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应用于哮喘儿童的意义。方法:采用肺功能仪测定哮喘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呼吸生理参数。结果:大气道功能均以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敏感,小气道功能以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75)敏感,缓解期多数患儿小气道功能仍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小气道功能在病情判定、疗效观察、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立新  赵福良  夏振炜 《西部医学》2017,29(9):1225-1228
【摘要】目的 监测哮喘缓解期患儿小气道功能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为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一时期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肺功能检查。观察组患儿检查后接受6个月的观察并根据发作情况进行分级,比较不同患儿的大气道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FVC)和小气道功能指标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不同呼吸量的瞬间流速(FEF)25、50及75。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FVC、PEF、FEV1及FEV1/FVC无明显变化(P>0.05),MMEF75/25、FEF25、FEF50及FEF75显著降低(P<0.05);两组儿童的FVC、PEF、FEV1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MMEF75/25、FEF25、FEF50及FEF7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缓解期患儿仍存在小气道功能受损,小气道功能监测对患儿发作风险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支气管扩张试验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8例CVA患儿分别进行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最大呼气流速(PEF)、呼出肺活量2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zs)、呼出肺活量50%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so)、呼出肺活量7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75)、75%用力呼气流速比25(FEF75/25)。结果: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VA患儿存在一定可逆的气道阻塞性改变,支气管扩张试验可协助明确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海燕  涂林修  刘瑜 《浙江医学》2015,37(12):1070-1072
目的 通过对比支气管哮喘患儿规范化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为本地区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肺功能测定系统对33 例哮喘儿童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3、6 个月及1 年分别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比较各期实测值,以及异常比例的差异。结果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用力肺活量(FVC)、1 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及75%、50%、2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速(FEF25~75)等实测值与预计值比较均下降,规范化治疗后3个月开始相关指标逐渐恢复,6个月后反映大气道功能相关指标(FVC、FEV1等)基本恢复。1年时反映小气道功能相关指标FEF25~75 恢复。结论 通过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监测,可以动态观察患儿气道功能恢复情况,为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吸入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准纳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干粉剂(舒利迭)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46例6~12岁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应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定期监测肺功能指标.结果 吸入治疗2月后,患儿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1秒量(FEV1)、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呼出50%肺活量时流速(MEF50)、呼出75%肺活量时流速(MEF25)等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用药1年后,患儿的全部肺功能指标,包括小气道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所有患儿没有出现哮喘严重不良事件和明显的药物副作用.结论吸入舒利迭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体体积描记仪(人体体描仪)测定哮喘儿童和成人肺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人体体描仪测定哮喘发作期儿童及成人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比较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呼气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和用力呼气25%、50%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25%、FEF50%)等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幅度.结果治疗前儿童和成人组PEF异常率分别为92.58%和86.36%,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显著(均为P<0.001);两组间肺功能变化幅度除PEF(P>0.05)外,FVC、FEV1、FEV1/FVC、FEF25%、FEF50%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1).结论采用人体体描仪进行肺功能测定有利于哮喘诊断和发作期病情评估,更适合于年长儿童肺功能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哮喘发作期儿童与成人不同肺功能表现.方法采用肺功能仪测定哮喘发作期儿童与成人呼吸生理参数.结果 (1)成人与儿童在哮喘发作期时其FEV1、PEF、FEF25、FEF50、FEF75、MMEF指标均为敏感性指标,成人MVV及FEV1%仍属敏感指标,而在儿童却不敏感;(2)哮喘发作期儿童用力呼气时间(FET)明显较成人短(P<0.05);(3)儿童以限制性通气功能为主,成人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结论儿童呼气时间短以及潮气量小造成哮喘发作期通气功能以限制性障碍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肺功能改变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根据是否MP感染分为MPP组70例、非MPP组44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2例(对照组),年龄6~14岁。入院后采用意大利MIR spirolab Ⅲ肺功能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75),其中43例MPP组患儿、24例非MPP组患儿均于临床恢复期(病程第4周)复查肺功能。结果:MPP组急性期肺功能各项指标(FVC、FEV1%、FEV1/FVC、MMEF、FEF25、FEF50、FEF75)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PP组急性期FVC、FEV1%、FEF50、FEF75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P组MMEF、FEF50、FEF75 较非MPP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PP组恢复期肺功能大小气道指标均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恢复期肺功能FVC、FEV1%、FEV1/FVC较急性期均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EF、FEF50、FEF75略有升高,其中FEF50、FEF75仍低于65%,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CAP急性期大小气道均有不同程度损伤,非MPP患儿于恢复期大小气道通气功能均恢复正常,MPP患儿小气道受损更为明显,改善缓慢,恢复期仍存在一定程度气道受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烟对检查对象肺功能的影响,总结其规律性,寻求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到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研究对象共255例。吸烟组135例,非吸烟组120例。按常规检查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50%、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75、MEF50、MEF25)、呼气峰流速(PEF)。结果反映肺功能的指标FEV1、FEV1/FVC、MMEF、PEF、MEF50等在吸烟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50%、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75、MEF50、MEF25)、呼气峰流速(P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者在尚无临床症状时,其肺通气功能已明显下降,肺功能的变化受吸烟影响,较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的肺功能的减退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与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42例)进行ACT评分、记录肺功能指标的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流速(P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流速(P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流速(PEF75)。结果急性发作期ACT测试评分〈10分、10~19分、〉20分者分别为37.31%、62.69%和0,缓解期分别为0、9.52%、90.48%。急性发作期肺功能各指标均异常,PEF25、PEF50、PEF75与PEF异常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肺功能各指标重度异常全部缓解,但PEF25、PEF50、PEF75与PEF异常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评分与肺功能PEF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EF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T测试简便易行,可作为门诊筛查哮喘是否控制的检测手段,肺功能检测中的小气道指标是评估哮喘控制程度、指导正确用药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胡水秀  曾国武 《微创医学》2004,23(5):560-562
目的评价吸入必可酮气雾剂(BDP)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效.方法 40例CVA患者予BDP吸入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75%)、气道阻力Raw和比气道传导率sGaw,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CVA患者FVC、FEV1.0、PEF接近于正常人,而FEF25~75%、FEF50%、FEF75%、sGaw明显低于正常(P<0.01),Raw高于正常(P<0.01).治疗后FEF25~75%、FEF50%、FEF75%、sGaw显著增高(P<0.01),Raw明显降低(P<0.01).结论 CVA患者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BDP吸入治疗疗效肯定,可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必可酮吸入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肺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水秀  曾国武 《医学文选》2004,23(5):560-562
目的评价吸入必可酮气雾荆(BDP)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效。方法40例CVA患者予BDP吸入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75%)、气道阻力Raw和比气道传导率sGaw,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VA患者FVC、FEV1.0。PEF接近于正常人,而FEF25~75% FEF30%、FEF75%、sGaw明显低于正常(P<0.01),Raw高于正常(P<0.01)。治疗NFEF25~75%、FEF50%、FEF75%、sGaw显著增高(P<0.01),Raw明显降低(P<0.01)。结论CVA患者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BDP吸入治疗疗效肯定,可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西安城区3~6岁儿童肺通气功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根据3~6岁健康儿童肺功能特点,探讨西安城区3~6岁儿童肺功能的正常参考值。方法:对西安城区402例3~6岁健康儿童,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 IOS肺功能测定仪测定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瞬时流量(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瞬时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瞬时流量(FEF75%)、最高呼气流量(PEF)、最高吸气流量(PIF)、最大中期呼气流量(MMEF),对各实测值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所有儿童的成功率为60%,各测量值在各年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指标与身高呈正相关关系,建立了本地区各肺功能指标的预计方程式。结论:西安城区3~6岁儿童用力肺活量的测定是可行的,呼吸系统随年龄增长发育逐渐完善,肺功能指标主要受身高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止喘润肺汤联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气雾剂改善职业性哮喘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疗效的情况。方法:选择职业性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喘润肺汤,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喘息、哮鸣等症状及肺部听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值比较,大部分肺功能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最大用力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25%和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25、FEF50)显著低于治疗组。结论:止喘润肺汤联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气雾剂治疗职业性哮喘可显著改善职业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和评估浙江省健康人群肺功能预测方程。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省33家临床中心进行肺功能检查的健康体检者42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141例和验证组2123例,每组再分为男性亚组和女性亚组。年龄≥65岁的老年对象1168例参照前述方法进行分组,其中老年研究组568例,老年验证组600例。收集一般资料并作肺功能检测。研究组分不同性别,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肺功能预测方程,获得研究组和验证组肺功能参数预测值。计算肺功能参数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比值,获得肺功能参数预测百分比。比较研究组与验证组肺功能参数预测百分比,以此验证肺功能预测方程的可行性。老年研究组和验证组亦采用上述方法建立和评估男女不同性别肺功能预测方程。结果两组对象的一般资料及肺功能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女性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呼气峰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25%)、FEF50%、FEF7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与各自年龄呈负相关,男性最大分钟通气量(MVV)亦与年龄呈负相关。男性FVC、FEV1、PEF、MMEF、FEF25%、FEF50%、FEF75%、MVV与身高呈正相关;女性FEV1/FVC与身高呈负相关,其他参数均与身高呈正相关。男性PEF和DLCO与体重呈正相关,FEV1/FVC和FEF75%与体重呈负相关;女性DLCO与体重呈正相关,FEV1/FVC与体重呈负相关。老年男性、女性FVC、FEV1、PEF、FEF25%、FEF50%、FEF75%等肺功能参数均与年龄呈负相关;老年男性、女性FVC、FEV1、DLCO以及老年男性PEF、FEF25%,老年女性MMEF、FEF50%均与身高呈正相关。老年男性MMEF和老年女性DLCO与体重呈正相关,老年女性FEV1、MMEF与体重呈负相关。研究组、验证组,老年研究组、老年验证组肺功能参数预测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为浙江省健康人群提供了最新的肺功能预测方程,并且验证了这一新的方程式适合在浙江省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功能参数与高分辨率胸部CT图像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86例R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率胸部CT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并检测其肺功能,分析患儿肺功能参数与CT图像征象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值比较,磨玻璃样改变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呈轻度下降,呼气峰流速(PEF)中度下降,最大终端呼气流速(MMEF25~75)重度下降;肺实变组FVC、FEV1呈轻度下降,PEF、MMEF25~75呈现中度下降;斑片样改变组PEF出现轻度下降,余参数均为正常范围。三组比较,FVC从高至低依次为斑片样改变组、磨玻璃样改变组、肺实变组(P0.05),斑片样改变组FEV1及MMEF25~75高于磨玻璃样改变组、肺实变组(P0.05),磨玻璃样改变组FEV1/FVC低于肺实变组、斑片样改变组(P0.05)。结论 RMPP患儿肺功能参数与高分辨率胸部CT图像征象存在一定相关性,采取高分辨率胸部CT检查可有效评估患者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营养状况对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老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和田地区和田县、洛浦县、墨玉县的350例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理想体质量指数百分比(IBW%),以IBW%不同分为营养不良组、营养正常组及超重组,常规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在用力肺活量25%到75%的平均流速(FEF25~75)、在用力肺活量25%时的峰值流速(FEF25)、在用力肺活量50%时的峰值流速(FEF50)、在用力肺活量75%时的峰值流速(FEF75)、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比较3组肺功能状况的差异.结果 维吾尔族老人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EF、FEF25~75、FEF25、FEF50、FEF75比较,营养正常组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和超重组(P均<0.01),而营养不良组与超重组之间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O2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和田地区农村60岁以上维吾尔族老人肺功能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和超重均影响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陈翠仪  吴雷  陈美华 《重庆医学》2021,50(20):3474-3477
目的 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咳嗽优势性哮喘(CPA)、典型哮喘(CA)临床特征及肺功能.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164例哮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症状类型分为CVA组18例、CPA组42例、CA组104例.检测3组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5、IL-8、IL-10]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检测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呼气流速峰值(PEF)、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速(FEF 50%)、最大中期呼气流速(MMEF)],并比较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3组患者IL-5、IL-8、IL-10水平及EOS比较,均CVA组相似文献   

19.
采用肺量计以一口气用力呼气作时间肺活量测定,并可计算早期流速如最大呼气流速(FEF200—1200)、中期流速如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或FEF25—75%)和末期流速如最大呼气末期流速(FEF75—85%)。后者比MMEF对小气道疾患的判定较为敏感。我们曾将描绘时间肺活量曲线分为10等份,计算出最大呼气平均流速容量各个参数,分别计算出85、∨75、∨65、∨55、∨50、45、35、∨25、15等9个数值,FEF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哮喘病人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肺通气功能以及通过强迫振荡技术测定气道阻力的变化水平。方法使用德国Custo-vitm系统设备,测定8Hz振荡频率的气道阻力以及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速(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以及排出50%肺活量后用力呼气流量(FEF_(50)%)。然后分别对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病人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病人缓解期肺通气指标较发作期有明显改善(P<0.01),气道阻力也有改善(P<0.05)。32例临床缓解期气道阻力高于正常的哮喘患者,其缓解期肺通气指标较发作期有明显改善(P<0.01),气道阻力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强迫振荡技术进行气道阻力测定,在方法上明显优于传统的肺功能检测,所测的气道阻力能更准确地反映肺功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