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芯片中不同病理分级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的表达.方法 含不同病理分级的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芯片两张,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TAA的表达,并对不同病理分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TAA表达程度、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 膀胱尿路上皮癌TAA的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膜,116块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TAA的总阳性表达率为56.9%(66/116).不同病理分级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TAA的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G1 50.0%(7/14)、G2 53.6%(22/41),G3 60.7%(37/61),不同病理分级TA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TAA的表达程度及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关,组织芯片技术检测膀胱癌TAA的表达高效、快捷.  相似文献   

2.
体内摄入人工合成的肿瘤细胞所专有的或过表达的肿瘤相关抗原(TAA)肽,就能引发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但与病毒性抗原的肽不同,TAA肽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的结合力一般都较弱。因此,设法通过提高MHC的结合力来上调对抗原的识别,就有可能使低亲和力的TAA肽制备成疫苗而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本文叙述了迄今为止对TAA肽进行修饰所采取的路线和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以及今后在这一方面探索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P53蛋白、EGFR受体及ki-67核抗原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13例乳腺癌标本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53、EGFR受体及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方法分析其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表达的差异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蛋白之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rier法计算各蛋白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的差异。结果 P53、EGFR受体、Ki-67抗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53.1%、45.1%、72.5%;P53、EGFR、Ki67在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分子分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EGFR受体、Ki-67抗原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EGFR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Ki-67与P53及EGFR表达无明显相关性;EGFR阳性表达的患者比EGFR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53(++以上)的患者比P53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分子分型为Luminal A型的患者中,Ki67阳性患者与Ki67阴性患者的生存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子分型为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Ki67阳性患者与Ki67阴性患者比较,其生存情况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在三阴性乳腺癌及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中,P53蛋白、EGFR受体、Ki67抗原均呈现较高的表达,水平,且与阴性患者相比,P53(++以上)、EGFR受体阳性及部分Ki67阳性的患者的生存情况较差,说明该三项指标的高表达可促使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NJ001识别抗原在人体内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与肿瘤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肺腺癌?肺鳞癌?胰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对应的良性病变组织中NJ001识别抗原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与肿瘤分化程度进行比较,通过半定量的方法判定结果,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J001识别抗原在肺腺癌(88.0%)?肺鳞癌(82.2%)?胰腺癌(73.3%)和乳腺癌(57.8%)中均呈现出高表达,并且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肺腺癌P < 0.001,肺鳞癌P=0.002,胰腺癌P=0.002,乳腺癌P=0.024)?结论:NJ001识别抗原有望为临床诊断肺腺癌?肺鳞癌?胰腺癌和乳腺癌及判断其分化程度提供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Lewis Y血型抗原(简称Y抗原)是一种胚胎性肿瘤相关抗原。对108例女性乳腺疾病标本检测结果显示: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腺病Ⅰ级上皮增生者均无Y抗原表达;Ⅱ级上皮增生、Ⅲ级上皮增生,乳脲腺病癌变和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22.8%、43.8%、60%和78.8%。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乳腺癌中Y抗原表达有差异,相同类型的癌组织中其表达亦呈明显不一致性。作为一种较特异的肿瘤标记物,Y抗原在乳腺癌的诊断和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研究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乳腺腺病部分不典型增生病变中Y抗原表达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判断其恶变倾向,帮助早期发现癌变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不同性质乳腺组织中骨桥蛋白(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乳腺肿瘤激酶(Brk)表达量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2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6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3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OPN、VEGF-C和Brk的表达情况,比较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种蛋白OPN、VEGF-C和Brk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均呈现出较高的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3%、56.5%和70.7%,与乳腺良性病变以及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OPN、Brk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以及组织病理学分级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VEGF-C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与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的OPN、VEGF-C和Brk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而在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中三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正常乳腺组织、良性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OPN、Brk与VEGF-C的表达量均依次升高。OPN可能通过介导VEGF-C蛋白刺激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而加速血管形成,通过参与新血管生成和肿瘤的侵袭进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三者的表达量均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诱导与免疫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培养扩增方法及用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TAA/DC)的免疫学特性。方法用含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rGM—CSF)、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rrIL-4)和重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rrTNF-α)的培养体系将近交系大鼠骨髓细胞诱导扩增为DC;用大鼠卵巢癌细胞的肿瘤细胞裂解物(TAA)致敏未成熟DC,获得TAA/DC;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C、TAA/DC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含rrGM-CSF、rrIL-4和rrTNF-α的培养体系可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成熟的DC;TAA可促进DC的分化成熟,TAA/DC的细胞免疫表型显著增强。结论大鼠骨髓细胞可在体外诱导为成熟的DC;负载肿瘤全抗原的DC表达与抗原提呈相关的分子增高,提示其抗原提呈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8.
彭艳  吴强   《中国医学工程》2008,(4):251-253
目的研究二氢二醇脱氢酶(DDH)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DH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比较DDH在不同分化程度与临床分期(TNM分期)癌组织的表达变化。结果DDH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在分化程度低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强于分化高的肿瘤组织(P<0.05),但在不同TNM分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DH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且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推测其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28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分析MRI形态学表现;同时收集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乳腺癌相关抗原(CA153)、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的检测结果 ,分析乳腺癌MRI表现与3种血清种肿瘤标志物的关系。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MRI检查显示肿瘤直径≥2cm的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CE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直径<2cm的患者(P<0.05);合并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CE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MRI影像学检查中,不同肿瘤形态、肿瘤边缘、强化方式、强化曲线的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CE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直径≥2cm、合并淋巴结转移与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CEA的阳性表达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可表达肿瘤相关抗原(TAA),该抗原能开发用于诊断,也可作为免疫治疗的靶子。几乎每例结肠直肠癌的大部分肿瘤细胞表达有TAA CO17-1A。该抗原为非分泌的糖蛋白MW37KD。曾将鼠抗该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IgG2A)用于治疗。在体内未偶合McAb介导的破坏肿瘤细胞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瞭。一般认为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补体溶解和抗-抗独特型抗体(ab3)的诱导作用较重要。用细胞抑制剂等不能治愈转移性结肠直肠癌,因此,需要有一种其它疗法。作者研究了患者单独应用McAb17-1A治疗这类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7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20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TG和bFGF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细胞系MCF-7、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35细胞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类乳腺癌细胞中PTTG和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PTTG及bFGF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阳性的表达;PTTG及bFGF在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ER阴性细胞中PTTG表达量较阳性细胞增加;ER阴性与ER阳性细胞中bFGF表达无差异。结论:PTTG及bFGF表达高低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联合检测PTTG及bFGF可对乳腺癌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类肿瘤是否具有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 TSA),至今尚有争论,虽然许多事实说明人体对肿瘤可发生免疫反应;某些肿瘤可出现某种抗原的异常增多,如肝癌中之甲胎蛋白(AFP)及结肠癌中之癌胚抗原(CEA)等,然而这些并非肿瘤所特有,只是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cd antigen TAA)。从人类肿瘤中尚未分离出一种公认的纯肿瘤特异抗原。肿瘤抗原的存在是机体得以对肿瘤产生免疫反应的前提,故肿瘤抗原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CD57抗原表达与乳腺髓样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5 7抗原表达与乳腺髓样癌预后关系 .方法 :通过采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典型髓样癌、不典型髓样癌和硬癌等癌周淋巴细胞中CD5 7抗原表达强度的差异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癌周组织CD5 7表达水平影响乳腺癌生存的预后 (P <0 0 0 0 1) .Cox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CD5 7是乳腺癌独立预后因素 (P <0 0 0 0 1) .结论 :癌周组织中CD5 7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有关 .临床上可通过检测CD5 7抗原表达作为判断其肿瘤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受标准手术治疗的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93例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组织标本HER-2和Ki67表达情况,免疫组化结果为HER-2(++)标本给予FISH检测进一步验证HER-2表达,分析HER-2和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ER-2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8%(21/93)和67.74%(63/93),两者共同阳性表达率为20.43%(19/93),不同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不同临床分期组间HER-2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直径组间HER-2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肿瘤直径、淋巴结有无转移、不同临床分期组间的Ki67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和Ki67共同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肿瘤直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不同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和Ki67可用作判断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中树突状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 (TIDC)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 (S -P法 )检测 5 8例乳腺癌中树突状细胞浸润程度及ER的表达 ,其中 30例检测PCNA表达 ,分析TIDC与PCNA、ER表达的关系。进行随访并以COX模型做生存分析。结果 :树突状细胞浸润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 ,r=- 0 .6 96 ,肿瘤不同组织学分级及不同ER状况的TIDC浸润有显著性差异 ,TIDC浸润影响患者预后。结论 :TIDC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影响其分化状况 ,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李永昱  彭翔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590-2591
目的:探讨CyclinE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E在69例乳腺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并对肿瘤临床分期与其表达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CyclinE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47.8%,其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yclinE在不同临床分期的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8.154,P<0.05)。在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CyclinE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4.52%,远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36.84%(χ2=5.231,P<0.05)。结论:CyclinE的表达可预测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复发,并可作为推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特异性识别肝癌和不同组织肿瘤相关抗原(TAA)的TCR Vβ基因亚家族的表达特征。方法:用McAb共激活的健康人PBLs,作用于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HepG2-2215,以及将不同肿瘤患者PBLs,用RT-PCR、Southern印迹分析TCR Vβ基因亚家族识别癌抗原的优势取用。结果:不同的肝癌细胞系和不同的肝癌患者TCR Vβ、Vβ15表达较高,而另外两例非肝癌患者TCR Vβ7表达而Vβ15不表达。结论:TCR Vβ7可能是TAA的识别基因,而Vβ15可能为肝癌抗原的识别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于本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石蜡标本12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Ki67及VEGFR-3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60.0%,其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分期、肿瘤大分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66.7%,其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但与有无淋巴转移呈正相关,即发生淋巴转移患者Ki67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1.7%,其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有无淋巴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呈高表达,其表达与细胞的凋亡有关,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Ki67、VEGFR-3阳性表达有无淋巴转移相关,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及转移,可作为乳腺癌生物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不同的乳腺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Maspin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aspin蛋白在ER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45.8%(11/24),在ER阴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12.5%(2/1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ER表达不同的乳腺癌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亦存在显著差异,Maspin也可作为判定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 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4 年7 月—2016 年7 月青海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 例乳腺癌患者,采 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患者乳腺癌组织中及其癌旁组织中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MMP-3 的表达 水平,观察其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的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 MMP-3 总阳性率较癌旁组织高(P <0.05)。乳腺癌组织中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MMP-3 的表达与淋 巴结转移情况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 <0.05),而与患者的年龄、绝经情况无相关性(P >0.05);CD15 抗 原、CD44v6 蛋白及MMP-3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 <0.05)。结论 CD15 抗原、CD44v6 蛋白 及MMP-3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联合检测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MMP-3 的表达水平,对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