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可能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疗效良好4例,中残5例,重残3例,死亡14例.结论 本组病例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平均时间为4.3 d.梗死部位主要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可增加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后进行开颅手术,并发脑梗死与低血压的因素分析与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入院的重度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与低血压的患者35例,探讨术后脑梗死与低血压原因。其中选择保守治疗的有13例,再次手术者22例。结果35例重度颅脑损伤开颅术的患者,术后按GOS评分,预后良好者14例,中度残疾者5例,重度残疾者4例,植物生存者2例,死亡10例。脑梗死一般发生于术后6小时至9天之内,并发创伤性低血压,其中>100mmHg者15例,100mmHg-90mmHg者9例,<90mmHg者11例。再次手术者其脑梗死与低血压并发症患者明显减少,二次手术后患者情况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易并发脑血管损伤、创伤性低血压等,加上术中易损伤供血动脉、止血药物的使用以及脱水剂的使用不当等引起脑梗塞及低血压。二次手术明显减轻了术后脑梗死与低血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分析了86例经CT、MRI,证实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梗死的临床、影像学、外科治疗及药物治疗.结果按GOS结果评分良好8例,中残39例,重残21例,死亡18例.术后CT复查5例2个月后,14例4个月后恢复正常.42例6个月后脑梗死范围缩小,19例1年后脑梗死范围没有改变;其余6例未复查.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病情进展快且严重,死亡率高.但如果及时预防,早期诊断和正确而有效地治疗,将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诊治经验,以提高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15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具体情况及合并伤的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案,分析相应的处理方式、效果及预后.结果 15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合并肺外脏器损伤128例(包括各类骨折178例次,腹内脏器损伤69例次,心脏及大血管损伤或心包填塞13例次,颅脑损伤、颅骨骨折9例次).治愈134例(89.3%),行单纯胸腔穿刺28例,胸腔负压闭式引流49例,开胸手术57例;死亡16例(10.7%),死亡原因:创伤性休克5例,颅脑损伤出血致脑疝2例,左心室破裂心包填塞1例,脾破裂1例,肾蒂损伤1例,急性肾衰竭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伴严重肺部感染2例,肝破裂修补术后腹腔迟发性大出血1例,胃肠道破裂修补术后合并全身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结论 及时准确的病情判断、早期积极抗休克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把握创伤性血气胸的开胸指征,积极处理合并伤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是后期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脑梗死(PTCI)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 其中48例合并PTCI(观察组), 132例不合并PTCI(对照组), 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 分析颅脑损伤合并PTCI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颅骨骨折、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合并多发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线移位、脑疝、弥漫性脑肿胀、去骨瓣减压、失血性休克、入院Rotterdam CT评分>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脑疝、弥漫性脑肿胀、失血性休克是PTC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tterdam CT评分分值越高, 患者PTCI的发生率越高。观察组预后良好11例, 预后不良37例, 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2.45 ± 1.22)分;对照组预后良好74例, 预后不良48例, GOS评分(3.69 ± 1.10)分;两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分析了 86例经CT、MRI ,证实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梗死的临床、影像学、外科治疗及药物治疗。结果 按GOS结果评分 :良好 8例 ,中残3 9例 ,重残 2 1例 ,死亡 18例。术后CT复查 :5例 2个月后 ,14例 4个月后恢复正常。 42例 6个月后脑梗死范围缩小 ,19例 1年后脑梗死范围没有改变 ;其余 6例未复查。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病情进展快且严重 ,死亡率高。但如果及时预防 ,早期诊断和正确而有效地治疗 ,将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形成的各种因素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5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术中处理方法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广泛严重脑挫裂伤、长时间脑组织缺血缺氧、长时间脑疝等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进行预后评定:良好1例(4%),中残3例(12%),重残5例(20%),植物生存1例(4%),死亡15例(60%).结论 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充分减压,缓慢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改善脑部缺血缺氧是预防及治疗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病情转归。方法吲顾性分析149例老年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减少,硬膜下血肿及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增多,术后患者易再出血,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结论老年急性颅脑损伤预后较差,要加强病情早期观察处理,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损伤机制和治疗有了很多新的进展,特别是继发性损伤脊髓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脊髓损伤后综合防治显示出较好效果.探讨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损伤机制和治疗进展,能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有效治疗将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征、形成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颅脑损伤术后再次开颅探查证实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类型、部位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结果 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部位与原血肿部位比较:邻近型3例,远隔型1例,对侧型8例.迟发性血肿类型:脑内2例,硬脑膜外8例,硬脑膜下2例.迟发性血肿与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的关系:8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可见颅骨骨折7例,其中3例原骨折处无血肿,2例骨折为冠状跨窦,骨折缝>3mm,3例骨折处有少量硬脑膜外血肿;2例脑内血肿术前CT扫描时发现有不同程度脑挫裂伤;2例硬脑膜下血肿中1例伴有皮层挫裂伤,1例为桥静脉断裂出血.结论 颅脑外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脑膜外、硬脑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膜或皮层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致不同类型的血肿,低氧血症、脑血管麻痹痉挛、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气道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采用GOS预后评价标准,14例预后较好(39%),其中恢复良好8例,中残6例;预后较差17例(47%),其中重残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5例(14%)。抢救成功率86%。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扣背吸痰,有效的气道湿化,减少呼吸道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2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伤后血压、脑损伤类型、是否并发脑疝、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手术等相关因素与外伤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发外伤性脑梗死者61例,其中年龄、低血压或休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并发脑疝、合并糖尿病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关系密切(P<0.05)。结论年龄、低血压或休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并发脑疝、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是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通过CT、MR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DSA脑血管造影等技术早期诊断外伤性脑梗死,采用多种治疗方法提高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颅脑外伤患者及时行头颅CT检查及复查,对早期怀疑脑梗死患者行MR DWI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DSA脑血管造影等技术有助于早期作出外伤性脑梗死的正确诊断及判断预后,并结合临床表现给予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对外伤性脑梗死的手术时机、术式、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2例死亡,其中4例患者偏瘫进行性加重,2例患者出现失语.随访半年,11例患者均有好转,生活自理8例.经TCD检查的12例患者,发现血流异常,给予干预,有7例患者生活可自理.2例经DSA发现栓塞血管后,行尿激酶溶栓治疗,1例完全再通,1例死亡,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大骨瓣减压术,全部存活,遗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对怀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多种技术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有选择地及时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治疗,有助于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检测方法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例颅脑创伤患者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是否满足脑血管痉挛诊断标准分为痉挛组和对照组。结果全部受检者中出现脑血管痉挛7例,未出现脑血管痉挛13例。痉挛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1例,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痉挛组5例患者重残3例,中残1例,恢复良好1例;对照组12例患者重残2例,中残2例,恢复良好8例,两组恢复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创伤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后会增加病死率,存活患者中,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功能评价也更差。预防颅脑创伤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5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头颅CT示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6例,硬膜下血肿4例,小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1例,复查发现进展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4例。血肿位于单侧后颅窝22例,位于双侧后颅窝3例,血肿骑跨横窦2例,合并颅骨骨折10例,人字缝分离3例,合并幕上血肿4例。血肿致梗阻性脑积水形成5例,第四脑室、环池受压变形4例。12例行保守治疗,1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1例。伤后6个月,24例患者预后按GOS分级:2分1例;3分4例;4分10例;5分9例。保守治疗患者与手术患者平均预后分级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合并大面积脑梗塞的病因,寻找有效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参照GOS标准,16例患者出院时4例死亡(25.0%),植物生存3例(18.8%),重残3例(18.8%),轻残4例(25.0%),良好2例(12.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脑血管痉挛、颅内压增高、术中持续低血压、血管损伤等因素是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高危因素,需密切观察病情,妥善处理,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要求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脑水肿面积的变化、GCS、APACHE-Ⅱ评分、疗效与预后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患者脑水肿面积、GCS、APACHE-Ⅱ评分、疗效与预后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颅脑损伤,能够明显减轻脑组织水肿,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进行分析。方法对62例重型脑外伤后机械通气24 h以上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认为气道损伤、不合理用药和细菌易位、呼吸治疗相关器械污染、不良卧位、营养不良、基础疾病和不良心理反应是相关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落实相应护理措施后,36例单纯气管插管患者仅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6例气管切开患者有2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总感染率为4.8%,低于国内一般感染率水平(9%-70%)。结论在预防和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时,通过保护气道、合理用药、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体位护理、营养支持、治疗基础疾病治疗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11例中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危重病例、老年患者、合并有脑疝、脑疝时间长、有高血压病史均可增加脑梗死的机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有脑疝及高龄、合并高血压病史易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对脑外伤的及早治疗,积极预防脑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配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8月,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前后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4.52±1.13)d,骨折和外伤痊愈时间(33.14±3.16)d,功能恢复时间(53.17±2.52)d,并发症3例,患者满意度8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9.42±2.63)d,骨折和外伤痊愈时间(44.25±4.61)d,功能恢复时间(72.06±3.16)d,并发症7例,患者满意度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创伤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整体护理对尽快痊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