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先哲认为"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现代教学倡导"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育家裴斯泰洛曾说"教学的任务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发展思维。"因此,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刚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2):10-11
目前,高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尴尬。如果讲得过多,就会有喧宾夺主之嫌,而如果讲得太少,又会有放任自流之疑。传统的课堂大多是教师在讲台上"传道授业"、"面授机宜",学生在下面"洗耳恭听"、"苦思冥想",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生带教中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临床护生带教中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将128名护理专科和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名,对照组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注重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变临床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推理,假设认可、演绎、解释、论述的评价5个方面的能力。结果实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临床带教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而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工具,是课程内容的系统反映,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工具,它既是教师的"教本",也是学生的"学本"。教材如何做到便教易学,其关键是要把握好教材的"三序",即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相似文献   

5.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既强调教师"教"的主体,学生"学"的主体,又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教授中角色的互相转换与交流,最大程度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更能满足临床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和灵活性,实现教师把学生身临其境的带入诊疗氛围,从而实现教学的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者前已提出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认为中医藏象的实质在于细胞和亚细胞结构。"五藏"其实是细胞的"五脏",细胞的"五脏"是细胞的五个不同功能系统,可以落实为不同的亚细胞结构,即线粒体——中医之"脾",染色体——中医之"肾",配体-受体-信号转导系统——中医之"肝",细胞膜——中医之"肺",离子通道——中医之"心"。在五脏之中,心主行血,肺主呼吸,肾主水液,都有一个解剖学上宏观的实体脏器能与之功能相符。那么,中医之"脾",究竟有无与之相对应的实体脏器?我们说,有。但非脾(spleen)、非胰(pancreas),是肝(liver)!其理由有五:(1)肝细胞的线粒体数目比所有其他种类细胞都多;(2)中医古医书中有把肝当作"脾"的证据;(3)在解剖结构上,肝与消化道的血管的紧密联系;(4)在功能上,肝在消化系统(广义的中医之"脾胃")和物质代谢("水谷精微的运化")中居于中心地位;中医"脾"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功能——"运化水谷精微",不折不扣地是由肝脏来完成。  相似文献   

7.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当然须教,但尤宜致力于导,导是更高级的教;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客体。素质教育强调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助关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是教学目的的贯彻者;(2)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3)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4)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  相似文献   

8.
郏夕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2):101-101
1传统外科手术前洗手实验教学的探讨 以往的外科手术前洗手的实验教学,多采用"二讲二看二做"的方法,即在手术室由洗手带教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再由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进行初步练习,这是"一讲一看一做";下次课再安排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听任课教师讲解、看操作示范,学生模仿录像的操作进行进一步练习,这是“二讲二看二做”,学生练习时,教师再巡回指导、个别矫正。  相似文献   

9.
胡永东 《中国病案》2012,13(1):56-57
通过精神病学的电影教学法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医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介绍具体实施方法。首先选择好的心理类电影并播放,然后学生就心理电影进行课堂分析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及归纳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不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该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值得进一步在中医专业医学生的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教”与“学”谐调说(新疆石河子医学院护校)张焕玲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两个子系统构成的多要素整体。两个子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对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教”与“学”同步,使这两个子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在从数十...  相似文献   

11.
解剖学目标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彬  何庆 《广西医学》2001,23(1):164-165
教学过程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 ,由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构成。传统的教学思想把教师放在主体地位 ,而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地位 ,过份偏重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学法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 ,调动了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也是护生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阶段。为做好临床带教工作,笔者在临床带教中,积极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护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带教理念,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而实现了护生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概念图序列教学法应用于人体学中对学生期中、期末考试,不同题型和各章节成绩的影响。方法:将本人授课的两个班级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班实施概念图序列教学法,即向学生介绍概念图、教学生识别概念图的要素、指导学习小组构思概念图的"命题"、指导学习小组填充"命题"和"节点"、学习小组根据当周学习内容制作概念图;对对照班则实施传统教学法,即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对两个班以下成绩进行比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填空、选择题、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的成绩,各章成绩。结果: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均存在差异(P〈0.05),但期末考试的差异程度大于期中考试;对期末考试各种题型得分的比较表明,两个班在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两个班的成绩除了在绪论和运动系统方面无差异外,在神经、脉管等11个系统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概念图序列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对概念和概念之间整体性的理解,帮助学生积极地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免疫学教学的效果。方法以河北北方学院2010级两个医学本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之前,先对两个班学生进行免疫学基础知识问卷调查;教学时,实验班采用教师讲授并结合"框架式"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比框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框架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前两个班的基础知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两个班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各组分数均呈正态分布,可信度较高。实验班成绩均高于对照班,经统计学处理,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免疫学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罗湘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22-123
目的探讨纠错教学法在X线投照技术操作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个班248名学生分为两组。对照组(123人)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演示——学生分组操作——教师总结”。实验组(125人)采用纠错教学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操作技能教学模式,即“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教师旁观指导、学生自我纠错——学生分组操作——共同总结”,课程结束后考评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技能操作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P〈0.01)。结论运用纠错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X线投照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从"我教学生"改变为"我帮助学生学习",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掘自身潜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认真的上好每一堂课。老师也从知识传授的主导者,转变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改革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教师,如果教师的教学过程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纯的"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教学形式上,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给自己的角色作一个准确的定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当"编导",学生当"演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创造者的角色,使教学过程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教学,简要地说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教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而教育的实施与接受最终要落在人的身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教,与学生的活动——学,构成了教学赖以进行的两个并行而且统一的活动体系。因此,要组织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并提高教学成效,就必须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育史上,“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一直是一个争论激烈的问题:传统教育派的观点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  相似文献   

19.
中专护生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娈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3):103-104
以往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带教过程中, 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 学生听讲; 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学生提问, 教师答疑;学生练习, 教师指导.在传统的"四教四学"训练模式基础上, 我们不断探索新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带教思路和方法[1].  相似文献   

20.
张迎宪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2):1075-1076,1084
中西医结合专业麻醉学临床带教的目的旨在提高基本理论掌握与临床技能的运用,通过构建设计十个临床常见问题、逐步实施五步阶梯式教学及"两评一核定"导师绩效考核等方式,侧重针对性因材施教与实际能力的培养,有效激发对麻醉学的学习兴趣与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横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中不但在导师遴选与专业划分避免"以偏概全",对导师教学技能、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以及课堂外组织驾驭能力提出更新更高要求,使其平顺渡过"角色"转换,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