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7例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康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采用康复护理,对比分析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患肢恢复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后,患肢功能恢复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并发症情况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后,早期手功能训练对患儿臂丛神经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进行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治疗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36例患儿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6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手功能训练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神经肌电图(MCV)检查情况、患肢动脉血流情况及康复总有效率.结果 早期手功能训练对各类型的损伤恢复均有较好的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每组共检测神经数目为144条,早期手部训练前,两组患儿MCV检查情况及血流情况无差异,而训练6周、12周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期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有显著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中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灸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对36例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18例患儿,治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实验组18例患儿,治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中,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恢复患儿受损肌肉的功能,值得在临床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24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康复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时的患肢感觉功能、肌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肌力恢复优良率、患肢感觉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针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通过开展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恢复其患肢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甲钴胺治疗婴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甲钴胺注射液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婴儿臂丛神经损伤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78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常规理疗加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和单独常规理疗,记录两组患儿病情的改变情况,肱二头肌反射恢复时间和拥抱反射恢复时间,对比二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病情均好转,实验组患儿的好转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肱二头肌反射恢复时间和拥抱反射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甲钴胺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与研究颈丛加臂丛肌间沟麻醉用于肩区手术的治疗。方法从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病灶清除和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25例;研究组患者行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8%,研究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加颈丛麻醉用于肩区周围手术的效果明显优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臂丛神经是由C5~T1脊神经前支组成,主要支配上肢感觉与和运动。臂丛神经损伤是指组成臂丛的神经受损伤,是一个比较常见类型的周围神经损伤。据报道:目前全球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病率为0.38‰~5.10‰,我国发病率为5.9‰~17.0‰~([1])。既往有研究认为:85%~90%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可在产后2月内缓解,但近期研究结果认为这个自然恢复比例被严重的高估~([2])。目前临床对于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早期手术松解治疗、手术移植治疗、药物治疗等,但效果均不理想。本研究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腕手矫形器结合康复治疗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经传统臂丛神经进行盲探阻滞麻醉,研究组的45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根据病情分别进行保守治疗、神经松解、神经修复的方法,随访观察,评价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保守治疗有效率90.0%;神经松解、神经修复有效率分别是53.3%、38.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单纯手术效果不甚理想,应结合术后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神经电生理检查及相关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对应性手术方式治疗,观察其诊断符合率及治疗效率。结果27例患者经神经电生理检测与患者手术治疗诊断结果相符合的概率为92.59%,其中肌电图可有效判断有无神经损伤并可诊断损伤程度;经对应性治疗后,优良率为77.78%。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有效确诊病情程度、病变部位、性质及范围,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根据不同病情采取对应性治疗方式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腕部正中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46例腕部正中神经损伤的患者,其中腕部神经全部断裂30例,部分断裂16例,对患者的腕部正中神经损伤进行修复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后给予神经类药物治疗,并配合锻炼康复神经,给予神经肌电刺激。比较分析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复查,检查其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4个月后复查,根据中华医学外科学会神经功能评定使用标准,所有患者的恢复情况达到优秀15例,良好17例,优良率为69.6%。结论对于腕部正中神经损伤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修复,并同时给予神经药物的营养治疗,对于其恢复能起到很大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就诊的94例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安全性对比,观察组(0%)显著优于对照组(31.9%)(P0.05)。结论:小儿臂丛神经损伤以综合康复方式实施治疗,疗效理想,且可减少不良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我院上肢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患者运用盐酸布比卡因,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以及尺神经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上肢手术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的过程中,与盐酸布比卡因相比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运用,可以缩短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0.6%明显低于研究组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缺损指数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较为显著疗效,提高总有效率,改善神经缺损指数,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急性期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甘露醇联合胞二磷胆碱),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甘露醇联合胞二磷胆碱+中药星萎承气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急性期昏迷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促进其快速恢复意识,同时还能降低神经损伤,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敬  李琰琰 《中国医药科学》2013,(21):126-127,130
目的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人我院进行治疗的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对比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提升情况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肌力改善情况更好一些。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缩短康复周期,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回顾观察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臂丛阻滞麻醉的74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运用罗哌卡因麻醉用药,研究组运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不同麻醉用药后患者疼痛评分、镇静评分情况。结果在用药后2 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上,研究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用药后镇静评分上,研究组各项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可以有效的提升镇痛镇静效果,麻醉效果相对理想。  相似文献   

18.
神经松动术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患者早期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4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年龄45~76岁,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同时运用神经松动术进行治疗。治疗前、治疗后3周分别采用上肢Fugl-Meyer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3周后上肢FMA评分分别为(52.41±2.27)分、(39.48±4.42)分;STEF评分分别为(59.41±3.02)分、(47.73±2.62)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上肢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应用神经康复治疗,其中对照组在卒中后抑郁6个月应用神经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卒中后抑郁1周应用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HAMD与ADL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观察组应用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后,HAMD与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晚期康复治疗,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分析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为治疗脑梗死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语言恢复情况、肢体功能康复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语言恢复情况、肢体功能康复情况以及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语言恢复情况、肢体功能康复情况以及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