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冠脉准分子激光成形术(ELCA)后再狭窄的预报因子,以期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 方法 对象为1989年5月~1990年8月在三所医院成功地接受ELCA并且冠脉造影随访复查的121例病人(共125处病变)。如激光消蚀后残余狭窄仍>40%~50%或出现并发症,则加做球囊扩张。  相似文献   

2.
晚近报道,准分子激光冠脉成形术(excimer laser coronary angioplasty,ELCA)治疗冠脉狭窄疗效卓著,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本文拟就影响ELCA术后再狭窄的诸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冠脉消融术(ELCA)在富含血栓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锦州医科大学北部战区总医院连续纳入25例富含血栓的STEMI患者,分成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或)支架术(对照组n=13)和辅助的ELCA治疗组(ELCA组n=12),采用冠脉造影或冠状动脉定量测量(QCA)评估TIMI血流、TIMI血栓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最小血管腔直径(MLD)和直径狭窄程度(DS),主要观察终点为手术即刻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LC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49.0±11)%比(61.2±7.9)%,P=0.006],其他一般资料包括生活习性、既往史和冠脉造影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相关指标中,除球囊预扩张指标(P=0.022)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CA组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未观察到无复流、夹层、冠脉穿孔等并发症,对照组发生慢血流2例,无复流1例,手术即刻成功率76.9%。采用CTFC评价系统评估术前和术后即刻冠脉灌注血流情况,ELCA组由(67.81±16.5)帧减少至(34.63±14.7)帧,对照组(55.77±12.10)帧减少至(39.54±12.54)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LD和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及6个月随访期间,ELCA组无MACE事件发生,对照组发生MACE事件2例(因心衰再次住院)。结论 ELCA应用于富含血栓的STEMI直接PCI可提高心外膜血流,改善心肌灌注,减少慢血流或无复流风险,具有较高的即刻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准分子激光冠脉血管成形术(ELCA)替代或辅助球囊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的可行性,15个医疗中心联合进行一项ELCA研究,旨在检测早先制造设备的安全性和即刻疗效,发展和完善临床技术,改进激光和导管设计,评价ELCA对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958(男748女210)例冠心病患者,平均61岁。其中66%为CCSⅢ或Ⅳ级,30%曾行PTCA;26%曾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的血管病谱类同PTCA: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准分子激光冠脉消融术(ELCA)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钙化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和支架内再狭窄(ISR)等复杂冠脉病变中的应用和经验分享。方法纳入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北方战区总医院22例复杂冠脉病变的患者共22处病变行准分子激光冠脉消融术(ELCA)。观察终点为手术即刻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结果 22处病变均成功通过激光导管并进行消融,5例(22.7%)急诊STEMI患者,10例(45.5%)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5例(22.7%)支架内再狭窄病变,1例(4.5%)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和1例(4.5%)钙化病变。17例患者最终行球囊扩张并成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1例患者行药物球囊扩张。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临床成功率100%。平均随访(6.6±2.7)个月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及ELCA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ELCA应用复杂的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即刻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未见ELCA相关并发症发生,可以在复杂冠脉疾病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中老年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病变情况 ,对 18例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结果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ST段呈多种形态上抬 ,且不断演变。 18例患者均有有意义冠脉狭窄 ,冠脉狭窄程度与ST段上抬幅度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结论 :冠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痉挛可能是中老年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生基础 ,心绞痛发作时ST段形态不断演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冠脉)消融术(ELCA)与常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在复杂冠脉病变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1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拟行介入治疗的复杂冠脉病变病例12例,分为ELCA组和常规PCI组,分别先行ELCA预处理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预处理,之后继续完成PCI治疗。预处理后及PCI完成后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内膜斑块撕裂情况(撕裂数)、最小管腔直径(MLD)和最小管腔面积(MLA)。观察PCI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PCI并发症、术后住院日、术后住院期间和6个月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ELCA组靶病变6处,常规PCI组靶病变7处,病变特征相似。2组PCI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均为100%,PCI并发症为0。ELCA组和常规PCI组分别有3处和7处病变行OCT检查,MLD、MLA和内膜撕裂数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期间均无MACE发生,术后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ELCA组发生3次MACE(60.0%),常规PCI组2次(28.6%),...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前,关于冠心病的临床病程已积累了大量资料;然而,关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或消退情况及其与临床事件的相互关系的资料却很有限,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材料和方法:对230例平均年龄为53.2岁患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前瞻性研究。病人均为轻度或中度冠脉狭窄患者,定期重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及消退情况。采用电子计算机辅助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系统测量了最小狭窄直径,各节段直径及以百分比表示的狭窄程度,病变进展定义为在原有狭窄的基础上,狭窄加重20%以上(包括完全闭塞),或在无狭窄的冠脉节段上出现≥20%的新狭窄病变或完全闭塞。在第1次冠脉造影时,四支主要冠脉中共有838处≥20%的狭窄节段  相似文献   

9.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诱发ST段抬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1例无心肌梗死而TET诱发ST段抬高患者,分析其TET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结果 1例CAG未见固定狭窄。10例均有不同程度冠脉病变(其中1例为单支病变,9例为多支病变),有8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90%以上。ST段抬高导联与缺血相关冠状动脉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结论无心肌梗死者TET诱发的ST段抬高,提示冠脉痉挛或冠脉严重狭窄,且指示的缺血区域与病变冠脉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对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定位诊断的意义。方法分析8例无心肌梗死而运动诱发ST段抬高的运动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8例患者冠脉造影均显示有程度不等的血管狭窄(50% ̄100%);ST段抬高导联与缺血相关血管有良好对应关系。结论无心梗患者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是冠脉痉挛或冠脉严重狭窄所致心肌局部缺血的标志,且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 QT离散度 (QTd)在运动试验中无诱发胸痛或ST段下移患者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3月 ,我们对运动试验中无诱发胸痛或 ST段下移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 ,并与 QTd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同期住院的 15 0例胸痛患者 ,年龄 (5 5± 10 )岁 ;男 10 6例 ,女 4 4例。所有患者按照 Bruce方案进行限制性试验 ,15 0例患者运动中无诱发胸痛或心电图 ST段下移 86例。运动试验后 [(7± 4 )天 ]行选择性冠脉造影 ,依照美国AHA标准分类 ,冠脉直径狭窄 >75 %被认为有意义的狭窄。试验前 2天停服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2.
运动试验时ST段变化指运动过程中出现者。对于运动结束后才出现的ST段变化,有何诊断价值则意见不一:或被认为是假阳性,或被认为冠脉痉挛引起。作者在1985~1987年运动试验受检者2044例中,排除女性、近期(3个月内)心肌梗塞、接受过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后,对余下328例的运动试验ST段变化进行分析,并与冠脉造影比较。冠脉狭窄标准为冠脉造影显示狭窄≥75%。 328例中,80例(24%)无冠状狭窄,183例(56%)有1支或2支血管病变,65例(20%)有左  相似文献   

13.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分析了 9例无心肌梗死 (简称心梗 )而运动诱发ST段抬高的静息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造影检查结果。结果 :5 0 5 5例行平板运动试验者中 ,有 11例未患心肌梗死而运动诱发心绞痛伴ST段抬高 ,发生率 0 .2 2 %。其中 ,8例患者作了进一步检查 ,冠脉造影显示均有程度不等的血管病变 ,缺血相关血管的狭窄达到 5 0 %~ 10 0 %。ST段抬高导联与缺血相关血管有良好对应关系。另有 1例患者于运动试验 1周后死于心脏性猝死。结论 :无心梗患者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是冠脉痉挛或冠脉严重狭窄所致心肌局部缺血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ELCA)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总结自2015-01至2016-11在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应用ELCA治疗的3例CTO病变患者,导引钢丝在对侧冠状动脉造影指引下通过闭塞段病变,应用ELCA治疗后进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并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3例患者ELCA器械操作全部成功、介入治疗全部成功。术中无1例发生血管夹层、穿孔、慢血流及血栓形成,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结论:应用ELCA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CTO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冠脉狭窄和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647例行冠脉造影患者,根据其冠脉有无狭窄分为冠脉正常组和非正常组,以冠脉至少有1支狭窄≥50%分为CHD组与非CHD组。检测患者的血脂及SUA。结果在冠脉狭窄和CHD两个分组标准下,男性不同年龄组间的S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男性SUA水平与冠脉狭窄或CHD发生均无相关性;女性SUA水平与CHD发生虽无统计学差异,但与冠脉狭窄发生有关(P〈0.05),对传统风险因素校正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SUA水平与冠脉狭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A存在性别差异,女性高尿酸血症与CHD发生有一定关系,与冠脉狭窄密切相关,但非发生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SUA水平与二者均无关。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5岁,主因阵发性胸闷胸痛3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曾有心肌梗死病史,未行溶栓,经药物保守治疗好转,但胸痛症状反复发作。就诊于我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右冠近段弥漫性狭窄,近段闭塞,前降支及回旋支均有80%狭窄病变,建议行冠脉搭桥术,患者及家属均拒绝,  相似文献   

17.
方法 54例病人(43例男、11例女,平均年龄55±8岁),均有单支冠脉病,11例有既往前壁心梗,5例为既往下壁心梗。经冠脉造影证实26例有左前降支狭窄,10例有左旋支狭窄,18例右冠脉狭窄(狭窄均>70%)。54例均做踏车运动试验,至少有一个导联ST段压低超过0.2mV。据ST段压低将病  相似文献   

18.
38例因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致冠脉破裂或冠脉完全栓塞而行急诊手术(Ⅰ组),另选38例PTCA成功者为对照(Ⅱ组).二组病人在PTCA前均曾作冠脉造影,分析PTCA前血管造影形态,由二位不了解病情的造影者分别评价,共同确定下列形态之一或以上者:狭窄边缘不规则、管腔充盈缺损,狭窄处造影剂中断、管腔偏心性狭窄,注意狭窄段是否处于冠脉血管弯曲段及其附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钆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LGE-CMR)识别的隐性心肌梗死(UMI)特征及其与供血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0例,均无心肌梗死病史,且均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冠脉造影(CAG)或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根据患者CMR检测发现心内膜下存在延迟强化灶者,为UMI组(n=12),其余患者被认定为无心肌梗死组(n=38)。分析UMI组患者LGE-CMR发现的心肌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大小及其与供血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50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UMI发生率为24.0%(12例),UMI主要位于心肌的侧壁7个节段(30.4%)、下壁11个节段(47.8%),右冠脉供血区发生梗死较多见(12个节段,20.0%),平均梗死面积比为(5.63±3.23)%。冠脉狭窄程度与UMI的发生率呈正相关(χ~2=52.521,P0.001,列联系数C为0.241),冠脉狭窄程度≥75%相较于冠脉狭窄程度75%,所支配的心肌发生UMI的风险更大(OR=6.2,95%CI:2.5~15.3,P0.0001)。结论 :UMI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不少见, UMI主要位于心肌的下壁和侧壁,且梗死面积较小。重度冠脉狭窄(75%)患者中UMI发生的概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并探讨其诊疗指引。方法分析包括初发型、恶化型、卧位型、变异型、中间综合征共6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资料,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37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占58.7%,其中70.3%狭窄程度大于50%,43.8%为多支冠脉狭窄。年龄、性别、病程、血脂在冠脉狭窄与非狭窄患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意义,但伴高血糖或高血压的患者冠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高血糖或高血压患者。另冠脉狭窄中67.5%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ST下移≥0.2mV。26例冠脉狭窄大于50%的患者作了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消失。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尤其伴高血压、高血糖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ST下移≥0.2mV患者多数有冠脉器质性狭窄,甚至为多支冠脉狭窄,其次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潜在的病理解剖基础,应尽早行冠脉造影以便进一步治疗,必要时行介入治疗,三支病变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