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中汤治疗小儿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泄泻是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病 ,中医对此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小儿脏腑娇嫩因禀赋不同 ,风寒外袭、营养得失、调护失当等均可引起小儿泄泻。临床表现为大便清稀或呈稀米汤、蛋花汤样或夹乳片、食物残渣。便中无脓血 ,每日3~ 5次或更多。可伴发热、咳嗽、呕吐、形寒肢冷、尿少或无尿及轻中度脱水。笔者随老师在临床直用仲景理中汤加减治疗 6 0余例 ,起病急骤或久泻不愈的小儿泄泻病情好转后改服白术散 ,效果明显 ,现总结如下。1 方法  理中汤方药组成 :党参 15 g、白术 15 g、干姜 15g、灸甘草10g。若手足厥逆可加附子 5 g ;若泻下清…  相似文献   

2.
通过虚寒泻、暑热泻、脾肾阳虚泻3则泄泻验案,归纳总结名老中医李乃庚教授治疗小儿泄泻的辨证方法、诊疗思路、用药特点、经验方等,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李家凤老师认为小儿泄泻在临床中以外感夹湿泻及脾虚夹湿泻较为常见,分别予外感夹湿泻方及止泻汤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从湿论治小儿腹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小儿泄泻源于湿邪的病机,临床上应将小儿腹泻分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感受风寒、湿热蕴结、脾肾阳虚5型,灵活辨证,祛除湿邪。  相似文献   

5.
介绍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经验。其提出"谨守病机,虚实论治",认为小儿泄泻的基本病机除脾虚湿盛外,关键在于大肠和小肠分清别浊的功能失调,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创立小儿推拿泄泻方,临床运用,取得良效。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小儿泄泻停冲剂的止泻及改善肠道吸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泄泻停冲剂的止泻和改善肠道吸收作用。方法:小鼠灌胃给予小儿泄泻停浸膏30mg/kg、15mg/kg、7.5mg/kg,采用生大黄致泻模型、溴吡斯的明肠蠕动亢进模型观察其止泻作用;采用小肠木糖吸收试验,观察其改善肠道吸收的作用。结果:小儿泄泻停冲剂可使小鼠腹泻率和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小肠木糖吸收明显增加,明显促进肠道吸收功能。结论:小儿泄泻停冲剂具有止泻、改善肠道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 ,2岁以下婴幼儿更易受病 ,夏秋季节尤较常见。《医宗金鉴》“泻证门”中治疗小儿“火泻” ,首用“玉露散”以清其源 ,为治泻选方提供范例。笔者在 2 0余年临床中 ,曾多次效法 ,加减运用 ,疗效甚佳。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小儿“火泻”115例 ,年龄最小 3个月 ,最大8岁 ;男 68例 ,女 47例。1 2 临床特征 泄泻 ,泻时暴注下迫 ,多为黄水 ,泻出如射 ,粪出谷道犹如汤热 ,泻多涩滞 ,非食泻泻后觉宽之可比 ;肛门焦痛难禁 ,脘腹肌肤灼热 ,肚腹疼痛 ;心烦口渴或壮热烦渴 ,大渴引饮 ;溺赤短少或无尿 ,舌红干苔黄 ,脉数…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泄泻的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泄泻主要由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中医根据腹泻症状的急缓分为暴泻与久泻。暴泻有热泻、火泻、暑泻、食泻等 ,病多骤发 ,肠鸣腹痛 ,暴注下迫 ;久泻包括寒泻、脾泻、肾泻等 ,多属脾胃素虚 ,感受寒邪而起 ,证多迁延。泄泻调治不当或迁延日久 ,影响病儿营养 ,可酿成疳积。1 病因病理1 1 感受外邪 感受六淫外邪与泄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指出了感受外邪以及温度、湿度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当夏秋暑湿行令季节 ,小儿感受暑湿时邪 ,每易热迫大肠发…  相似文献   

9.
马美琴 《淮海医药》2003,21(5):403-404
泄泻是以脾胃功能失调 ,引起大便稀薄或如水样 ,便次增多为其主症的病证。《幼科金针·泄泻》说 :“泄者 ,如水之泄也 ,势犹纷绪 ;泻者 ,如水之泻也 ,势惟直下 ,为病不一 ,总名泄泻。”西医学称泄泻为腹泻 ,发于婴幼儿者又称婴幼儿腹泻。为小儿常见疾病 ,尤以 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 ,年龄愈小 ,发病率愈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夏秋季节为多见。但婴幼儿不会说话 ,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不适 ,给辨证及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笔者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多年 ,总结出只要仔细观察小儿的大便 ,就可以大致了解有无泄泻及泄泻的原因 ,从而采取针…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腹泻是小儿夏秋季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为“小儿泄泻”。一般按寒、热、虚、实辨证,可简化为实热泻、虚寒泻两型。我院于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以来。试用自制腹泻合剂(冲剂)Ⅰ、Ⅱ、Ⅲ号治疗婴幼儿腹泻53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53例患儿中,实热泻46例。占86.8%;虚寒泻7例,占13.2%。46例实热泻中,男28例,女18例。年令在6月以下  相似文献   

11.
小儿久泻,中医辩证属虚寒泄泻范畴,是小儿常见症主之一,多由伤食、感染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泄泻之症,加之治疗不当或营养差、体质弱等原因未能及时恢复,终成缠绵不愈之症。小儿体质虚弱及消化功能紊乱,治疗比较棘手,不易收效。笔者5年来应用清代王清任膈下逐瘀汤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98例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秋季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小儿常见病,好发于6个月至3岁婴幼儿。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10~12月份高发。笔者以自拟秋泻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舒兰教授治疗秋季腹泻的经验。舒教授认为,秋季腹泻发生值秋末冬初,小儿在"脾常不足"的基础上,复感风寒,致脾胃受伤而致泄泻,故当祛风散寒,利湿健脾。  相似文献   

14.
小儿久泻,中医辨证属泄泻范畴,是小儿常见病症之一。多由于伤食、感染,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泄泻之证,加之治疗不当或因营养、体质种种原因而未能及时恢复,终成缠绵难愈之证。过去我们对该病治疗多采用抗菌素、输液、禁食等措施。由于近年来抗菌素的毒性反应,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使用抗菌素尚需慎重考虑。如肠道菌群失调、耐药菌株的产生等,往往导致病情迁延,致使小儿体质虚弱及消化功能紊乱。治疗比较棘手,不易收效。  相似文献   

15.
“泄泻”是夏秋两季常见的病症,根据我在57年夏秋两季门诊人数的统计,患泄泻的人数占治疗总人的23%强。祖国医学对于泄泻施以先后、缓急、标本的治疗,其中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及治本治标、五行生克、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方针。例如:内经标本病传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后世诸医家又根据大便的颜色、腹疹和全身症状等来分别原因。如:泻下色黄腹痛者,属湿;泻下色白腹痛者,属寒;痛一阵,泻一阵,泻时濇滞者,属火;痛一阵,泻后痛减者,属食;腹中胀痛,泻后不减者,属  相似文献   

16.
杨季国教授治疗小儿泄泻独创治泻四法,分别为清宣分疏法、扶脾健运法、疏肝平惊法、通腑泄浊法,并结合良好的护理,可取得满意疗效。并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7.
《首都医药》2001,(6):69
“五更泻”,顾名思义就是指发生在黎明前(五更时辰)的泄泻,又名晨泻、鸡鸣泻,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是,每至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这类泄泻往往积年累月,久作不愈,病人甚为烦恼。  相似文献   

18.
小儿泄泻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374-1375
小儿泄泻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其主症。其病因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的一种消化道病症。如治疗失时或不当,则可造成阴津枯竭,气阳寝惫,阴阳两伤,甚则危及生命;久而不愈则酿成疳疾病症,严重影响小儿营养,生长发育。“泄”与“泻”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孙思邈《丹台玉案》说“泄者,如水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统称为泄泻。”前者病缓,后者病急。《幼科发挥》亦言“泄泻二字,亦当辩之。泄者,谓水谷之物泄出也:泻者,谓肠胃之气下陷也。”这是从两者性质而言。可见泄与泻具有性质轻重缓急的不同,虽然没有详分的必要,但是,临床上对鉴别病因病机,指出预后转归,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忧以夏秋季较为多见。本病常见于婴幼儿。其病因主要由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而成。中医根据泄泻的症状分为暴泄和久泄。暴泄有热泻、火泻、暑泻、食泻等,病多骤发,肠鸣腹痛,暴注下迫;久泄包括寒泻、脾泻、肾  相似文献   

20.
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一般以大便稀薄、时作时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倾注,叫"泻",但临床上多合称为"泄泻"[1]。导致泄泻的原因很多,简而言之,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以风寒湿热内犯肠胃较为多见,内伤则有饮食所伤、肝脾不和、脾胃虚弱及肾阳虚衰等多种因素。中医对泄泻的辨证分型细致入微,治法因证而异。《医学心悟·泄泻》云:"湿多成五泻,泻之属湿也,明矣。然有湿热,有寒湿,有食积,有脾虚,有肾虚,皆能致泻,宜分而治之"。在泄泻治疗过程中配备饮食、情志等方面的护理,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