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丽瑾 《北京医学》2005,27(5):292-29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为了观察脑脊液(CSF)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我科对1999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58例SAH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流入蛛网膜下腔.常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其次为脑血管畸形,还有高血压性动脉硬化,也可见于动脉炎、脑底异常血管网,结缔组织病、血液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CT的普遍应用 ,确诊为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也越来越多 ,制定一套合理的治疗方案 ,寻找理想的临床药物是目前患者家属及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奥德金是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 ,能促进细胞对氧和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 ,增强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1]。为观察其对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特进行如下临床研究。1 资料及方法1 1 研究对象及分组 所选的 6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儿为 2 0 0 0年 11月~ 2 0 0 1年 12月期间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患者 ,均为生后 3d内住院的足月新生儿 ,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入选病例有 6…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西医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偏重于神经外科手术,而对患者发病后出现的颅内压升高、脑血管痉挛及继发性脑缺血治疗方法相对较少.中医传统理论对于出血型脑卒中的治疗有很多论述.近年来,很多中医中药治疗被应用于...  相似文献   

5.
6.
李彦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1):2676-2678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论在临床医疗或是在法医检案中都极其常见,涉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甄别,尤其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对于涉案事(案)件的定性,乃至最终处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 影像学检查:突发性头痛为特征性症状,同时突然出现假性脑膜炎,则通常很易诊断.不过,为确定大脑半球和脑干或脑室周围脑脊液的血液,必须急诊做CT扫描.如CT扫描阴性(通常因为SAH较轻或在发作后的几天以上进行CT扫描),或当时当地不能做CT(发作1小时左右),则必须做腰穿检查.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对3例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儿行诊断性腰穿,一经确诊即给绝对卧床、降颅内压、止血、对症治疗。结果3例患儿在入院后1~12小时内确诊,全部治愈,无并发症。结论对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儿需及早作诊断性腰穿,早期严格卧床、降颅内压、止血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周荣 《中外医疗》2009,28(34):153-153
目的总结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要点,降低病人的致死致残率。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存活率100%。结论加强基础护理、防治并发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非外伤性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该病是神经科急危重症之一,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和意识障碍,它起病急、病死率较高,我科自2004年3月到2006年11月共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DSA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全脑血管造影及其治疗,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的表现、造影时间的选择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3年收治的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全脑血管造影及其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全脑血管造影共发现19个动脉瘤;造影时间选择在3d内及2周后的患者共23例,在3 d~2周内进行造影的有5例,动脉瘤的GDC栓塞治疗3例,手术动脉瘤颈夹闭治疗5例,动脉瘤包裹治疗6例。结论全脑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瘤体、瘤颈的形态及与载瘤血管的关系;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在3d内及2周后的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可以提高动脉瘤的检出率;动脉瘤的GDC栓塞治疗相对于外科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是动脉瘤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84~1998年共收治4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10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10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治愈71例,好转13例,恶化5例,死亡11例.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能及时准确护理患者,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保证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993年 6月至 1998年 6月 ,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经头颅CT和腰穿检查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6 0岁以上的患者共 5 4例 ,其临床表现均不甚典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4例 ,男 2 8例 ,女 2 6例 ;年龄 6 0~70岁 2 6例 ;71~ 80岁 2 3例 ;80岁以上 5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 2 9例 ,其中发现高血压 3年以上者 2 0例 ,占 6 9.0 % ,3年以下者 9例 ,占 31.0 %。不规则服用降压药者 2 1例 ,占72 .4%。 2 9例中无症状高血压者 19例 ,占 6 5 .5 % ,有症状高血压者 10例 ,占 34 .5 %。1.2 临床表现 :5 4例中情绪激动时发…  相似文献   

16.
自 1 997年 3月至 2 0 0 2年 1 0月 ,我院内科用尼卡地平注射液治疗脑梗塞 3 0例 ,并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住院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尼卡地平组 (Ⅰ组 ) 3 0例 ,维脑路通组 (Ⅱ组 ) 3 0例 ,丹参组 (Ⅲ组 ) 3 0例。其中Ⅰ组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 46-84岁 ,平均 65.5岁 ;Ⅱ组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50 -87岁 ,平均 66岁 ;Ⅲ组男1 9例 ,女 1 1例 ,年龄 49-82岁 ,平均 65岁。入选病例符合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提出的脑梗塞诊断标准 ,三组病例病情大致相同 ,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观察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选择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做脑脊液置换术。观察两组病人头痛、脑膜刺激征缓解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情况。治疗组头痛及脑膜刺激征缓解快,脑脊液恢复佳。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方法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笔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西医常规治疗加脑脊液置换、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活血熄风汤三种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共 94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 1 997~ 2 0 0 0年住院患者 (不包括发病后 48h内死亡者 ) ,均经脑 CT或腰椎穿刺术诊断为自发性 SAH,共 94例 ,随机分为 3组。对照组 2 8例 ,其中男 1 5例 ,女 1 3例 ;年龄 40~ 73岁 ,平均 6 0岁 ;原发 SAH1 6例 ,继发 SAH1 2例。治疗 组 30例 ,男女各 1 5例 ;年龄 38~ 70岁 ,平均5 8岁 ;原发 SAH1 7例 ,继发 SAH1 3例。治疗 组36例 ,其中男 1 …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心肌缺血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按病情给予降颅压、激素、止血、降压、降血糖及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0.4mg/支)0.8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两次,疗程一个月。结果 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81.3%,对照组50.0%,治疗组基本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纳洛酮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心肌缺血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