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周步成等人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山西省晋城市第四中学校初一年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是好的,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方面。更多女生比男生容易自责,并且自责程度更严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市小学生心理健康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柳州市1781名8-10岁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4.49%;除恐怖倾向外,其它各因子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三年级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三因子分显著高于四年级,四年级自责倾向,冲动倾向两因子分显著高于三年级。结论:柳州市小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边远山区高中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边远山区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方法以地处边远山区某高中二年级学生325人为研究对象,采用MHT手册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边远山区高中生中有6.3%的人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男女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男女高中生在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女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P〈0.001),女生对人焦虑和身体症状焦虑水平高于男生(P〈0.05),男生孤独倾向水平高于女生,在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边远山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总体水平比城市低,男生与女生在个别分量袁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城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评定江西省城市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全省11个地市的601名学生进行了MHT的测试。结果:有5.82%的城市高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前3位心理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恐怖焦虑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的症状。男生在学习焦虑倾向、对人敏感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以及总焦虑倾向上所得均分显著低于女生。高一年级学生学习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和总的焦虑倾向均分显著高于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结论:应加强对城市中学生特别是女生和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陈华峰 《校园心理》2012,10(6):387-390
探讨中等职业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自我和谐、人格因素的关系。对188名新生进行了MHT、EPQ和自我和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困扰中等职业院校新生的主要问题有自责倾向、人际焦虑、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过敏倾向7个方面。在这7个因子上及总体焦虑上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②自我和谐水平高、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程度低的人心理健康水平高。外向、情绪稳定的人比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人心理健康水平要高。③各回归方程显示,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E维度、N维度是影响中等职业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表明性别、自我和谐、性格特征直接影响焦虑的发生,应重视与加强中等职业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高一普通班学生和尖子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寻适合在两种不同小环境中生活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方法 选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某市一中高一普通班和尖子班共94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女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显著不如男生,并表现出比男生更多的对人焦虑,自责,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高一普通班学生与尖子班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从均分来看,前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后者.结论 女生应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采用重点和非重点的分班制可能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石家庄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以便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方法 对石家庄市近100所中学的3069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施测。结论 中学生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突出;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550名农村中学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发现:(1)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等较为突出;(2)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3)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独生子女更好。  相似文献   

9.
农村与城市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三农村、城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某市一中高三年级共203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从总均分来看,前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后者。女生和男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生在所有因子上的得分都高于男生,其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两因子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高三学生,特别是城市的高三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0.
姜英  彭鹏 《校园心理》2017,(6):446-448
本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为调查工具,对银川485名小学生进行了心理调查,调查发现银川市小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很少,但是较多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学习焦虑、自责情况等方面;调查发现男生相比女生,更容易出现学习焦虑、冲动倾向,女生相比男生更容易出现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等;随着年级升高,学习焦虑、冲动倾向均呈现线性关系。本文最后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职生希望感的现状及其发展特点,探讨中职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素质希望量表(ADHS)、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中山市两所中职学校抽出高一、高二、高三的中职生共534名进行调查,对结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中职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MHT总分上显著高于男生(P均0.05);2中职男生的希望感和路径思维显著高于女生(t=3.57,4.42;P均0.05);高一、高三学生的希望感均显著高于高二学生(F=3.51,P0.05);高三学生的路径思维显著高于高一、高二学生(F=3.94,P0.05);3希望感与MHT各分量表呈显著负相关(r=-0.11~-0.26,P0.05);希望感与MHT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24(P0.05)。结论 :中职男生比女生心理更健康、更具希望感;中职生希望感总体水平不高,性别、年级对希望感有显著影响;希望感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预测作用,全面提升中职生的希望感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以铜仁为例的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开展这类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人编制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铜仁地区458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并以419名非留守儿童进行对照。结果: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焦虑(t=2.042,P0.05)、孤独倾向(t=5.130,P0.001)、恐怖倾向(t=2.155,P0.05)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2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上存在极显著的学年段差异(t=5.510,-3.987,-7.005,-3.829;P0.001);3留守儿童男生在学习焦虑(t=-2.017,P0.05)、自责倾向(t=-3.752,P0.001)、身体症状(t=-2.669,P0.01)3个因子的得分上显著低于留守儿童女生。结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但从各因子得分看,其心理健康仍是我们要长时间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武汉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水平并为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采用周步成改编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版本-青少年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两所高中学校8个班级共28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的身心状况以及性别年级的关联性。结果:符合条件的289名学生中表明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得分≥65分)检出率为1.03%。其中,冲动倾向与学习焦虑最为显著,检出率分别为54.7%、52.9%;从描述统计上看女生各维度焦虑高于男生,低年级高于高年级;在不同性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上,男女在恐怖倾向这一维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2.693,P=0.007);在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上,高低年级段在学习焦虑上存在极显著差异(t=-2.870,P=0.004),在冲动倾向(t=-2.243,P=0.026)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武汉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较好,其中冲动倾向、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较为明显;女生更容易出现焦虑。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SCL-90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小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的原则,抽样得到3个省份的5421名中小学生作为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调查.结果:女生多数因子及总得分均高于男生.年级越高,心理健康状态越差.重点学校学生的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普通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差,心理问题越严重.各项心理健康状态因子得分和总得分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性意义,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严重.结论: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心理素质教育仍需进一步完善,有针对性得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有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976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SRS和MHT量表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为903份。结果初中生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女生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男生;社会支持总分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社会支持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除自责倾向外存在显著相关;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较强的增益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寄宿与非寄宿小学生的群体特点出发探究和比较两者在学习适应性、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之间的差异.方法:整群抽取长沙市博才小学寄宿部与非寄宿部五、六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与心理健康测验(MHT)进行测量,并收集其期末语文、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寄宿小学生的学习适应独立性、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及MHT总分显著高于非寄宿小学生.②在家庭环境、恐怖倾向及冲动倾向得分上小学生的寄宿/非寄宿*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寄宿小学生的学习适应独立性优于非寄宿小学生,但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赵小萍 《校园心理》2012,(5):308-310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我校3061名高中生的学习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对高中3个年级男、女学生以及"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校高中生学习焦虑倾向的检出率较高,高一、高二女生的学习焦虑水平高于男生;3个年级之间,"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分析学习焦虑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索预防和减轻学习焦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研究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方法:对104例中学生来访者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不同性别、年级、城乡及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中学生MHT总量表分有明显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9.62%,咨询问题以非医学问题为主共计73例(70.19%)。女生在恐怖倾向得分高于男生(t=-2.045;P0.05),初中生在身体症状及冲动倾向上高于高中生(t=2.066,2.660;P0.05),农村学生在学习焦虑上高于城市学生(t=-2.032;P0.05),独生子女在孤独倾向上高于非独生子女(t=2.230;P0.05),总分及其他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中学生,性别、年级、城乡来源及是否独生子女,其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家庭环境影响因素,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对柳州市4所小学三、四年级1781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4.49%;除恐怖倾向外,其它各因子分男生高于女生,两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独生子女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3因子得分高于独生子女,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年级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3因子分高于四年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年级自责倾向、冲动倾向2因子分高于三年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道德宗教、控制性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结论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必须重视家庭环境各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压力事件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初中211名留守儿童和223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因子、人际关系状况、健康适应及心理压力总分大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中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和躯体症状3个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或P0.0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男生优于女生。结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更多的负性生活压力事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