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辽阳市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控制和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远期并发症.方法:选2011年3~6月到辽阳市辽阳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400名单纯口服药治疗或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等,并填写相关信息表格.结果:在400例糖尿病患者中.男女比例相当.HbA1c控制达标者(HbA1c<7)占20.5%.控制不达标者(≥7)占79.5%.91.75%调研对象过去一周末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单纯口服药组的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口服药联合胰岛素组(23.29% vs 18.9%.P<0.05);口服药联合类似物治疗组的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口服药联合人胰岛素组(24.39% vs 11.76%,P<0.01).结论:糖尿病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糖尿病防控教育与宣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尿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做统计学检查。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也升高。结论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探讨糖尿病患者HbA1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人62例,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01例,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59例,分别测定FBG和HbA1c。结果糖尿病伴并发症组的FBG及HbA1c的结果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可成为糖尿病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我院住院的10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1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水平及测定HbA_1c。结果观察组HbA_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_1c水平升高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是评价糖尿病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对糖尿病患者诊断以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应用于诊断、治疗及控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75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2ml,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仪及相关配套试剂检测HbA1c,空腹血糖(FBG)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比较2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FBG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A1c检测能准确反映血糖水平的控制状况,其临床应用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控制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化血红蛋白(GHb)的主要成分是HbAlc,为了解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39例糖尿病患者及相同例数的正常人群的HbAlc及空腹血糖水平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董献刚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95-196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糖尿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更科学地筛选出糖尿病患者。方法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8例笔者所在医院健康体检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不受是否空腹、抽血时间及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干扰、准确率高、效果确切,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筛查、诊断GDM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5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A组)和632例妊娠期非糖尿病患者(B组);另选取未妊娠的非糖尿病健康妇女70例为对照组(C组)。结果与C组、B组比较,A组的FPG、OGTT、HbA_1c均显著增高(P<0.05);C组、B组的FPG、OGTT、Hb A1c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FPG、OGTT、HbA_1c的测定值显著升高(P<0.05),且三种检测方法中以HbA_1c阳性率最高,HbA_1c与FPG、OGTT相比,灵敏度、特异性、可靠性、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筛查中HbA_1c检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影响因素少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较为实用的筛查GDM的指标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研究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的10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观察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关系,以8%为临界值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对于并发症和合并症的相关判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升高,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8%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要显著高于〈8%的患者。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不但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也有一定的监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患者规范管理后治疗效果。方法将2005年至2008年长期在张掖市人民医院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治疗的2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制定个案治疗方案,进行个体化生活方式指导,定期检测血糖,对规范管理前后综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①规范管理前后比较,空腹血糖[(7.2±2.0)vs(8.1±4.8)mmol/L,P<0.05]、餐后2h血糖[(9.0±2.5)vs(10.9±7.7)mmol/L,P<0.01]、糖化血红蛋白[(7.2±1.7)%vs(8.4±2.3)%,P<0.01]均显著下降;②糖尿病知识规范管理后较管理前明显上升(P<0.01);③管理后愿意接受综合治疗率由46.7%提高至77.4%(P<0.01),整体血糖控制从29.3%上升至64.8%(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后血糖控制达到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成都市部分居民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情况,对此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糖尿病的防治对策。方法对2008至2009年期间在四川电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而且资料齐全的32056人进行现况调查。其中男性21588人,女性10468人,平均年龄44.97岁。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80进行空腹血糖测定,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资料作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得知空腹血糖受损率、糖尿病知晓率和治疗率。结果在32056份调查对象中,空腹血糖受损(IFG)3262人,受损率为10.18%;糖尿病患患者数1789,患病率5.58%;糖尿病患病知晓人数1353人,知晓率75.63%;糖尿病控制人数1137人,糖尿病控制率63.56%;糖尿病控制达标人数582人,糖尿病控制率达标率32.53%。结论成都市部分居民对自身糖尿病的知晓率仍然相对较低,对糖尿病的治疗认识不足,提示在未来的健康管理工作中,应进一步推广糖尿病的筛查和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关注糖尿病的督促,跟踪及随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及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糖尿病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Holistic health education mode,HHEM)在糖尿病(Diabetes,DM)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8例在该院长期治疗的DM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患者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7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HHEM,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自我管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DM的治疗管理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璟  白朝晖 《上海医药》2013,(23):39-43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2012年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中心2010—2012年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日均费用进行排序,对用药金额/DDDs排序比值进行分析。结果:本中心门诊药房用量和金额在2011年基本药物政策执行时受各方因素影响下降,2012年恢复正常,日均费用逐年降低,复方抗高血压药制剂使用逐年增加。钙通道阻滞剂(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降压治疗主流药物,主要品种用药金额序号和用药频度序号比值为0.4~3结论:本中心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结构基本合理,基本药物政策执行后日均费用下降。长效抗高血压药是目前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药物。基本药物政策惠民利民。  相似文献   

15.
杨丽琼 《现代临床医学》2012,38(6):451-453, 455
目的:了解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式.分层采用市政府按照经济发展状况划分的3个圈层,在每个圈层分别选取2个区县(共6个),在第1圈层的2个区中分别抽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对象,第2、第3圈层的4个区县各抽取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所乡镇卫生院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采取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资料来源于成都市2010年城乡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调研资料之孕产妇健康管理部分.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保人员数量(专职、折算)明显多于乡镇卫生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孕情收集、督促产检、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助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内180例高血压及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干预组按照危险程度将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均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组,给予相应管理。随访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情况。结果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42.2%、46.7%,干预组分别为13.3%、15.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社区分级管理模式有利于社区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