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近5年应用体针、电针、耳针、头针、火针、经络针刺、针康协同、针药协同等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针药结合与单一的针刺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进行观察。对针药协同治疗干眼症。增强疗效的可能性加以探索。方法:将60例干眼症患者(眼)分成两个小组:针刺组(对照组)与针药结合组(治疗组)。其中,针刺组进行针刺治疗,针药结合组在针刺的基础上结合明目地黄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前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患者的眼部症状与泪流量,以及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加以对比。结果:通过针药结合治疗以后,治疗组的病人症状和泪液分泌量的评分相对治疗之前有着明显的改善。结论:明目地黄片可以增强针刺治疗干眼症的治疗效果,通过针药结合可以产生协同增效的功能,原因在于明目地黄片可以对肝肾进行滋养,进而增强针刺对局部泪液分泌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采用针剌联合抗癌新药紫杉醇对LewiS肺癌小鼠进行治疗,探讨针药结合对肿瘤的治疗效应,验证针药并举理论及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复制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分别采用针刺、药物及针药结合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小鼠的生存状态、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瘤重及抑瘤率。结果针刺、紫杉醇、针刺联合紫杉醇均能抑制肿瘤生长,具有良好的抑瘤作用,针剌联合紫杉醇抑瘤效果更加显著。结论针刺联合紫杉醇治疗有更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并能改善实验动物的生存状态,针药结合对LewiS肺癌小鼠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不同治疗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2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各40例,三组的基础治疗与干预治疗相同,针刺组单独采用针刺治疗,中药组内服补肾化痰通络中药汤剂,针药结合组其针刺治疗同针刺组,内服补肾化痰通络中药汤剂同中药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后针药结合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P0.05),中药组和针刺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针药结合组T、BMI、FINS、IR低于针刺组及中药组,针药结合组LH、LH/FSH低于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组的治疗作用相辅相成、协同增效,可从根本上协调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关系,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杨峰  范刚启 《吉林中医药》2015,35(3):300-303
目的通过对针刺、药物及针药结合防治偏头痛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总结三者对偏头痛的防治的疗效。方法查阅近10年关于针药结合及单纯针刺或药物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资料,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针药结合疗法的针刺、药物疗法间,应存在着交互作用,但目前的疗效评价体系在诊断及疗效标准、影响疗效的治疗性因素及随机、对照、盲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共性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结果的科学性。结论这种交互作用可能表现为协同效应,也可能表现为拮抗效应。通过分析针药结合疗法针刺、药物的主次作用,针、药间的交互作用性质及大小,可提高协同疗效,避免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6.
回顾近十年来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进展,表明针药结合治疗该病具有协同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加皮葛根饮抗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针刺与中药复方加皮葛根饮对早期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针药并举”协同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白酒灌胃加高脂肪饲料法建立早期酒精性肝病(ALD)大鼠模型,观察单纯中药、单纯针刺、针刺与中药合用三种治疗方法对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针刺与加皮葛根饮合用在抑制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减少脂滴在肝细胞的沉积,恢复肝细胞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单纯中药组及单纯针刺组。结论 “针药并举”协同增效的机理可能与针刺增加药物到达靶器官的有效成分浓度,增加药物与相应受体的接触机会与亲和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8例炎性外痔患者,根据就诊序号随机分为针刺组、外敷组、针药组,针刺组给予承山、大肠俞针刺治疗,外敷组给予止痛如神汤药物外敷,针药组给予综合干预。结果与外敷组相比,针刺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P0.01),但改善肿胀程度及缩小痔核不如外敷组(P0.01,P0.05);针药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外敷组,表现在缩小痔核(P0.01,P0.05)和减少VAS评分(P0.05,P0.01)、肿胀程度评分(P0.01,P0.05)方面。结论针刺治疗偏向于止痛,而药物外敷偏向于改善肿胀程度及缩小痔核,针药并用可协同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肺俞穴对新型抗癌药物紫杉醇在肺鳞状细胞癌小鼠体内分布趋势的影响,为化疗药物靶向给药的研究提供新思路,进一步验证针药并举协同增效的机理。方法:选用肺鳞状细胞癌小鼠36只,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4组,即模型组、针刺肺俞组、紫杉醇药物组、针药结合组(针刺肺俞+紫杉醇药物组),每组6只。针刺治疗针、药、针药结合组,施以电针疗法,每天1次,连续5 d。紫杉醇以腹腔注射给药,最后1次针刺后立即给药。给药后1、2、8、12、24 h每一时间点取6只小鼠肺、肝脏组织。用ELISA法进行各脏器P糖蛋白表达分析。结果:针刺、紫杉醇、针刺联合紫杉醇均能抑制肿瘤生长,具有良好的抑瘤作用。针剌联合紫杉醇抑瘤效果更加显著。结论:针刺联合紫杉醇治疗有更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并能改善实验动物的生存状态,针药结合对肺癌小鼠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认知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对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在认知训练的基础上,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中药组给予口服中药治疗,针药组给予针刺和口服中药治疗,疗程30天。治疗前后分别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HDS量表评分、FCA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均P〈0.01),且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或P〈0.01),而针刺组和中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和中药均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综合功能,针药合用效果显著,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神经功能缺陷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步行能力及生存质量。本文整理和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较系统了解针灸对该病的影响,并分别从单纯针刺疗法、针刺协同其他疗法等两大方面,整理和论述了运用芒针、头皮针、针刺夹脊穴、针刺躯干肌、针刺阴、阳跷脉等单纯疗法及针刺配合电针、康复训练、穴位埋线及现实虚拟训练等相应综合疗法对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评定方法及疗效,提出无论是单纯针刺或是综合疗法都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同时指出对于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干预治疗仍然存在可发展的空间,也应加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药结合治疗痛症研究思路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两个方面阐述了疼痛的中医病机,继而从实性疼痛、虚性疼痛、虚实夹杂性疼痛三个方面论述了针药结合治疗痛症协同增效的中医机制,最后,提出目前在基础研究上当从针刺对中药的作用及中药对针刺的反作用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蜂针加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蜂针组、针刺组、蜂针加针刺组三组,每组40例。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蜂针组愈显率为62.5%,蜂针加针刺组为90.0%,针刺组为65.0%,统计结果提示蜂针组与针刺组疗效相近,蜂针加针刺组疗效优于蜂针组及针刺组(P<0.05)。结论蜂针加针刺是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两个方面阐述了疼痛的中医病机,继而从实性疼痛、虚性疼痛、虚实夹杂性疼痛三个方面论述了针药结合治疗痛症协同增效的中医机制,最后,提出目前在基础研究上当从针刺对中药的作用及中药对针刺的反作用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学习<难经>针法可以提高我们对古典针灸的认识,本文对<难经>(六十九难)到(八十一难)的针剌方法进行探析,阐述了四种富有临床指导意义的针刺方法:1.补泻分清荣卫.2.针刺合于四时.3.双手协同针刺.4."剌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针刺对实验性动物脑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毫针针刺法可采用常规针刺与醒脑开窍针刺法。也可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其他针法 ,如头针针刺、耳针针刺、芒针针刺  相似文献   

17.
干针疗法的出现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干针疗法与针刺疗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它的出现给针刺疗法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引发了思考。本文阐述了干针疗法的起源和兴起过程,并比较了干针疗法与针刺疗法的异同,强调针刺手法的应用与否是两者的主要差异,提出应加强对针刺手法的研究,促进针刺手法的传承、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感”是针刺治疗与针刺研究时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国内外对针感的研究众多,“针感量表”是测量针感的重要工具。但限于对针刺作用原理或中医理论理解的不全面,针感量表的设计均有一定不足,阻碍了针刺的深入研究。结合以往研究,探索适用于针刺研究的最佳量表设计思路,使之应用于针刺临床研究或有助于针刺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综述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文献,以期指导未来的临床工作。目前以针刺为主治疗本病的方法包括:体针、项针、舌针、头针、电针、耳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结合电刺激治疗、针刺结合电刺激及康复治疗,以及一些特色针法的应用,包括:通关利窍针刺法、调神通络针法、互动式针法、曾氏太极针法、四步针刺法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留针30min条件下,针刺三阴交、地机、次髂、十七椎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止痛作用的时效规律。方法:针刺三阴交、地机、次髂、十七椎,留针30min,分别记录针刺前即时、留针5min、10min、20min、30min及起针后30min、60min、120min的VAS读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留针30min条件下,针刺止痛作用持续加强,直至起针;起针40min后,针刺止痛作用衰减为接近峰值的一半。结论:针刺三阴交等多个穴位时,留针30min的止痛作用优于留针短于30min的止痛效果。针刺三阴交等多个穴位时,留针30min条件下的半衰期较短,对于痛经持续时间在1天左右或更长的患者,针刺频次以每天针刺2次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