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多发于小儿,可大面积流行。以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出现皮疹为主要特点,部分病例可发生心、肺、脑等多处脏器损伤。我院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针(5mg/kg·d)及炎琥宁针(10mg/kg·d),每日1次,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10mg/kg·d)及VitC针(100mg/kg·d)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282,P<0.01);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经比较,亦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5(P<0.05)、7.227(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有关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理研究,运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经Meta分析,OR合并=5.165694,其95%的可信区间为(2.9626,9.0072)。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逆性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降低为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部分患儿可发生严重后遗症 ,甚至导致死亡。 2 0 0 2年~ 2 0 0 3年我科收治病毒性脑炎 71例 ,其中应用更昔洛韦 (商品名 :丽科伟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 3 8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 2 0 0 2年 5月年~ 2 0 0 3年 6月我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 71例 ,根据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 ,并排除其它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 :更昔洛韦治疗组 3 8例 ;男 2 4例 ,女 14例 ,年龄 6月~ 13岁 6月 ( 5 2 5± 2 …  相似文献   

5.
刘晓东 《健康必读》2008,7(5):39-40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珐70例小儿秋季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5例给予利巴韦林10mg&#183;kg^-1&#183;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静脉滴注,治疗组35例给予更昔洛韦10mg&#183;kg^-1&#183;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疗程5—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5%)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P〈0.01);治疗组,热程、呕吐、腹泻症状,平均住院时间恢复至(10%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或P〈0.05);治疗组有2例粒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停药1周后恢复正常。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727例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儿,观察其接受更昔洛韦或利巴韦林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将其分为利巴韦林组832例,更昔洛韦组895例。结果检出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共159例,占9.2%,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无性别差异,无发生率差异;但不同年龄组比较,婴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8.2%。更昔洛韦不良反应主要在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其次为变态反应;利巴韦林主要是变态反应和血液系统,其次为消化系统。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预后均好。结论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的药物不良反应多样化,侵犯不同机体系统,但发生的后果及其预后相近且在临床使用中尚能被患者及医师所接受;应严密观察婴儿组的用药,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727例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儿,观察其接受更昔洛韦或利巴韦林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将其分为利巴韦林组832例,更昔洛韦组895例.结果 检出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共159例,占9.2%,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无性别差异,无发生率差异;但不同年龄组比较,婴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8:2%.更昔洛韦不良反应主要在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其次为变态反应;利巴韦林主要是变态反应和血液系统,其次为消化系统.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预后均好.结论 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的药物不良反应多样化,侵犯不同机体系统,但发生的后果及其预后相近且在临床使用中尚能被患者及医师所接受;应严密观察婴儿组的用药,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周迎帜 《中国医师杂志》2004,6(9):1288-1289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急症,90%由病毒感染所致。作者自2000-11~2002-05采用更昔洛韦治疗3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宗良 《现代保健》2011,(16):160-161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痉挛、控制体温、降低颅内高压、给予改善脑代谢药物等.对照组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病毒唑3~5 mg/kg,口服,3次/d;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2~3 mg/kg静脉滴注,3次/d.14 d为一个疗程.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严格观察病情发展情况,观察患者发热、惊厥、神志等改善情况,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剂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更昔洛韦能够显著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病毒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英 《中国保健》2008,16(2):32-32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在常规止痰、化痰、平喘、退热、吸氧对症治疗基础上,征得家长同意后用更昔洛韦[5~7.5mg/(kg·d),ivdrp qd].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显效、有效各6例,无效0例,显效以上共34例,占85%.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显效以上共14例,占70%.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明显优于三氮唑核苷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敦化市2009—2012年间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4年间敦化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对其流行特征和三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敦化市2009—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431例,平均发病率为74.25/10万,死亡1例。城区各街道和农村各乡镇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农村报告病例占60.38%,发病主要集中在6—9月,7月达到高峰,呈单峰分布。男性病例为823例,女性病例为608例。病例集中在6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94.76%。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4.48%。结论敦化市手足口病疫情一直处于较高的发病率水平,职业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防治重点在幼托机构和农村,高危人群为6岁以下儿童。重症病例多为HEVTl型病毒感染。应建立卫生、教育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密切关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大力开展健康宣教工作,采取综合性的流行病学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颗粒联合清开灵VI服液治疗儿童手足VI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治疗I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和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治疗Ⅱ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Ⅲ组给予清开灵口服液口服;观察比较三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I组的效果明显优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表现为退热、口腔愈合、手足皮疹消退的时间明显缩短,总病程也明显缩短(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巴韦林颗粒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5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静脉使用利巴韦林和丙种球蛋白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热退和皮疹消退的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热退和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手足口病,显效快,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向萍  马玉宏  徐皓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883-4884
目的 了解重组人干扰素alb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6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118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alb肌注每日1次.对照组138例,给予利巴韦林肌注或静点,每日1次.疗程均为3d.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2%,对照组为6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溃疡愈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谢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48-3249,3256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血液学变化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某院儿科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7例做为观察对象(手足口病组),随机选取保健科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儿童120例作为对照样本(正常组),进行血细胞检测,并且分析临床特征。结果 (1)临床特征分析:发热占85.04%,皮疹占80.31%,疱疹占32.28%,呼吸道症状占40.95%,消化道症状者占29.92%,神经系统症状者占11.02%;(2)血液学变化:手足口病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外周淋巴细胞绝对值分别为(16.03±2.87)×109/L、(36.44±16.21)%、(5.81±2.28)×%,高于正常组(7.58±2.01)×109/L、(45.52±6.35)%、(3.25±1.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液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下降,外周淋巴细胞绝对值升高,白细胞升高。  相似文献   

16.
临夏州2008年夏季儿童住院手足口病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临夏回族自治州2008年5月-7月住院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5月-7月临夏州州医院住院的全部儿童手足口病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及临床特征描述。结果该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主要集中在1-5岁散居儿童及托幼儿童,以散居儿童为主;病例构成男童高于女童,农村病例高于城镇病例。临床表现方面,皮疹部位主要集中于手、足、口和臀,发热主要以有口腔溃疡的儿童及发病6 d前外出就餐的儿童为主。结论该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提高民众健康意识,加强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建设依然是有效预防该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索儿童手足口病行为干预措施并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于2011年在天津市城区和农村各选择2个街道、乡镇为研究现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个。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224名儿童家长开展手足口病健康素养基线调查。干预组接受为期1年的干预,内容主要为手足口病防治基本知识与技能,方式包括骨干人员培训、健康教育指导和公众咨询、家长信、发放宣传材料等。干预后进行评估调查。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由疾控机构提供。结果儿童家长具备手足口病健康素养的比例总体仅为10.9%。干预后,城区干预组儿童家长具备手足口病健康素养的比例由10.9%提高到24.1%,农村干预组由9.3%提高到21.1%;城区干预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由2.530%降低到1.230%,农村干预组由7.256%降低到2.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儿童家长手足口病健康素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网络直报系统归属为辖区内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本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90例,流动人口发病率高于户籍人口。发病有明显季节性.3月开始上升,6月达高峰,7月下降;年龄分布以2~6岁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0.77%;幼托儿童与散居儿童发病比为2.40:1;男女性别比为1.20:1。结论加强疾病监测、开展危险因素分析.加大流行季节对幼托机构、学校、流动人口集聚地等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健康干预,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刘艳芹  庞保东  田庆玲  张双  冯雪  王志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04-2706,2708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重型进展为危重型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4~10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儿童手足口病重型和危重型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发热、皮疹、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等)和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糖、胸部X线片等)进行总结和比较,筛选出有显著性差异的单因素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重型进展为危重型的多因素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重型组135例(66.5%),危重型组68例(33.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示年龄﹤3岁、皮疹不典型、CRT﹥3 s、呼吸浅促、血压高、心率快、胸片进展至渗出性病变为重型患儿进展为危重型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3岁、不典型皮疹、CRT﹥3 s、呼吸浅促、血压高、心率快、胸片进展至渗出性病变是重型进展为危重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