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HGF、TGF-β1的表达的影响及其改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可能的机制,为临床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提供实验性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UUO组,pHGF干预组。术后3、7、14天分3批处死各组大鼠,分别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HGF、TGF-β1的表达情况,HE及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UUO组TGF-β1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pHGF干预组明显低于UUO组(P〈0.05);UUO组HGF于第3天表达最高,第7天稍有回落,第14天表达最弱;pHGF干预组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H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同时期UUO组(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肾间质相对面积显著减小(P〈0.05)。结论pHGF能够减轻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这种作用可能通过有效抑制肾间质中TGF-β1的过度表达、促进肾间质HGF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2.
背景:细胞黏附的丧失及E-钙黏蛋白表达下降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态及该病理过程中E-钙黏蛋白、整合素连接激酶蛋白的表达,探讨E-钙黏蛋白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摸球法均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对照组仅进行假手术;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造模后第1,3,7,14天分批处死大鼠,检测梗阻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并检测肾脏组织中E-钙黏蛋白、整合素连接激酶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组及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梗阻时间越长,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越重,纤维化越明显。造模后3d大鼠肾脏组织E-钙黏蛋白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即出现下调,第14天最低,整合素连接激酶蛋白表达则显著增加,与同期正常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E-钙黏蛋白的表达减少促进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而整合素连接激酶蛋白的表达增加在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中可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福辛普利和缬沙坦对梗阻性肾病模型(UUO)大鼠肾小管间质MMP-7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Wistar雌性幼年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制成UUO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UUO模型组(B组)和福辛普利及缬沙坦联合治疗组(C组),于模型成功后第1,2,3,4周末为实验时间点,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用免疫组化法研究MMP-7在肾组织的分布、表达及变化。结果:光镜下MMP-7在对照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呈阴性表达,术后1周UUO组MMP-7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区及肾间质细胞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有微量表达,2周后表达增强,4周表达最强。治疗组各周MMP-7表达较UUO组下调。结论:联合应用福辛普利和缬沙坦可通过下调MMP-7在肾组织的表达而改善肾功能,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并探讨VEGF与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和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组(UUO组),每组21只大鼠。术后第5、15、25天2组各处死7只大鼠,采集血清和24 h尿液,检测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留取梗阻侧肾脏进行病理学检查,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肾组织的表达水平,观察VEGF表达水平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术后第5、15、25天,UUO组血肌酐水平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15天,UUO组尿素氮水平高于同期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UUO组24 h尿蛋白定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15、25天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在术后第5、15、25天,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较多VEGF蛋白表达;UUO组大鼠术后第5天肾小管间质开始出现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少数肾小管出现扩张,部分肾小管可见VEGF蛋白表达,第15、25天肾小管间质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VEFG蛋白表达量呈逐渐降低趋势,术后第25天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仅见少许肾小管VEGF呈弱表达,肾间质纤维化区域无VEGF表达。在UUO组中,术后第5天VEGF表达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在术后第5、15、25天,VEGF的表达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VEGF表达量随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逐渐减低,肾间质弥散性纤维化时,肾组织的VEGF几乎无表达,提示VEGF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氯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超大剂量能否优于常规剂量起到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术后3d分为常规剂量治疗组、超大剂量治疗组、UUO组和假手术组。药物干预组分别每天给予氯沙坦50mg/kg、氯沙坦500mg/kg灌胃,假手术组及UUO组每天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模型第7、14和21天鼠尾袖带血压(TCP)、24h尿蛋白、肾小管损害程度、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间质巨噬细胞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组TCP逐渐增高、24h尿蛋白、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小管损害程度及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加,TGF-β1 mRNA含量明显增加,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超大剂量氯沙坦相对于常规剂量,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减少肾间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显著抑制TGF-β1 mRNA表达。结论:超大剂量氯沙坦在UUO大鼠模型中较常规剂量起到了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HSP4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模型肾脏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HSP47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UUO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8只。采用单侧(左)输尿管结扎方法,建立梗阻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术后第14天处死动物。观察两组间蛋白尿和血肌酐水平,运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47、胶原Ⅳ(CollagenⅣ)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UUO组大鼠血肌酐水平升高,蛋白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UUO组大鼠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扩张、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面积增宽、部分肾小管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Masson染色结果显示UUO组大鼠肾组织胶原在肾小管周围、间质区显著增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UUO组大鼠肾组织HSP47表达显著增加,在肾小管周围、间质区表达增加最明显;CollagenⅣ表达显著增加,在肾小管基底膜、间质区表达增加最明显。结论:HSP47在UUO大鼠模型肾脏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胶原表达部位一致,提示HSP47促进肾间质纤维化,且该作用与其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加在肾间质纤维化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目的:观察纤维连接蛋白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72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游离左侧输尿管;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梗阻时间越长,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越重,纤维化越明显,肾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即明显增多,且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肾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持续增加趋势,至造模后第14天达到高峰,与同期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在大鼠肾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纤维连接蛋白的蛋白表达在肾损伤早期即显著增加,并随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步升高,从而促进肾纤维化的发生。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高表达可能是加重肾间质损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观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分子(NGAL)的表达变化,探讨NGAL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UUO模型组及假手术(SOR)组,每组24只,UUO组行左侧输尿管梗阻术,SOR组仅游离左侧输尿管不结扎。术后第1、4、7、14天分别处死每组6只大鼠,取左。肾行HE和Masson染色,并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法检测肾组织NGAL的表达。结果HE、Masson染色切片示:UUO组间质损伤指数与肾纤维化程度在术后不同时间点明显高于SOR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OR组大鼠肾组织中肾小管有一定量NGAL表达,UUO组术后第l天NGAL表达显著升高,第4天与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表达量下降,术后第14天时明显低于第7天(P〈0.05),但仍高于SOR组(P〈0.05)。结论实验大鼠梗阻侧肾组织中NGAL的表达在梗阻早期明显上升,并保持一定高表达状态,但随着梗阻时问延长而下调,提示NGAL可能在肾间质纤维化早期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厄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蒙  宋恩峰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204-120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组、UUO组、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10mg/(kg·d)治疗。术后2周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Masson和HE染色肾间质纤维化指数,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MMP-2的表达。结果:(1)UUO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2)与假手术组相比,肾组织行HE染色UUO组可见弥漫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扩张、部分萎缩,偶见坏死,肾间质增宽,大量的炎细胞浸润和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病理改变不明显,厄贝沙坦组上述改变均有所减轻。(3)与假手术组相比,Masson染色结果显示UUO组可见肾间质增宽、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肾小球病变不明显,厄贝沙坦组上述改变均有所减轻。(4)MMP-2在假手术组大鼠肾间质中呈棕黄色颗粒状表达,UUO组中大鼠肾间质仅有少量表达且着色稀疏,厄贝沙坦组MMP-2表达较假手术组轻,但仍高于UUO组(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间质纤雏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致肾间质纤雏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手术后第1、4、7、10、14天处死大鼠,经HE染色、PAS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蛋白印迹分析方法,观察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结果 UUO模型组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肾小管损伤指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与肾间质纤雏化进展相一致;阿托伐他汀减少单侧榆尿管梗阻侧大鼠肾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的表达,下调单侧榆尿管梗阻侧大鼠肾脏Ⅰ型胶原、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阿托伐他汀通过非降脂途径延缓UUO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AX2基因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新表达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意义。【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各40只。于术后3d、5d、7d、14d(每组10只)处死取肾组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blot及realtimePCR检测肾组织PAX2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①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UUO组肾间质呈现明显的纤维化。②免疫组化发现sham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无PAX2表达;UUO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较多;③Westernblot显示PAX2蛋白水平在UU0组术后3d相比sham组明显的增加(P〈0.05),随着梗阻时间延长PAX2蛋白表达更加明显;④realtimePCR显示,PAX2mRNA与PAX2蛋白的,矗达趋势相同。⑤相关分析:PAX2蛋白水平与肾小管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991,P〈0.05),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985,P〈0.05)。【结论】胚胎发育基因PAX2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存在重新表达;并参与了梗阻性肾病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E-钙黏素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干预组,各24只,模型组与干预组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假手术组开腹后仅游离左输尿管。干预组于建模起给予1,25-二羟维生素D30.5μg/mL灌胃,1次/d,连用14d;余3组给予花生油1mL/d,1次/d,灌胃。4组分别于术后1,3,7,14d各处死6只大鼠,取左侧肾脏标本,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及间质纤维化损害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组大鼠E-钙黏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钙黏素阳性表达量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增多(P〈0.01);干预组E-钙黏素表达量增多,TGF-β1表达减少(P〈0.05)。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程度与E-钙黏素呈负相关(r=-0.833,P〈0.01),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呈正相关(r=0.806,P〈0.01);E-钙黏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间呈负相关(r=-0.871,P〈0.01)。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可能通过维持肾组织E-钙黏素的表达、抑制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来减轻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处理组(AcSDKP+UUO),每组各12只。于造模第3、14d各处死大鼠6只,取其梗阻侧肾脏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计算肾间质纤维化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各组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ooth muscle actin,a-SMA)表达,RT-PCR方法检测TGF-β1及a-SMA mRN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时间点UUO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AcSDKP处理后可明显减轻UUO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P0.05);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显示:TGF-β1、a-SMA的蛋白及mRNA表达UUO组和处理组明显多于假手术组,但处理组较UUO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 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可通过抑制TGF-β1及a-SMA表达,进而抑制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减缓肾纤维化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4.
安体舒通和缬沙坦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П-1型受体拮抗剂(AT1Ra)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0)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分为UU0模型组(n=11),安体舒通治疗组(12=12),缬沙坦治疗组(n=11)和[安体舒通+缬沙坦治疗组(n=10)],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n=7)。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大鼠,进行HE和Massod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比色法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与DNA电泳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UU0组与其它组大鼠比较,肾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显著下降,肾脏病理改变加重,TUNEL染色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大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肾组织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各用药组与UU0组大鼠比较,肾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肾间质纤维化显著减轻,caspase-3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安体舒通和缬沙坦均可显著改善UU0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部分下调肾组织caspase-3的表达,且联合用药效果更为显著。上述作用可能与该药物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obstruction,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20例),UUO对照组(20例)及EPO治疗组(20例),分别于手术后第3,7,14,21d处死动物留取肾组织标本。应用马松染色进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肾组织中MCP-1、TGF-β1的表达程度。结果马松染色显示手术后第3,7d,EPO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UUO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手术后第3,7,14d,EPO治疗组MCP-1、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UUO对照组(P0.05)。结论 EPO可以减轻UUO模型大鼠早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该作用可能与EPO抑制肾组织MCP-1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柚皮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肾损伤因子-1(KIM-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模型组(UUO 组)、柚皮素组(Nar 组),每组8只。UUO 组及 Nar 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 Sham 组只游离但不结扎和剪断输尿管。造模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柚皮素25 mg/(kg·d)。14 d 后处死大鼠,处死前收集24 h尿液,ELISA 法检测大鼠尿液 KIM-1水平,取梗阻侧肾制作标本,行 HE 及 Masson 染色,光镜下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并半定量对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进行积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肾间质 KIM-1的表达。结果与 Sham 组比较,UUO 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TD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尿液、肾组织中 KIM-1水平均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UUO 组比较,Nar 组 TDI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尿液、肾组织中 KIM-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示24 h 尿液及肾组织 KIM-1水平与 TDI 呈正相关(r 分别为0.862、0.866,P 均小于0.01)。结论柚皮素可减轻肾间质纤维化,降低 KI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