例AIS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葛酮组、针刺组、联合组,每组25 例。对照 组给予一般治疗和专科治疗,葛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酮通络胶囊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 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4 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4 组治疗前后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指标[S-100B 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及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 酶(SOD)、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后,4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 前降低(P<0.05),葛酮组、针刺组及联合组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NIHSS 评分均低 于葛酮组及针刺组(P<0.05)。治疗后,4 组血清S-100B 蛋白、NSE、GFA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葛酮组、针刺组及联合组血清S-100B 蛋白、NSE、GFA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清 S-100B 蛋白、NSE、GFAP 水平均低于葛酮组及针刺组(P<0.05)。治疗后,4 组血清SOD、GSH-Px 水平均 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MDA、8-OHDG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葛酮组、针刺组及联合组 血清SOD、GSH-Px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8-OHD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 组血清SOD、GSH-Px 水平均高于葛酮组及针刺组(P<0.05),血清MDA、8-OHDG 水平均低于葛酮组及针刺 组(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AIS 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氧化应激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入组后采取阿司匹林、注射血栓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进行评分比较。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在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针对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下降,而SOD水平则相对升高。观察组血清指标包括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经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呈上升趋势,而NIHSS评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则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和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3.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对照1组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2组给予针灸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7.5%,对照1组有效率为70.0%,对照2组有效率为65.0%,试验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提高Barthel指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刺络放血配合清热化瘀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机制研究。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清热化瘀方治疗,研究组给予刺络放血联合清热化瘀方治疗。对比治疗后临床效果,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动脉血流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TNF-α、IL-1β表达水平均有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测均正常。结论:给予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刺络放血联合清热化瘀方治疗,可促进患者脑血流速度变快,抑制炎症因子水平表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NS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与中西药的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19例单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1周后通便效果观察比较,3周后瘫痪疗效比较。[结论]临床症状减轻,合并症较少,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住院患者90例,按照随机表设计,随机分为A组(刺络放血组)、B组(中药组)、C组(针药组),每组30例。9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均给以基础治疗,A组取穴点刺放血;B组口服中药汤剂;C组采用刺络放血加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患者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及患者治疗前后中枢神经特异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组(针药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大于A组(刺络放血组)(80.00%)及B组(中药组)(70.00%)总有效率(P0.05);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经治疗均呈下降趋势,而针药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中药组及刺络放血组(P0.05)。患者经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显著降低;C组(针药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明显低于A组及B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提高中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rTMS(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代谢物调节作用的影响,从代谢物层面探究该治疗方法的作用特点。方法 招募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真实世界临床场景中患者实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到暴露组(rTMS联合针刺治疗)和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每周6次治疗,持续2周。基于代谢组学平台,测定暴露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代谢组学,得到原始谱图与原始数据。观察暴露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治疗前、两组治疗后是否存在差异。之后通过统计分析筛选出组间差异代谢物。结果 筛选缺血性卒中患者53例,纳入43例,接受首次抽血11例,拒绝二次抽血5例,其中暴露组2例,对照组3例,最终暴露组3例,对照组3例,共6例纳入统计分析。暴露组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提示3种血清差异代谢物,其中去甲氧胆酸、β-脱氧胆酸上调,3_甲基戊酸下调。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提示3种血清差异代谢物,其中吡咯_2_羧酸上调,棕榈酸、吲哚_3_羧酸下调。对照组与暴露组治疗前差异不大,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提示11种血清差异代谢物,其中葡萄糖6_磷酸、扁桃酸、吡啶甲酸、鸟苷酸、猪去氧胆酸、牛磺脱氧胆酸、12_羟基硬脂酸、熊去氧胆酸、水杨酸上调,磷酸核糖、2,3_二氨基丙酸下调。结论 与单纯针刺治疗后相比,rTMS联合针刺治疗后显示出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糖酵解、嘌呤代谢的主要生物标志物变化,提示rTMS联合针刺比单纯针刺治疗可能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发挥了更多的神经保护、炎症调节与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应用通窍活血汤剂联合氟桂利嗪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并探究钙调蛋白激酶Ⅱ(Ca MKⅡ)水平预测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的效能。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就诊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A(35例)和治疗组B(35例),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和抗凝等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A和治疗组B分别给予通窍活血汤剂和通窍活血汤剂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死体积,临床疗效,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和健康人群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清钙离子和Ca MKⅡ的水平;治疗后随访1年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改良Rankin量表)、生活能力(IADL评分)和生活质量(脑卒中专门生活质量量表SS-QOL)间的差异,并探究治疗后Ca MKⅡ水平预测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的效能。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A,B组患者的证候积分,NIHSS评分和梗死体积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其中治疗B组在治疗4周后较治疗A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AB组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治疗B组在治疗4个月后较治疗A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A,B组治疗总有效率和预后良好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治疗组的Ca MKⅡ和MA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a2+水平明显升高,其中治疗B组最为明显(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应用通窍活血汤剂联合氟桂利嗪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预后;应用血清Ca MKⅡ水平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9.
何民鹏 《新中医》2014,46(4):183-185
目的:观察多种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多种针灸手法(头部电针、体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针刺治疗;2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2组治疗70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种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朱红影  张隽  王月兰  汪克明 《针刺研究》2003,28(3):203-209,198
目的 :研究针刺心俞、厥阴俞穴结合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简称AIS)患者的心脑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40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心俞、厥阴俞穴结合药物组 2 0例 (治疗组 )及单纯药物组 2 0例 (对照组 ) ,观察治疗前后头颅CT脑梗塞体积、心电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 1a( 6 Keto PGF1a)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在下列指标上优于对照组 :脑梗塞体积(P <0 0 1 )、心电图 (P <0 0 1 )、CGRP(P <0 0 1 )、TXB2 (P <0 0 0 1 )、6 Keto PGF1a(P <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P <0 0 0 1 )、临床疗效 (P <0 0 5)。结论 :针刺心俞、厥阴俞穴对AIS患者的心脑功能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