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卤米松乳膏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瘙痒性肥厚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79例,治疗组卤米松乳膏适量局部外用,早晚各1次,维A酸乳膏临睡前适量局部外用1次,对照组每天卤米松乳膏适量局部外用,早晚各1次。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7.2%。两组有效率差异(χ~2=5.75,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卤米松乳膏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瘙痒性、肥厚性皮肤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甘片草酸苷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3次/d,外用卤米松乳膏,2次/d;对照组外用卤米松乳膏,2次/d。连续用药2周。结果治疗组共观察40例,治愈率55.0%,有效率92.5%;对照组30例,治愈率30.0%,有效率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566,P<0.01)。结论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斑秃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黄晔 《海峡药学》2009,21(3):145-145
目的对复方卡力孜然酊联合卤誊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稳定型白疽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10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复方卡力孜然酊联合卤米松乳膏,对照组仅予复方卡力孜然酊;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和60%,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卡力孜然酊和卤米松乳膏合用能产生协同作用并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的治疗白癜风。  相似文献   

4.
余世荣  任海燕  刘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34-3234
目的:观察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5例,给予卤米松乳膏涂擦,每天2次,对照组33例采用炉甘石洗剂涂擦,每天2次。用药3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54.5%,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卤米松乳膏治疗丘疹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张苗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47-3248
目的 比较卤米松乳膏不同方法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比较卤米松乳膏不同方法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x2=7.657,P<0.05).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为(2.7±1.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3±1.8)d(t=5.897,P<0.05).结论 卤米松乳膏采用包封方法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起效时间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卤米松乳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4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卤米松乳膏,观察组使用卤米松乳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停药1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卤米松乳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具有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等特点,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对照Ⅰ组52例,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Ⅱ组48例单用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2和9.16,P<0.05),而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倍氯米松软膏与维A酸乳膏治疗皮肤丘疹型淀粉样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皮肤丘疹型淀粉样变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维A酸乳膏治疗,观察组上采用倍氯米松软膏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皮损面积、浸润情况、皮肤颜色、皮肤瘙痒评分,以及痊愈率和有效率.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好转,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逐渐减低,观察组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评分分别为(9.35±1.88)分、(6.54 ±2.16)分、(4.08±1.32)分、(2.04±0.9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86±2.08)分、(7.98 ±2.57)分、(6.25±1.44)分、(4.56±1.18)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6.22、6.71、7.30、7.41,均P<0.05);(2)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4%和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和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040、8.391,均P<0.05).结论 倍氯米松软膏在治疗皮肤丘疹型淀粉样变方面较维A酸乳膏症状改善明显,临床效果确切,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地奈德乳膏与卤米松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区医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诊治的湿疹皮炎患者1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3例采用地奈德乳膏治疗,观察组患者83例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于治疗前后行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渗液程度、瘙痒程度、皮损面积)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渗液程度、瘙痒程度、皮损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渗液消退时间、瘙痒消退时间、皮损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地奈德乳膏与卤米松乳膏均可用于湿疹皮炎的临床治疗,卤米松乳膏的疗效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黄永  顾礼忠  冯菁 《中国处方药》2022,(11):122-124
目的 探讨本维莫德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7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给予本维莫德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损痛痒程度、炎性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SI、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17、IL-4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本维莫德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能改善患者的皮损痛痒程度,降低患者机体内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合应用治疗成人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成人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及随访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各指标积分(4.81 ±1.0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0.61 ±2.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透明质酸酶合成的增长率(639.15 ± 1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48.98 ±1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肤水份情况(46.15 ± 14.32)%明显优于对照组(40.02 ±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对成人慢性湿疹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有效改善自觉瘙痒程度、皮损厚度和皮肤软硬度及颜色恢复等方面的临床状况,患者皮肤水份得以维持,为受损皮肤的组织再生提供了保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羌月乳膏治疗单纯性女阴瘙痒症疗效。方法 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片·次-1,3次·d-1,同时外用羌月乳膏,涂患处,早晚各1次。对照组40例,口服咪唑斯汀10 mg·d-1,外用0.1%曲安奈德霜,早晚各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62.5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值治疗组为2.14±1.71,对照组为2.10±1.68,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瘙痒积分为0.45±0.51,对照组瘙痒积分为0.82±0.77,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的继发皮损积分为0.31±0.65,对照组的继发皮损积分为0.03±0.17,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羌月乳膏治疗单纯性女阴瘙痒症,疗效与口服咪唑斯汀加外用曲安奈德霜相近,但其止痒效果优于后者,对继发皮损改善逊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吡美莫司乳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青年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价。方法64例成人期特应性皮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地奈德乳膏涂患处,观察组联合l%吡美莫司乳膏,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皮损面积、瘙痒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DLQ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达21.8%、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0.6%,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皮损面积及临床症状总积分分比为0.32±0.07、0.39±0.14、1.73±0.26,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感觉、休闲活动、工作学习、人际关系、日常活动、治疗的影响及总影响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1%吡美莫司乳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青年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0例临床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复方利多卡因组、芬太尼透皮贴剂组和复方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组),利多卡因乳膏组:在最痛的皮肤区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根据皮肤大小涂抹,保留时间最大不超过12 h,每次间隔时间大于12 h,每天涂抹次数不超过3次;芬太尼透皮贴剂组:使用芬太尼初始剂量为12.5μg·h-1,如疼痛控制不满意,逐渐增加剂量(每72 h增加12.5μg·h-1);利多卡因乳膏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组:使用芬太尼初始剂量为12.5μg·h-1,如疼痛控制不满意,在最痛的皮肤区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观察并记录治疗前三组的VAS(视觉模拟尺)评分及治疗4周后三组的VAS评分、统计三组中的芬太尼及利多卡因用量、并发症。结果三组患者疼痛均获得了明显缓解(P<0.05),利多卡因乳膏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组的治疗满意度与芬太尼透皮贴剂组及利多卡因乳膏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减轻手术留置尿管患者术后尿道刺激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常规导尿法;实验组在常规导尿法基础上,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作为润滑剂,在插管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注入尿道的方法 .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复苏清醒期、术后6 h、术后12h、术后24 h各时间点尿道疼痛感均有明显差异(P〈0.05);睡眠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复苏清醒期、术后6h、术后12 h、术后24 h各时间点尿道疼痛感均明显减轻,睡眠质量好.结论 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导尿法可有效减轻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的尿道刺激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缓解浅静脉套管针输液所致疼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68例于手术室内采用套管针浅静脉输液并于术中使用含静脉刺激性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84)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敷套管针输液的浅静脉上皮肤区域;对照组(n=84)只在浅静脉输液疼痛发生时采取如安慰、热敷、翻转针柄、减慢输液速度等综合处理措施,通过线性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进行输液部位疼痛评定。结果观察组输液部位疼痛的发生率及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敷输液部位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套管针输液所致的疼痛,适当的麻醉干预可提高医疗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无痛静脉穿刺中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以穿刺点为圆心的局部皮肤上,涂上0.5g/5cm2的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并用无菌透明敷贴覆盖1h,去除敷贴和乳膏后行静脉穿刺术;对照组行常规静脉穿刺。两组均由专人观察记录患儿的面部疼痛表情评分、肢体抵抗情况、自诉痛觉评价,穿刺成功率,父母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评价。结果干预组的面部疼痛表情评分(χ2=80)、肢体抵抗情况(χ2=174.72)、自诉痛觉评价(χ2=136),穿刺成功率(χ2=9.61),父母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评价(χ2=70.3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镇痛作用好,效果显著,宜在儿科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与已上市单方他扎罗汀凝胶(tazarotene gel)和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 cream)比较,研究新的复方制剂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tazarotene and 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 cream,简称"复方")对小型猪经皮给药后的药物吸收以及药物组分间吸收的相互影响。方法:将18只小型猪随机分入复方组、他扎罗汀凝胶组和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组,每组6只。小型猪按20%的体表面积2 mg·cm-2给予相应组别的药物,并在给药后24 h清除药物。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他扎罗汀及其代谢物他扎罗汀酸和/或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其代谢物倍他米松的浓度。DAS 2.1.1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PK)参数计算并统计分析。结果: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与单方他扎罗汀凝胶中的他扎罗汀均不易透过小型猪皮肤到达血液,系统吸收非常低,而复方组血浆中的他扎罗汀及其活性代谢产物他扎罗汀酸较单方组更低;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和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中的二丙酸倍他米松几乎不透过小型猪皮肤到达血液,系统吸收非常低,其中复方组与单方组中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其代谢产物倍他米松到达血液的量未见明显的差异。结论:复方制剂中他扎罗汀对二丙酸倍他米松的系统吸收未产生相互作用,而二丙酸倍他米松对他扎罗汀的系统吸收产生了有益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盛国荣  谢勇 《中国药房》2011,(30):2837-2839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9例患者按2: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前4周每日2次,然后2周每日1次,最后2周隔日1次,共治疗8周;对照组外涂羌月软膏,用药方法与疗程同治疗组。采用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2、4、8周以及停药2周后病情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显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79%(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轻。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