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畸治疗对儿童龋病活跃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直丝弓固定矫治的17例恒牙列儿童在正畸治疗前及正畸治疗过程中龋病活跃性的检测,了解固定矫治对儿童龋病活跃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菌斑内细菌计数、菌斑耐酸性及产酸性实验,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并分别将治疗过程中1、3和6个月的结果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治疗过程中1、3和6个月,正畸儿童口腔内总细菌数、链球菌数量、变形链球菌数,菌斑的产酸及耐酸能力均有提高。结论:戴用固定矫治器会引起正畸儿童龋病活跃性增加,而这三种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检测正畸患者龋病活跃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3.
澳门幼儿乳牙龋病及龋病活跃性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澳门地区幼儿乳牙患龋状况及其龋病活跃性,并作两者间关系分析,填补该地区资料的空白。方法:对澳门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有较大差异的两所幼儿园2~4岁930名幼儿作龋蚀程度检查和记录;其中910名幼儿并作龋病活跃性检测SCAT,依据牙菌斑产酸能力强度分度。统计分析患龋率,龋均dft、龋蚀严重度指数CSI和SCAT。结果:①2~4岁930名幼儿乳牙患龋率为42.5%、dft1.93、CSI6.35,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患龋率、dft、CSI在年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③两幼儿园间,患龋率、dft、CSI均有明显差异。④910名幼儿SCAT0度和1度占68.68%,2度和3度占31.32%。⑤两幼儿园间SCAT各度的分布有明显差异。⑥SCAT各度间,患龋率、dft、CSI均有明显差异,dft、CSI与SCAT相关性有显著意义。结论:①澳门幼儿患龋状况不容忽视。应抓紧低年龄幼儿的龋病防治工作。②儿童所处的不同生活条件可影响患龋状况,普及科普知识、维护口腔卫生、开展定期防治等的推广尤有必要。③SCAT能反映患龋状况的敏感度,在筛选幼儿龋病高危群体、有的放矢开展龋病防治计划工作中,既能节省人力、财力、又能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4.
对110 名3 ~4 岁幼儿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其初始患龋状况,调查其刷牙习惯和父母龋患状况;取全部受检幼儿未刺激全唾液,测定 P H 值、 H C O-3 浓度和溶菌酶( L Z M) 、乳酸脱氢酶( L D H) 、碱性磷酸酶( A K P) 活性,2年后复查幼儿新发龋情况。结果表明,父母龋活跃性、幼儿唾液 L Z M 活性在无龋组(dft= 0) 和多龋组(dft≥5) 间有显著差异。以父母龋活跃性、幼儿唾液 L Z M 活性和幼儿初始患龋状况为判定指标的 C A T 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九岁儿童龋病活跃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沈阳市126小学272名九岁儿童的牙齿龋病情况进行调查。应用菌斑P论试验,分析菌斑与乳牙和恒牙龋病的关系。结果显示,依据PH值大小分组的儿童,其各组间DMFT和dmft均存在显著性差别。PH值分别与DMFT和dmft呈负相关。作为龋病活跃性试验的一种,菌斑PH值转化实验能够反映混合牙列期牙龋龋蚀状况,为混合牙列期龋病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龋病活跃性试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理想的龋病活跃性试验结果能反映个体或群体的龋病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在有的放矢地开展龋病防治工作中有积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所开展的测试方法,应用状况及测试结果之分析作为一综述。内容表明良好的龋病活跃性试验能反映患龋现状,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乳牙牙列期的测试结果与混合牙列期的患龋状况有关,混合牙列期之测试结果与恒牙牙列之患龋状况有关,母子间的测试结果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唾液与龋病活跃性关系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玉庆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8,25(3):140-142
唾液对龋病的发生发展即龋病活跃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国外学者所十年研究证实,唾液中的微生物状况,免疫球蛋白含量唾液的生化特性,理化特性均以CA产生影响。但因素错综复杂,各因素产生的影响不尽一致,各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和结论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8.
奥丽汀健齿露对龋病活跃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龋病活跃性的变化,了解奥丽汀健齿露(主要成分为鸡卵黄抗体-IgY)的被动免疫防龋效果。方法 将72名3-4岁健康幼儿随机分为2组:使用奥丽汀健齿露组和使用安慰剂组。健齿露组每日晚上睡前喷服,连服2个月为1疗程。安慰剂组同法进行。实验前、后各进行1次变形链球菌菌落的测定(Dentocult SM)、乳酸杆菌计数(Dentocult LB)和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的测定(Cariostat,CAT)3种龋病活跃性的检测,观察龋病活跃性的变化情况。结果 健齿露组自身实验前、后龋病活跃性的减弱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实验后龋病活跃性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丽汀健齿露能有效降低机体的龋病活跃性,在预防龋病的发生、发展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幼儿为一种操作简便、见效快捷的防龋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3~6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流行情况,研究龋活跃性与患龋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南京市6所幼儿园1 375名3~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龋活跃性试验。结果:3~6岁儿童平均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50.48%和2.13,龋齿充填率6.93%,其中5岁年龄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1.42%和2.92。龋活跃性各分值之间的患龋率及龋均差异显著(P<0.01)。龋活跃性与患龋率及龋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3~6岁年龄段儿童的患龋情况严重,且治疗率十分低,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开展多种防龋措施。龋活跃性检测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患龋现状,有助于筛选龋易感者。 相似文献
10.
龋病活跃性预测——龋病学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之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松龄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18(8):421-424
本文对近30余年来关于龋病活跃性预测的研究作了较全面的回顾,其中包括研究的发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等.龋病活跃性预测是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开展社会口腔保健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而且对探讨龋病的发病因素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了解北京市2所大学附属幼教机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龋病活跃性,了解儿童患龋情况与龋病活跃性之间的关系,探讨龋病活跃性检测筛查龋易感儿童及反映龋活跃性检测试剂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评价其对患龋预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3岁年龄组儿童进行连续1年的口腔检查和龋活跃性检测,分析儿童患龋情况的变化与龋病活跃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3岁儿童的患龋率为44.80%,龋均dft为2.04,龋面均dfs为2.79,儿童龋活跃性检测结果的各个分值与儿童患龋程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01).1年后随访,龋高危组儿童的新龋发生率显著高于龋低危组,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Cariostat法进行龋活跃性检测的敏感度可达95.1%,特异度达50.2%.结论 龋活跃性检测能够准确的反映儿童龋患现状,预测儿童患龋的趋势,为儿童制定个性化的预防保健计划. 相似文献
12.
唾液与龋病活跃性关系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玉庆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1998,(3)
唾液对龋病的发生发展即龋病活跃性(CA)有着一定影响。国外学者近十年研究证实,唾液中的微生物状况、免疫球蛋白含量及唾液的生化特性、理化特性均对CA产生影响。但因素错综复杂,各因素产生的影响不尽一致,各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和结论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CRTbacteria反映龋病活跃性的能力及与患龋现状的相关性。方法:以86名3~5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龋补牙数(df)t和龋严重度指数(CSI)。龋病活跃性检测采用CRTbacteria标准化试剂盒(同时半定量检测变形链球菌和乳杆菌),记录等级分值(CRT值),并对CRT值与dft及CS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RTbacteria检测结果与dft及CSI呈高度正相关性。结论:CRTbacteria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较真实反映临床患龋现状,对龋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SCAT检测龋活跃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四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20(5):594-596
目的 :为探索研究简便的龋活跃性检测法 ,并证实其反映患龋现状及预测龋进展之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 :从碳源、氮源、微生物呼吸抑制剂、指示剂等选择研制有利致龋菌生长、显色鲜明的SCAT液剂 ,使菌斑样本经其恒温培养 ,依变色定高危、低危组。经 91名 2~ 4岁幼儿之检测 ,并追踪观察 2年 ,分析SCAT检测结果所表现的患龋现状和进展状态。结果 :患龋率、dft、CSI在SCAT所定之高危组均明显高于低危组 ;追踪 2年 ,新增之患龋率、dft、CSI在第 1年所定之高危组亦明显高于低危组。结论 :SCAT法操作简便 ,能反映患龋现状及预测龋病进展 ,可显示机体的龋活跃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RTbacteria反映龋病活跃性的能力及与患龋现状的相关性。方法:以86名3~5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龋补牙数(df)t和龋严重度指数(CSI)。龋病活跃性检测采用CRTbacteria标准化试剂盒(同时半定量检测变形链球菌和乳杆菌),记录等级分值(CRT值),并对CRT值与dft及CS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RTbacteria检测结果与dft及CSI呈高度正相关性。结论:CRTbacteria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较真实反映临床患龋现状,对龋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唇腭裂患者是否为龋病的高危人群是近年来龋病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调查表明,唇腭裂患者是龋病的易感人群,龋病的发生与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微生物、唇腭裂类型及伴发疾患、社会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对唇腭裂患者龋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少年之龋活跃性表现及检测结果。方法 :以 2 2 8名 (男 115名 ,女 113名 ) 12岁少年为对象 ,均经口腔检查及以DentocultSM法检测龋活跃性。分析患龋率、DFT、CSI在DentocultSM各度之表现及相关性。结果 :( 1)统计资料表明患龋率为 5 1 3 2 %,DFT为 0 89± 1 13 ,CSI为 1 70± 2 4 0。 ( 2 )男女间患龋率、DFT、CSI和DentocultSM各度之分布均无显著差异。 ( 3 )DentocultSM各度在患龋率、DFT、CSI无显著差异 ,在男女分组之表现亦无显著差异。 ( 4 )等级相关表明DentocultSM各度与DFT、CSI无相关性。结论 :本文之报告结果与不少幼儿期之报告结果截然不一 ,DentocultSM又为当今较为肯定之龋活跃性检测法。所示之结果或与此年龄组之DFT、CSI较低有关 ,也提示龋活跃性检测之应用意义在小于 12岁幼儿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Dentocult SM、Dentocult LB龋活跃性试验在反映龋病现状及预测龋病发展方面的有效性、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以91名3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均行口腔检查,并计算龋、补牙数(decay & filling teeth,dft)和龋严重度指数(caries severity index,CSI);龋活跃性检测采用Dentocult SM、Dentocult LB龋活跃性试验(记录等级分值)。2年后复查dft和CSI。结果Dentocult SM各等级之dft及CSI在同期及2年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等级与dft及CSI在同期及2年后均呈高度正相关。Dentocult LB各等级之dft及CSI在同期及2年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等级与dft及CSI在同期及2年后亦呈正相关。结论Dentocult SM能真实反映龋病的现状,较准确地预测现有龋病的进展和新龋的发生。Dentocult LB在反映龋病现状方面准确度不及Dentocult SM;但在预测现有龋病的进展方面可信度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