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45岁.自觉进行性咽下困难,伴阵发性胸骨后灼痛半年,近来呕吐黏液样物伴宿食,餐后有饱胀感,随进食过冷和辛辣等食物而加重,胸骨后灼痛转为持续性.体重进行性下降前来就诊.查体:体质量61 kg,贫血貌,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超声检查:空腹状态发现膈肌上、下段的食管腔扩张,管壁光滑,连续性好,腔内见点状强回声潴留,内径达3.0 cm(图1)并可见逆蠕动,食管下端近贲门处管腔呈"萝卜根"状变细,局部食管-贲门壁回声正常,厚度小于0.5 cm,连续观察10 min未见贲门开放.空腹状态见胃腔内少许潴留液,胃壁无局限性增厚(图2).超声提示:贲门失弛缓症.  相似文献   

2.
食管壁内支气管囊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5岁,因反复吞咽困难15年入院;口服解痉药物可缓解。1999年曾在我院行食管钡餐检查提示贲门失弛缓症,后行内镜下食管下括约肌扩张术失败;2001年在当地医院行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术后吞咽困难仍未缓解。再次以贲门失弛缓症收入院。胸部正位片于心脏右缘重叠处见一水滴状的软组织密度增高影,边缘尚清晰(图1);食管碘水造影:见食管下段轻度扩张,食管右前壁见一长约5.0cm光滑的充盈缺损,局部黏膜平展,未见破坏,食管向右侧偏移,钡剂通过尚顺畅,在距贲门约4cm处见造影剂不规则局限性外溢,呈囊袋状,大小约4.0cm×1.6cm;立位可见囊状气液平面及…  相似文献   

3.
贲门失弛症并发食管癌临床少见.本院2007年收治1例贲门失弛症20年后并发食管癌患者,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间断吞咽困难20余年,近2个月感胸骨后隐痛、吞咽困难加重.在外院行上消化道双对比钡餐X线造影检查示:中、下段食管中度扩张,最大扩张平面5.5 cm,下段食管至贲门逐渐变细呈"鸟嘴样"改变,食管内因潴留物较多,黏膜观察不清,食管中段似有不规则充盈缺损及龛影,诊断为贲门失弛症、不除外并发食管癌.  相似文献   

4.
食管贲门失驰缓症病情严重时贲门痉挛狭窄,食管下段,甚至中下段管腔扩张,食物潴留,并发慢性食管炎,内镜通过贲门困难。笔者应用双内镜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驰缓症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任××,34岁,男性,工人,渐进性咽下困难,食物返流,下胸骨后胀满不适十余年,初期间歇发作,后期转为持续性,近两年为著,伴体重渐减轻,体质较弱。钡餐造影示食管中下段显著扩张,近贲门约3cm段渐狭窄呈漏斗形,但粘膜缘光滑,钡剂不能通过贲门而潴留于食管内,钡剂灌满食管并跳跃加力后方见少量钡剂断续流入胃腔,贲门仅能短时驰缓,最宽4mm。内镜下食管中下段粘膜弥漫充血,管腔高度扩张,有大量食物潴留,贲门渐狭窄,贲门痉挛紧缩。缓慢强力方通过入胃腔,确诊食管贲门失驰缓症。  相似文献   

5.
张真铭  王允 《华西医学》2011,(11):1753-175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1岁。因"间断性呕吐30余年,加重伴胸骨后、背部疼痛3个月"入院。检查:①食管造影:纵隔明显增宽,食管明显扩张,黏膜絮乱,约胸3、4椎体平面食管右侧壁见大小5.2cm×6.9cm的充盈缺损,局部食管黏膜破坏;贲门张力高,食管内容物潴留明显,考虑贲门失弛缓症合并食管癌(图1)。  相似文献   

6.
吴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9):1829-1829
1病例报告 男,33岁。吞咽困难渐进性加重1个月余,现只能进半流质饮食,伴左下腹部不适。于2005—11—14入院,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食管腹段近贲门处可见偏心性局限性狭窄,黏膜中断,管壁略僵硬,可见钡剂返流。X线诊断:食管腹段癌;返流性食管炎,良性狭窄待排。胃镜检查示:食管腹段黏膜粗糙,呈颗粒状。诊断为返流性食管炎,表浅性胃炎。手术所见:食管膈肌裂孔处松弛,可容2指,见贲门及胃组织进入胸腔,术中探查食管腹段及贲门未见明显肿瘤性改变,并取活检;诊断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局限性增生,间质皿管扩张充血,诊断为返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7.
胃平滑肌肉瘤较少见,现将我科1989年收治2例,结合临床与病理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性,55岁。进食哽咽伴上腹部疼痛1个月,于1989年4月8日入院。查体及化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上消化道造影见食管下段钡剂通过受阻,贲门胃底部见7×5×5厘米大范围粘膜充盈缺损。诊断为食管下段贲门癌。行左侧开胸探查,术中见贲门胃底部8×6×6厘米大肿物,行肿瘤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病理报告为贲门部粘膜下平滑肌肉瘤,肿瘤浸及深肌层,淋巴结未见转移。 [例2]患者男性,63岁。间歇黑便1周伴呕血1次于1989年5月22日入院。1周来每日黑便2~3次,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查体呈贫血貌,上腹  相似文献   

8.
患女,40岁。因吞咽困难40余年,加重伴明显消瘦5年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超声显示食管下段显扩张.扩张的食管延伸至胸腔内,呈上窄下宽逐渐扩张的囊袋状.食管上段横径3.5cm.食管下段横径13.7cm。整个食管管壁呈典型的强-弱-强三层同声结构,其内充满液体及食物颗粒的稍强回声,贲门部缩窄呈明显的鸟嘴群改变。取坐位,饮水40ml.患述难以吞咽,声像图显示液休在扩张的食管内流动,  相似文献   

9.
病例 :女 ,63岁 ,农民 ,住院号44607。确诊为食管中下段累及贲门胃底部鳞状细胞癌两月余 ,因属晚期伴有肝转移灶、甲状腺瘤功能有亢进 ,已不适宜手术 ,给予口服“平消胶囊”等对症治疗。晚近进食梗阻加重 ,2天前已不能进食 ,食后即吐 (包括流质 ) ,病状痛苦 ,入院治疗。术前用内镜结合X线判明狭窄程度。X线钡透食管中段狭窄长约3厘米、食管下段至贲门胃底部严重狭窄长达6厘米 ,狭窄间及上段食管扩张明显 ,两处狭窄稀钡均呈线形通过。内镜进入约29厘米处受阻 ,见该部食管腔似缝隙状 ,开放直径<0.5厘米。其上段食管腔扩张 ,…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57岁。主因吞咽不利半年入院。查体肝、脾未见肿大,腹部本价及肿块。X线检查:钡剂通过食管下段受阻,管腔狭窄,管壁不规则,粘膜中断,经贲门处可见钡剂明显分流。胃底小弯侧充盈缺损,粘膜结构紊乱。X线诊断为:责门癌,侵及食管下段及胃痛。行贲门、食管癌根治术。术中可见贲门处有一巨大溃疡,约10cm×8cm×5cm大小,侵及食管下段。并可见食管中段有一约3cm×2cm×1cm肿物,侵及肌层,肿物质硬,不光滑,界尚清,周围有肿大淋巴结,术中切除食管中段癌肿,并切除胃3/5及部分食管下段。病理检查巨检:食管中段组织,长4.5…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5岁,因觉吞咽困难,同时伴有恶心呕吐5个月,行上消造影检查示食管下端呈“鸟嘴样”改变,拟诊为贲门失弛缓症。在内科行球囊扩张一次,效果差,转外科手术,开胸后发现食管下段肿块,已侵及食管裂孔,切开膈肌探查见贲门部有肿块,沿小弯侧一直累及幽门,肿块已固定并累及后腹壁,肠系膜可见转移的结节,诊断为贲门癌,给予空肠造瘘治疗。术后病理为低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12.
对嵌钝性假牙误入胃内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72岁.因误咽假牙12 h入院,其前日晚餐时误咽假牙,当时觉咽喉部疼痛梗阻感,无咳嗽、呼吸困难等,自行处理无效后来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查:老年男性,痛苦貌,无明显口内流涎.口咽及喉咽部未见异物,梨状窝少量唾液潴留,声门区未见异常,颈部周围未及气肿及触痛.行颈侧位片检查:第7颈椎前方见金属丝状影.急诊行胃镜取异物,因假牙边缘金属钩嵌入食管黏膜无法拉出而失败.当晚嘱患者禁食,拟翌日采用食管镜行异物取出术,术前常规行正位胸片等检查后进人手术室.术中食管镜进镜至食管人口处时未见异物,继续深入到食管贲门处亦未及异物,考虑异物进入胃内,行X线拍片见食管走行径路未见异物,术中再次仔细阅读术前正位胸片发现胸椎前胃区有金属影,遂结束手术.第3天患者诉假牙已经大便排出体内.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摘要女,68岁。因吞咽阻挡感并明显上腹部不适1个月余而于2006-10-20入院。患者无胸骨后疼痛及反流症状。查体:一般情况可,表浅淋巴结未及肿大,无黄疸,腹部未及异常包块。胃镜检查见:食管左侧壁距门齿37 cm处见2.0 cm×2.0 cm半球状隆起物,颜色正常,贲门小弯侧糜烂,稍凹陷,取活检,病理结果:(贲门)腺癌。钡餐显示:膈上一半圆形充盈缺损,未见成角征象,钡剂通过顺畅,贲门部占位性病变。入院初步诊断为:贲门癌合并胸下段食管平滑肌瘤。入院后完善必要检查,腹部B超无异常发现,大便潜血(+),血常规示:Hb 98 g/L,ESR 28mm/h,胸部CT显示下段…  相似文献   

14.
对中上段食管癌术后胸胃腔内种植转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6岁。因进食后胸骨后哽咽感2个月余于2007-05-18入院,门诊胃镜示食管中上段肿瘤,活组织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术前纵隔CT示中上段食管癌,无明显外侵,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食管钡剂造影示食管中上段癌。2007-05-23全身麻醉下行经左颈、右胸、上腹三切口中上段食管癌根治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探查见食管中上段可触及肿块约7 cm×3 cm×3 cm,侵及肌层,与周围无浸润性粘连,纵隔未见转移肿大淋巴结,食管下段、贲门未扪及肿块。术毕大体标本病理形态为髓质型,下段食管、贲门黏膜正常;术后病理示:(中上段)食管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并累及深肌层,食管旁、贲门、胃左淋巴结(共5枚)均未见癌,上、下切缘未见癌。患者顺利恢复出院,未化疗、放疗,随访。患者因进食后颈部哽咽感伴疼痛、呛咳2周于2008-02-16以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双侧肺炎再次入院,入院后查血常规:N 0.725,L 0.208,RBC 2.78×109/L,Hb 75 g/L,HCT0.234;肝功能:ALB 28.6 g/L。患者明显消瘦,进食后出现明显呛咳,考虑吻合口狭窄,咽返流导...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男,57岁,入院前三个月自觉进食受阻,近一个月来症状加重并偶有胸骨后疼痛。曾在县医院按胃病治疗,症状未缓解,现能进半流汁。查体:贫血貌,浅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肝脾不大。血红蛋白7g。食管造影:食管下段钡流通过不畅,有长约4~5cm的不规则狭窄,管壁僵硬,不能扩张,粘膜破坏,贲门正常。诊断为食管下段癌。经小量间断输血500mL,血红蛋白提高至11.6g后开胸探查:食管下段触及2×1cm肿块,该段食管肌层变厚。手术行食管切除,食管胃端侧吻合术。病理证实:食管消化性溃疡,伴溃疡边缘上皮呈非典型增生。讨论:某些食管良性疾患与食管癌在临床及X线表现极为相似,易造成误诊。国内报道误诊率为1.02~1.3%。本例误诊教训为:(1)国内外统计  相似文献   

16.
贲门失弛缓症及食管平滑肌瘤临床上常见,但同胞姐妹同患贲门失弛级症并发食管平滑肌瘤少见。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例1:女,21岁。从几岁开始食后呕吐,平卧时有食物从口鼻中流出,睡眠中常有食物返流致剧烈呛咳,近来加重,并有胸闷、气短,活动受限。于1984年10月30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头顿及五官无异常。右肺呼吸音弱,叩珍呈浊音,左肺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和腹部如常。消化道钡餐相:食管明显扩张并突向右胸腔,最宽处直径达11cm,贲门处钡剂通过受阻呈鸟嘴样改变。临床诊断贲门失她级症。全麻下,左后外第8肋间入胸…  相似文献   

17.
大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大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并探讨扩张器选择及扩张技术。方法:对31例临床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经口送入直径3.0cm,3.5cm,4.0cm的大气囊扩张狭窄的贲门管,每次扩张维持3分钟,间歇2分钟,至扩张过程中气囊切迹消失为止。一般为3-4次。结果:扩张技术成功率为97%,操作时间平均40分钟,贲门管直径平均增粗0.64cm,排空明显加快,食管下段潴留排空率平均提高38.73%。1例胸腔-食管瘘,随访结果30例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消失,无食管反流。结论:对贲门失弛缓症,采用直径为3.0-4.0cm大气囊扩张治疗,创伤小,治愈周期短,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食管平滑肌瘤是最为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但直径大于10cm以上,并环绕食管的巨大平滑肌瘤极为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 患者,女性,11岁,因吞咽困难伴呕吐5年,伴右侧胸痛、消瘦入院。体检:右侧胸廓饱满,右肺呼吸音低,胸片见右胸巨大肿块影,几乎占据右侧胸腔,边界光整,无明显分叶征象。胃肠道钡剂检查:T5水平以上食管腔扩张,管壁较僵硬;T5水平以下至贲门部食管僵硬,局部见龛影,与胃底相连处及与上段食管相交处见弧状压迹,食管粘膜无明显破坏,较为平坦(图1)。CT检查;食管中上段明显扩张,管壁增厚,至中下段突然狭窄变细,其外周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摘要 男,38岁.主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0 a余,加重1周入院.自诉近10 a来活动后胸闷、气短,入院前1周上述症状明显加重,约10 a前间断出现进食后呕吐等症状,偶伴恶心,无胸痛、发热,受凉后出现咯白痰,无臭味,量少.期间一直以肺气肿、消化道炎症治疗,病情无好转.2009-05曾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示"食管下段-胃底贲门区巨大占位病变,间质瘤可能,恶性不除外,食管下段-贲门不全梗阻,胃下垂",因经济原因未治疗.  相似文献   

20.
【病例】 男 ,35岁。于 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背部疼痛及腹部不适曾按慢性胃炎服药治疗 ,效果不佳 ,半年前出现进食梗噎感。查体 :心肺无异常 ,肝脾未触及 ,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X线钡餐检查示 :食管下段内后壁可见一充盈缺损 ,表面光滑 ,直径约 0 5cm ,局部扩张正常 ,贲门处可见胃内粘膜突入食管内。X线诊断 :食管下段平滑肌瘤 ;食管外压性改变 ;食管裂孔疝 (滑动性 )。胃镜检查示 :食管下端后壁距贲门 2cm处见直径 1cm半球状隆起 ,表面粘膜光滑 ,活检病理诊断为平滑肌瘤。手术中见食管下段约 10cm× 6cm肿块 ,表面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