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70例髁变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30例)及手术治疗组(40例),随访1年,对2组患者的解剖及咀嚼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组患者解剖恢复及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守治疗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在恢复关节功能及解剖位置优于保守治疗,在临床工作中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颌间牵引的最佳治疗和护理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2007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86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病人均达到正常咬合关系,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颌骨骨折行颌间牵引钉牵引固定,加之对症实施有效的口腔护理,对骨折的愈合和咬合关系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潘学锋  华择权 《现代保健》2011,(15):164-165
目的 探讨下颌髁突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62例早期髁突骨折患者,其中手术治疗24例,非手术治疗38例.术后随访6周-1年,拍摄髁突正侧位X线片测量髁突角度和检查开口度、开口型及咬合关系.结果 术后1年X线片显示,手术治疗组髁突移位角度明显小于非手术组髁突移位角度,手术组的开口度大于非手术组,开口型亦好于非手术组.结论 对伴随有移位的髁突骨折手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牵引钛钉行颌间牵引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126例采用牵引钛钉配合微型钛板内固定行颌间牵引固定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对其术后1~30d进行观察,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结果 126例患者中,有1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2%(12/126).其中,牵引钛钉松动4例、咬合关系不良2例、牵引钛钉脱落1例、牵引钛钉周围感染1例、牵引钛钉植入时穿透上颌窦1例、牙根尖周组织损伤1例、神经损伤1例、口腔黏膜溃疡1例.结论 应用牵引钛钉行颌间牵引固定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卫生等优点,是近几年颌间结扎固定的新方法,但其术后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术者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髁状突位于面中部,邻近解剖结构复杂,所以长期以来,临床上治疗髁状突骨折大多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近年来,有学者认为髁状突骨折的非手术治疗虽然能基本恢复咀嚼功能,但它忽视了关节结构的解剖复位;随着微型钛板的广泛地应用,坚强内固定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髁状突骨折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对2000~2005年我院收治的56例髁状突骨折患者,共72侧髁状突骨折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做出分析和总结,以求为选择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解剖复位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4例低位髁状突骨折且有移位,移位角度大于30°~45°,升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4~5mm的患者,采用小型钛板复位。结果:术后患者创口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术后半个月张口度大于25mm。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术可以有效恢复骨折髁状突的解剖复位,可早期恢复下颌功能运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发生、治疗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通过对65例86侧髁突骨折病案资料的调查,对髁突骨折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伤、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髁突骨折好发于21~30岁;男性多于女性;摔伤(32例)为主要致伤原因;髁突骨折42侧发生在囊内,其中矢状骨折40侧,37侧发生在髁颈部;23例合并颏部骨折;7例(12侧)采用闭合治疗,58例(74侧)采用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62侧,摘除骨折片12侧;25例随访患者治疗后下颌能进行良好的前伸、侧牙合运动.[结论]髁突骨折好发干囊内,以矢状骨折多见.跌落伤是髁突骨折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股骨髁上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股骨闭合或开放复位,股骨髁上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38例,其中横断骨折14例、斜行及螺旋形骨折19例、粉碎性骨折5例. 结果 术后X线摄片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随访3~6个月,X线摄片示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股骨髁上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7,(10):1409-1410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予以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固定良好,无排斥反应、断裂,周围骨质无吸收、疏松现象,未发现牙齿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GSH钉在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的疗效。结果表明,16例平均随访1年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Kolmert制定的评价标准,优9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87.5%。故GSH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评价成人踝状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焦作市人民医院口腔领面外科2006年至2011年间43例髁状突骨折成人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愈合,张口度,咬合关系等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结论 手术治疗成人下颌骨踝状突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下颌骨髁状突是构成颞下颌关节的重要部位,具有特殊的功能,也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常因下颌骨颏部受撞击而发生骨折,在基层医院经常遇到因外伤,车祸等原因所致的髁状突骨折。目前对髁状突骨折的治疗存在着不同观点。现将我科1994年11月~2003年6月收治的27例髁状突骨折病人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方振炎 《现代保健》2012,(21):128-129
目的:观察应用颌间牵引钉应用于治疗颌骨骨折的优点、注意事项及临床适应证。方法:对38例颌骨骨折病例,应用颌间牵引,恢复上下颌的关系并加以固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骨折的坚强内固定。结果:38例均I期愈合,1例发生轻度咬合错乱,经调磨咬合早期接触及缺牙修复后恢复正常。结论:颌间牵引钉适合多种类型骨折,创伤小、方便舒适,可以取代传统的以牙为固定源的牙弓夹板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项莉萍 《现代医院》2004,4(7):68-69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 (GSH钉 )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对 76例手术患者进行护理 ,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对膝周围皮肤及软组织护理和按摩提拉 ,并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术后护理 :术后 5天内膝关节以“静”为主 ,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5天后以“动”为主 ,膝关节屈伸锻炼。 2周后可加大屈膝角度 ,可适当负重站立。结果  76例术后恢复良好 ,膝关节屈伸达到90°。结论 术前做好膝周围皮肤准备 ,早期功能锻炼 ,根据不同的时期进行护理干预 ,对患者下肢的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技术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髁突-下颌支联合体骨折中的应用.方法16例(18侧)髁突-下颌支联合体骨折患者中,2侧髁颈部骨折,11侧髁颈下骨折,5侧下颌支骨折;6侧髁突骨折段无明显移位,10侧髁突骨折段有明显移位,2侧髁突骨折段脱位.术中经口外入路或经口内入路,在内镜监视下复位移位的骨折段,并利用穿刺套管完成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患者恢复原有的咬合关系,骨折段复位;术后随访12~36个月,关节功能良好、骨折固定稳固、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口内入路或经口外入路内镜辅助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髁突-下颌支联合体骨折具备可行性;该手术方式具有微创和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探讨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19例齿状突骨折患者在牵引复位基础上,术中在C臂监视下行前路空心钉固定。结果J8例获得(14.5±2.6)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满意愈合,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17例为E级,1例D级。结论前路空心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好,重建寰枢关节的稳定性和保留寰枢关节的活动性,是治疗齿状突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距膝关节面15 cm以内的股骨远端多为松质骨,髓腔较宽,临床上此部位骨折较常见,为多块多段的粉碎性骨折,再加上与腘窝重要血管、神经相邻,术中处理比较困难,术后并发症多,致残率高[1~3].2001-01/2004-01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髁螺钉板(DCS)治疗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8年2月-2005年8月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放性骨折13例,闭合性骨折22例。结果随访8—76个月,平均(38±2)个月,按照Schatzker评分,优良率分别为AO/ASIF分类A型骨折87.5%,C型骨折81.8%。35例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4—22周,平均(17±2)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无深部感染、畸形愈合、主钉及锁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骨折愈合率高且并发症少,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15例患者(18侧)髁突囊内矢状骨折,经耳屏前途径行髁突解剖复位,用2颗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行临床与影像学追踪观察.结果 平均追踪18个月,全部患者疗效满意;14例痊愈,1例轻微错合,均无关节症状.影像检查示2例髁突轻微骨质吸收和形态异常,12~18个月后钉道由骨小梁充填.结论 可吸收螺钉固定髁突囊内矢状骨折方法简便,疗效确却,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