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足口病(HFMD)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近年来,手足口病在东南亚流行并呈上升趋势,2008年5月2日我国将其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表现为手、足、臀、口腔粘膜等部位斑丘疹和发热,一般预后良好,轻型可自然痊愈,HFMD流行时伴较高的死亡率,该病亦可引起心肌损害,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韦海春 《现代保健》2008,(35):103-104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2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同时选择40例健康儿童做对照组。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K—MB、α—HBDH与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K、LDH、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心肌损害,免疫功能低下、紊乱。  相似文献   

3.
血常规及心肌酶测定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手足口病有小规模流行甚至局部暴发的可能。笔者所在地区1月~5月份共发生手足口病160例。手足口病是由肠道腺病毒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手、足及口腔粘膜出现大量散在疱疹,疱疹突起、放亮,有大量胞液。此病常在0~4岁婴幼儿中间发生流行,能引起患儿多脏器损害,甚至引起死亡。临床上如能及早地确诊该病,对增加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有重要意义。作者以12名正常儿童(0~4岁)作为对照组,16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测定组,分别测定血常规及心肌酶谱,对测定结果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藏淑坤 《中国保健》2009,(17):807-808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各型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肺组织处于炎症状态时,由于缺氧与感染,病原体和毒素侵袭心肌,特别是发生重症肺炎时,体内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增加,直接损伤心肌细胞生物膜。心肌细胞对感染中毒及缺氧尤为敏感,其代谢产生和释放酶学的变化可以反映早期心肌损伤。心肌酶谱是对心肌酶进行检查,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可通过心肌酶谱检测早期反映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程度。现将本院收治2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中的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林德华 《中国保健》2007,15(15):8-9
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心肌酶异常与病情发展及轻重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7月~2004年10月住院39例重症VE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并以26例轻症VE患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VE患儿易于发生血清心肌酶升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与VE患儿病情轻重、存活关系密切.结论血清心肌酶释放水平高低,对危重症的VE的危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心肌酶释放水平越高,病情则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神经系统及心肌的损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进一步明确心肌损伤后心肌酶学的变化,以及它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对9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中的心肌酶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立文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6):70-70,72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原,它除了致婴幼儿急性胃肠道感染外,尚可引起肠道外多系统的损害。本文对3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提示部分小儿存在心肌损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小儿肺炎时血清心肌酶的变化,笔者对84例肺炎急性期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GOT、LDH、CPK)的检测,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对象:84例均经临床确诊为肺炎的住院病人。诊断按1987年卫生部颁布的小儿肺炎诊断标准。男46例,女38例,年龄<1岁18例、1~3岁  相似文献   

9.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活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中天氡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变化。方法 在患者入院第1日采静脉血3ml,离心后取血清进行AST、CK和LDH活性测定,测定方法均为动力学法。健康对照者在门诊采静脉血3ml,测定方法同上。结果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中AST、CK和LDH活力均显著升高,而且与中毒程度有关,中毒越重,酶活性越高,EKG异常变化越显著。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常造成心肌损伤,及时检测中毒患者血清中AST、CK和LDH活性,对了解心脏损害及其损害程度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心肌酶谱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预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5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人群血清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hs-CRP(6.05±1.00)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5±0.04)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ST、CK、LDH、CK-MB水平及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便于及时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丽 《中国保健》2010,(5):50-51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及临床缓解期血清心肌酶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照36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经治疗临床缓解后心肌酶学变化。结果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临床缓解期,急性发作期患者经治疗后心肌酶显著下降。结论血清心肌酶学变化可帮助估计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杨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736-2737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酶改变是否与血常规改变具有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医院从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所诊治的1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的女患儿有55例,男患儿有80例.住院期间监测血常规,WBC小于或等于109/L者为对照组,WBC小于10109/L者为研究组.将患者分为研究组有75例,对照组有60例.首先是对照组在入院后即将进行血常规检查,经过两天后就可以复查,出院前再次复查一次.治疗组在进院后的三天化验心肌酶五项(HBD、LDH、ALT、CK、CK-MB),进行密切观察,两次化验中任意一次CK-MB升高均属于心肌酶升高.最后检测心肌酶与心肌特异性同工酶(CK-MB)的改变是否与血常规变化具有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儿心肌酶的升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病程中对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4年EV71感染患儿998例,其中CK-MB/CK〉5%的患儿共477例,根据是否存在心肌损害分为心肌损害组(35例)和非心肌损害组(442例),非心肌损害组按治疗方法分为营养心肌组(209例)和常规治疗组(233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心肌损害组联合营养心肌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营养心肌组联合营养心肌治疗。比较各组患儿CK—MB动态变化规律,采用ROC曲线分析CK—MB/CK对心肌损害的预测价值。结果998例EV71感染患儿中约47.8%(477例)伴有CK-MB/CK异常,3.5%(35例)伴有心肌损害。非心肌损害组患儿CK.MB通常在发病的第2-3天达到高峰,持续1~2d,1周左右下降至正常水平;心肌损害组患儿CK—MB高峰则出现在病程的第6~8天,持续4周才缓慢下降至正常水平。营养心肌组和常规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及病程第7天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7,1.37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K—MB/CK预测心肌损害曲线下面积为0.638(95%CI:0.554-0.723),以CK—MB/CK=5.0%为界值,其预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为76.5%,特异性为53.2%。结论CK—MB在EV71感染病程中可能存在固有的变化规律,CK-MB/CK对于心肌损害诊断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14.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化验心肌酶,并与健康儿心肌酶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PK异常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OT、α-HBD和CK-MB、LDH-L异常例数两组比较差异分别有显著性(P<0.05)和极显著性(P<0.01)。两组心肌酶值比较,CK-MB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余心肌酶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一过性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90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α-羟丁酸脱氢酶(HBD)、激酸激酶同工酶(CKMB)、激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同时90例患儿均做常规12导心电图.对心肌酶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例数进行统计.结果HBD的异常率为10.3%,CKMB的异常率为31.1%,CK的异常率为38.9%,LDH的异常率为46.0%,AST的异常率为10.0%.心电图ST-T异常率为14.4%,发生早搏的为24.4%,传导阻滞的为27.8%,异位心动过速的为8.9%.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为19例,诊断疑似心肌炎的为15例.结论部分HFMD患儿可存在心肌损害,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90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α-羟丁酸脱氢酶(HBD)、激酸激酶同工酶(CKMB)、激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同时90例患儿均做常规12导心电图。对心肌酶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例数进行统计。结果:HBD的异常率为10.3%,CKMB的异常率为31.1%,CK的异常率为38.9%,LDH的异常率为46.0%,AST的异常率为10.0%。心电图ST-T异常率为14.4%,发生早搏的为24.4%,传导阻滞的为27.8%,异位心动过速的为8.9%。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为19例,诊断疑似心肌炎的为15例。结论:部分HFMD患儿可存在心肌损害,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03年11月~2004年12月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儿科20例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心肌酶CK-MB检测。结果:12例心肌酶CK-MB有明显升高占60%,8例正常。心肌肌钙蛋白Ⅰ升高5例占25%,正常高限值2例,正常13例。结论:心肌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升高均不同程度反映感染性腹泻患儿易合并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03年11月~2004年12月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儿科20例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心肌酶CK-MB检测.结果:12例心肌酶CK-MB有明显升高占60%,8例正常.心肌肌钙蛋白Ⅰ升高5例占25%,正常高限值2例,正常13例.结论:心肌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升高均不同程度反映感染性腹泻患儿易合并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9.
电损伤致心脏损害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损伤时患者心电图表现类型及心肌酶谱变化。方法对1998~2004年收入院的71例电损伤患者的心电图类型,以及其血液心肌酶谱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电损伤患者心电图异常常见表现可大致分为4类:①心脏窦房结功能异常引起的心率失常。②心脏电冲动传导异常。③心脏缺血或心肌细胞的损害表现。④出现心脏异位搏动。心律失常30例患者中合并有心肌酶谱异常者23例,占76.67%。结论电损伤心电图表现复杂多变,既可以表现为心律失常亦可以表现心肌缺血和心肌损害。临床上应注意做必要的心电图的检查和心电图监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EV71手足口病(HFMD)轻症患儿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心肌酶和NSE表达特点, 为探讨HFMD发病机制、监控和干预疾病进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EV71感染手足口病轻症患儿外周血125例( 轻症组,2.13±0.81岁)和健康儿童外周血125例( 对照组, 2.13±0.81岁), 分别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IgA、IgG 和IgM;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症组患儿TNF-α,Ig G,CK-MB和NSE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 =11.171, 5.165, 3.894,3.145 P<0.05)。结论 观察此类指标的动态变化,有助于HFMD防控和诊治,应尽早实施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