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特异和特异性梅毒抗体血清学方法筛查效果,为采供血机构选择梅毒筛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同时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对48235份献血者血液标本做筛查试验,对检出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RPR法阳性率0.21%(103/48235);TP-ELISA法阳性率0.42%(202/48235),2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68,P〈0.01)。经TPPA法确认187份梅毒阳性血标本中RPR法检出阳性率为52.41%(98/187),TP-ELISA法检出阳性率为96.26%(180/187),2法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3,P〈0.01)。111份RPR法阴性、TP—ELISA法阳性血标本,经TPPA法确认为阳性89份;12份TP—ELISA法阴性、RPR法阳性血标本,经TPPA法确认为阳性7份。结论TP-ELISA法梅毒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RPR法,但两法均存在漏检、假阴性或假阳性现象,若同时采用特异和非特异性2种血清学方法进行献血者血液梅毒筛查,可有效减少梅毒经输血传播,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3种梅毒筛查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高敏感度、高特异度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方法,提高检出率,为卫生检疫执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用TP-ELISA、TRUST、金标法对102份TPPA确证阳性血清,5份TPPA可疑血清,220份TPPA确证阴性血清进行实验,比较3种梅毒初筛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TP-ELISA敏感度98.04%,特异度100%;TRUST敏感度78.43%,特异度99.55%;快速法敏感度72.55%,特异度100%。结论:作者认为对出入境人员的梅毒监测可采用TP-ELISA作为筛查方法,加急标本使用快速法。阳性用TPPA进一步确证。确证阳性做TRUST。根据滴度的变化判断梅毒的治疗效果及传染性,为检疫执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3种梅毒筛杏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高敏感度、高特异度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方法,提高检出率,为卫生检疫执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用TP-ELISA、TRUST、金标法对102份TPPA确证阳性血清,5份TPPA可疑血清,220份TPPA确证阴性血清进行实验,比较3种梅毒初筛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TP-ELISA敏感度98.04%,特异度100%;TRUST敏感度78.43%,特异度99.55%;快速法敏感度72.55%,特异度100%.结论:作者认为对出入境人员的梅毒监测可采用,I'P-ELISA作为筛查方法,加急标本使用快速法.阳性用TPPA进一步确证.确证阳性做TRUST.根据滴度的变化判断梅毒的治疗效果及传染性,为检疫执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实验室确诊为梅毒的血清标本,共计2000份,其中男性1002例,女性998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43.56±16.12岁.将上述2000份梅毒标本接受ELISA、RPR、Trust、TPPA检测.分析(1)ELISA、RPR及PCR对检测梅毒的阳性率.(2)以TPPA为最终结果,检测ELISA、RPR及PCR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假阴性.结果:(1)ELISA、RPR及PCR对检测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98.4%、99.1%、99.0%,比较有差异(P<0.05).(2)以TPPA检测为金标准,RPR、ELISA、PCR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假阴性比较有差异(P<0.05),以ELISA法检测方法最佳,灵敏度、特异度高,假阳性、假阴性低.结论:本文认为ELISA法可作为临床检查梅毒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3种梅毒检测方法在献血筛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RPR、ELISA和PCR 3种梅毒检测方法在献血筛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选择适合血站大规模血液筛检的梅毒检测方法。[方法]用RPR法和ELISA法对32 327份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同时进行梅毒检测,对任意一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使用荧光PCR法和TPPA法进行检测。[结果]在32 327份标本中,RPR阳性108份,ELISA阳性174份;201份RPR阳性和/或ELISA阳性的标本,PCR全部阴性;108份RPR阳性标本中TP-PA阳性81份,174份ELISA阳性标本中TPPA阳性144份。[结论]综合考虑方法学和实际操作等因素,3种梅毒检测方法中,ELISA目前最适合血站大规模的血液筛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标准参考方法、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RPR)3种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结果的方法学验证。方法肿瘤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5 230例,经罗氏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初筛。阳性者进行TPPA和RPR抗体滴度检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 230份样本用ECLIA法进行初筛试验,阳性样本167份,用TPPA法确认,其中阳性样本160份。RPR法检测41份为阳性。罗氏E60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灵敏度为93.13%,特异度为99.65%,阳性预测值为89.12%,阴性预测值为99.78%;RPR法灵敏度为25.63%,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97.71%,阴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罗氏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适用于梅毒初筛试验,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梅毒血清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住院病人梅毒筛查方案,以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避免漏检和误诊。方法:先用ELISA方法对14028例住院病人进行检测,对阳性标本再作TPPA及RPR检测,结果以TPPA和RPR最高稀释倍数为阳性报告。结果:以TPPA为确认结果,ELISA梅毒检测敏感性为100%,假阳性率为2.08%,RPR检测敏感性为100%,假阳性率为1.35%;ELISA检测阳性标本OD值大于1.5倍阴性对照OD值又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的标本47例(7.7%),OD值小于5倍阴性对照OD值的标本有107例(17.5%),OD值大于5倍阴性对照OD值的标本43例(7.0%)。结论:此筛查方案既能减少假阳性和漏检,又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ELISA方法检测梅毒要注意钩状效应造成的假阴性结果,阳性的结果要谨慎结合临床表现,才可以诊断是否感染梅毒。  相似文献   

8.
赵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940-4941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在孕产妇梅毒初筛中的应用。方法:对11 044份孕产妇血清标本分别用ELISA和RPR法做梅毒检测,所有阳性标本再用TPPA确诊。结果:11 044份标本中,ELISA法阳性88例,占受检总数0.80%。TPPA阳性86例,占受检总数0.78%,TPPA、ELISA、RPR同时阳性25例,占受检总数0.23%。结论:ELISA法的假阴性率很低,在孕期进行梅毒血清学ELISA初筛试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TP-ELISA和RPR联合检查梅毒抗体的缺陷,探讨解决办法,建立本实验室梅毒检测和报告系统。方法:用TP-ELISA法筛查梅毒,对筛查阳性标本和S/CO值在0.70~0.99范围的疑似标本,进而做RPR、Gold-Labeled和TPPA。结果:TP-ELISA法检出的186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181例,阳性符合率为97.31%(181/186);其中121例RPR阳性,且TPPA确证试验均为阳性;65例RPR阴性,TPPA确证60例阳性,5例为阴性。31例S/CO值在0.70~0.99之间的标本中,TPPA阳性8例。结论:TP-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缺陷,应做TP-ELISA、RPR、Gold-Labeled联合检测,进一步用TPPA确证,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儿童梅毒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沈阳市儿童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4230例,分别进行了以下检测: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胶体金法( SYP)、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用三种方法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经任意一项检测为阳性即视为阳性患者共28例。其中三项检测均为阳性4例(14.3%),有两项检测为阳性11例(39.3%),只有一项检测为阳性13例(46.4%)。确诊阳性患者15例。在检测中TRUST特异度(92.3%)高,但敏感度(40.0%)低;SYP敏感度(86.7%)高,但特异度(7.7%)低,均不适宜单独作为初筛检测试验。应用TRUST和SYP联合检测作为初筛试验,其中任意一种为阳性结果,灵敏度为100.0%。结论用TRUST、SYP联合作为梅毒初筛检测试验;TPPA可以用作梅毒确诊实验;TRUST适宜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联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2019年1—12月接诊做病毒筛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对患者进行梅毒抗体ELISA方法检测,筛选出结果呈阳性的726例患者进行TPPA检测及实施RPR测定血清滴度,将三种方法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的762例血清标本中,TPPA(+)、RPR(+)者260例,TPPA(+)、RPR(-)者285例,TPPA(弱反应性)、RPR(-)者33例。TPPA阳性和弱反应性共578例,ELISA法与TPPA法的符合率为75.85%,假阳性率为24.15%(184/762)。结论 ELISA法联和TPPA、RPR方法同时对患者进行梅毒检测,可以避免产生假阳性现象,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保证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治疗,同时便于观察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ELISA及TRUST方法用于梅毒抗体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梅毒检测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一种更适合大批量母血和脐血标本的梅毒筛查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7年12月天津市脐带造血干细胞库的母血和脐血标本共8005份(16010对),同时用ELISA和TRUST方法进行检测,对任意一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方法进行确认。结果TRUST法的阳性检出率是0.33%(52/16010),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是0.55%(88/16010)。52份TRUST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中经TPPA确认为阳性的有41份,有11份为假阳性;88份EUSA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中经TPPA确认为阳性的有87份,有1份为假阳性,(P〈0.05)。结论用ELISA作为检测脐血梅毒的初筛方法,能够确保临床脐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黄石口岸某公司劳务输出人员这一特定人群中梅毒感染高发情况。提出针对特定人群的梅毒防治方案。方法收集2007年1~6月份黄石某公司组织出国的1256名劳务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实验室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法对受检者血清进行检测,对阳性者逐一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受检的1256名人员中,梅毒感染者16例,TPPA和RPR二项检测均为阳性者8人。TPPA检测阳性而RPR检测阴性者8人。梅毒感染率为1.28%。结论在以青壮年和特殊工种为主的这批出国劳务人员中,其梅毒感染率(1.28%)已大大高于黄石口岸梅毒的平均检出水平,也大大高于其它口岸梅毒的检出水平。在出入境人员体检中,出国劳务人员,尤其是青壮年男性或某些特珠工种为主的劳务输出人员是梅毒等性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督促监测以及对其进行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梅毒三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TPPA、ELISA、TRUST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优越性及不足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适合输血患者输血前筛查梅毒的方法,避免输血相关传染病,保护患者和医院利益。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对153例临床确诊的梅毒阳性血清标本和75例正常血清标本进行对比检测。结果TRUST试验敏感性为72.5%,特异性为72.0%;ELISA试验敏感性为96.1%,特异性为96.0%,TPPA试验敏感性为98.0%,特异性为100%,TRUST与ELISA和TP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PPA特异性好,可作为梅毒的确证实验;抗TPELISA法特异性和灵敏度接近于TPPA法,是目前用于检测梅毒抗体的首选方法;TRUST法特异性差,但可作为抗TPELISA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12290例肿瘤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和试剂对肿瘤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提高阳性检出的准确度。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和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同时检测标本,阳性标本再进行苍白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12290例肿瘤患者血标本采用TRUST方法与ELISA方法初检,共检出梅毒阳性者483例,对483例初检阳性的标本,采用TPPA方法确认实验复检阳性的为419例,阳性率为3.41%。其中两种方法同时阳性者124例,采用TPPA方法复检全部为阳性。用TRUST方法检出阳性245例,采用TPPA方法复检阳性的为196例;用ELISA方法检出阳性362例,采用TPPA方法复检阳性的为347例。结论患者标本单一方法检测,漏检的机会较大,且假阳性多。从医疗单位避免医疗纠纷和患者减少心理压力及家庭矛盾两方面考虑,标本的检测最好是一遍ELISA方法和一遍TRUST方法双法筛查,阳性标本再用TPPA方法进行生物学假阳性甄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凝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的应用价值,制定出结合实际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案。方法同时采用RPR、ELISA、TPP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RPR、ELISA、TPPA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最高,漏诊率为0,特异度也高达98%。结论 RPR、ELISA、TPPA三种方法联合检测是临床工作中梅毒筛查和诊断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应用TP-ELISA与RPR法检测吸毒人群梅毒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试验)、RPR(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等三种方法检测吸毒人群的梅毒抗体,了解TP-ELISA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吸毒人群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使用TP-ELISA和RPR两种方法对454份吸毒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对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标本用TPPA法进行确认。结果TP-ELISA检出阳性标本33份,RPR检出阳性标本17份,阳性率分别为7.26%和3.74%,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PPA检测符合率达到100%。结论TP-ELISA试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RPR试剂,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重复性好,操作方法简便,通过酶标仪直接读取数据,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站献血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18.
王毅  李萍  张倩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2):112-113,142
目的比较TP-ELISA、TP-PA、RPR 3种梅毒检测方法,为选择梅毒感染状况筛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法(ELISA)进行抗体(包括IgM、IgG)检测,并与RPR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3种方法检测结果有反应性的标本,再用TPPA法进行确证。结果ELISA-IgM法有反应性率2.28%(9/394),RPR法有反应性率3.30%(13/394),ELISA-IgG法有反应性率13.20%(52/394);ELISA法与TPPA法符合率97.9%(47/48),RPR法与TPPA符合率25%(12/48),IgM法与TPPA符合率14.58%(7/48)。ELISA法与RPR及IgM法差异有高度显著性。ELISA法与TPHA法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LISA法能满足疾控机构监测的需要,可以在特殊人群梅毒感染状况检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3种不同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茂良  周仁芳  王珏  何龙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10):1255-1255,1263
目的:比较3种不同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TRUST、TPPA、ELISA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98.33%、98.89%。特异性分别为78.86%、96.57%、90.86%。同时发现ELISA检测时存在假阳性。结论:TRUST不适合作为梅毒的诊断。ELISA可作为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一种理想筛查方法。但对ELISA阳性标本应做TPPA检测,对ELISA检测阴性的标本则不需要TPPA确诊。  相似文献   

20.
早期梅毒实验室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梅毒可靠及时的诊断方法。方法 以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D-F)、梅毒螺旋体被动乳胶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卡片试验(RPR)3种检查方法对128例一期梅毒及190例二期梅毒分别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128例一期梅毒中,D-F阳性107例(83.59%),RPR阳性91例(71.09%),TPPA阳性93例(72.66%)。在190例二期梅毒中,RPR、TPPA均为阳性(100.00%)。结论 在一期梅毒诊断中D-F检查,优于RPR及TPPA方法。在二期梅毒诊断中,RPR与TPPA阳性率达(10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