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静  白桦 《河北医药》2014,(13):2019-2020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后对母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50例为观察组,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子宫与腹膜、大网膜及膀胱粘连情况、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完成时间及术后情况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组子宫与腹膜、大网膜及膀胱粘连情况、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完成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新式剖宫产较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母体远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高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6):855-856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再次妊娠在本科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共102例,与既往有新式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术后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各层的粘连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引起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再次妇科手术切口的选择增加了困难,但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郑贤芳 《安徽医药》2010,14(10):1185-1186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改进剖宫产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使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70例患者为观察组,归为A组;使用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归为B组。比较两种剖宫产术的患者在开腹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及腹壁与盆腔粘连程度的不同。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开腹时间短及开腹出血量少(P〈0.05),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其中Ⅰ级的粘连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Ⅲ级的粘连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比新式剖宫产术的效果更好。行剖宫产术时应缝合腹膜,为下次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探讨改良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初次行新式(stark)剖宫产术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各30例。60例产妇均行再次剖宫产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过程及术后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术中重度粘连率、术后24h内排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stark)剖宫产术引起术后粘连程度较重,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6.
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红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4):95-95,97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致的腹壁切口粘连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改良现有术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100例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再次剖宫产病例回顾分析.比较其手术粘连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导致的粘连较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防止新式剖宫产术后粘连并发症的改良术式。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既往曾行剖宫产术因产科指征或妇科疾病需再次进行剖宫产或妇科开腹手术的75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并回顾性分析,将初次剖宫产术式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者设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术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者再次开腹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腹腔粘连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面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通过缝合子宫反折腹膜、腹膜、腹直肌,有效减少了粘连,从而有利于再次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起盆腔粘连的情况,以期改良术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于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将使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60例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术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盆腔粘连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盆腔粘连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有效预防或减少剖宫产术盆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再次手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起盆腔粘连的情况,以期改良术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于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将使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60例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术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盆腔粘连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盆腔粘连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有效预防或减少剖宫产术盆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再次剖宫产盆腔广泛粘连,探讨合适的手术操作方法,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再次剖宫产盆腔广泛粘连者19例,同时选择同期再次剖宫产无盆腔粘连者40例进行比较.结果 有盆腔粘连者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付损伤,术中新生儿窒息率及术后吸收热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再次剖宫产手术需仔细操作,分离粘连必须细心耐心,慎防损伤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洛阳市涧西区人医院和汝阳县人民医院28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8例中120例阴道试产(阴道试产组),96例试产成功,成功率80.0%;选择再次直接剖宫产168例(剖宫产组),手术产率58.3%。两组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产后输血率、子宫内膜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阴道试产组先兆子宫破裂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而剖宫产组的产后发热率明显高于阴道试产组(P<0.05);阴道试产失败组的先兆子宫破裂、产后发热及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住院日明显高于阴道试产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炎和输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阴道试产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成功的阴道试产可减少术后感染率、住院天数,但阴道试产失败可能会增加子宫破裂、胎儿窘迫及产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也明显增加,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严格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12.
影响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2006~2008年本院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产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②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同期产钳助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下降;(3)2006年至2008年居于前四位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是:要求手术、巨大儿、难产、胎儿窘迫。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原因为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增加。来自孕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麻醉水平与技术水平的进步,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式,剖宫产仍被普遍认为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措施,然而剖宫产的相关并发症也引起产科界的高度重视,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取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病例3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再次择期剖宫产或经阴试产,试产失败者改行剖宫产。对不同分娩方式的产程、产后出血、子宫复旧、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经阴试产151例,阴道分娩成功98例(有阴道试产经历者60例,无阴道试产经历者38例),有阴道试产经历者产程更快,阴道分娩成功率更高(P<0.01)。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比较,产后出血量低,子宫复旧时间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只要选择恰当的病例,严密的产程管理,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是安全有效的,有阴道试产经历者更宜试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行二次剖宫产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二次剖宫产的患者共112例,收治年限在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腹膜内剖宫产术,观察组使用腹膜外剖宫产术。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行二次剖宫产的患者,在临床上使用腹膜外剖宫产术,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剖宫产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总结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在过去十年剖宫产率的变化和趋势,分析2009年该院病人相关的和医师相关的因素与选择性剖宫产的关系.方法 这是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是应病人自己要求或手术指征不明确的选择性剖宫产分娩的妇女,对照则是有明确手术指征的剖宫产分娩妇女.PS power软件用于计算样本量,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4176个2009年住院分娩的病历中随机抽取709个总样本(其中病例数是348个,对照是361个).通过病历回顾,收集所有与病人相关的及与医生相关的非医学因素.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检测.结果 该院的剖宫产率从2000年的41.8%到2009年的59.9%,总体呈一个线性的提高.选择性剖宫产更多发生在正常上班时间,产检次数越多的病人越容易在无手术指征的情况下选择剖宫产.结论 在本研究人群中,产科医师的偏好影响病人对剖宫产的选择,医师便利及害怕医疗纠纷可能是医师选择治疗方式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选择性剖宫产率的控制措施应更侧重于改变医师的行为模式,而不仅仅是患者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再次剖宫产产妇70例,其中有35例产妇首次剖宫产采取的是子宫下段纵切口手术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另外35例产妇首次剖宫产采取的是腹部横切口手术方式,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对比2种不同的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腹腔粘连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且观察组产妇腹腔粘连的程度低于对照组产妇。结论首次剖宫产采取腹部横切口手术方式能够降低再次剖宫产的风险,能够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产妇腹腔粘连率,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首次剖宫产中,应首选腹部横切口手术方式,该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病例分为新式剖宫产组及传统剖宫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术后排气、伤口愈合、出血等临床指标。结果:新式剖宫产术较传统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排气时间早、体温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伤口愈合好(均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优于传统剖宫产术,对降低母、婴围产期病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及指征,为降低临床剖宫产率提供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1年在我院分娩的2957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及其指征。结果 2011年的剖宫产率较2008年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众多剖宫产指征中头盆因素与社会因素下降明显,2010年、2011年与2008年相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龄初产妇2010年与2011年上升明显,与2008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对高危产妇加强管理,积极控制剖宫产的指征,引导产妇尽可能阴道分娩,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进一步的降低临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11月入住我院并行剖宫产分娩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在院期间所接受的护理服务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疼痛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后6、24、72h的疼痛情况和72h的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于术后6h的VAS评分和口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72h的两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分娩患者加强临床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