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侧声刺激镫骨肌反射测试过程中,常产生一种与镫骨肌反射曲线方向相反的曲线,为了弄清产生这种曲线的因素和机理,作者采用Madsen ZO 73型声阻抗仪进行测试,检查前定时将探头在本机附设的2ml标准腔中进行校准调试。对不同程度的耳聋及眩晕患者,不分性别年龄,在纯音气、骨听阈测定后作声阻抗测听,小部分患者因病情需要作第二次复查,共498耳、测540耳次。常规进行鼓室压图描绘,同侧及对侧镫骨肌反射测试,以X-Y记录仪描绘曲线。结果当刺激声强度大于100dB SPL时,同侧镫骨肌反射常呈  相似文献   

2.
称多、西宁、杭州三地区正常人声阻抗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加拿大产的 Madsen ZS77~M 型声阻抗测听仪,在称多、西宁、杭州三地区测定了正常710只的各项声阻抗值,对三地区静态鼓膜声顺值进行了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声顺值随着海拔高度而增高,鼓室压曲线相应增高。三地区鼓室压峰顶位置都在 50~-50毫米水柱之间。检查了三地区镫骨肌反射阈在听阈上的分贝数及均数。并进行了显著性测定。讨论探讨了高原地区静态鼓膜声顺值与鼓室压曲线增高以及镫骨肌反射灵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声阻抗测听法是最近10~20年来耳科学的一项重要发展,一般要进行三方面的检查:①静态声顺值测定;②鼓室功能图描记;③镫骨肌反射测定,从理论上讲,静态声顺值与鼓室功能图的峰点声顺值是相等的,既然相等为什么又要同时测定静态声顺值呢?  相似文献   

4.
应用交叉镫骨肌的交叉特性,客观评价了67例单侧慢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变情况。结果显示鼓膜修补术后,听力提高了17.4dB左右,(?)型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提高超过了25dB;交叉镫骨肌声反射测试与纯音听阈测试结果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交叉镫骨肌测试结果有客观性,可推广应用于儿童患者和某些特殊情况,此外,交叉镫骨肌声反射较脑干听反应等客观听力检查有明显优越性,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unt综合征患者听力损害的类型及镫骨肌声反射与面瘫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Hunt综合征的30例患者在治疗先后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声阻抗检查及溢泪试验、味觉试验。结果听力损害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有部分为混合性听力下降,镫骨肌声反射能引出的面瘫痊愈,未引出的复查出现的面瘫痊愈。结论感音神经性聋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但听力损害的类型与面瘫的恢复无相关性,镫骨肌声反射对面瘫预后的评估有积级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交叉镫骨肌的交叉特性,客观评价了67例单侧慢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变情况。结果显示鼓膜修补术后,听力提高了17.4dB左右。Ⅲ型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提高超过了25dB;交叉镫骨肌声反射测试与纯音听阈测试结果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交叉镫骨肌测试结果有客观性,可推广应用于儿童患儿和某些特殊情况;此外,交叉镫骨肌声反射较脑干听反应等客观听力检查有明显优越性,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HT3002型声阻抗仪测定苏州市3-6岁正常儿童54名108耳声阻抗的静态声顺值,鼓室压图分区及分类,鼓室压力,鼓室压图形状及镫骨肌反射。  相似文献   

8.
<正> 声阻抗测听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客观测听法之一。借声阻来反应耳声学特性的变化作为客观指标,以判断中耳、内耳、听神经、面神经、脑干等病变,且比其他方法简便而准确,因而声阻抗测听法在临床上渐居重要地位。我科于1982年1月~2月曾用新购进的Madsen Z0—73型电声桥对200只正常耳进行了声阻抗测定,为了解围人正常耳的鼓室压力、静态声顺及镫骨肌声反射阈等各项常数,现将所得结果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分析确诊为中耳积液的74例110耳声阻抗测定结果。B型及C_3型鼓室图104耳(94.5%),肯定鼓室图是耳镜检查的有力补充,鼓室图类型与中耳积液量无规律性关系。鼓室压<-1.48kPa者100耳,占90%;声顺值<0.28者73耳,占66.4%。镫骨肌反射均消失。由此提出:鼓室图B型或C_3型、鼓室压<-1.48kPa、声顺值<0.28、曲线坡度<15%、镫骨肌反射消失等五项联合应用,再结合病史,打气耳镜检查,可提高中耳积液早期诊断的准确性,作为普查筛选和诊断渗出性中耳炎的常规辅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脉冲声镫骨肌反射在诊治非噪声性耳鸣中的作用。方法:对89例非噪声性耳鸣患者作了纯音测听,耳鸣音调匹配测试,倍频混淆试验,耳鸣响度匹配试验,脉冲声蹬骨肌反射阈测试。结果:非噪声性耳鸣主要影响低、中频听阈的听力及耳鸣响度。结论:声反射阈高于正常值15dB,鼓室导抗图或纯音听阈,小于65dB都应做脉冲声蹬骨肌反射实验及免疫反应实验,作为客观评价耳鸣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听神经病的听力学基本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28耳听神经病患者临床病史、纯音测听(puretone audiometry)、镫骨肌反射(stapedial muscle reflex)、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40 Hz相关电位(40 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畸变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及瞬态耳声发射(transient-evoked otoacousticemission)等听力学相关资料.结果 纯音测听示患者中24耳以轻至中度低频感音性聋为主(听力图上升型),2耳为中重度全频听力下降(听力图平坦型),2耳为低、高频听力下降(听力图鞍型).声导抗鼓室图全部正常,镫骨肌反射消失,全部病例可引出畸变耳声发射及瞬态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各波不能引出,40 Hz相关电位检查只有1例未引出,其余均引出.14例患者中有13例能闻其声,不能辨其语.结论 异常听性脑干反应、正常畸变耳声发射及瞬态耳声发射、纯音听阈升高(以低频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聋、镫骨肌声反射未引出、听性脑干反应阈值与纯音听阈不符均是听神经病的主要特征,应与一般感音神经性聋和中枢性聋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2 1岁 ,以外伤后听力下降伴耳鸣 13个月于 1999年 6月 2 8日入院。患者诉 1998年 5月 10日因炸药爆炸气浪冲击致不醒人事约 30 min,苏醒后感双耳听力下降 ,1周后右耳流脓 ,经治 1个月后 ,左耳听力明显好转 ,右耳流脓消失 ,但右耳听力改善不明显 ,并伴持续性低调性耳鸣。专科检查 ,右鼓膜完整 ,稍浊 ,内陷 ,未见萎缩瘢 ,纯音测听检查示右耳重度传导聋 ,平均骨、气导差 6 4d B;声阻抗检查示双耳 A型鼓室图 ,镫骨肌反射右耳同侧及对侧未引出。颞骨高分辨率 CT检查未见颞骨骨折 ,但右耳只显示锤骨、镫骨 ,未见砧骨 ,左耳听小骨未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腭裂修复术对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 :腭裂修复前检查声阻抗及听觉诱发电位。选择鼓室图为B型 ,声镫骨肌反射阴性 ,V波反应阈≥ 30dB的患儿 6 0例 ,左 6 0耳 ,右 6 0耳 ,按术后半年对声阻抗检查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手术前、后V波反应阈及鼓室图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腭裂修复术有益于中耳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听神经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3例听神经病患者的病史、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镫骨肌反射、听性脑干反应、畸变耳声发射及对侧白噪声抑制试验.结果 纯音测听示全部患者均为轻至中度低频感音性聋,听力损失最严重的频率是0.25 kHz和0.5 kHz,听力图上升型38耳,鞍型7耳,平坦型1耳.声导抗鼓室图全部正常,45耳镫骨肌反射消失,仅1耳引出且反射阈升高.全部病例可引出DPOAE,不能被对侧噪声抑制.ABR不能引出,或仅出现波Ⅰ和(或)波Ⅴ.23例言语识别率差,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结论 ABR缺失或严重异常而DPOAE正常引出,纯音听力图多呈上升型以低频损失为主,镫骨肌反射及OAE交叉抑制异常,言语分辨率差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是听神经病的主要特征,应与一般感音神经性聋和中枢性聋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袁旭平 《广东医学》2002,23(8):816-817
目的 探讨神经耳科学检查对听神经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4例听神经瘤患者的纯音测听、志导抗、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等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纯音测听51例,患侧纯音听阈3例正常,其余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听力图曲线多为高频陡降型。声导抗检查32例,镫骨肌反射试验13例完全消失,镫骨肌反射衰减阳性11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47例,能完全引出I波到V波的有19例,V波消失11例,17例完全无反应。冷热试验14例,13例反应低下或消失。结论 神经耳科学检查是听神经瘤筛选诊断的基本手段,但对各种结果应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对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10例健康成人做声阻抗和纯音测听。结果(1)53例患者中,声阻抗鼓室导抗图A型33例(62.26%),As型4例(7.55%),B型2例(3.77%),C型14例(26.42%);正常听阈35例(66.04%),轻度聋16例(30.19%),中度聋2例(3.77%);(2)As、B、C型异常导抗图、峰压值、同侧对侧镫骨肌反射、坡度在鼻窦炎各分型与对照组、各分型之间比较,30组比较中9组有统计学差异。静态声顺值无统计学差异;(3)听阈各频率中鼻窦炎各分型与对照组、各分型之间进行比较,60组比较中47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随慢性鼻窦炎分型分期加重,异常导抗图、镫骨肌反射消失增多,峰压值偏向负压,坡度值增加;静态声顺值无或少变化;同时听力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747例各种耳聋和面瘫患者在治疗前进行镫骨肌反射测试,查出镫骨肌反射消失者512例,其中出现镫骨肌反射反向曲线(同侧)者463例;经治疗后,面瘫恢复、听骨链重建术后听力提高者,镫骨肌反射均引出,而镫骨肌反射的反向曲线消失。对这种反向曲线的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应用Grason-Stadler33型声导抗仪,对40名听力正常成人的镫骨肌声反射常用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常用参数的测定,为镫骨肌声反射的临床测试,提供了较精确的判断标准,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负压型鼓室压图与中耳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娟  罗志强 《医学综述》2008,14(4):607-609
负压型鼓室压图是由于咽鼓管障碍导致中耳负压引起,临床该图形多见于分泌性中耳炎。目前,国内学者对负压型鼓室压图与鼓室积液的临床联系仍存有分歧。本文综合近年来有关负压型鼓室压图的鼓室峰压、镫骨肌声反射、鼓室图宽度及多频率鼓室导抗测试等多项声阻抗指标,试图探讨负压型鼓室压图与中耳积液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曾爱荣 《北京医学》2003,25(1):10-12
目的 探讨腭裂修复的同期行中耳穿刺对腭裂并发分泌性中耳炎(SOM)听力的治疗作用。方法 腭裂修复前行声阻抗检查及听觉诱发电位检查。选择鼓室图为B型、声镫骨肌反射阴性、V波反应阈≥30dB(nHL)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中耳穿刺组46例(76耳)、常规组24例(48耳)。按术后半年进行的声阻抗检查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中耳穿刺组手术前、后V波反应阈及鼓室图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后中耳穿刺组与常规组V波反应阈均值及鼓室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腭裂并发分泌性中耳炎,修复腭裂的同期行中耳穿刺,听力恢复早而且效果好,中耳穿刺可防止粘连性中耳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