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风英  王平 《黑龙江医药》2002,15(6):499-500
皮脂腺囊肿亦称粉瘤。是门诊较为常见的体表囊性肿物,极易感染。皮脂腺囊肿感染期以往的原则是先抗感染治疗,脓肿形成后则切开引流,经换药伤口愈合后再手术完成切除囊壁。疗程长,痛苦大,也给病人造成很重的经济负担。两年来,我科对感染期皮脂腺囊肿进行一次性切除,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措施和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近几年,我院共完成皮脂腺囊肿切除手术768例,其中皮脂腺囊肿感染者434例,占56.5%。1.2 在434例感染期皮脂腺囊肿切除手术中均未因手术而导致感染。1.3 切口一期愈合430例,二期愈合4例,其原因为拆线过  相似文献   

2.
皮脂腺带蒂囊肿异位于患者会厌谿实罕见,现报告1例。患者:男性,38岁。主因:咽部异物感数日,发现肿物4天。曾就医诊断为“慢性咽炎”,但用药后无效。于1988年1月20日以“左会厌肿物”收住院。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本科检查:耳鼻检查正常。咽部检查:粘膜慢性充血,扁桃体Ⅰ°大小无栓塞物,悬壅垂居中,咽反射对称。间接喉镜检查:当肿物卡上来时,可见肿物竖于左侧会厌谿,此时患者刺激性咳嗽、流泪、发音不清,当肿物横位嵌于会厌谿时,患者症状消失,肿物表  相似文献   

3.
曹莫  王莹  杨磊  王小梅  刘柳 《河北医药》2004,26(7):605-605
患者,男,3 2岁。自12岁起发现胸前有一小肿物,渐生长,约1cm×1cm×3cm大小时破溃,流出白色粉膏状物后渐愈合。愈合后再次生长破溃,逐渐全身多处生长小肿物,以胸前及背部多发,四肢散在,头面部较少。2 0 0 4年2月10日首诊我科要求手术切除。查体可见患者颈后部肿物2个,躯干腹侧3 4个,躯干背侧2 7个,双上肢17例,双下肢15个,肿物触之柔软,圆球状,有波动感,与皮肤粘连。全身还可见多处黑褐色斑点(为肿物破溃皮肤愈合后色素沉着) ,当日切除背部肿物6个,并送病理检查。2 3日再次就诊于我科,切除躯干腹侧肿物9个。术中可见肿物有完整包膜,开口于皮肤…  相似文献   

4.
右乳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 ,76岁。主因右乳肿物 40年余伴局部破溃于2 0 0 2年 2月 2 7日入院。患者 40余年前发现右乳外侧有一指腹大小肿物 ,无疼痛等不适 ,未予特殊处理及诊治。后局部肿物增大 ,逐渐发展 ,至今大小约 10 cm× 9cm,偶伴疼痛。两天前肿物外上方出现米粒大小破溃点 ,有灰白色粘稠样物流出 ,伴有异味。入院检查 :生命体征平稳。外观双乳不对称 ,乳头无凹陷 ,皮肤无桔皮样改变及酒窝征。右乳外上象限占据一肿物 ,大小约 10 cm× 9cm ,将右乳头挤向内下方 ,肿物质软 ,破溃点为肿物外上方 ,挤压肿物时有灰白色粘稠样物流出 ,伴异味。双腋及锁骨上…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刘子斌:患者,男,37岁,农民,6年前于腰部、臀部、两腋下发现大小不等多数肿物,无痛、活动、局部皮肤无变化,逐渐增多。有食囊虫猪肉史。当地医疗单位曾诊为:包囊虫病。后经我们会诊,检查患者全身散在大小不等肿物405个。最大者1×1cm,最小者如米粒大小。经活体组织检查,病理报告为皮脂腺囊肿。  相似文献   

6.
皮脂腺囊肿伴感染80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胡生 《安徽医药》2006,10(4):290-290
目的探讨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结果皮脂腺囊肿伴感染切开引流 刮除的治疗时间平均为10.8±1.2 d,传统疗法的治疗时间为16±1.4 d,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一期切开引流 刮除明显缩短了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病例 男,54岁。因右肘后肿物反复破溃8年,进行性增大伴疼痛3个月于1997年10月入院。8年前,患者右肘后皮下出现一肿物,约Zcm x 3cm。自行破溃后,有白色粉脂样物溢出,约半个月自愈。  相似文献   

8.
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后经切开引流、清洁换药及抗生素治疗大多都可愈合 ,但由于囊肿的囊壁仍存在 ,故复发率较高[1] 。我院于 1 999年 3月~ 2 0 0 3年 3月试用 5 %碘酊烧灼切开引流后的伤口 ,治愈了 2 1例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 4例 ,女 7例 ;年龄 1 8~ 6 0岁。腺体最大 2 5cm× 2 3cm ,最小 3cm× 4cm ;头部感染、颈背部感染各 5例 ,颜面部感染 4例 ,肩部感染、骶尾部感染、臀部感染各 2例 ,小腿感染 1例。随访病史最长 5年 ,最短 2周。1 2 方法 常规消毒 ,在局麻下将感染囊肿切开使脓液流出 …  相似文献   

9.
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后经切开引流、清洁换药及抗生素治疗大多都可愈合,但由于囊肿的囊壁仍存在,故复发率较高[1].我院于1999年3月~2003年3月试用5%碘酊烧灼切开引流后的伤口,治愈了2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术时,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麻,根据囊肿大小,顺皮纹小切口,一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囊肿壁,挤出、挤净"豆腐渣"样内容物,用两把止血钳夹住切口两侧之囊壁(不能夹住囊壁周围组织),两手交替外提,把囊肿包膜完整取出.如以往有感染史,囊壁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者,轻轻分离即可提出囊壁.清理切口,一次缝合,无菌包扎.结果80例患者,术后无感染、无复发.  相似文献   

11.
皮脂腺囊肿     
小外科专栏同读者见面了。该专栏主要刊载无专著、教科书也很少提及、低年外科医生很感棘手的一些外科常见小病。每期介绍一个病,重点介绍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并配有手术步骤图。望广大作者和读者协助我们办好这个栏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在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并接受切开引流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就诊本院的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患者62例,均接受切开引流术干预,根据患者入院顺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创口愈合时间、满意度、Bates-Jensen伤口评估量表(BWAT)、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结果 干预7 d后观察组BWAT、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AHSMSRS评分较高,PSQI、SAS评分较低(P <0.05);观察组满意度[100.00%(31/31)]高于对照组[80.65%(25/31)](P <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行切开引流术的皮脂腺囊肿感染患者中,可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创口恢复,还能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感染期治疗颜面皮脂腺囊肿的最佳方法。方法 :采用术前应用抗生素 ,术中彻底清除异常组织 ,用双氧水、新洁尔灭冲洗及更换手套、手术器械的方法控制感染 ,使皮脂腺囊肿在感染期切除并一期缝合。结果 :5 0例患者中除 3例二级愈合外其余 47例均一级愈合 ,且瘢痕与非感染期切除者无明显差异 ,随访 0 .5 a~ 2 a未见复发。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给予一期切除并缝合是治疗感染期皮脂腺囊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2岁。因进食不洁食物后出现腹痛5天,伴畏寒、发热、腹泻2天,经门诊诊断为沙门氏菌感染于1999年4月11日入院。查体:体温39.4℃,脉搏12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3/68 mmHg。急性痛苦病容,全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腹部X线平片示;“不全性肠梗阻”。确诊后用抗生素,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及精心护理,于4月26日痊愈出院。2 护理体会2.1 体温过高:监测体温的变化,每4小时测1次,并作好记录,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保持床单清洁…  相似文献   

15.
李俊玲  杨丽红  郝杰 《河北医药》2009,31(22):3173-3174
患儿,男,3岁,主因发热、皮疹3d,呕吐、间断抽搐1d入院。于入院前3d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伴手、足、心皮肤散在皮疹,于当地医院给予静脉点滴菌必治、病毒唑、双黄连、地塞米松、维生素C等治疗2d,病情无好转,近1d患儿出现肌震颤、肢体抖动、行走不稳,伴有呕吐,共3~4次,伴恶心,抽搐4~5次,抽时患儿双眼凝视、上肢强直,持续时间小于1min,于当地医院给予安定4mg,20%甘露醇40ml静脉点滴后转入手足口病定点医院。转院途中患儿出现呼吸浅促、呕吐粉红色泡沫样痰。  相似文献   

16.
17.
诺尔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外科临床上青霉素过敏病人常用此药,其不良反应多为血管刺激与胃肠道反应,而引起抽搐还未见过报道.  相似文献   

18.
皮脂腺囊肿、又称粉瘤。是外科门诊常见的小手术之一。虽然该疾病呈良性经过,但尚有2.24%的恶变率。尤其是反复感染的病例,其恶变率更高。 该疾病唯一可望治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但往往因手术方法不当,使术后复发率较高,本文就作者1086例门诊手术病例经验,从手术的麻醉、切口设计、复发及感染病例的处理八个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1)麻醉采用区域阻滞麻醉为好;(2)切口选择要顺皮纹方向,以阻塞的皮脂腺开口为中心的梭形切口,其长度应超过粉瘤边缘0.5~1mm左右。如粉瘤在颜面部,切口长度达粉瘤边缘即可,对有经验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28岁。左鼻唇沟包块3年,反复肿痛、流脓1个月。于1993年11月23日初诊。体检:左鼻唇沟处可触及一包块,l.5XI.scm,质地柔韧,边界不清,与皮肤有粘连,表面红肿,稍隆起,有压痛,中间可见一小腺口,挤压有少许豆渣祥物溢出。诊断为左鼻唇沟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用青霉素80万”,肌肉注射,每日2次,5天后在局麻下经左唇龈沟进路手术(Caldwell-Luc’s手术进路),于软组织内逐渐分离达囊壁,囊壁与周围软组织及表面皮肤有粘连,沿囊壁外周仔细分离软组织及表面皮肤后将囊肿完整摘除,左鼻唇沟处留一小疾口。术后囊肿表…  相似文献   

20.
王风娟  王肇瑞 《河北医药》2011,33(21):3359-3359
紫杉醇是一种新的具有独特作用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临床上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的联合用药。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骨髓抑制、心血管毒性等,其中最严重的是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用药后最初的10min内。我科自2001年应用紫杉醇化疗中1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过程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