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新  黄斌  沈航  秦龙飞 《医学争鸣》2008,29(17):1585-1585
1 临床资料 2002-10/2007-10,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600例病例中,并发无复流现象的患者30例,均为男性,年龄40~78(平均67.7)岁.所有患者在PCI前均常规行诊断性冠脉造影.以管径75%狭窄定为有意义的狭窄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同一类型及不同类型心肌桥(MB)患者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TAG-CCO)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冠状动脉造影(CCTA)检查确诊为左前降支(LAD)单一MB且桥前段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20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MB类型分为不完全型及完全型两组,分别比较两组桥前段冠状动脉同种程度狭窄(轻度、中度、重度)间TAG-CCO的差异;随后进一步比较同一类型MB患者桥前段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轻度、中度及重度)组间TAG-CCO的差异。结果 84例完全型MB患者中,桥前段冠脉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36、30、18例;116例不完全型MB患者中,桥前段冠脉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45、42、29例。完全型MB患者轻、中、重度桥前段冠脉狭窄组的TAG-CCO分别为(-0.0086±0.0014)/10 mm、(-0.0170±0.0180)/10 mm、(-0.0230±0.0026)/10 mm,不同狭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4.728, P<0.001);不完全型MB患者的轻、中、重度桥前段冠脉狭窄组的TAG-CCO分别为(-0.0039±0.0011)/10 mm、(-0.0100±0.0140)/10 mm、(-0.0160±0.0020)/10 mm,不同狭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7.756, P<0.001);完全型MB患者轻(t=16.519, P<0.001)、中(t=2.570, P=0.012)、重度桥前段冠脉狭窄组(t=10.714, P<0.001)的TAG-CCO均明显低于同程度狭窄的不完全型MB患者。结论 TAG-CCO与MB类型及桥前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相关性,TAG-CCO可作为MB患者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患者颅外段颈内动脉(ICA)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住院患者76例,分为三组:高血压病组26例,2型糖尿病组25例,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25例;均进行颈部螺旋CT和头颅CT、MRI检查.结果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ICA重度狭窄(19例)较单纯高血压病组(10例)及单纯糖尿病组(10例)严重(P<0.05);三组患者中ICA重度以上狭窄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者(100.0%:24.3%)(P<0.05).结论老年人高血压与糖尿病合并存在时,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冠状动脉造影前检测PAPP-A和hs-CRP,根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复杂狭窄和光滑狭窄.[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有28例(74%)患者至少有1支血管狭窄≥70%,多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24例(57%),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33例(79%)有1处以上的复杂狭窄,多于稳定型心绞痛组(22例,58%,P<0.05);PAPP-A与hs-CRP正相关(r=0.44,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hs-CRP(4.40 mg/L±0.003 mg/L vs 0.48 mg/L±0.016mg/L,P<0.001)和PAPP-A(18.40×10-3 U/L±0.002×10-3U/Lvs 7.79×10-3 U/L±0.001×10-3 U/L,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有复杂狭窄者的PAPP-A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复杂狭窄者.[结论]PAPP-A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9月本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将其分为轻度狭窄组10例、中度狭窄组15例、重度狭窄组15例、完全闭塞组10例。并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不同狭窄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以及完全闭塞组的额叶CBV、MTT、TTP均高于对照组,CBF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以及完全闭塞组的额叶CBV、MTT、TTP均高于轻度狭窄和中度狭窄组,CBF均低于轻度狭窄和中度狭窄组(P0.05)。对照组、轻度狭窄组以及中度狭窄组的颞叶及基底节CBV、MTT、TTP均低于重度狭窄组和完全闭塞组,CBF均高于重度狭窄组和完全闭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和完全闭塞组的NIHSS评分以及CNFDS评分均高于轻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准确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越明显,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可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6.
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发症.方法 对10例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PTAS),术后即刻造影评价并随访1-21个月.结果 (1)10例患者的10支血管,均成功完成支架植入,即刻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100%.即刻造影显示支架置人后6支血管无残余狭窄,4支血管残余狭窄10%-20%,10支血管平均残余狭窄<10%.(2)10例患者中1例发生了缺血性卒中和血压下降;1例发生了心率减慢、血压下降;1例发生了穿刺部位血肿.(3)10例患者术后随访1-21个月,均未出现与所治疗血管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颈部血管超声和TCD未发现治疗血管再狭窄.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新方法,其安全、有效,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D)与颈内动脉(ICA)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VD患者及非痴呆患者各40例,行头颈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明确有无ICA狭窄及狭窄率,分析两组ICA狭窄例数及狭窄率的关系.结果 40例VD患者,有29例检出颈内动脉狭窄,平均狭窄率为(67.8±7.34)%,高于非痴呆患者[(45.7±6.9)%,P<0.05];两组ICA狭窄患者中,左侧狭窄共24例,VD组22(91.7%)例;右侧狭窄者有13例,VD组8(61.5%)例;双侧均狭窄者1例,为VD组.结论 VD患者的ICA狭窄的发生率较高,狭窄程度较严重,早期应积极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水平与头颈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头颈部螺旋连续扫描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对照组90例(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再根据头颈血管动脉狭窄程度,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三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每组各40例。比较各组血清Hcy、U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Hcy、U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狭窄组相比,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的血清Hcy、U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高于中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UA水平明显升高,并与头颈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成形术对肾动脉狭窄患者血压、肾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肾动脉狭窄患者229例(管腔狭窄≥70%),经肾动脉成形术重建肾动脉血运,术后平均随访(13±10)个月,观察患者血压、降压药物、肾功能的变化。结果229例患者肾动脉成形术成功率96.1%。病变动脉管腔直径狭窄率由70%±11%降至12%±10%。术后随访138例患者,血压由治疗前的(151±25/82±15)mmHg降至治疗后的(137±16/77±1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降压药由(2.4±1.2)种降至(1.8±0.9)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手术前后肌酐水平(S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肾动脉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高,有助于此类患者血压的长期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 16例冠心病在常温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的麻醉管理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年龄 35 - 6 8岁 ,平均 5 6 3岁 ,男 12例 ,女 4例 ,病程 2月 - 15年 ,术前均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 ,所有患者均有左前降支、对角支狭窄 ,合并有回旋支狭窄 11例 ,同时并有右冠脉主干狭窄 5例。稳定型心绞痛 9例 ,不稳定型 7例。心功能 2级 10例 ,3级以上 6例 ,有高血压病史者11例。1 2 方法 :本组病例术前肌注吗啡 0 1mg kg 1及东莨菪碱 6 μg·kg 1,如果EF(左心室射血分数 ) <2 5 % ,由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椎基底动脉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3月至2016年3月符合入组条件的后循环TIA患者139例.入组患者完善头颈部CTA、头颈部增强MRA(CE-MRA)或全脑DS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95例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椎基底动脉中有10例正常,8例轻度狭窄,61例中度狭窄,9例疑似重度狭窄,7例其他情况.44例患者行头颈部CE-MRA检查椎基底动脉中有3例正常,4例轻度狭窄,15例中度狭窄,19例疑似重度狭窄,3例其他情况.对疑似重度狭窄的28例(CTA 9例,CE-MRA 19例)患者均行全脑DSA检查,其中9例CTA患者有8例存在重度狭窄,1例中度狭窄;19例CE-MRA患者有15例存在重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2例其他情况.最终139例后循环TIA患者中椎基底动脉正常13例(9.4%)、轻度狭窄12例(8.6%)、中度狭窄79例(56.8%)、重度狭窄23例(16.6%)、其他12例(8.6%).结论 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是后循环TIA重要的影像学表现,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踝肱指数(ABI)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无狭窄组(n=8)、轻度狭窄组(n=30)、中度狭窄组(n=85)和重度狭窄组(n=57);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无狭窄组(n=20)、轻度狭窄组(n=96)、中度狭窄组(n=49)、重度狭窄组(n=15)。比较各组患者的ABI、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分析ABI与IMT、hs-CRP及LDL-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时,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ABI均低于无狭窄组,IMT均高于无狭窄组(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ABI、IMT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与IMT呈负相关(r=-0.238,P<0.05)。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时,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ABI均低于无狭窄组,hs-CRP均高于无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ABI、hs-CRP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间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I与hs-CRP、LDL-C呈负相关(r=-0.549、-0.124,P<0.05)。结论 ABI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颈动脉结构与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老年TIA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并接受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测。根据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组(32例)及中重度狭窄组(16例),观察患者颈动脉狭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MMSE评分及WCST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1)无狭窄-轻度狭窄者血流速度(PSV)显著高于中重度狭窄者,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显著低于中重度狭窄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无狭窄-轻度狭窄者MMSE评分为(27.65±7.86)分,显著高于中重度狭窄者的(24.56±6.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CST各项指标比较,无狭窄-轻度狭窄者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显著高于WCST中重度狭窄者,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及持续性应答数显著低于中重度狭窄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动脉狭窄程度与MMSE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393,P<0.05),与WCST指标持续性应答数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23,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PSV与MMSE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411,P<0.05),与WCST指标持续性应答数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02,-0.05)。结论老年TIA颈动脉狭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其认知功能间关系密切,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重,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越明显,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选择连续1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根据年龄分为3组:A组,59例,年龄<60岁;B组,60例,年龄60-69岁:C组,67例,年龄≥70岁。分别以下述指标评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目测法估算狭窄百分数,且以前段正常血管直径为100,则狭窄百分数值表示狭窄程度;病变冠状动脉支数,造影示腔径狭窄≥50%的病变累及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计分按狭窄程度分级计分,≤25%狭窄,为1分,26%-50%狭窄为2分,51%-75%狭窄为3分, >75%狭窄为4分。若一支血管有多处狭窄,则测量最狭窄病变处;若多支血管有狭窄,则将各支血管狭窄分数累加。所有计量资料均作方差分析。结果3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别(P值均>0.05)。结论高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风险增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不大,可能为非冠状动脉的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与观察组(常规对症+独活寄生汤治疗)各75例。观察两组患者腰椎功能与疼痛度、血清炎性反应递质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白介素-4(IL-4)与白介素-10(IL-10)水平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及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等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明显提高患者炎症反应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效果,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提升腰椎功能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和ABCD2评分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CT血管成像(CTA)检查和ABCD2评分,分析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及ABCD2评分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CTA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44例(73.3%)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血管狭窄,其中正常及轻度狭窄35例(58.3%)、中度狭窄15例(25.0%)、重度狭窄10例(16.7%);根据ABCD2评分法评估显示,低危组21例(35.0%)、中高危组39例(65.0%);60例TIA患者7 d内13例发生脑梗死,其中颅内血管轻度狭窄1例(1.7%)、中度狭窄6例(10.0%)、重度狭窄6例(10.0%),与轻度狭窄患者比较,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患者发生脑梗死概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为30.8%,较低危组患者的4.8%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血管狭窄、ABCD2评分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预后的重要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7.
黎艳  李莉  余枫 《广东医学》2013,34(2):253-25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趾臂指数(TBI)、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行TBI测量(TBI<0.6为异常)、ABI测量(ABI<0.9为异常)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狭窄组(狭窄≥50%)及非狭窄组(狭窄<50%)。分析TBI、ABI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及TBI、ABI下降和CAS间的关系。结果 (1)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的TBI异常率分别为51.8%(59/114)和27.5%(84/3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的ABI异常率分别为60.5%(69/114)和29.7%(91/3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狭窄组的TBI值为0.52±0.20,低于非狭窄组的0.68±0.19(P<0.01);狭窄组的ABI值为0.80±0.24,低于非狭窄组的0.98±0.20(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I异常(OR=3.365,95%CI:1.592~6.958,P<0.01)及TBI异常(OR=1.290,95%CI:1.013~1.695,P<0.01)均是CAS≥50%的独立危险因素。(4)TBI与IMT(r=-0.276)及CAS程度(rs=-0.341)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ABI与IMT(r=-0.302)和CAS程度(rs=-0.275)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TBI降低和ABI降低均为CAS的独立危险因素,TBI、ABI均与IMT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例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的经验。方法1991年2月至2005年9月在我院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DVT患者中,95例合并Cockett综合征。其中左髂总静脉闭塞20例,狭窄>50%者53例,狭窄<50%者22例。全部病例均经左腹股沟切口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术中发现并同时处理Cockett综合征(1)对左髂总静脉闭塞的患者,10例行闭塞段切除重建术,3例行左髂总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搭桥术,3例行健侧大隐静脉耻骨上转流(Palma)术;(2)对狭窄>50%的患者,5例行扩张后支架植入术,8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4例行狭窄切开隔膜切除成形术;36例狭窄>50%的患者,用F8-10 Fogarty取栓管反复取栓扩张2~4次后,可使狭窄率小于50%。全部病例术后均经左大隐静脉分支留置的导管行局域性抗凝和溶栓及静脉造影。结果治愈82例(86.3%),1例死于心肌梗死,其余12例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同时处理Cockett综合征是提高DVT治愈率的关键。闭塞的左髂总静脉以闭塞段切除重建术治疗为好,严重狭窄的以血管成形或支架植入术治疗为好。  相似文献   

19.
张静  刘媛媛  贺军 《海南医学》2023,(21):3060-3063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对脑梗死合并脑动脉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高新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86例脑梗死合并脑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率将患者分为Ⅰ型49例、Ⅱ型82例、Ⅲ型55例,根据颈内动脉彩超中IMT值将患者分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IMT值<1 mm) 42例、增厚组(1 mm≤IMT值<1.5 mm) 109例和斑块形成组(IMT值>1.5 mm) 35例,测定所有患者Hcy水平、炎症细胞因子,比较脑梗死合并脑动脉狭窄患者不同亚分组间的Hcy、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采用Pearson系数分析Hcy、炎症细胞因子与IMT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IL-8)、C反应蛋白(CRP)、Hcy水平均随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患者的TNF-α、IL-6、IL-8、CRP和Hcy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82例的麻醉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 2002-04/2003-10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82(男66,女16)例,年龄48~84(平均68.6)岁,病程30 d~5 a. 临床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0例,头晕18例,失语12例,反应迟钝6例,记忆力减退68例,昏厥17例,脑梗死后肢体偏瘫10例;57例有高血压病史,36例有糖尿病史,23例有冠心病史. 全组术前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确诊颈动脉狭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程度参考欧洲与北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协作中心经验分为三级[1]. 本组中度狭窄44%(36/82),重度狭窄56%(46/82). 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39例,颈丛麻醉43例. 麻醉后,平卧位,头偏向健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分离显露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静脉注射肝素5000~6000 U,10 min后阻断颈内动脉;内膜及粥样斑块切除后,仔细清理血管内表面,缝合血管,排除血管腔内空气和组织碎片后打结. 本组近期疗效良好,术后患者脑缺血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65例,症状改善、好转14例;2例出现脑梗死、偏瘫,1例术后20 h出现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血管闭塞,急诊手术清除血栓,加宽补片后治愈,3例并发症患者均使用颈丛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