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延 《现代保健》2014,(19):10-13
目的:研究探讨纳洛酮治疗自由基下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2例符合急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纳洛酮剂量为:中度酒精中毒为0.4~0.8 mg,重度酒精中毒为0.8 mg或0.4~0.8 mg重复应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8%,且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7±0.35)h、(53.81±7.69)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浑身发冷、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及昏迷的发生率分别为20.79%、15.84%、11.88%及7.9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43%、32.67%、26.73%及1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急性自由基下酒精中毒的疗效较好,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纳洛酮和舒血宁,评价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43%和73.33%;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较短。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缩短意识恢复时间,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章道华  金艳  吴菁 《现代保健》2010,(11):66-67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补液利尿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清醒时间。结果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清醒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P〈0.01),且未发现副作用。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纳洛酮在抢救急性酒精中毒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将1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例)和对照组(4例),观察组使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高渗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清醒的时间,分析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的酒醒时间和酒醒后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静脉滴注的方法对于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李增辉 《药物与人》2014,(7):115-115
目的:观察纳美芬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美芬。对比两组患者的意识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结:B组意识清醒和症状消失时间均较A组短(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时可以采用纳美芬、醒脑静联合纳洛酮使用,患者意识清醒、临床症状消失快,值得急症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万君梅 《中国保健》2007,15(19):43-43
目的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通过12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的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接近,观察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所以,常规剂量的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且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中的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密度为5%的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平均疗效时间比对照组缩短40~80min,症状消失的时间缩短100~200min;对照组患者平均疗效时间为(95±35)min,症状消失时间(300±120)min。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时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缓解患者的痛苦,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保暖、止吐止酸、补液、利尿等基础治疗前提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神智清醒时间及肢体运动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神智清醒时间及肢体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对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首剂给予纳洛酮2mg静注,然后将2mg纳洛酮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维持,而对照组则首剂给予纳洛酮1mg静注,继以1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持续点滴。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倒,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和平稳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酒精浓度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酒精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mg剂量的纳洛酮静注和静滴维持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明显优于1mg的剂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2010年9月-2012年11月诊治的200例中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显效时间、症状减轻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张仲廷 《现代保健》2011,(9):166-167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疗效,探讨疗效最佳,副反应最少的治疗方法.方法 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20名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依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组治疗,每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纳洛酮静脉推注后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症状均得到缓解,神志恢复的时间、住院观察时间、消化道出血率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显著缩短酒精中毒持续时间,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急诊于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7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在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42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增加醒脑静辅助治疗。观察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疗效、功能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辅助治疗用于急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纯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773-1774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0例,对两组非昏迷患者均进行催吐,以排出胃内酒精,并给予静脉滴注10%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VitC、VitB6,利尿、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研究组应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患者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见效快,可作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首选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对照组30例采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其他常规治疗相同,比较两组平均催醒时间和酒后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意识转清醒时间(P≤0.05)和酒后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单用纳洛酮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和盐酸纳洛酮注射液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能明显缩短患者催醒时间和酒后症状消失,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应用安全、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林英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98-1098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内科常见病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大学生饮酒人数不断增加,急性酒精中毒时有发生。纳洛酮救治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实验和临床的广泛印证。笔者对2002-2004年某学院6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例进行系统回顾,选择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0例,均为某学院在校大学生,其中男53例,女7例。治疗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17~23岁。对照组为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17~23岁。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中毒抢救措施,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对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程度、阿托品用药总量以及治愈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阿托品化时间均明显缩短,且治疗后ChE活力明显提高,研究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阿托品用药总量明显减少,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应用价值,适于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高压氧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氧组无论轻、重度中毒患者在意识恢复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临床应用安全,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甲氯芬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氯芬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急诊观察的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甲氯芬酯组与纳洛酮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甲氯芬酯与纳洛酮治疗.结果 甲氯芬酯组在神志清醒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上与纳洛酮组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甲氯芬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不仅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好,而且对意识障碍患者有较好的促醒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纳洛酮药物对临床表现符合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的轻中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中确诊的急性乙醇中毒,诊治时临床表现处于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其中纳洛酮治疗组54例,确诊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立即肌注纳洛酮0.4mg;常规治疗组50例,确诊后仅给予常规治疗。全部病例每20min观察呼吸、脉搏、血压和神志情况并记录。结果纳洛酮治疗组经早期使用纳洛酮后有1例出现昏睡,53例在60-120min意识清楚临床症状消失;常规治疗组有6例出现昏睡,44例在60-120min意识清楚临床症状消失;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可有效减少处于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昏睡昏迷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纳美芬和纳洛酮对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11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后30分、60分钟、90分钟和150分钟神志意识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比较,治疗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和150分钟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纳美芬对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相比纳洛酮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加快药效起作用时间,减少症状的缓解和消退时间,具有且不良反应少特点,可以在基层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