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2岁,以胸闷气短半年就诊.胸部正侧位片示右前下胸部圆形包块,CT示右前下胸近心缘旁类圆形包块,大小7cm×5.1cm×7cm,CT值-110Hu.既往5年前因甲状腺功能低下住院期间体检时胸部CT曾提示右下胸部脂肪瘤,因体积小、无症状而没有引起重视.入院诊断右下胸部脂肪瘤.经过术前准备,于2003年1月23日在静吸复合麻醉下,经右侧第六肋间进胸探查,发现右前下胸心膈角处拳头大小脂肪瘤,打开包膜游离过程中发现其内为大网膜组织,并且与腹腔相通,切除质脆血供差的大网膜组织,将正常的大网膜组织还纳入腹腔,再进一步探查发现大网膜从胸骨右缘的膈肌薄弱处疝入右胸腔,证实为先天性胸骨旁疝,用7号丝线间断8字缩短缝合修补疝孔.术后症状缓解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主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个月入院。体检:发育正常,肥胖体型。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脂肪厚。胸片及胸部CT见:右前纵隔密度增高阴影,大小约10cm×10cm×7cm,上达上腔静脉,下达膈上心膈角,CT值-100Hu。初步诊断:右前纵隔脂肪瘤。于2002年9月10日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
孙旭海 《广东医学》2002,23(5):475-475
患者 ,女 ,6 0岁 ,上腹部包块 6 0年 ,疼痛 5d住院。自出生后被发现上腹部局限性隆起 ,因当时不影响吃奶 ,无腹胀及呕吐 ,大小便正常 ,未引起家长注意 ,未行任何诊治。随年龄增长 ,包块逐渐增大 ,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脂肪瘤”因无疼痛。不影响正常生活 ,未行任何诊治。 5d前乘汽车时因途中长时间颠波 ,自感包块明显增大 ,并胀痛 ,但无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不影响饮食及大小便 ,在家休养对症治疗 5d不见好转来我院。体查 :T 36 7℃ ,P 6 5次 /min,R 2 1次 /min,BP 130 / 90mmHg,心肺未见异常 ,全腹软 ,无压痛及反跳…  相似文献   

4.
王向瑜 《吉林医学》2012,33(17):3808
<正>白线疝是临床上少见的腹外疝类型,早期疝肿块小而多无症状,当疝块不能回纳时,易造成误诊。笔者报道2例白线疝误诊为腹壁脂肪瘤,以提高对特殊类型腹外疝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邹景平 《中原医刊》2003,30(14):51-52
我院 1996年以来共收治腹股沟脂肪瘤疝 3例 ,均误诊为腹股沟斜疝 ,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例 1,男 ,76岁 ,以“左腹股沟可复性肿物 16年”为主诉入院。有多次嵌顿史 ,均手法复位。查体 :左侧腹股沟可见一直径约 5厘米半圆形肿物 ,未进入阴囊 ,质软 ,叩诊实音 ,可还纳消失。指诊外环口扩大 ,有冲击感 ,压迫内环口咳嗽时肿物不出现 ,松压后复发。入院诊断。左腹股沟斜疝。手术所见 :肿物为脂肪瘤 ,分叶状 ,有完整包膜 ,位于腹膜外腹股沟管内。摘除脂肪瘤 ,进一步探查无疝囊 ,缝合伤口 ,未行疝修补术。病理诊断 :脂肪瘤。随访 6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6.
7.
患者.女,66岁,以咳嗽伴右侧胸痛四天为主诉,来我院就诊,查体T、P、R、BP均正常,右下肺闻及罗音。  相似文献   

8.
膈疝为腹腔内或腹膜后的脏器通过膈肌裂孔或缺损进入胸腔的病理状态,本文根据一例胸骨旁裂孔大网膜疝病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1岁.该患者3a前偶然发现右下腹有一包块,曾到多家医院就医,诊断为脂肪瘤,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本人不同意,来我院就诊,查体,在右侧髂前上棘内侧约5cm地方有一个5cm×6cm大小包块,质软,活动良好,基底部较宽,因皮肤没有粘连,皮色正常,给予手术治疗,术中见包块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方有一包膜结构,切开包膜见内是大网膜组织,因有部分粘连.在腹直肌外侧半月线下方同腹腔相通,切除部分大网膜及疝囊,缝扎疝囊颈部,用腹外斜肌腱膜修补缺损腹壁,术后7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73岁,因突发上腹胀闷 10d入院。患者于 10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胀闷,伴阵发性腹痛,进食后呕吐,呕吐物带有酸臭味, 3d前停止排气排便,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及心慌。入院后胸腹部X线透视显示:右侧胸腔可见多个液气平面,下方可见横膈活动。CT显示:右侧胸腔心旁椭圆性肿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胸闷、呼吸困难,平躺后加剧来我院检查。查体:T36.8℃,P100次,R26次,BP16/10kPa,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右侧呼吸动度减低,语颤减低,叩诊呈浊音,右侧呼吸音消失,剑下及右上腹压痛,无腹肌紧张,无反跳痛。平片提示:右侧膈肌上方心缘旁可见块状低密度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上缘呈弧形。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患儿女,5岁。4岁时无意中发现右背部有一软组织包块,约花生大小,质软,触之无疼痛,日常生活无影响。5月前,包块逐渐增大,至就诊时大小为5cm×6cm,无痛,局部不红,皮温不高,右肩活动不受限,右肢感觉、运动、血运均正常,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脂肪瘤。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膈疝是膈肌发育过程中的先天异常所致,腹腔内容物经此间隙疝入胸腔,即为胸骨旁疝,又称Morgagni疝或胸骨后疝.本病较罕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9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8岁 ,主因发现右颈部肿物 3个月伴睡眠打鼾于 1997年 11月 18日入院。患者于 3月前被他人发现右颈部增粗 ,在当地医院诊为“右颈部淋巴结核” ,给予“抗痨药物”治疗 3个月 ,肿物无变化而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 :右颈上部明显隆起 ,两侧不对称 ,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侧可触及质中、表面光滑、不活动肿物 ,经咽、颈部双会诊 ,肿物可稍推动 ,约 5 0cm× 4 0cm× 3 0cm大小 ,听诊无杂音 ,气管居中 ,甲状腺不大。颈部CT示 :右咽旁间隙囊性实性占位 ,考虑为咽旁间隙恶性肿瘤 ,初步诊断 :右咽旁间隙神经鞘膜瘤 ?于 1997年 11…  相似文献   

16.
骨旁脂肪瘤(Parosteal lipoma)又称骨膜脂肪瘤(Periosteal lipoma),是一种与骨组织有密切联系的软组织脂肪瘤,常常引起邻近骨的骨质改变。本病较罕见,迄今为止全世界报告不足150例,国内仅5例报告。我们曾遇到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左百珍  王泓 《河北医学》2011,17(4):568-568
我科收治胸腺癌1例,误诊为心包外脂肪瘤,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男,48岁。因查体发现纵隔肿物10d要求手术治疗住院。于入院前10d体检,胸部X线平片发现纵隔肿物,但患者无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亦无心悸、气短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壁疝误诊为腹壁脂肪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门诊收治的5例腹壁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疝修补术,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误诊原因是发病少见,认识不足,过分依赖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