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证治准绳·目》为明代医家王肯堂所撰,成书后屡经翻刻,现存13种版本。其诸多版本大致可分为6大系统:①万历初刻本系统,包括明万历三十年壬寅(1602)初刻本、日本宽文朝1670年铜驼书林刻本、清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金坛虞氏刻本、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金坛虞氏修补刻本、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西蜀善成堂刻本5种;②修敬堂本系统,包含清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修敬堂金氏刻本、清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广州石经堂校本、清旧学山房刻本3种;③图书集成本系统,是指清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④带月楼刻本系统,指清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带月楼刻本;⑤九思堂刻本系统,指清嘉兴九思堂刻本;⑥石印本系统,即1912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及1935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  相似文献   

2.
《政和本草》在明代曾大量刊行,其中有文献记载的书坊刻本有正德十四年书林刘氏日新堂刊本、万历六年书林归仁斋杨先春刻本和金陵唐氏富春堂刻本。其中,日新堂刻本以成化四年本为底本;杨先春归仁斋刻本又以日新堂本为底本,承袭了成化本的错讹、脱漏,其校勘粗滥,讹误百出;唐氏富春堂刻本以归仁斋本为底本,但校勘更为粗滥,几乎每页均有错讹。除校勘粗滥之外,书坊为招揽顾客,每标新立异,改头换面,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之名,改为《大观本草纲目全书》或《大观本草》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脉经》版本史考证文字,内容包括: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脉经》未能寻到好底本的原因;校正医书局依据朝廷所出医书精校《脉经》;南宋嘉定年间出现两个《脉经》刊本,一为陈孔硕本,一为何大任本,二者皆以北宋绍圣三年小字本《脉经》为底本,构成《脉经》两大版本流传系统;对陈孔硕生平事迹加以考证,发现陈孔硕是一名正直官员;考证陈孔硕主持刊刻的广西漕司本流传系统;对元代柳赞述所写陈孔硕本《脉经序》中"医局""建本""阁本"含义加以解释。对何大任本考证较详,引证北宋绍圣三年国子监牒文及何大任《脉经后序》说明何大任本的特点;考证何大任家藏《脉经》小字本文字漫漶的时代原因;考证何大任本流传的两大版本系统——元广勤堂本、明无名氏影刻本;考证清末陆心源皕宋楼珍贵藏书(内含明无名氏影刻本《脉经》)被其子陆树藩卖予日本的文献悲剧;举例证明元代广勤堂本多讹字必须据明无名氏影刻本《脉经》校读;引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太医局程文》原文考证何大任事迹,发现何大任精熟临证善于治病,捐自己薪俸刊行《太医局程文》,具有抢救中医文献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4.
《胤产全书》是明代王肯堂编撰的妇产科专著, 计4卷, 由张受孔等参订刊行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通过对《胤产全书》国内外藏本调研, 发现存世的版本有4种, 分别为明代"书林乔山堂"刊刻的本子, 藏于国家图书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将明代"书林乔山堂"刻板修订刊行的本子, 分别藏于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日本文化四年(1807)抄录明刻本的抄本, 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明代刻板修订刻本的抄本, 藏于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经过调研, 没有支撑"清康熙刻本"的充分证据, 现存刻本均应是明代刻本。《胤产全书》文献主要来源于《脉经》《产宝》《妇人大全良方》等著作, 兼有王肯堂的发挥补充内容, 王肯堂编辑《女科证治准绳》以其为主要蓝本。  相似文献   

5.
《医学入门》为明代重要的综合性医书,由李梃编著.研究发现《医学汇函·本草分类》中的大量内容录自《医学入门》,但其所依据的版本与今日通行本《医学入门》中的个别词句略有不同,经考证后认为通行本《医学入门》存在疏漏之处.以《医学汇函》首刻本崇祯年间跃剑山房本为对校本,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对《医学入门·卷之二·本草分类》中“治湿门”与“治燥门”中的错误进行校勘,为防以讹传讹,贻误后学.  相似文献   

6.
《医方类聚》成书于世宗二十七年(1445), 是朝鲜医学之集大成者, 书中引用了《妇人大全良方》的部分内容。以朝鲜原书覆刻的日本文久元年(1861)本影印本为《医方类聚》底本, 元勤有书堂刻本缩微胶片(简称元刊本)为《妇人大全良方》底本, 对《医方类聚》引用《妇人大全良方》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妇人大全良方》在《医方类聚》直接引用42次, 其中《妇人门》41次, 《小儿门》1次;间接引用分为单行大字和双行小字2种, 无明显规律。同时发现, 直接引文是根据体例和内容进行了相关调整, 引文与元刊本差异大多较小, 可以互相修正、补充, 对校勘《妇人大全良方》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本草全书》收录的《本草发明》,所据影印版本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明刊本,为残本.除此版本外,《本草发明》另有上海图书馆藏明刊本及日本抄本,均为足本.上海图书馆藏明刊本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明刊本实为同一版本,仅书中“明《本草》类辨”一文所在位置不同.日本抄本当为据明刊本抄成.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除了在各大藏书单位保存与出版的各种传世中医古文献外,还有一些是近代在日本一些古旧遗址中通过考古发掘的零残中医药古代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日本的古寺宙中收藏的中医古籍文献,其中仁和寺古写本的《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类书》、《新修本草》、《医心方》等书的残卷子;真福寺有13世纪前后写本的零残医方纸片;金刚寺有1466年顷的古写本《医心方》。2)在日本古代遗址中发现的中医古籍文献,其中藤原京遗址发现残存木简并记有药名及剂量;平城京遗址发现残简中有医方、药名及与医学相关的文字。3)在13本冲绳岛发现的中医古籍文献,在这些文献中不仅有写本还有刻本,其中有元.孙允贤的《医方大成论》l卷1册、明·熊彦明的《南方经验医方大成》、休宁汪切罨的《医方集解》、明·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日本人甲贺通元的《古今方桑》、金·窦汉卿的《疮疡经验全书》、唐·王冰注解宋·林亿校的《黄帝内经素问》、日本渡边敷通起的《好生要传》、明·汤处士的《保产机要》、金·城元顺的《大医元顺疱疮传书》、琉球·渡嘉敷通宽的《御膳本草》、清·亟斋居士的产科著作《达生篇》等相关的中医古籍文献,其中有很多是古籍膳本,对后世研究中医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9.
《妇人良方》系南宋陈自明所撰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内容完备的妇产科专著 ,成书于嘉熙元年 (12 37年 ) ,至今已有 76 0余年历史 ,流传既久 ,版刻纷杂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 ,其各种版本多达 30余种。今亲考存世的各种版本 ,以元·勤有书堂本为底本 ,经与众多版本比较 ,认为元·勤有书堂本保存良好 ,字迹工整且很好地反映了陈氏原著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流传至今的《类经》版本不少,有些存在着某种渊源关系。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所藏明刻本可能为目前所知《类经》的最早版本。《类经》之版本流传有两大类型,即带有《内经》原篇目的版本和不带有《内经》原篇目的版本。金阊童涌泉本、天德常本等明刻本为国内诸清刻本之源,日和刻本源于带有“《内经》原目”的明刻本。  相似文献   

11.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晦明轩本)所列的"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为我们统计《证类本草》引述的文献资料提供了方便。但这个书目存在缺漏现象,据笔者考察,有47条之多。通过补遗,我们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宋代本草及以后《本草纲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核准李时珍所引用的医药文献,不仅对《本草纲目》整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还可能作为一个范例,探索古代医家文献引用的普遍规律。研究发现,《本草纲目》引用书名标注方式存在规律性,一般包括:书名、简称、别名、作者姓名(姓氏、名、字、号)、修订增补者姓名(姓氏、名、字、号)等。其引据文献有重要的文献学意义,如可用以考证元代吴瑞的重要本草学著作《日用本草》各版之真伪,可证实明代《食物本草》的作者与版本真伪。《本草纲目》增引的276家医书中,有64种未见于此前其他书目记载。同时,《本草纲目》引书也存在两书混一、一书重出、误引书名、误写作者、存目未引等问题,需引起读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古代本草专著中涉及失眠的中药包括麝香、酸枣、犀角、羚羊角、榆叶、睡莲、洋虫等.其中从药性功效反推失眠证型的有酸枣专治“烦心不得眠,血转,虚汗”,并推断失眠有心神不安、气血亏虚证型;补充病因病机的如洋虫可“行气血,和五脏”,专司老人不寐,指出五脏不安、气血不行是老人不寐的重要诱因,进一步完善了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4.
历代医家对本草歌赋的价值褒贬不一。根据被引频次和现存版本数量两个判断指标,列出流行的本草歌赋主要有《药性赋》、《本草蒙筌》、《本草便读》,得出本草歌赋价值的三条评估标准:适合初学记诵、切合临床实用、记录中药新知。  相似文献   

15.
从文献角度证明何高民先生校订的《本草秘录》之底本——王淑田抄本是一个简抄本,而不是残抄本。进一步论证王淑田抄本所代表的原始版本与今日通行的柳长华校注本并不完全相同,有其独特的版本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CAI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引入CAI动态化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文章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CAI动态化模式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并提出了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邵晓春  何丽俊 《中华医护杂志》2007,4(3):275-275,274
知识、能力、思想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作为教师无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验教学中,在传授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都应将德育贯彻其中,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根据笔者寓德育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浅谈点滴做法和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本草学是东方医药学的重要标志。在生境中辨识药用植物是本草学的重点,本草著作在对药用植物进行描述的同时,基于知识传授的实际需要,会配以药图帮助学者掌握该药材的特点以方便识别。药图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从本草著作的附属成为独立的册页,其科学和艺术价值也日益凸显,然而其重要性并没有被太多研究者重视,尤其将药图研究的视野从传统医药扩展至文化史、艺术史、美学和文化资源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更是鲜有。本文从本草学和本草图谱的演变发展历史为线索,以云南地域本草的杠鼎之作《滇南本草》各时期版本中代表性药图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本草纲目》等几种代表性本草著作中的药图,结合文化和艺术史相关知识,初步梳理《滇南本草》各历史时期药图的特点,分析其演变原因和具体社会条件,尝试从历史角度理解和归纳这些不同时期和版本药图的发展变化呈现的特点并揭示我们今天研究和利用中国传统药图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草衍义补遗》为元医家朱丹溪传世的唯一一部药学专著,实为对宋医家寇宗爽的本草学著作《本草衍义》的补充修正之作。朱丹溪对其书的补遗源于朱丹溪对医经的娴熟和独到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综观全书,《本草衍义补遗》从增补开拓药物主治范围、纠正辨析药物舛误、评价解析药物特性3个方面,充实了《本草衍义》的内容。朱丹溪对《本草衍义》的补遗表现出药物学家在整理研究古医籍文献中应具有大胆质疑、提供证据、勇于发明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临床中药学的学科性质、地位、现状及今后发展之路,发表了见解。指出临床中药学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学科,又具临床性质。当前它在药物数量、新药开发、单味药研究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存在着理论研究及复方研究相对不足,阻碍其进一步发展。今后的发展之路,离不开中医临床各科的发展及中药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目前应把中药实验研究作为重点,研究手段要高起点,要多学科大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