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急性肠梗阻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欣 《吉林医学》2012,(10):2028-202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治愈21例,均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55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肠道肿瘤32例,嵌顿疝15例,肠扭转2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治愈、好转74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吻合口瘘1例,肺感染7例,死亡2例。结论:肠粘连、肠道恶性肿瘤、嵌顿疝为老年人肠梗阻主要病因,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正确的手术术式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急性肠梗阻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1例病人中,粘连性肠梗阻31例(43.66%),肠扭转20例(28.17%),肠道肿瘤16例(22.54%),嵌顿疝3例(4.23%),肠套叠1例(1.41%)。分别施行肠粘连松解术、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扭转复位术、肠造瘘术、疝修补和肿瘤根治术等。术后自动出院4例,切口感染11例(15.44%),死亡2例(2.82%)。结论腹腔粘连是急性肠梗阻的最常见病因;腹痛情况、X线腹部平片检查、肠道造影、白细胞计数、呕吐物或排泄物是否有血性液体、血磷检查等有助于把握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人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172例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中肿瘤68例,占40.1%,肠粘连29例,占16.9%,嵌顿疝19例,占11%,粪石性梗阻18例,占10.4%,炎症性粘连17例,占9.8%,肠系膜血管栓塞10例,占5.8%,肠扭转11例,占6.3%。手术治疗的120例中,肠肿瘤和肠粘连所致的急性肠梗阻为主要原因。术后并发症25例,占21%,死亡5例,占4.1%。结论(1)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为肿瘤,少见原因如粪石性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腹腔内急性炎症性粘连及肠扭转等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2)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死亡率。(3)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是保证治疗成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0年来我院成人急性肠梗阻发病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雄  刘长安  高根五  周洪伟  余永康 《重庆医学》2002,31(11):1081-1083
目的 了解 2 0年来我院成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 将 1980~ 1999年我院住院手术的成人急性肠梗阻 5 6 6例 ,分为前 10年组 (A组 )和后 10年组 (B组 ) ,比较发病原因等情况 ,结果用t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主要病因为嵌顿性腹外疝 (44 .35 % )、肠粘连 (2 7.5 6 % )和结肠肿瘤 (15 .5 5 % ) ;嵌顿性腹外疝和结肠肿瘤患者年龄分布集中在 6 0~ 80岁 ,而肠粘连患者较分散 ;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 ,死亡率为 2 .12 %。 (2 )与A组比较 ,B组结肠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肠粘连发病率减少 ,手术前后病因诊断符合率提高 ,由结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一期吻合增多 (P <0 .0 5 )。结论 嵌顿性腹外疝、肠粘连和结肠肿瘤是引起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 ,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 ;后 10年结肠肿瘤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明显增多 ,手术前后病因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 ,结肠癌的手术方式一期吻合增多。  相似文献   

5.
成人急性肠梗阻1049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1981年1月至2000年12月的急性肠梗阻患1049例,男648例,女401例,探讨主要病因的年龄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导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肠黏连占60.2%(632/1049),嵌顿疝占23.9%(251/1049),肠道肿瘤占8.4%(88/1049),其它较少,肠黏连和肿瘤发病呈上升趋势,嵌顿疝发病呈下降趋势。肠黏连患年龄呈正态分布,而嵌顿疝和肠肿瘤集中在60-80岁年龄段,结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肠黏连,嵌顿疝和肠肿瘤,首要病因为肠黏连,肠黏连和肿瘤发病呈上升趋势,嵌顿疝发病呈下降趋势但仍占较大比例,肠黏连发病年龄以中年居多,而嵌顿疝和肿瘤以老年为主,死亡原因为中毒性休克和MODS,老年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吴胜春  张强  于海涌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40-4841
老年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且多有伴发病,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我院近4年来共收治老年肠梗阻57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37例,女20例,发病年龄63岁~86岁,平均年龄70.1岁。急性完全性肠梗阻5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7例。原发病:肠粘连25例,大肠癌19例,斜疝嵌顿8例,股疝嵌顿2例,粪块阻塞2例,肠扭转1例。其中伴有心血管疾病22例,占38.6%,糖尿病12例,占21.1%,脑血管病2例。手术治疗47例,非手术治疗10例。2结果治愈54例,死亡3例。末发现肠瘘、吻合口漏。3讨论3.1老年人肠梗阻的特点老年人活动量少,肠蠕动慢,是术后肠粘连致肠梗阻最常见原因。本文资料显示,肠粘连占老年肠梗阻的43.9%,比例最大,这与文献报道一致[1]。另外,近年来发生梗阻的大肠癌在向老年化发展[2],本文资料大肠癌致老年肠梗阻占33.3%,位于第二,与文献报道一致[1]。第三,老年患者合并疾病较多,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胆石症、胰腺炎、腹腔各部位肿瘤、肺部感染等,构成了老年人肠梗阻病因的复杂性,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病死率高,这是老年人肠梗阻的第三大特点,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复杂...  相似文献   

7.
廖伟敏 《华夏医学》2009,22(6):1042-1043
目的:探讨成人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将160例行手术治疗的成人肠梗阻,按年龄分为小于45岁组(A组)和大于45岁组(B组),回顾性分析成人肠梗阻发病原因、与年龄的关系以及手术时机选择.结果:160例中,肠粘连梗阻68例(42.5%),居首位,其次为肿瘤性肠梗阻49例(30.6%).A组肠梗阻病因以粘连性占首位(48.8%);B组肠梗阻病因以肿瘤性占首位(51.4%).合并肠坏死43例,占26.9%,均行肠切除,其中Ⅰ期吻合36例,肠造瘘7例.死亡2例.结论:粘连已成为成人肠梗阻首位病因,肿瘤性肠梗阻位居第二,而且有上升趋势,及时确诊、掌握最佳手术时机是减少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方法 总结1998-10~2008-08收治的60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结果 病因中肿瘤29例,占48.3%.肠牯连10例,占16.7%.腹外疝7例,占11.7%.肠扭转6例,占10%.其他占13.3%,术后并发症12例,占20%.死亡4例,占6.67%.结论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最常见病因为肿瘤,其次为肠粘连、腹外疝、肠扭转等;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死亡率;经结肠灌洗后再行Ⅰ期肠吻合,可有效降低肠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林忠生 《微创医学》2003,22(3):310-311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前4位病因分别是肠粘连35例(36.84%)、腹外疝嵌顿16例(14.73%)、肠肿瘤14例(10.15%)、肠扭转7例(7.36%).死亡3例,病死率3.15%.结论对肠梗阻采取保守性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预防ARDS、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小儿急性肠梗阻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涌  戚士芹  未德成  吕成超 《安徽医学》2015,36(9):1109-1111
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96例急性肠梗阻患儿资料,按发病原因进行分类,并比较保守及手术治疗患儿的比例。结果496例急性肠梗阻患儿中,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203例(40.9%),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47例(29.6%),粘连性肠梗阻36例(7.2%),急性假性结肠梗阻25例(5.0%),先天性巨结肠24例(4.8%), Meckel 憩室及肠重复畸形18例(3.6%),肠扭转、肠旋转不良13例(2.6%),阑尾脓肿9例(1.8%),内疝(系膜裂孔疝)6例(1.2%),炎性、粪石、柿石性5例(1.0%),其他少见病因10例(2.0%)。203例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的患儿中,148例(72.9%)施行了手术治疗,55例(27.1%)予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均予手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前次手术中,阑尾切除术14例(38.9%),肠套叠整复术8例(22.2%)。结论急性肠套叠、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粘连性肠梗阻是小儿急性肠梗阻发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及全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需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小儿急性肠套叠及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林忠生 《医学文选》2003,22(3):310-311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前4位病因分别是肠粘连35例(36.84%)、腹外疝嵌顿16例(14.73%)、肠肿瘤14例(10.15%)、肠扭转7例(7.36%)。死亡3例,病死率3.15%。结论 对肠梗阻采取保守性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预防ARDS、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机械性肠梗阻1204例术前诊断与手术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院自1971年以来手术治疗机械性肠梗阻1204例,现对术前诊断及手术时机讨论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男826例,女378例;年龄5天到91岁;原因:嵌顿疝426例、肠粘连310例、肠套叠216例、肠扭转78例、结肠癌84例,肠蛔虫症56例,其他34例。 结果:死亡20例,其中肠扭转9例,小儿肠套叠3例,粘连性肠梗阻、结肠癌、嵌顿性股  相似文献   

13.
1980年1月至1985年12月,我院共收治老年人急性肠梗阻47例,就有关病因、诊断及治疗讨论如下。一般资料47例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60~86岁,均急诊入院。发病至就诊时间4小时至10天,其中3天以内18例。根据病史及手术所见,病因中粘连性肠梗阻20例(42.6%),肠道肿瘤14例(29.8%),嵌顿性疝4例(8.5%),肠扭转3例(6.4%),肠套迭2例(4.2%),其它3例。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4.
对粘连性肠梗阻128例进行分析。其中外疝嵌顿占14.07%,肠肿瘤占6.25%。手术死亡11例,占8.59%(11/128)。重点讨论了肠梗阻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预防粘连的各种措施及肠排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手术治疗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治疗的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者中结、直肠肿瘤21例,肠粘连12例,腹内、外疝嵌顿7例,肠扭转、粪石嵌顿各2例,肠套叠、憩室炎、坏死性降结肠炎各1例。术后并发症10例,发生率21.28%;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4.26%。结论对无手术史且排除疝嵌顿的肠梗阻首先考虑肿瘤可能。完善病史和仔细体检、腹部立卧位摄片和腹部CT检查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常规措施。老年急性肠梗阻病情复杂,伴发疾病多,体质差,应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把握手术时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江油市人民医院2004年7月-2009年2月入院治疗的11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占42.6%;恶性肿瘤性肠梗阻占32.1%;嵌顿疝性肠梗阻占10.6%;其他14.7%。1例因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放弃治疗出院,3例好转出院,其余的6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粘连和恶性肿瘤性肠梗阻是位居前两位的肠梗阻类型,采取一些措施以降低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是有必要的。单纯性肠梗阻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会急剧上升,加强病因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绞窄性肠梗阻不是肠梗阻手术治疗的唯一适应证,当急性肠梗阴保守治疗72小时仍无效,应积极手术,早期及时手术处理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严重疾患,病程发展快,常危及生命,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关键。为寻求一种简单而合理的方法确定手术时机,我们根据E.Deitz等提出的肠梗阻指数(德国医学1990;7(2):87)对1987年以来收治的36例肠梗阻作了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9例,女性7例。年龄10个月~84岁,平均39.5岁。发病原因:肠粘连22例(占61%),肠扭转4例(占11.1%),肠道肿瘤5例(占13.9%),肠套叠2例(占5.6%),  相似文献   

18.
90例老年性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性肠梗阻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及处理手段。结果:90例患者中肠肿瘤36例(40%),肠粘连29例(32%),腹内外疝嵌顿14例(15.6%),肠扭转、肠套叠8例(8.89%),麻痹性肠梗阻3例(3%),手术治疗62例(68.9%),64例获良好疗效,19例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1例死亡。11例经保守治疗肠梗阻解除。结论:老年性肠梗阻以肿瘤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最常见,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总结老年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探讨老年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60岁以上肠梗阻并行手术治疗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68例中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为肠道肿瘤、肠粘连及嵌顿疝.均获治愈或缓解,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因伴存其它系统疾病死亡2 例(3%).④结论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不典型,多由肿瘤引起.应强调术前正确评估病情,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恰当术式.  相似文献   

20.
韩羽  秦入金  祁昌信  孙运良 《吉林医学》2012,33(31):6825-6826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为主。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中以肿瘤为最多见,其次为肠粘连、嵌顿性疝以及粪石嵌塞。行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33例;治愈47例,死亡1例。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老年性急性肠梗阻常见病因为肿瘤、粘连、嵌顿疝为三大主要原因,积极的手术治疗对患者愈后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