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立HPLC一测多评法结合双波长法同时测定铁皮石斛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地、栽培和加工的铁皮石斛茎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明确引起铁皮石斛黄酮类成分差异性的主要因素。采用资生堂Capcell PAK MGⅡ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以芦丁为内标物,检测波长340 nm,建立其对维采宁-2、夏佛塔苷、异夏佛塔苷和牡荆素葡萄糖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含量测定,实现一测多评,同时在290 nm波长下,建立柚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5种黄酮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与常规外标的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合柚皮素的测定结果,可实现铁皮石斛中6中黄酮类成分的同时测定。对82个铁皮石斛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仿野生铁皮石斛的黄酮类含量明显高于大棚床栽铁皮石斛,不同地区的仿野生铁皮石斛黄酮类成分以产自江西、贵州、浙江和福建的含量较高,大棚床栽铁皮石斛以产自福建、浙江的黄酮含量较高,柚皮素的含量与加工温度呈正相关,其他5个黄酮成分与加工温度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仿野生铁皮石斛和大棚床栽的铁皮石斛可大致分为两类,大棚床栽的铁皮石斛按产地被分为4类,仿野生铁皮石斛中贵州产地的样品基本聚集在一起,其他产地的没有明显规律。所建立的铁皮石斛含量方法简化了其多指标性黄酮类成分的测定方法,可为有效的控制铁皮石斛整体质量控制及其种植栽培、产地加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铁皮石斛GAP种植基地的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铁皮石斛GAP种植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种植基地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的方法对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进行大气环境、水资源及土壤环境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铁皮石斛GAP种植基地大气符合GB3095-95标准,土壤符合GB15618-1995土壤二级标准,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标准。结论铁皮石斛GAP种植区环境良好,符合绿色中药材栽培的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5,(12)
目的分析仿野生与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组培快繁)铁皮石斛茎、根和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铁皮石斛茎、根和叶液氮研磨成粉,气质联用(GC-MS)仪分析提取液中的成分和其相对含有量。结果铁皮石斛中共鉴定出90种挥发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酯类、萜烯类、酮类、烷烃与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其中,仿野生鉴定出72种,茎中24种、根中29种、叶中19种;组培快繁鉴定出68种,茎中23种、根中29种、叶中16种。其共有成分在茎中有11种,根中有10种,叶中有5种。此外,萘在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中的含有量都较高。结论仿野生与组培快繁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4.
查阅近10年关于铁皮石斛种植的相关文献,就铁皮石斛人工栽培的条件与方法进行了阐述。重点讨论了其种苗的组织培养方式,为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PubMed、谷歌学术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农药残留状况及农药登记情况、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展情况及风险评估等研究内容,为进一步研究铁皮石斛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及推进铁皮石斛农药登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仿野生活树附生栽培与大棚栽培铁皮石斛中多糖、5种重金属[铅(Pb)、镉(Cd)、砷(As)、铜(Cu)、汞(Hg)]含量差异及相关性。探讨国内主产区铁皮石斛中4种重金属(Pb、Cd、As、Cu)的分布特征,为铁皮石斛品质评价及食用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Pb、Cd、As、Cu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Hg含量。查阅国内近10年有关ICP-MS测定铁皮石斛中4种重金属含量的文献报道,对文献中4种重金属含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区内树栽和棚栽铁皮石斛中多糖质量分数均大于25%,棚栽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显著高于树栽铁皮石斛;棚栽铁皮石斛中Cu含量与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树栽铁皮石斛中Cd含量高于棚栽铁皮石斛。研究区内铁皮石斛中5种重金属及全国主产区铁皮石斛中4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在安全限量范围内。结论 活树附生栽培与大棚栽培铁皮石斛中多糖和C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金属对铁皮石斛的污染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7.
《福建中医药》2013,(4):47-48
目的测定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多糖含量。方法对铁皮石斛进行组织培养,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多糖含量。结果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多糖含量为25.09%。结论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多糖含量达到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标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不同种植基地、不同生长年限铁皮石斛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和主要单糖的含量,并根据含量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方法 铁皮石斛药材用乙醇脱脂,沸水提取得到的铁皮石斛多糖,用3.0 mol·L-1盐酸水解,水解产物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采用HPLC测定单糖衍生物;并利用SPSS16.0进行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 铁皮石斛多糖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不同生长年限、9个种植基地的13批铁皮石斛样品甘露糖的含量范围为19.65%~34.27%,均符合药典标准;并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甘露糖含量降低。不同生长年限的铁皮石斛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将13批样品按生长年限聚成3类;并建立了判别函数,回判准确率100%。结论 铁皮石斛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和主要单糖的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判别铁皮石斛的生长年限是切实可行的,该研究为铁皮石斛的质量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西双版纳地区红杆铁皮石斛与青杆铁皮石斛茎上、中、下3个部位的多糖含量、甘露糖含量、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的差异。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甘露糖含量及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结果:多糖含量,红杆铁皮石斛茎上、中部明显高于青杆铁皮石斛茎上、中部,而红杆铁皮石斛茎下部明显低于青杆铁皮石斛茎下部;甘露糖含量,红杆铁皮石斛上、中、下3个部位均明显高于青杆铁皮石斛;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红杆铁皮石斛上、中、下3个部位均明显低于青杆铁皮石斛。红杆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甘露糖含量及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均达到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青杆铁皮石斛仅多糖含量达到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论:同一地区的红杆铁皮石斛与青杆铁皮石斛茎上、中、下3个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建议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将红杆铁皮石斛与青杆铁皮石斛分开使用,同时将铁皮石斛按其茎上、中、下3个部位进行分级,为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品质评价及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中类黄酮化合物积累的差异,为铁皮石斛种植方式创新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广泛靶向技术对3种栽培模式(大棚栽培、林下活树附生和岩壁附生栽培)下的铁皮石斛类黄酮物质进行检测,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相似文献   

11.
论铁皮石斛保健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明 《中国现代中药》2011,13(11):57-59
濒危植物石斛的组培种苗和栽培难关已经被攻克。以铁皮石斛、紫皮石斛、金钗石斛为代表的石斛种植,近年来快速发展,特别是不断有大资本投入铁皮石斛繁育,栽培面积扩大的速度迅猛。种植、加工、产品开发等有渐成产业链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濒危植物石斛的组培种苗和栽培难关已经被攻克。以铁皮石斛、紫皮石斛、金钗石斛为代表的石斛种植,近年来快速发展,特别是不断有大资本投入铁皮石斛繁育,栽培面积扩大的速度迅猛。种植、加工、产品开发等有渐成产业链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铁皮石斛进行仿野生种植组培驯化种苗的分级标准,测定了组培驯化苗的各项农艺性状指标,对茎长、茎粗、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节间数进行分析,建立分级标准,并对分级后移栽的组培苗生长情况进行评价,并进行表型性状差异评价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Ⅰ、Ⅱ、Ⅲ级种苗成活率均达到了100%,且茎长、茎粗等数据均有所增长,Ⅰ级种苗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差异显著,其中茎长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2.6%。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铁皮石斛中柚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寻铁皮石斛中指标性成分,建立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浙江省不同种植基地、不同生长年限铁皮石斛中柚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柚皮素的含量.色谱柱为XB C18(4.6mm×250mm,5μ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柚皮素在0.026~0.208μg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加样同收率为96.3%(RSD 1.8%).同一生长年限不同种植基地铁皮石斛中柚皮素含量波动范围较大;并且同一种植基地铁皮石斛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柚皮素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三年生铁皮石斛中柚皮素的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铁皮石斛药材及相关产品中柚皮素的含量测定,为完善铁皮石斛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种植年限铁皮石斛的多糖及甘露糖含量,并对其正丁醇部位及乙醚部位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为铁皮石斛种植年限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甘露糖的含量,RP-HPLC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法分析铁皮石斛正丁醇部位(360 nm)及乙醚部位(280 nm)分别随不同种植年限的变化情况。结果:铁皮石斛多糖含量随种植年限不同而变化,2年生3年生4年生,2~4年生铁皮石斛随种植年限增加,多糖含量减少。甘露糖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变化也呈现与多糖相同的变化趋势。铁皮石斛正丁醇部位中黄酮类成分在360 nm下随种植年限变化有一定的变化,2年生中黄酮类化合物相对极性较小,且较集中。3年生极性分布较广,且含量相对较大。4年生主要分布在极性大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铁皮石斛乙醚部位在280 nm下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色谱图峰强度增加明显。结论:从多糖及甘露糖含量考虑,以2年生铁皮石斛含量最高,宜以两年生为用;而结合酚类及黄酮类成分却与此有所背离,具体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产业化关键科学与技术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皮石斛繁殖难、种植难、产品单一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通过铁皮石斛基因组学研究,明确铁皮石斛为二倍体、有38条染色体、28 910个蛋白编码基因及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器官基因表达特异性,具有大量种子而种子没有胚乳、广泛生态适应性、多糖合成的基因调控机制,为铁皮石斛遗传工程育种和活性药用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攻克了结实难、发芽难等繁育难题,建立了组培快繁体系,实现种苗工厂化生产,奠定了铁皮石斛人工种植基础;建立了铁皮石斛育种体系,明确了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育成铁皮石斛系列专用品种(品系),解决了实生后代分离严重问题,支撑铁皮石斛产业升级;揭示了目标化合物动态变化规律、养分吸收机制,突破了栽培基质、光调控、精准采收等关键技术,建立了设施栽培、活树附生、岩壁附生、立体栽培、盆栽等系列栽培模式,实现种出铁皮石斛、种出好的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释自然环境下野生铁皮石斛株丛时空格局及生活史特征,为铁皮石斛原地保护、回归保育和仿野生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石棉县收集的114丛野生株丛为研究材料,比较不同等级株丛生长情况差异,并对可明确辨别丛龄的74个实生小株丛合轴生长及花序柄(或花序柄痕)残留情况进行观察,探讨野生铁皮石斛株丛时空格局及生活史特征。结果:野生铁皮石斛假鳞茎茎节数、茎长、株丛根数、根长和根粗随假鳞茎数量增加而增加,但茎粗无明显变化规律;实生小株丛的第一年茎(种子萌发茎)和第二年茎(分蘖茎)生长缓慢、短小,完成由种子到种子的生活史周期约需4年或更长;高位腋芽较少,高芽繁殖并非该野生铁皮石斛居群的主要繁殖方式,其通过合轴生长的分蘖繁殖扩大株丛并实施有性繁殖,株丛生长到一定阶段开始衰退。结论:四川省石棉县有野生铁皮石斛分布。株丛调查表明,野生铁皮石斛主要通过种子萌发的实生苗及分蘖繁殖实现种群更新。建议利用铁皮石斛果实里种子数量大的优势积极开展原生境播种和回归保育,对川产石斛资源发掘(含文化挖掘)、保护及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宜于贵州地区铁皮石斛炼苗的基质。方法:以铁皮石斛组培苗为材料,用树皮、水苔、椰子壳、谷碳、腐殖土、珍珠岩等6种栽培基质进行炼苗,考察其对贵州1200米海拔地区铁皮石斛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基质条件下,炼苗期各形态特征的变化与时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初步筛选出了松树皮、水苔2种栽培基质。进一步研究发现,松树皮+水苔基质有助于根系生长、叶片发育及茎粗增加,更适宜于铁皮石斛的炼苗。结论:通过炼苗基质的筛选,优选出了有利于贵州较高海拔地区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基质为松树皮+水苔,为降低铁皮石斛栽培成本、实现规模化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药用铁皮石斛未能人工种植,主要依靠采收野生品种取得,经年累月的光采不收致使野生资源严重柘竭,涉临绝迹。因此,国家已将野生铁石斛列为重点保护野生药材植物之一。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采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无性繁殖方法生产铁皮石斛植株,进行大面积农田载培,成功解决了野生资源保护和药用开发的矛盾,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以铁皮石斛以主要原料的中成药产品主要有铁皮枫斗晶、养阴益气胶囊等。铁皮枫斗晶可用治疗具有阴虚证的急性及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结核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  相似文献   

20.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在抗衰老、抗肿瘤、降低血糖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具有很强的中医药文化特色。湖南在铁皮石斛种植、加工及文化基地建设等方面已取得很好成绩,进一步将铁皮石斛与中医药文化融合发展,能够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携带方便、服用习惯、适用人群广等特点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合理地将铁皮石斛种植与生态休闲有机结合,加强铁皮石斛科普馆建设,将“现代养生宜养阴”当代养生观纳入湖南中医药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很好的旅游产品开发潜力,符合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有望带动湖南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