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 1987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187例 ,其中因多种原因在体外循环终止后再次阻断主动脉 5例 ,均经及时恰当处置后好转 ,治愈出院。现就 5例术中意外情况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 1,男 ,17岁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保留二尖瓣全部装置的二尖瓣置换术[1] ,瓣环较小 ,术中勉强置入 2 7号单叶机械瓣 ,试瓣启闭良好 ,开放循环后心脏反复室颤 ,电击三次仍不能复跳 ,左心室胀 ,急查血气及电解质均正常。当即分析为置入的人工瓣过大 ,影响左心室流出道通畅度。立即重阻主动脉 ,取出 2 7号人工瓣 ,重置 2 5号同型瓣 ,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体外循环心肺转流时间21~36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150min。心脏自动复跳68例,电击复跳10例,无法复跳出现石头心2例,手术后胸骨感染3例与术后死于低心排血综合征1例。结论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本院自1984年12月至1988年4月,共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0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51例,女57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50岁。疾病种类以先天性心脏病居多,计79例,风湿性心脏病25例,二尖瓣脱垂2例,左房粘液瘤2例。二、手术方法与结果:本组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及中度低温26~32.5℃。体外循环时间最短43分钟,最长267分钟,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最短17分钟,最长155分钟。本组病例均自升主动脉根部灌注4℃停跳液300~1200ml,心脏表面置冰屑,使心肌温度降至15℃左右以保护心肌。结果80例自动复跳,28例电击复跳,16例术后立即拔管,92例术后2  相似文献   

4.
陈锁成  孙斌 《江苏医药》1998,24(9):651-653
对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房纤颤(AF)患者施行COX迷宫手术加瓣膜置换。其中3例同时行二尖瓣置换(MVR),2例MVR十三尖瓣成形(TVP),1例MVR+主动脉瓣置换(AVR)+TVP。心脏自动复跳5例,电击除颤复跳1例。复跳后即刻窦性心律3例,结性心律3例,其中1例半小时后转为窦性心律,另2例分别于术后第3、4天转为窦性心律。术后随访8~27个月,无AF复发,心律规则。目前心功能0~Ⅰ级5例,Ⅱ级1例,5例已经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23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初期开展瓣膜外科治疗所应汲取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全组除1例为主动脉右瓣冠脱垂外,其余22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共有二尖瓣病变19例次,主动脉瓣病变15例次,其中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瓣膜病变11例;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胸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MVR)采用右房—房间隔入路,多数采用2-0 prolene 线连续缝合,主动脉瓣膜替换(AVR)采用主动脉根部切口,采用双头带垫间断褥式缝合,必要时可间断单针缝合。双瓣膜置换先置换二尖瓣,再置换主动脉瓣。合并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病例,同期行 Devega 术或置环成形术(TVP)。合并 CABG 患者先在体外循环下行桥血管远端吻合,再行瓣膜置换术,并行循环下进行桥血管近端吻合。结果术后心脏21例自动复跳,2例心外膜除颤后复跳,术后再次开胸止血 1例,房间隔切口裂开1例,呼衰及精神症状 1例,均经积极治疗痊愈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1周复查心超均未发现瓣周漏。术后全部随访至今,随访患者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时机,充分术前准备及正确围术期处理,术中积极保护心肌和左室功能,正确处理合并症,可明显提高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心脏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的管理.方法 50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中行CABG+二尖瓣置换29例,CABG+主动脉瓣置换15例,CABG+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6例.心肌保护通过主动脉根部或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顺行灌注4 ℃ 41含血停搏液,必要时顺灌和桥灌结合技术.并常规在后并行阶段或停机后采用改良超滤.结果 50例患者中,体外循环时间为59~243 min(平均118.6 min),阻断主动脉时间为33~145 min(平均70.0 min),后并行辅助时间19~142 min(平均44.6 min),改良超滤液量1 300~4 700 mL(平均2 532 mL).心脏自动复跳47例,自动复跳率为94%.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顺利平稳停机,无手术死亡.结论 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法和合理的体外循环灌注是保证手术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二尖瓣置换术后并发脑栓塞致昏迷、肢体瘫痪、失语、吞咽困难者较为少见.我们在工作中遇到1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刘某,女,48岁,农民.因出现心脏杂音21年,活动后心慌、气短17年,加重4个月入院.原有栓塞史.经检查诊断为:①风湿性心脏病;②二尖瓣狭窄;③房颤;④左房附壁血栓,心功能3级.经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后,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左房血栓清除术.手术顺利,体外循环时间124分,主动脉阻断时间98分,心脏除颤20W/s复跳,麻  相似文献   

8.
1例74岁男性患者因心脏瓣膜病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在体外循环结束后给予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50 mg(5 ml)缓慢静脉注射以中和肝素钠。注射约3 min时(鱼精蛋白入量约15 mg),患者血压突然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泛红,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考虑鱼精蛋白过敏,立即停止滴注,并静脉注射苯海拉明、地塞米松和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约30 min后,患者血压回升,心率下降,皮疹逐渐消退。因鱼精蛋白用量不足,患者术后胸腔渗血、渗液较多,导致其血压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将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50 mg(5 ml)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稀释后以60滴/min速度缓慢静脉滴注,患者未再出现过敏现象,胸腔引流液逐渐减少,血压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老年换瓣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1998- 0 2~ 1999- 0 8,共施行老年 (≥ 60岁 )瓣膜置换术 5例。其中二尖瓣置换 ( MVR) 3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 ( DVR) 2例 ,现就早期并发症的护理 ,谈谈我们的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60~ 65岁。 5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心功能 级 4例 , 级 1例 ,心胸比例 ( 0 .5 2~ 0 .68) ,心电图检查 ,右房及右室扩大 3例 ,双室扩大 2例。 5例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术毕心脏自动复跳。2 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的护理2 .1 严重心律紊乱换瓣术后 72 h最易出现心律紊乱 ,所以…  相似文献   

10.
张凯  王栋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9):147+149-147,149
回顾性分析1例主动脉瓣膜狭窄伴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在行"主动脉瓣置换及二尖瓣成形术"中,在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困难。后给予利多卡因、艾司洛尔、胺碘酮、肾上腺素等药物,同时给予电除颤治疗,分析各种药物应用的有效性及优缺点。在心脏手术复跳时应当慎重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药物,掌握电除颤的时机,维持灌注压,扩张冠状动脉,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对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复跳的预测效果.方法 收集8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脏是否自动复跳分为自动复跳组(32例)及电击复跳组(51例),比较2组术前血浆BNP水平,对心脏复跳的电击次数及血浆BNP水平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自动复跳组和电击复跳组术前BNP分别为(226±130)和(628±411) n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术前血浆BNP水平与术后心脏电击次数呈正相关(r=0.8055,P=0.000).结论 术前血浆BNP的水平可以预测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复跳的难易,对于高BNP水平患者应加强术前心功能的纠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体外循环手术后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8例儿童体外循环后鱼精蛋白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的处置、超滤对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压,其中27例患儿经常规治疗后血压恢复至正常,1例患儿再次行体外循环辅助30min后病情好转并脱机;所有出现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患儿无临床死亡;体外循环中进行超滤的患儿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未行超滤的患儿(P=0)。结论在儿童体外循环后使用鱼精蛋白可导致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在体外循环过程中进行超滤可能有助于减少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中高钾血症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由于患者受大量麻醉剂和肌松剂的影响,高钾血症的征象难以发现。开放升主动脉后,高钾使心脏难以复跳,复跳后易出现室颤,心率减慢,甚至心脏停搏。因此,CPB中高钾血症对心功能的恢复极为不利,必须及时处理。在临床工作,我们遇到10例高钾血症,就其原因及处理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肋间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28例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分析经肋间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经右侧肋间小切口施行心脏直视手术28例,其中二尖瓣置换13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2例,二尖瓣置换加冠脉搭桥1例,房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加三尖瓣成形3例,左房粘液瘤4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结果 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皮下气肿2例,二次开胸止血一例。体外循环时间55.6±14.3分钟,主动脉阻断时间31.4±12.5 分钟。术后气管插管时间7.2±1.8小时,术后住院时间8.2±2.4天。术后随访3-14月,心功能良好。结论 肋间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保持胸廓连续性,与传统胸正中切口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可以在部分心脏手术患者群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再次二尖瓣手术中应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及微创技术的意义及作用。方法:13例心脏外科术后再次出现二尖瓣病变患者接受右胸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单肺通气。右侧腹股沟切口,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加装负压调节器维持静脉回流。右胸前外侧4-6cm切口,经第3或第4肋间入胸,左心房切口直视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全组病例行生物瓣置换2例,机械瓣置换10例,二尖瓣成形1例,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1.5±25.6(78-167)分钟。1例术后早期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1.2±2.3(7-14)小时,平均ICU停留时间3.5±1.7(2-9)天,平均住院时间12.7±1.5(9-15)天。结论:对于心脏术后再次二尖瓣手术患者,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及“No Touch”微创二尖瓣置换术能够避免再次正中开胸的手术风险,简化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微创瓣膜手术 “No Touch”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刘振玉  方向明  刘世国 《江西医药》2005,40(11):685-687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和体外循环的管理。方法 分析30例心脏病患者借助于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二尖瓣置换,Ebstein畸形矫治,部分房室管畸形的体外循环过程和术后结果。结果 1例患者停体外循环后因血氧饱和度偏低,延长第4肋间切口探查;1例因手术操作导致出血而延长切口再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1例患者因残余漏再次手术,其余2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3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胸壁打孔体外循环下完全借助于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安全、可行;开展此手术的初期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相对较长,应加强体外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7岁,体重62 kg。因“二尖瓣扩张术后25 a,劳力性心悸、气促2个月余”入院。既往无食物和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多普勒彩超提示:左心房增大,左房室瓣中度狭窄(开口面积1.4 cm2)。术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扩张术后,左房室瓣中度狭窄,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于2003年7月1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左房室瓣置换术。常规消毒、铺单后逐层开胸,肝素化后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及主动脉,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经右心房和房间隔径路剪除左房室瓣,12针垫片针缝合瓣环,置换入25号进口Carbo.Medic机械瓣,入座好,打结牢。复温排气后缝合心脏切口,循环稳定后停机拔管,转机共110 min。在关闭胸腔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心跳无力,气道压升高,血压从90/60 mmHg(1 mmHg=0.133 kPa)骤降到40/20 mmHg,心率减至40次·min 1,很快出现室颤。加大多巴胺用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异丙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后电击除颤20 W·s 1无效,予以心脏挤压并行心内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电击除颤30 W·s 1循环仍不能恢复。再次肝素化迅速重新建立体外循环,使用升压药、激素并监测血气,第2次辅助循环132 min后心率、血压接近正常,缓慢停机,用肾上腺素0.4 μg·kg 1·min 1维持收缩压在70~90 mmHg,止血关闭胸腔后安返监护室。术后3 h突发室性心动过速,血压迅速降到0 mmHg ,抢救1 h余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对于肾功能不全中老年患者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流程管理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老年心脏病手术体外循环患者34例为对照组,分析并发症出现原因,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33例患者采取对应管理措施为管理组。分析手术结束后心脏自动复跳率、试停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 d、术后1周时期血液中尿素氮、肌酐水平。结果管理组心脏自动复跳率、试停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管理组术前、术后3 d、术后1周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肾功能不全中的老年患者,采取针对性体外循环管理,可降低术后尿素氮与肌酐,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微创二尖瓣手术的经验。方法右股动、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胸壁小切口+四孔(胸腔镜孔、Chitwood阻断钳入孔、左心引流管孔、心房拉钩孔),Chitwood阻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搏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二尖瓣置换32例,二尖瓣成形4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6例。结果全组无中转胸骨正中开胸、无再次开胸止血,无死亡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行二尖瓣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鱼精蛋白自1939年首次应用以来,已广泛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是目前体外循环手术中唯一能有效拮抗肝素的药物,但对其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应有足够的重视。我科1997年以来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7例,其中2例为严重毒性反应,经抢救1例存活,1例死亡,其余5例为过敏性反应,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例1,男性,20岁。在体外循环下行三尖瓣乳头肌重建、三尖瓣成形术。术中过程顺利,停机后经主动脉缓慢注射鱼精蛋白时突然出现心跳缓慢、心脏膨胀、收缩无力,血压下降至1.2kPa,心脏几乎停跳,即刻停止注射,给予心内按压,静推肾上腺素1mg无效,再次肝素化,右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