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枢·经脉》篇云:“胃足阳明之脉……下交承浆,却循頣后下廉……”。各家大多认为是在交会承浆穴后,退转到同侧循行。但《中医杂志》1983年第5期刊登陈得心先生“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质疑”一文,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经络学说”从温(脉)和眽(脉)的雏形概念开始,发展到《灵枢》时代,已经系统而完整。考《灵枢经》中“经络”一词组约二十处,下面归类加以分析。 1.含动词义《灵枢·经脉》曰:“……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经络”二字,似应分解。六经指手三阴三阳之经脉;经后之“络”为动词,就是说,起于五指间的手三阴三阳经脉,与手  相似文献   

3.
关于《内经》中“肾主外”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主外一说 ,出自《灵枢·师传》篇 ,其曰 :“肾者主为外”。《灵枢·五癃津液别》又说 :“肾为之主外”。二者文字略有差异 ,但主要意义即“肾主外”。对以上两句经文的“外”字 ,不同医家有不同的解释。河北医学院编著的《灵枢经校释》注释 :“《太素·卷第二十九·津液》外作水” ;郭蔼春的《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释》注释 :“外是水的误字 ,应据《太素·卷第二十九·津液》改” ;张介宾《类经·十六卷五十八》注 :“心总五脏六腑 ,为精神之主 ,……肾主骨而成立其形体 ,故为心之主外也。”笔者认为 ,肾主外是正确的。“外”不应改为“水”…  相似文献   

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主骨……在窍为耳”,是指耳的听觉等功能由肾所主持,依赖于肾的精气所养。然而足少阴肾经之经脉并没有上联系于耳,不象心、肝之脉与舌、目相连;在功能上耳对肾无协助作用,不似口、鼻协助脾肺功能;在足少阴肾经所主病证中也无耳疾,何以言“肾开窍于耳”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藏象学说问题,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解释。 一是经络联系方面。《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足少阴肾脉虽未直接上联于耳,但肾之络脉会于耳中,,故耳为肾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  相似文献   

5.
《素问·脉解篇》,在杨上善编注的《太素》中称作《经脉病解》,内容专解释经脉(六经)病候,一般认为这是属于《灵枢·经脉》以后的著作.但是,其中所引原文与《灵枢·经脉》所载有很大出入.唐代王冰注说:"此一篇殊与前后经文不相连接;别释经脉发病之源,与《灵枢经》流注略同,所指殊异."为什么有异?长时期来,由于文献无征,得不到可靠的解释.新近,马王堆汉墓《帛书经脉篇》出土,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从而可以证明:《素问·脉解篇》的引文是另有所本的;同时还可以看出,《素问·脉解篇》引文与《帛书经脉篇》第一种、第二种文本以及《灵枢·经脉》之间有着源流关系.下面就分段列表对比并进行  相似文献   

6.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高粱之变,足生大丁”。中唐·王冰注解《内经》认为“足生大丁”即“丁生于足”。后世不少医家对此注提出异议,认为冰之所注有望文生训之嫌。清·张琦《素问释义》说“冰之注得不偿失……曲为解说,牵合附会,强以相通”。胡澍以为“足,当作是字之误也。是犹则也”。吴崑著《内经吴注》亦认为“膏粱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  相似文献   

7.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脾脉急甚为瘈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关于“后沃沫”含义至今有两种说法,一认为大便下冷沫;一认为涎沫从口中出。持第一种意见的如隋·杨上善《太素·卷十五五脏脉诊》注:“大便沃冷沫也”。明·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亦言是脾气不下疏而后沃沫;近人陈璧琉等合编的《灵枢经白话解》及河北医学院的《灵枢经  相似文献   

8.
《灵枢·邪客》云:“卫气者,……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经讲义》(1984年版)释;“足少阴之分间,指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处。”《黄帝内经灵枢译释》和《灵枢经校释》均释为“足少阴肾经之起点”,历代注家于此或阙如弗释,或增义为训。  相似文献   

9.
“三阳结谓之隔”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此“三阳”自唐·王冰以后迄至近代,皆认为是手太阳小肠与足太阳膀胱。但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认为,手足太阳经脉所出现的一系列主要病证中,与隔病不符,各注家所解说的发病机理与实际情况亦有出入。“三阳结谓之隔”之“三阳”应按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改为“二阳结谓之隔”。这既符合杨氏原文,也符合于阳明经脉所出现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0.
《灵枢·经脉》云:“大肠手阳明之脉……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历来诸家对此段经脉的循行分布看法颇不一致,其中尤对柱骨的部位有较大的争  相似文献   

11.
温扬智 《江西中医药》1993,24(6):40-40,42
中医对牙周炎的认识,根据《灵枢·经脉篇》的论述:“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贯颊,入下齿中”。认为牙龈为阳明经脉循行之地,病变多为热邪壅盛阳明经脉或少阴不足,阴虚火旺所致。临床多从胃有积热,火气上攻或少阴不足,阳明有余论治,常以清胃散、玉女煎或大补阴丸等方加减。然中老年牙周炎并非完全如此,笔者对其中部分患者从少阴阳虚、水湿凝滞着手,采用温阳利水法以真武汤加味治疗,获得了显著的疗效,今简介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素问·阳明脉解论》有云:“四肢者,诸阳之本也。”意为:四肢是人体阳气(阳经)起发的部位。后世医家多从其说,或从脾与四肢的关系,或从经脉循行的角度加以阐述解释。如王冰等认为:“阳气受于四肢,故四肢为诸阳之本”;而高士宗则认为:“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四肢者,诸阳之本也”。但笔者认为“本”为“末”之衍字,四肢并非为“诸阳之本”,而为“诸阳之末”。其原因有四:  相似文献   

13.
严桂芳 《中国针灸》2002,22(12):853-853
最近研读了“谈谈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中的几个问题”(《中国针灸》2 0 0 1年第 8期 5 10页 ,以下简称“谈文”)一文感触很深 ,对文中的一些论述及观点实难苟同 ,在此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以增强交流。综观《内经》《针灸大成》等医著 ,应该注意到古典医著中对经脉循行、起止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1 概言经脉之循行、起止如《灵枢·营气》曰 :“故气从太阴出 ,注手阳明 ,上行注足阳明 ,下行……”《灵枢·脉度》曰 :“手之六阳 ,从手至头……手之六阴 ,从手至胸中……”2 以具体部位 ,详细表述经脉之循行、逆顺、起止如《灵枢·经脉》中有…  相似文献   

14.
《素问·经脉别论》日:“肺朝百脉”。若仅从字面理解,当释为“肺朝会百肺”。但此与《内经》医理不合。唐王冰认为不是肺朝会百脉,而是百脉朝会于肺,如其《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云:“肺为华盖,位复居高,治节由之,故受百脉之朝会”。其后,历代医家亦有发挥,然而不外乎“肺受百脉之朝会”。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并认为“肺朝百脉”的“朝”当是“潮”字之通假借。“肺朝百脉”,原应为“肺潮百脉”。《素问》一书,朝字凡三见,首见于《五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于肺,  相似文献   

15.
耳通过对耳部的保健按摩染防治疾病。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人体一切精华,耳是“肾的外表”,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肾开窍于耳”,耳廓组织的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的征象。中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上曾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在经脉循行线中,有的直接入耳中,如《灵枢·经脉》篇六:“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却人耳中”。“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人耳中出走耳前。”“手阳明之别……入耳会于宗脉…  相似文献   

16.
<正>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云:“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阴经经脉均循行过腹部,六条阳经中有五条循行过背及身之侧,只有足阳明胃经循行过腹部,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四条。一、有四条阴经经脉联系胃经。1.胃经与肺经相连。《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2.胃经  相似文献   

17.
“四肢者诸阳之本”,语出《素问·阳明脉解》篇。对此古之大家认识不一。如王冰曰“阳受气于四肢,故四肢为诸阳之本也”,高士宗曰“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四肢者诸阳之本也”。今之学者亦仁智互见,多力从“本”字解惑。如胡永年认为,“本”作“依据”解(《陕西中医》,1982年2期);齐金成认为,“本”应作“末”(《河南中医》,1982年3期);赵喜新则认为,“本”应读若滔  相似文献   

18.
试论《脉书》与《经脉》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书》是指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所记载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本》和《阴阳本》)。《经脉》是指《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脉})篇。通过学习、分析、比较,我们认为《脉书》与《经脉》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正经脉的数目《足臂本》和《阴阳本》均记载了11条经脉,手为二阴(大阴、少阻),缺少手厥明心包经。而《经脉》记载了手、足各三明三阳经脉,共计12条,其重大意义不单是经脉数量的增加,弥补了《脉书》中阴经与阳经的不平衡,而且纠正了《脉书附手太阴肺经与手厥阴心包…  相似文献   

19.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述了两种十一脉说,这两种学说除未与脏腑建立系统联系,没有循环流注观念外,其余内容已与《内经》有关理论比较接近。事物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可以推测,在十一脉说之前,当存在更原始的说法。首先从经脉帛书分析:(1)经脉命名方面,《阴阳十一脉灸经》在足脉前不署“足”字,径称“××脉”,似乎这些经脉本属于足,无须注明,而在臂脉,则必以“肩脉”、  相似文献   

20.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历代医家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各不相同,其中分歧最大者为“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一句。下列举有代表性的三家观之:其一,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阳明为阴阳脏腑之海,五脏六腑各因十二经脉受气于阳明,故经脉得为胃行津液之气”。他认为十二经脉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