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8,(4)
EB病毒(EBV)与鼻咽癌的联系已被多种实验方法证实。该作者收集鼻咽癌标本56例,并予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然后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EBV-DNA,原位杂交检测EBV编码的小核RNAS(EBERS)。PCR检测的42例中35例阳性,3例角化性鳞状细胞癌中均未检测到EBV-DNA;24例非角化性癌中22例EBV-DNA阳性;13例末分化癌均阳性;2例腺癌均明性。原位杂交检测的56例中46例阳性,5例角化性鳞癌的EBERS均明性;32例非角化性癌中3O例阳性,17例未分化癌中16例阳性;2例腺癌均阴性。42例中40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其… 相似文献
3.
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咽癌 (NPC)组织及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清中EB病毒DNA的分布及其与NPC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检测 39例NPC组织 (NPC组 1)中EB病毒DNA ,2 4例NPC患者 (NPC组 2 )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清中EB病毒DNA ,2 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 (对照组 1)中EB病毒DNA ,10例头颈部其他部位肿瘤患者 (对照组 2 )和 1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 (对照组 3)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清中EB病毒DNA ;同时采用免疫酶法检测NPC组 2、对照组 2和对照组 3血清中EB病毒VCA IgA抗体效价。 结果 :NPC组 1EB病毒DNA阳性率为 71.8% (2 8/ 39) ,对照组 1阳性率为 15 .0 % (3/ 2 0 )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NPC组 2外周血白细胞中EB病毒DNA阳性率为 4 1.6 7% (10 / 2 4 ) ,对照组 2阳性率为 10 .0 0 % (1/ 10 ) ,对照组 3外周血白细胞中EB病毒DNA为阴性 ,NPC组 2分别与对照组 2和对照组 3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 ;NPC组 2、对照组 2和对照组 3血清中EB病毒DNA均为阴性 ;NPC组 2血清中EB病毒VCA IgA抗体效价分别与对照组 2和对照组 3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1)。结论 :NPC组织中检测出EB病毒DNA的阳性率较高 ,外周血白细胞中阳性率较低 ,血清中未能检测出EB病毒DNA ,说明EB病毒从癌组织—→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EB病毒相关血清学标志物Rta蛋白IgG抗体(Rta/IgG)、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早期抗原IgA抗体(EA/IgA)联合检测在临沂地区鼻咽癌(NPC)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体检的体检组15 873例、有鼻咽部相关临床症状的筛查组1 800例、经病理科确诊为NPC的确诊组48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其血清中Rta/IgG、VCA/IgA、EA/IgA的抗体水平,将检测结果绘制成ROC曲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3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NPC的诊断价值。结果 Rta/IgG、VCA/IgA、EA/IgA在确诊组阳性率分别为72.90%(35/48)、85.41%(41/48)、85.41%(41/48),在筛查组阳性率分别为17.17%(309/1 800)、27.06%(487/1 800)、17.72%(319/1 800),在体检组阳性率分别为10.34%(1 642/15 873)、19.30%(3 070/15 873)、9.96%(1 581/15 873)。确诊组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5例已确诊为鼻咽癌患者及108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EBV抗体VCA-Ig A、EA-Ig A、Rta-Ig G、NA1-Ig A含量。结果 鼻咽癌组EBV抗体VCA-Ig A、EA-Ig A、Rta-Ig G、NA1-Ig 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73%、41.46%、44.39%、58.05%;对照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96%、8.33%、7.41%、10.19%,鼻咽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A-Ig A、Rta-Ig G、NA1-Ig A在鼻咽癌Ⅲ期和Ⅳ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鼻咽癌Ⅰ期、Ⅱ期的阳性率(P<0.01),VCA-Ig A在鼻咽癌Ⅲ期和Ⅳ期阳性率显著高于鼻咽癌Ⅰ期的阳性率(P<0.01)。鼻咽癌Ⅰ期和Ⅱ期患者VCA-Ig 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EA-Ig A、Rta-Ig G、NA1-Ig A(P<0.05或P<0.01)。VCA-Ig A、EA-Ig A、Rta-Ig G、NA1-Ig A 4种抗体并联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EB... 相似文献
6.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8,(2)
EB病毒和未分化鼻咽癌相关,而EB病毒编码RNA常用作标记来检查EB病毒感染的鼻咽癌细胞。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证明鼻咽癌细胞在不同转移部位,EB病毒编码RNA的表达及其意义。21例鼻咽癌患者原发部位和转移灶组织用石蜡包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来确定EB病毒编码RNA的存在。这些患者中19例为未分化癌,2例为鳞状上皮癌。19例未分化癌中12例骨髓转移,4例淋巴转移,1例肺转移,1例眶内转移,1例肝转移及淋巴转移。2例鳞状上皮癌中1例骨转移,工例腋窝转移。19例未分化癌中有7例无原发灶。此外,150例正常…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是鼻咽部常见的一种多基因遗传性恶性肿瘤,具有明显地域差异和民族聚集现象,发病隐匿,且癌肿易向颅底、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等部位浸润,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鼻咽癌的具体病因及发生、发展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EB病毒与鼻咽癌密切相关。本文就EB病毒感染与NPC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EB病毒潜伏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对EB病毒LMP与鼻咽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浆EB病毒DNA 定量测定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血浆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定量测定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技术,测定35例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DNA含量,并与5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阳性率和复制量均高于健康对照者。两组阳性率和中位浓度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EBV-DNA定量分析不能作为临床上确诊鼻咽癌的方法,但对鼻咽癌的筛查有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6,(4)
目的通过检测鼻咽癌组织中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1(EBV-LMP1)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鼻咽癌发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5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组织EB病毒EBV-LMP1表达情况,以105例鼻咽炎患者作为对照,分析EB病毒EBV-LMP1在不同鼻咽疾病及其在不同鼻咽癌病理类型、性别及年龄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患者EBV-LMP1阳性率为36.05%,而鼻咽炎患者阳性率为14.29%,EBV-LMP1在不同病理类型、性别及年龄的鼻咽癌患者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鼻咽组织EBV-LMP1感染与鼻咽癌有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血浆EB病毒DNA含量定量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浆EB病毒DNA定量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03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初诊鼻咽癌患者100例,放疗后鼻咽癌患者106例,以及健康对照者40例,分别采集血浆标本,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EB病毒DNA含量,比较健康者和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转移或复发及持续临床缓解鼻咽癌患者的血浆EB病毒DNA拷贝数差异.结果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转移和复发鼻咽癌患者的血浆中游离EB病毒DNA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0.7%(97/100),96.5%(27/28)和100.0%(18/1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5%(3/40),持续临床缓解鼻咽癌患者的10.0%(6/60)和其他肿瘤患者的阳性检出率(P<0.001).血浆EB病毒DNA定量检测对初诊鼻咽癌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97.0%,特异性为92.0%.另有3例持续临床缓解而血浆EB病毒DNA水平升高的鼻咽癌患者,在随后的6个月随访中,最终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血浆EB病毒DNA定量检测是一种敏感而可靠的实验方法,对鼻咽癌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技术检测35例鼻咽癌患者(24例刚进行 ̄(60)Co放疗或未治疗,11例放疗接近结束或刚结束)的鼻咽部脱落细胞中的EB病毒DNA,12例急、慢性扁桃体炎或咽炎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另有4例鼻咽癌的活检组织。结果:24例鼻咽癌未治疗或刚治疗组中脱落细胞EB病毒DNA阳性20例(83.3%),阴性4例(16.7%);11例鼻咽癌放疗将近结束或刚结束组EB病毒阳性1例(9.1%),阴性10例(90.9%);12例对照组EB病毒DNA阳性1例(8.3%),阴性11例(91.7%)。4例鼻咽部活检组织EB病毒DNA均阳性。说明应用鼻咽部刮片脱落细胞进行PCR反应检测EB病毒DNA是一种方法简单、痛苦少,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手段,可用于鼻咽癌的诊断、普查、流行病学调查等。 相似文献
14.
15.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为我国南方高发的上皮来源的肿瘤,其病因不清。大量研究表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 brane protein 1,LMP1)是目前唯一被证实与细胞转化有关的具有癌基因功能的潜伏膜蛋白,通过干扰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等发挥作用,促进鼻咽癌发生、发展和转移。本文旨在对EB病毒LMP1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鼻咽癌脱落细胞中EB病毒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聚合酶连反应技术检测35例鼻咽癌患者(24例刚进行^60Co放疗或未治疗,11例放疗接近结束或刚结束)的鼻咽部脱落细胞中的EB病毒DNA,12例急、慢性扁桃体炎或咽炎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另有4例鼻咽癌的活检组织。结果:24例鼻咽癌未治疗或刚治疗组中脱落细胞EB病毒DNA阳性20例(83.3%),阴性4例(16.7%);11例鼻咽癌放疗将近结束或刚结束组EB病毒阳性1例(9.1%),阴性10例(9 相似文献
17.
自Old等(1966)首次用免疫扩散法在鼻咽癌病人血清中检测到高滴度抗EB病毒沉淀性抗体以来,通过各方面的大量研究,人们已公认EB病毒与鼻咽癌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主要根据可归纳为:(1)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常具有高滴度EB病毒相关的抗体(包括EA、主要是EA(D)、VCA、EBNA、MA、CF/S等抗体),且其滴度的升降与病程经过有一定关系,例如,临床治愈患者,滴度常常下降,肿瘤如复发或转移,滴度又可随之上升,且上升往往出现在得到病理组织学证实以前(Henle W,Henle G et al,1970;Kawamura A et al,1970;Lin TM,Yang CSet al,1973;Henle W,Ho HC et al,1973;Henle G,Henle W,1976)。(2)通过核酸杂交试验,证明鼻咽癌活检组织的癌细胞中,存在着EB病毒的双链去氧核糖核酸(DNA)(Zur Hausenet al,1970;Wolf H,Zur Hausen et al,1973);用补体免疫荧光法证实鼻咽癌细胞内含 相似文献
18.
19.
20.
蔡伟明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5,(1)
本文报告日本京都大学医院和大阪红十字医院于1980~1981年对25例鼻咽癌病人进行六种EB病毒抗体测定的结果。除了2例为以前治愈生存五年以上的随诊病人之外,其他均为最近确诊的病人.这些病人大多对放射治疗敏感,个别放射抗拒的病人再行手术或化学治疗。按世界卫生组织病理分类标准,非角化型癌和未分化癌占84%;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标准,Ⅲ、Ⅳ期病人占76%。所有血清标本都用荧光免疫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