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脑梗塞患者心电图ECG改变的特点,我们选择了1998年12月至1999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的脑梗塞患者100例,均经CT检查证实,且ECG资料完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脑梗塞均由CT确诊。其中:基底节区57例,顶叶35例,额叶17例,放射冠区16例,丘脑14例,枕叶11例,颞叶10例,桥脑3例,小脑,脑干各2例,有的患者为多发性脑梗塞。男性40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8岁。因突然晕厥、右偏瘫、失语10小时,于1986年6月17日入院。19日意识不清,左瞳孔散大0.5cm(右瞳孔0.2cm),光反应消失。头部CT检查示左额颞顶枕叶脑梗塞,中线结构右移。诊断为左侧大面积脑梗塞合并左颞叶沟回疝。于全麻下行去大骨瓣减压术。术后常规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及抗炎等治疗。20日晚8时血压下降至60/50mmHg,脉搏40  相似文献   

3.
报道10例颈部椎动脉闭塞的脑干和小脑梗塞。男9例,女1例,年龄50~74岁,均行 CT,MRI,脑血管造影(CA),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经ECG 及超声心动检查排除心原性栓子可能。将颅内后循环分3部:1.近端部:包括小脑下部及延髓,由颅内椎动脉(VA)、小脑后下动脉(PICA)分支供血。2.中部:包括脑桥和小脑前下部,由小脑前下动脉(AICA)分支、基底动脉(BA)及穿通支供血。3.远端部:包括小脑上部、中脑、丘脑、颞叶及枕叶,由远端BA 及其穿通支、丘脑动脉及小脑上动脉(SCA)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1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的脑内影像学特点,以探讨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常见的病变部位,脑内血流量、代谢及语言功能区之间联系纤维的变化。方法利用西门子3.0T磁共振仪对1例确诊失语类型为感觉性失语的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进行(1)常规磁共振;(2)磁共振灌注成像;(3)磁共振波谱分析;(4)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分析。结果常规磁共振成像显示左侧额叶及颞叶萎缩,功能磁共振显示左侧颞叶和额叶前部代谢较对侧明显减低,左侧颞极及额前部的血流量较对侧减低;左侧皮质脊髓束部分各向异性值及追踪到的纤维束较对侧减少,Broca区与Wernicke区之间的联系纤维与对侧相比减少。结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病变的部位主要在左侧颞叶、额叶,与对侧相应区域对比呈现低灌注、低代谢状态,Broca区与Wernicke联系纤维减少。  相似文献   

5.
1985~1990年,作者经磁共振(MR)证实的腔隙性脑梗塞160例,其中5例并发脑内血肿,兹报告如下:男4例,女1例。年龄56~84岁。4例有高血压史,1例血压正常、有房性阵发性期外收缩。神经系统检查,左侧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单纯运动性偏瘫、面下部轻瘫及构音困难、左偏瘫、左轻偏瘫及小脑型运动各1例。CT 及 MR 检查发现:例1入院第8日 CT 显示右放射冠有腔隙性梗塞影像,第40日MR 显示左放射冠及左豆状核有一血肿影像。例2入院当日 CT 未显示病变,第8日 MR 显示右放射冠及右豆状核有血肿影像,右枕叶有新近的腔隙性梗塞影像。例3 CT 显示幕上下有腔隙性梗塞影像,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 ,我们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致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1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4 5~ 71岁 ,平均 6 2岁。着力及血肿部位为后枕部 4例 ,颞、额部各 3例 ,其中 2例为开放性颅脑损伤 ,有脑组织溢出。 CT检查发现脑挫伤 7例 ,颅内血肿 3例。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 ,7例行内外减压 ,3例清除血肿后行外减压。术后 2 4小时内均复查 CT,在脑实质内发现大片低 CT值区域 ,其中位于颞叶 3例 ,颞枕叶 4例 ,额叶 3例 ,直径 4~ 7cm,均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患者入院后置胃管 ,使用胃粘膜保护剂 ,并静脉给予制酸药物 ,…  相似文献   

7.
1986年1月至1989年9月,作者收治1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枕下减压的巨大小脑梗塞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36~73岁,均有明显脑干受压体征,CT 证实为单侧或双侧小脑梗塞并脑积水,起病至症状恶化时间为24~168h(平均72h)。术前行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用于术中监测颅内压及术后脑脊液引流。正中或旁正中切口行双侧或单侧枕肌下减压,十字形切开硬脑膜。术后72h 内拔除脑室引流管。  相似文献   

8.
杨美兰  张爱琴 《山东医药》2000,40(23):36-37
1993年3月至1999年7月,我们对39例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狭窄性脑血管病患者于同期做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对TCD与MRA检查结果做对比分析,旨在探讨TCD诊断脑动脉狭窄性脑血管病的敏感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39例均经MRA(仪器为德国西门子磁共振仪,检测方法为三维时间飞越法)检查确诊,男30例,女9例;年龄10~69岁,平均42岁。其中伴脑梗塞或(和)脑出血9例,仅感头痛或(和)头晕6例,症状性癫痫2例,头响1例,无症状6例。对39例患者均行TCD检查,采用德国EME公司生产的3D-TCD,用2MHz探头分别经颞窗、…  相似文献   

9.
本院自1989年2月至1990年8月共收治30例脑梗塞病人采用抗血栓素(ATX)治疗,同时对病人出凝血机理的影响及其疗效进行观察。观察对象 30例脑梗塞病人的平均年龄为60岁(32~78),男21例,女9例。经头部 CT 检查发现右基底节区梗塞为主者6例,右侧基底节区梗塞者5例,双侧基底节区梗塞者4例,多发性梗塞者5例,左颞顶叶区梗塞者3例,右颞叶区梗塞者3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共收治肺癌脑转移 98例 ,现将病理诊断 84例 ,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作简要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及 (或 )细胞学确诊肺癌 ,经脑部 CT或磁共振成像 ( MRI)或脑脊液细胞学证实为脑转移。男性 60例 ,女性 2 4例 ,年龄在 3 2~ 76岁之间 ,平均年龄 60岁。肺癌病理组织学分型 :腺癌 5 6例 ( 66.7% ) ,小细胞癌13例 ( 15 .5 % ) ,鳞癌 10例 ( 11.9% ) ,大细胞癌 2例 ( 2 .4 % ) ,鳞腺癌 3例 ( 3 .6% )。癌转移部位 :大脑 (顶叶、额叶、颞叶、枕叶、基底节 ) 64例 ,其中合并脑…  相似文献   

11.
降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塞60例 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 1999年 ,我们采用降纤酶对 6 0例进展型脑梗塞患者行溶栓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46例 ,女 14例 ;年龄 40~ 72岁 ,平均5 8.5岁。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经头颅 CT或 MRI证实。本组患者发病 6小时至 3天 ,病情呈阶梯式加重 ,为首次发病或既往有脑梗塞病史、但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 ,此次发病无脑出血及其他出血倾向 ,无意识障碍及肾功衰竭 ;血压 <2 4.0 / 14.7k Pa,近期未使用过抗凝、溶栓药物。本组伴高血压病 38例 ,糖尿病 2 0例 ,冠心病 16例 ,高脂血症 8例。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生期妇女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的低场磁共振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3例围生期妇女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状态改变等。磁共振检查显示双侧对称的脑白质水肿,以顶枕叶为主,额叶、颞叶、基底节区和大脑皮质亦有累及。T1WI为略低或等信号,T2WI和FLAIR为高信号。经治疗后1至2周内临床症状及磁共振表现基本或完全消失。结论围生期妇女RPLS好发于顶枕叶,头颅低场MRI对本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以FLAIR较敏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我院经CT确诊的22例脑叶梗塞作一临床分析。本组男女各11例,年龄50~33岁;有高血压病史12例、有冠心病史4例、房颤4例、脑卒中史6例。均呈急性起病。CT检查所见:右侧10例,左侧12例。其中颞叶7例,额颞区4例,顶叶3例,额顶  相似文献   

14.
1998~ 2 0 0 1年 ,我院应用综合疗法加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6 0例患者 ,均经 CT或 MRI扫描证实。男32例、女 2 8例 ,年龄在 4 0~ 75岁。发病距用药时间 6小时至 3天。CT扫描证实梗死灶在基底节区、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小脑及脑干部位 ,其中多发性脑梗死 4 4例。方法 :首次给予巴曲酶 10 BU溶于 2 5 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 ,1小时滴完 ,连用 3天 ,总剂量 30 BU,同时常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及对症治疗。结果 :基本治愈 4 0例 ,好转 18例 ,无变化 2例 ,总有效率96 .7%。2例无变化者为 75岁…  相似文献   

15.
腔隙性脑梗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敏感度的脑成象技术如CT、MR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现有所增多。我院自1995年9月至1999年7月期间共发现收治腔隙性脑梗塞43例,现结合文献分析发病因素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25例,女18例,年龄53岁~87岁,平均年龄65.32岁,其中60岁以上37例。全部经颅CT或MRI证实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其中无症状性脑梗塞8例,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28例,活动时发病7例,有高血压病史38例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性,55岁,发现盆腔肿块4年,尿频尿急2个月,近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尿急、尿频,无发烧,无腹痛腹泻。半月前经超声检查提示左侧附件区囊性包块,直径约11 cm。患者10年前因子宫多发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CT检查(图1~3):左侧附件区可见巨大囊性肿块影,其前壁局限增厚,并呈结节状突出,最厚处13 mm,平扫实性结节CT值为27 HU,增强扫描明显强化,CT值65 HU,囊性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开颅手术切除术及术中置管引流术治疗功能区脑脓肿的疗效并探讨以上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自2003年2月-2008年6月共外科手术治疗脑脓肿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9~74岁(平均50.1岁).单发病变19例,其中额叶9例,顶叶3例,颞叶2例,枕叶2例,基底节区1例,小脑1例,脑干1例;多发病变2例.共行开颅脓肿切除手术10例;术中置管引流9例.至外院立体定向引导脓肿穿刺及引流手术2例.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出院时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明显改善,头颅CT或MRI复查显示脓肿腔消失.18例患者接受了3个月~2年的随访(平均11.4个月),均未见脓肿复发.结论 开颅手术切除术及术中置管引流术在脑脓肿治疗中各有利弊.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脓肿的大小、位置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低血糖对脑损伤的危害及低血糖性偏瘫的特征及预后。对象与方法:全部偏瘫患者急查血糖≤2.8mmol/L并经给与葡萄糖输注后偏瘫迅速或较短时间缓解的患者为观察对象;21例偏瘫患者入院后急查头部CT显示18例正常,2例轻度脑萎缩1,例陈旧性基底节梗塞;入院后24~48小时内对18例头部CT正常的患者,其中8例复查头部MRI,2例可见脑皮层双侧顶叶、颞叶T1WI正常、T2WI高信号影。1例可见双侧枕叶、海马、黑质T1WI斑点状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结果:全部病例经积极治疗,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偏瘫迅速或较快时间缓解。其中3例头部MRI于T1及T2信号异常的患者,经住院5~7天后复查MRI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陈希彩 《山东医药》2002,42(8):35-35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6月 ,我院对 4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病床旁行施微创穿刺术清除颅内血肿治疗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45例 ,男 32例 ,女 13例 ,年龄 33~ 74岁。头颅 CT扫描 :基底节出血 2 1例 ,丘脑出血 8例 ,额叶出血 5例 ,颞叶出血 6例 ,颞顶枕叶合并出血 5例 ;出血量 2 6~10 0 ml。 45例中血肿破入脑室 15例。患者神志清醒 12例 ,嗜睡或昏睡 8例 ,浅昏迷 11例 ,中度昏迷 8例 ,深昏迷 6例。手术根据 CT定位 ,以无重要血管及非功能区、易于接近血肿中心处为穿刺点 ,选择适当长度的 YL - I型一次性颅…  相似文献   

20.
脑梗塞是严重威协中老年人生命或健康的危急重症。近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采用蝮蛇抗栓酶并生脉注射液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脑梗塞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8~70岁,平均59岁;病程2日~5年。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扫描确定诊断,其中基底节区梗塞26例,颞叶梗塞2例,多发性梗塞3例。全部病例符合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气虚证按1986年5月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的标准: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舌胖或有点印,脉虚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