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磁共振( MR)导引的方法,利用氩氦刀对肺癌进行消融治疗,评价该方式治疗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的180例肺癌患者,中央型肺癌67例,周围型肺癌113例。通过MR引导下利用氩氦刀对肺癌进行消融治疗。结果 MR导引下氩氦刀消融肺癌,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本组病例中,肿瘤被冰球完全覆盖43例(23.9%),冰球覆盖病灶80%以上110例(61.1%),低于80%27例(15.0%)。消融后CT扫描肿瘤CT值明显降低,部分患者肿块直径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 MR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率,可任意方位断层成像,无电离辐射,对温度敏感,故引导氩氦刀消融肺癌疗效确切,手术过程简单,安全性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朱眉  曹旸  洛山  张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28-229
目的观察不同影像学定位方法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方法 7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随机选择51例CT引导定位,21例B超引导定位。观察穿刺准确率和氩氦刀即刻冷冻效果。结果 51例CT引导定位,1次穿刺到位者43例,占84.3%;21例超声引导定位,1次穿刺到位者8例,占38%。肿瘤直径<4cm者,CT、B超引导定位显效率分别为91.7%、76%;直径>4cm的肿瘤显效率则分别为81.5%和60.5%。结论 CT引导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定位准确,更具推广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21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观察两组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能提高临床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导向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后影像学征象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00例肺部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癌及肺转移瘤,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5 cm以下肿块冰球覆盖面积平均98%,5 cm以上肿块冰球覆盖面积平均90%.在治疗后1~3个月复查CT,肿瘤有缩小者53%,无变化者25%,进展者17%.肺部肿瘤冷冻后CT表现病灶处开始可见逐渐增大的低密度类圆形冷冻区,与非冷冻区有明显的界线.冷冻区中心CT值为负值,术后即刻CT检查病灶CT值平均下降30~50 Hu.随着氩氦刀冷冻治疗后时间延续,大部分肿块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以直径小于5cm明显,特别是直径小于2cm病灶,观察3个月后均已消失.个别原体积比较大(>5 cm)的肿块反而增大,且见新病灶出现.结论 肺部肿瘤氩氦刀靶向治疗后影像学表现特点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小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小肝癌145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CT或MRI。结果小肝癌145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范围或CT、MRI提示肿瘤完全消融达120例,占82.8%,其中转移性肝癌44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完全坏死30例,占68.2%。结论超声引导下小肝癌的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王新真  王忠新  杨永平  韩军  李捍卫  金波 《河北医药》2012,34(15):2274-2276
目的 比较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与单纯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劣.方法 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非随机分为2组,A组 25例行单纯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B组 25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通过增强CT观察术后2组病例肿块的直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30、和60 d记录2组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肿块缩小率明显增大(P<0.05),B组AFP下降明显(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技术是近年开展的冷冻治疗肿瘤新技术,其原理是用局部超低温冷冻的方法消融肿瘤组织,它具有精确定位、准确控温、适时监测等优点,对不能手术切除或不能忍受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我院磁共振介入诊疗科采用以色列GALIL MEDICAL LTD公司生产CRYO-HIT低温冷冻手术系统,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112例肿瘤患者,疗效满意。手术结果证明,经皮冷冻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虽然氩氦刀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但随着临床病例数的增加和治疗范围的拓展,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也日益增多,皮肤冻伤是氩氦刀冷冻治疗术中常见并发症。在氩氦刀冷冻治疗过程中,皮肤冻伤出现在手术中。主要是治疗过程中氩氦刀与皮肤表面接触而引起,多表现为Ⅰ度和Ⅱ度冻伤。给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术中并发症。为预防或减少术中皮肤冻伤的发生,无菌温盐水手套覆盖法用于氩氦刀冷冻治疗中。效果满意。在氩氦刀冷冻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术中预防皮肤冻伤方法的效果评价,取决于患者手术满意度。决定手术满意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患者对手术后结果的自我感觉。通过患者术中皮肤冻伤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满意度,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患者术中对无菌温盐水手套覆盖法预防皮肤冻伤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步骤进行,术中使用CT常规轴位扫描;而研究组则在CT多平面重建技术引导下完成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四针的穿刺次数、穿刺角度及穿刺深度差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操作用时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出现比对照组更少(P<0.05);随访发现,研究组术后1月病灶残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疗效评价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到肺癌经皮肺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术中,能够减少穿刺误差,降低术中出血和并发症出现,提升其手术疗效,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氩氦刀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观察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CT引导下行氩氦刀冷冻治疗,冷冻治疗后根据患者情况行NP、GP、T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CR 3例,PR 19例,SD 26例,CR+PR 22例,有效率37.5%(22/62),CR+PR+SD 48例,临床获益率77.4%(48/62)。1年生存率50%。结论氩氦刀冷冻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具有创伤性小,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不仅从影像学上观察到治疗效果,还可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该方法为失去手术机会的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氩氦刀冷冻、微波消融等序贯靶向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78例)采用序贯靶向治疗,先肝动脉栓塞化疗,1周后序贯进行局部氩氦刀冷冻或微波消融术;对照组(56例)单纯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 观察组1年生存率56.4%,对照组例1年生存率36.9%;观察组胎儿甲种球蛋白(AFP)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序贯靶向治疗可提高巨块型肝癌患者的生存率,优于单纯介入疗法.  相似文献   

11.
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利用RF-2000^TM肿瘤射频治疗系统,在B超或CT引导下对7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9个直径小于5cm的病灶进行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并用彩色超声检查以了解RFA的效果。结果 每例患者均1次完成治疗,均无出血等并发症。治疗1个月后,6个病灶血供完全消失,2个病灶血供基本消失,另1个血供稍多,予再次RFA治疗后血供完全消失。随访6月~1年,所有病灶缩小均在50%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集束电极RFA治疗中小肝海绵状血管瘤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其1临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共73处病灶,肿瘤大小1.4~7.0 cm,平均4.2 cm,术后1个月行增强CT、甲胎蛋白(AFP)检测,以评价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45例病灶完全坏死,内部及边缘无明显强化;50例术前AFP升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9例AFP下降.并发症中2例顽固性呃逆,1例肝脓肿,3例出现表皮烫伤,2例肝内出血.结论 CT导引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可达到类似外科手术切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氩氦刀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临床护理.方法 对6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氩氦刀消融治疗后再行化疗,护士做好手术前的呼吸道管理及健康宣教,手术后做好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并根据化疗用药做好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患者顺利配合完成整个治疗.结果 65例患者均基本顺利完成治疗.CT报告显示氩氦刀术后外周肺癌病灶较治疗前有所缩小,有利于肿瘤的局部治疗,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氩氦刀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达到较好的疗效,对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护理上需注意加强围手术期的呼吸功能锻炼,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CT导向下和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系统(TPS)设计后布源125I粒子的2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及随访疗效的结果。结果术后2、4、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4%、82.8%、86.2%,1年局部控制率为73.9%,1年生存率为79.3%。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具有精确定位,肿瘤靶区高剂量照射,周边组织损伤少,局部疗效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电极射频疗法对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18例胃肠道肿瘤所致继发性肝癌患者行术中、术后超声引导多电极射频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声像图表现、大小及生存情况.结果:超声引导多电极射频治疗后,肿瘤区由术前等或低回声转变成强弱不等点状回声.17例肿瘤体积缩小30%以上,总有效率94.4%.并发症主要为肝区疼痛和发热(100%)、肝功能异常(77.7%)、应激性溃疡(11.1%)、右胸腔积液(11.1%)及漏胆(5.5%).全部获得随访,无手术近期死亡.2例术后2个月内分别死于全身转移及肺转移,其余病例均存活超过6个月,最长1例迄今已达4年仍健在.结论:超声引导下多电极射频治疗是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X线模拟定位机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肺部占位患者,行CT检查考虑为肺癌或不能除外肺部恶性肿瘤的患者;通过CT片,测量肿块中心距皮肤表面距离、角度,在模拟机引导下使用活检枪进行活检术。结果诊断鳞癌19例,腺癌30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类癌1例,炎性病变3例,坏死组织细胞2例。本组患者并发症少,发生气胸6例,发生率为10%,咯血4例,发生率6.7%,结论模拟定位机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部肿块活检术是一种简便、可靠、经济的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射频切除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肺癌50例,共62个病灶,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插入射频电极针进行射频热凝固治疗,对手术前后肿瘤的大小及灭活情况进行对比,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6及12个月CT复查,18个病灶(28%)完全毁损,增强造影不显著,34个病灶(56%)大部分(直径>3cm)颈损,增强造影仅小部分显影,10个病灶(16%)仅小部分(直径<3cm)毁损或肿块某一部分增大,增强造影大部分显像。结论:经皮肺穿刺射频治疗肺癌,近期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肺癌微创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治疗(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体外高频热疗法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其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栓塞后见实体肿瘤后经皮经肝射频消融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法予以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后对其进行CT扫描、彩超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观察记录患者临床副作用等,对治疗效果级安全性作出评估。结果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统计,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观察组经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并经临床统计后,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未出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体外高频热疗法联合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安全有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血清AFP水平;加大肿瘤坏死效果、减小肿瘤体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比常规超声及增强CT在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1例常规超声检出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根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合病史给出初步良恶性判断后,进一步超声造影检查,对病灶造影剂灌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综合判断;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检查,最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常规超声检查特点,初步诊断:良性肿瘤21例(29.6%),恶性肿瘤50例(70.4%);经超声造影诊断:良性肿瘤24例,恶性肿瘤47例;增强CT诊断: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45例;经病理检查,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46例。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为93.61%,特异性为91.67%,准确度为92.96%,明显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肝脏的肿瘤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腹部CT特征,提高对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1例经病理证实,并且具有完整腹部CT影像资料的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病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腹部CT影像表现以及与Wilms瘤的鉴别要点.结果 本研究11例病儿中,肾恶性横纹肌样瘤3例,腹部CT示病灶均为实性肿块,可见融冰征、肾周积液、包膜下积液,1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例出现两肺转移;肾透明细胞肉瘤2例,腹部CT示病灶均为实性肿块,均可见大片坏死,CT增强扫描均可见瘤体内多发扭曲的细小血管,可见"虎斑样"改变,所有病例均未见瘤栓,未见骨骼转移.肾细胞癌6例,3例出现血尿,腹部CT示病灶为实性肿块,4例可见钙化.结论 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腹部CT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