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作者在回顾医籍与总结临床体会的基础上,把郁证的概念确定为“气机郁滞为主要机制的神志异常病证”。对郁证的产生机理概括为外邪积聚、脏腑失调、其它病变所致等三方面。郁证的治疗强调以疏调气机为主,并结合体质、生活习惯、环境、社会等因素辨证论治。祛外邪、和气血、调脏腑是治疗郁证时经常运用的大法。  相似文献   

2.
郁证繁多,其病因病机与治疗涉及诸脏腑,但总以肝为主。肝之疏泄,关系到机体之气血津液的流通和脏腑气机之条畅。故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是形成都证的主要病机,舒达肝木之气,调整其疏泄机能则是治疗郁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畅达 《山西中医》2012,28(8):1-4
郁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之一。"郁"在中医文献中不但是一个病证概念,更重要地是一个病机概念;中医的郁证既与现代医学的抑郁症有相类之处,但中医郁证的内涵要更为宽泛;七情所伤虽是郁证发病重要因素,但脏腑虚弱才是郁证的发病基础;郁证的诊断虽不困难,但临床治疗却困难不少,移情易性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高树中教授认为郁证多为七情致病,表现为脏腑、气机失常以及颈关、膈关、脐关不通,从而出现情绪和躯体症状。经络病则通经络,脏腑病尤重通关治疗,强调从调气机、调脏腑、调神三个方面通过针、灸、药结合治疗郁证,达到调情志、畅气机、和脏腑、通诸关的目的,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探讨了中医郁证的辨证论治。广义的郁证是指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诸多因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痰火食湿等壅塞郁滞等气机不得发越的一系列病证。郁证的主要病因是七情失调,病机关键是气机郁滞,调畅气机、调和气血是治疗郁证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郁证是一类由情志忧郁、气机郁滞引起,且以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疾病。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高建忠主任认为,郁证多为气郁,属于内伤。他从内伤角度出发,治疗上以通为原则,着眼于恢复脏腑功能与脏腑之间的关系,自拟解郁方治疗,使患者气郁无从产生,心神得安。他还观察到郁证患者常因脾气郁滞而出现痰气内阻的症状,因此运用门氏联合方组的思想,将解郁方与温胆汤联合治疗,临床疗效良好。文章结合两则案例,患者甲为气郁型郁证,治以自拟解郁方调畅肝脾气机,安心养神;患者乙为气滞痰阻型郁证,治以解郁方调畅气机,重镇安神,和温胆汤理气化痰。两例均疗效显著。文章介绍高建忠主任治疗郁证经验,以期为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郁证主要是气机郁滞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脏腑阴阳失调的一类病症。针刺治疗郁证疗效佳,临床多与推拿、中药、心理音乐疗法等配合应用。近年来针刺法治疗郁证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就郁证的病因病机、针刺(体针、电针、耳针、头针、芒针、穴位注射等)治疗郁证的临床应用等做一综述,以期能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郁证病机为气机阻滞脏腑功能失调,历代医家对于郁证的主流治疗思路主要责之于肝,治疗则从疏肝理气解郁入手,由于过多地强调肝在郁证中发挥的作用,使得临床的治疗思路有所受限,笔者临床诊治过程中多从虚论治,认为郁证与心阳不足、心血亏虚、脾胃亏虚、心肝血虚、肾阳不足密切相关,从虚论治郁证,为临床论治郁证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探讨郁证性虚劳的病脉证治。虚劳是对以脏腑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慢性虚衰性病证的总称,但其中有缘于七情五志所致者,看似一般虚证虚劳,实为郁证之变形。虚劳五志伤五脏论以劳心为先,抑郁可成劳损;虚劳五劳七伤论包括五志七情伤及脏腑,显为情志之病;虚劳脱营失精论乃生活际遇落魄所致;室女童男思窦初开失当、鳏寡僧尼恨愁结肠曲思不达,亦致忧郁成劳。郁证性虚劳有显性郁证和隐性郁证。治疗郁证性虚劳除补益以外,应重视开郁安神、疏通气机;在药物治疗以外,更需改心革志、消遣情怀、知命乐天。情志调摄与医养结合对防治郁证性虚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郁证是指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脏腑气血紊乱、抑遏不出的一系列症状,多由于情志因素引起。国家名老中医王鸿谟教授擅长察色诊病,通过气色诊法结合四诊合参辨证治疗郁证疗效显著。王鸿谟教授基于气色诊法提出"凡病无不起于郁,郁可致病,病也可致郁"的病因、提出要明辨脏腑,详辨虚实的辨证理论,通过气色诊法,四诊合参进行诊断,从解郁化痰入手治疗郁证。  相似文献   

11.
观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即川穹素(当归素)治疗冠心病的疗效。通过临床治疗35例冠心病患者,经观察对冠心病疗效显著,对头昏、气短、胸闷、心慌等症状有明显改善,对心绞痛疗效肯定,对心电图缺血型ST-T有改变,临床上应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应用fMRI技术探讨针刺治疗Alzheimer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薇  周颖  毕海  付于 《天津中医药》2013,30(8):476-478
Alzheimer病(AD)是引起老年痴呆的最常见原因,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针刺治疗AD已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其治疗机制尚未明确.fMRI作为日趋成熟的脑功能成像手段,为研究针刺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并能够将针刺治疗的机制及疗效客观化,为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古代文献对"积"病的记载多认为是阴寒之邪所生,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治疗主张温散,多用辛热之品。而现代医家治疗与"积"病相关的一些现代重大疾病,如肝纤维化、肿瘤等,多从痰、瘀、虚论治,很少从温散论治。临床也有运用治疗"五积"古方治疗与"积"病相关的一些现代重大疾病的报道,并取得很好的疗效,从而认识到以温散为大法,在古方的基础上继承创新,这将对提高与"五积"相关的一些现代重大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很重要意义,也是对中医继承和发展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是疑难病,治疗棘手,病程缠绵,极易反复.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成为重要的创新手段,笔者通过多年临床,整体上常法与变法并用,熟用常法以治本,活用变法以增效,并借鉴胃镜下粘膜形态进行微观辨病,衷中参西,并运用"以内辅外"的理念以提高临床的疗效,防止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文章详细阐述了...  相似文献   

15.
论郁邪致病     
认为郁是由情志,即精神心理因素异常导致的一种无形病理产物,它又是一种独立的致病因素,因此又可称为郁邪。郁又可因为合并其他病邪而具有不同特点,分为气郁、血郁、痰郁、湿郁、热郁及食郁,其中气郁是最根本的。郁邪的产生与肝密切相关,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通过其对肝、气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其他病理变化而实现,郁能引起各种病变,由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郁邪甚至成为一种时邪。“木郁达之”是郁邪所致疾病总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难治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心身医学的发展,肿瘤属于心身疾病已得到共识。中医对情志致病的认识源远流长,自《黄帝内经》始历代医家皆有论述并不断完善,对多种肿瘤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整理中医学中情志与恶性肿瘤发病的相关内容,从情志致病角度,以失荣、乳岩、噎膈等为例,对情志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情志致瘤”的病因病机,其发病多与郁火、热毒、瘀血、痰浊、湿邪等病理因素相关,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在治疗上除治疗肿瘤外,调畅情志也可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3例具有代表性肝病症状的患者进行分析,运用西医方式检测,确定临床症状之后,结合脉证采用中医辨证法进行施治。多年来实践证明用中医辨证法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口腔黏膜病是发生于口腔黏膜及其黏膜下软组织的疾病和症状的总称。冯兴华教授对中医治疗口腔疾病有独到见解,提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是口腔黏膜病的主要病机,疏肝健脾、清热燥湿为主要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加味芩连平胃散治疗口腔黏膜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合加味芩连平胃散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灼口综合征、腺性唇炎3个验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健脾化痰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SOD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法治疗NAFLD疗效及对血清SOD和MDA的影响。方法:89例NAFLD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用健脾化痰法治疗,对照组用舒降之和甘利欣胶囊治疗。结果:两组在改善临床证候、调节LDL-C和HDL-C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和降血脂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间血清SOD和MDA含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SOD活性提高和MDA含量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变化幅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NAFLD自由基代谢紊乱,健脾化痰法治疗NAFLD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证候、调节脂蛋白和自由基代谢方面优于舒降之和甘利欣治疗。  相似文献   

20.
脂联素是一种与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AFLD)密切相关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改善糖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目前发现某些中药能显著提高NAFLD中的脂联素水平,从而有效治疗NAFLD。本文就其在NAFLD中的作用及中药对脂联素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