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生儿黄疸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的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1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5例,对照组110例,干预组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提高围产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的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1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5例,对照组110例,干预组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提高围产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55-1856
以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产科娩出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据入院顺序,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2例,对照组以肉眼目测、血红胆红素测定法对比性预测,以蓝光、鲁米那、白蛋白等药物治疗病理性黄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可疑溶血病、早产儿、妊娠期合并症孕妇所产新生儿纳入高风险人群,动态监测血红胆红素,对于高风险人群给予干预治疗,对于病理性黄疸,给予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日,对照组与观察组黄疸值、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的新生儿黄疸的预测和干预治疗路径可有效降低黄疸发生风险,增进病理性黄疸治疗效果,促患儿及早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2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两组干预2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2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黄疸消退,且操作简便,无其他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剖宫产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例数、每日黄疸指数.结果:观察组在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新生儿黄疸指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多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室收治的80例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初次胎便排出及转黄时间,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指数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缩短持续时间,从而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何冬卉 《全科护理》2012,(5):402-403
[目的]探讨抚触对母婴同室早期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母婴同室的95例足月早期新生儿黄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给新生儿沐浴后进行全身抚触10min~15min,对照组予常规沐浴,按需哺乳。每日检测两组新生儿的血总胆红素(TCB)值,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高峰期TCB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因高胆红素血症转新生儿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给予新生儿抚触等护理干预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游泳、光照、抚触等早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胎便转黄时间、体重、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体重重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可减轻高胆红素血症,增加患儿体重,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和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测评(Neonatal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的变化,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NSE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20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清NSE含量,同步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SB),进行NBNA评分;高胆红素血症组早期干预后再次测定血清NSE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TSB、NSE含量显著升高,而NBNA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轻度增高、中度增高、重度增高四组两两比较(均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清NSE含量与NBNA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628,P〈0.01);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经早期干预治疗后,血清NSE含量均下降(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血清NSE含量可以作为脑损伤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胆红素经皮动态测试与早期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动态测试,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将155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在生后3、5、7d进行测试,实验组用J-D1型经皮黄疸仪进行测试,同时目测。对照组沿用传统目测。2组阳性者均经血清胆红素测试,对测试值正常足月儿≥205μmolL,早产、低体重儿≥171μmolL者给予干预。结果实验组皮测阳性率大于目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目测阳性率基本一致。干预率进行对比,实验组大于对照组。2组阴性病例中,病理性黄疸发现率(即病理性黄疸漏检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结论新生儿胆红素经皮测试,与传统目测方法相比更科学、更准确,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干预5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黄疸消退时间和远期预后,1年后体格和智能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显著降低,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头围发育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和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改善患儿远期预后,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以后生活的不良影响,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率及换血治疗的意义.[方法]以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入住本院的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且入院时没有明显的胆红素脑病症状和体征、资料完整的588例,其中311例接受了换血治疗为观察组,未接受换血治疗277例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排除因其他原因导致的脑损伤和听力损伤.检测分析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以及BAEP的异常率.[结果]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BAEP异常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sTB)水平下降幅度及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72 h和~168 h年龄段患儿中,各胆红素水平段观察组BAEP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68 h年龄段患儿中,各胆红素水平段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AEP异常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胆红素水平达到换血水平时应积极进行换血治疗,可减少听力损伤的可能,而晚期新生儿因血脑屏障功能相对较完善,换血能否减少听力损伤的发生或减轻损伤的程度有待进一步随访和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及体重的影响,防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方法 将健康足月新生儿3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新生儿给予早期干预(早期喂养,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进行游泳和抚触),对照组仅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每口测量新生儿体重,经皮测胆红素值.结果 干预组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新生儿第5天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胆红素值,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还可减少新生儿体重下降,增加出院体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的筛查及临床分析,了解桂平市新生儿G-6-PD缺乏情况及G-6-PD缺乏幼儿与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出生的3 402例新生儿进行G-6-PD测定,统计分析G-6-PD缺乏情况,并跟踪回访新生儿至出生后第10天,如果出现黄疸应立即采血测定胆红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生儿G-6-PD缺乏症发病率为10.35%(352/3 402),男婴G-6-PD缺乏率为14.28%(264/1 849);女婴G-6-PD缺乏率为5.66%(88/1 553)。G-6-PD缺乏幼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25.3%,明显高于G-6-PD正常新生儿的2.6%(P〈0.01)。结论广西桂平市是G-6-PD缺乏症的高发区,对G-6-PD缺乏症的筛查非常有意义,能有效提示医生谨慎用药和指导患儿避免接触诱因,预防溶血的发生,提高该地区人群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5.
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和换血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分析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和血常规指标变化。结果引起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为:细菌性感染(28.20%)、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27.50%)、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16.20%)。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术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和血常规指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4.40±9.90)%,术中不良反应率为3.50%,术后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72.00%。结论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临床意义,但要加强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等监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测胆红素在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50例(日龄≤8 d)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入院时即对患儿父母进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经皮测胆红素的宣教,同时经皮及静脉采血测量TCB和血清胆红素值,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经皮测胆红素与血胆红素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3,P<0.01).经皮测胆红素法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96.43%.漏诊率为18.18%,误诊率为3.57%,阳性似然比为22.91,阴性似然比为0.19.TCB动态测量对预防新生儿早期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经皮测胆红素可以准确地反映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可用以监测患儿胆红素水平及治疗效果,其操作及护理简单易行、无创、患儿父母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探讨NSE早期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意义。方法 36名健康新生儿和96名本院新生儿室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生后3-7天静脉采血检测血清胆红素和γ-GGT、NSE水平,同时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分析统计不同胆红素水平下NSE和BAEP、γ-GGT的变化。结果 NSE水平在胆红素重度升高、中度升高、轻度升高组均增高,各组间及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AEP异常和γ-GGT升高在轻度升高组与对照组、重度升高组与中度升高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但在轻度升高组与中度升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NSE水平较BAEP及γ-GGT检测来判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更早、更敏感,NSE可作为判断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发生脑病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抚触配合光疗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血清胆红素水平将1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轻度、中度、重度(A组、B组、C组)三组各60例,各组再随机分为实验组(A1组、B1组、C1组各30例)与对照组(A2组、B2组、C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抚触.测量并记录治疗后第2、4、6天患儿黄疸指数、哭闹时间,以及患儿每日摄入奶量、大便次数、体重、睡眠时间.结果:治疗后第2、4、6天三组中实验组较对照组患儿黄疸指数降低、哭闹时间减少(P<0.05,P<0.01),且三组中实验组较对照组每日摄入奶量多、大便次数多、体重增长快、睡眠时间长(P<0.01).结论:在蓝光照射治疗同时给予抚触可降低不同程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使其摄入奶量多、大便次数多、体重增长快;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