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配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中老年患者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地对30例中老年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补阳还五汤干预治疗,同时配合口服西药小剂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照组30例单纯常规用西药大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持续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颈动脉支架段两组颈动脉彩超所示各参数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支架段血液流速和血管搏动指数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可减少中老年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脑梗死伴脑血管狭窄患者血小板活性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伴脑血管狭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指标[包括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烷素B_2(TXB_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小板凝集率]、血清脂联素及磷脂酸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AF、TXB_2、GMP-140水平及血小板凝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AF、TXB_2、GMP-140水平及血小板凝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脂联素、磷脂酸水平及C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磷脂酸水平及IM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伴脑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小板活性及血小板凝集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0例,按照中心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则接受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情况(CD63、CD62p)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接受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价值较高,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药物后TEG参数情况及血小板的抑制效果。方法选取1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联合用药)组。采用TEG仪监测分析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并分析3组血小板抑制率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3组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均升高,凝固角(α)、最大振幅(MA)均降低,联合用药组R、K高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α、MA低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检测结果发现阿司匹林组AA途径诱导和氯吡格雷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AA、ADP途径血小板抑制有效率大于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相较于单独使用药物具有更好的抗血小板作用。TEG能够敏感检测不同药物对抗血小板治疗的指标影响,进而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内科》2015,(6)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的NIHSS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加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率为71.6%,总有效率为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效果,是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血小板抑制效果。方法:选择2011-05-2015-04治疗的16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中56例接受PCI治疗并联合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患者作为联合用药组,56例未接受PCI治疗单独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为阿司匹林组,56例未接受PCI治疗单独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为氯吡格雷组。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并分析抗血小板药物敏感性的相关因素。结果:1联合用药组与阿司匹林组的AA途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与氯吡格雷组的ADP途径抑制率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阿司匹林的敏感性与吸烟、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有关(P0.05),氯吡格雷敏感性与性别、吸烟、肥胖及糖尿病有关(P0.05)。结论:采用血栓弹力图可以及时发现对抗血小板药物不敏感的患者,从而有利于制定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负荷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12月济阳县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维持量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负荷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负荷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但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均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好转,NIHS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较单一阿司匹林治疗更能有效阻止脑梗死进展,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4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联合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同是联合氯吡格雷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联合组NIHSS评分平均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