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所接收患儿本着随机原则选取50例,盲选其中25例,按照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另25例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肢体语言沟通,为观察组。针对两组不同护理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比对。结果在实施肢体语言沟通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患儿实施肢体语言沟通的护理模式,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缓解患儿焦虑的心理状况,增强患儿的依从性,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使得患儿的病情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4,(11):853-855
目的: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儿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患儿肢体语言沟通,对护理过程中两组患儿的医嘱依从性、接受度以及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完全抵触、部分抵触和绝对接受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过程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加强肢体语言沟通,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医嘱依从性和接受度,同时也能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对护理质量改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儿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加强肢体语言沟通。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患儿家长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儿依从性更好,患儿家长护患满意率更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加强肢体语言沟通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增进护患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今后可将其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当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本研究所有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配合以肢体语言沟通为主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本研究所有患儿对于护理的依从性,评价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本研究100例患儿,通过护理干预以后,患儿的护理依从性相对较高,完全依从、部分依从、部分抵触、完全抵触的例数分别为78例、14例,7例和1例,总依从率为92.00%;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采用自制的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平均评分为(92.5±4.4)分。结论临床对小儿进行护理干预措施,主要选择采用以肢体语言沟通为主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指导,能够有效提升患儿接受护理的依从性,还能够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效果。方法以2012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间在我院进行诊断的患儿共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开展研究和讨论。将这180例患儿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0例病患。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法来护理对照组的患儿,观察组的患儿则在应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沟通来开展护理工作。在此之后,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所调查的数据来分析两组小儿护理的效果和患儿听从医生嘱咐的状况。结果观察组90例患儿在护理工作中加强肢体语言沟通之后,其中有85例患者接受护理、听从医生嘱咐,总接受率为94.45%;对照组90例患儿中有64例患者接受护理、听从医生嘱咐,总接受率为71.11%。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远远好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工作中,采用肢体语言与其进行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其能有效地提高小儿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有利于全面的、系统的对患儿进行护理,可在小儿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雁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87-3188
儿科在临床上素有“哑科”之称,护理工作时所面对的不仅是无法正确表述疾病情况和需求的患儿,更需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疼爱倍加的长辈等.因而儿科护士掌握相关沟通技巧,降低护患纠纷,对和谐护患关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2].现将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与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是95.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6%,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施行语言沟通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增强患者服药依从性,可作为临床首选护理干预措施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沟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做到有效的沟通,需要护士掌握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更需要护士在护理工作实践中自觉运用,并且不断的总结和提高。言语性沟通已成为人类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言语沟通是最准确,最有效的,运用最广泛的沟通方式,对于整天跟患者打交道的护士,言语沟通就显得格外重要。护理人员在收集资料,询问病史,实施护理措施等过程中,都必须使用语言与患者沟通,护士言语沟通,不仅是文化礼貌问题,也不只是波及人际关系如何,而是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大问题,而且也就成了提高护理质量,考核护士素质的重要方面。因此,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与患者交流沟通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肢体语言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130例,将患儿1∶1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肢体语言组各65例患者,观察以上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并比较。结果肢体语言组患儿依从性优良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2.3%和93.8%,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3.8%和92.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语言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使患儿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大大提高,对增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以及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护患沟通促进患者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护患沟通与患者康复的关系。方法先对实验病区的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培训,特别对见面要面带微笑、查房要顾及全面、观察要注莺局部、表现要体贴入微、关爱要随时随处、适时给予激励支持等方面具体的形体语言进行技巧培训,实施2个月后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患者满意度由90%提高到98%。结论运用肢体语言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语言沟通在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各种方式及时掌握老年患者发出信息,了解患者身心需求及病情变化,促进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在于老年患者接触过程中,充分把握接触时间,积极主动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并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及护理时心理状况。结果护患沟通促使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过程中处于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包括非语言沟通)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康复概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焦虑症患者参与本次试验,根据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常规护理+语言沟通+心理护理)与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护理满意度分别(93.8%)较对照组(68.8%)更高,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加强语言沟通并辅以恰当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这一护理方式深受患者好评,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郑艳楠  李焕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6):145-146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纠纷不断增多,这使得护患沟通在整体护理中越来越重要。实施护患沟通后,护士的价值得到体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非语言沟通作为一种沟通方式,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护理人员既要注意自身非语言信息的表达,又要善于观察患者的非语言信息。掌握非语言相关技巧,将有利于增强护患交流效果,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肢体语言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462例妇科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麻醉及手术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做好解释工作。干预组除按常规做好术前准备外,术前、术中及术后均运用肢体语言加以心理及行为干预。结果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护理干预后,密切了护患关系,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紧张、焦虑及恐惧等负面情绪,降低了痛阈,为手术取得了最佳的配合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84例(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期间),将其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作为分组条件,将84例焦虑症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焦虑症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焦虑症患者中,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语言沟通、心理护理。对比2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观察组焦虑症患者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的SAS评分对比结果并无太大的差异性(P>0.05)。但是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症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SAS、SDS评分下降程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同样具有临床意义,组间数据具有对比性:P<0.05。结论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虽然应用药物治疗能起到一定的临床作用,但是通过护理服务,利用语言、心理护理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使得患者不断的自我调整,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28例传染科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语言沟通护理(对照组64例)及该护理措施基础上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应用(观察组64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同时评估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优良率(93.8%)与对照组患者(82.8%)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语言沟通技巧能有效提升传染科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对提升患者依从性亦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方法:选择某院近期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共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引入临床路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的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能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分析非语言沟通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1非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由于非语言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可跨越语言不同的障碍。所以,非语言沟通往往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1]。实际上,在日常交流中,人们所采用的沟通方式大约有60%~70%是非语言沟通方式。美国心里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认为,语言表达在沟通中起方向性和规定性作用,非语  相似文献   

19.
谢艳珍  张娅 《家庭医药》2021,(1):226-227
目的:研究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焦虑症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态由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在小儿肺炎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儿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较优,同时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两组间各项对比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