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尿液尿酸测定应注意的问题焦公达(南京炼油厂职工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1)尿酸是核酸中嘌呤和鸟嘌呤类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含量与体内核酸分解代谢的速度、肾脏排泄功能以及体内食物中核酸的含量有关。尿液尿酸的测定对痛风和肾脏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尿酸与很多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现通过对本区农村人口的血清尿酸水平进行检测,了解本区农村人口血清尿酸水平情况,并对尿酸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建立本区的尿酸普查基数,为将来进一步了解本区农村人口健康发展状况打下基础,为临床提供科学、实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尿酸是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尿酸测定是诊断痛风的最佳指标,也是反应肾脏病变早期的一项指标。因此为了解本地区健康成人的尿酸水平,调查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4.
尿酸为体内核酸中嘌呤的代谢终末产物,其含量与体内核酸的分解代谢速度,肾的排泄功能和食物中核酸的含量有关。通过对高海拔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的调查,观察高海拔地区血尿酸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提供诊断指标。我们检验了西宁地区健康居民50例为对照组和内地进入高海拔地区民工50例做为高原组,以观察高原低氧自然环境及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结构对急进高原健康人体嘌呤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尿酸是核酸中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由肾脏排泄,随尿液排出体外。当肾脏疾患引起肾功能衰竭,或体内核酸分解代谢过盛时(如痛风)引起血尿酸增高。此外饥饿、药物滥用、过度饮酒等也可使尿酸增高。 目前,各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尿酸普遍采用酶比色法。  相似文献   

6.
血清尿酸含量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类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血液中的尿酸全部从肾小球滤过,滤过的尿酸98%在近曲小管初始阶段被重吸收,然后5 0 %重吸收的尿酸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管腔内,在近曲小管直段又有4 0 %~4 4 %被分泌后重吸收,最后只有6 %~10 %尿酸随尿排出。正常情况下,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血尿酸水平稍有差异,但其含量是恒定的。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嘌呤的摄入量也明显增加,高尿酸血症患者明显增多,引发了一系列疾病[1 ]。特…  相似文献   

7.
胡守岳  陈贞羽 《江西医学检验》2007,25(2):182-183,140
尿酸是体內细胞核酸-(嘌呤)的代谢最后产物。如果体內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不良,会有高尿酸血症。为此,对1679例高尿酸血症结合相关的人体部分代谢指标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尿酸是体内细胞核酸-(嘌呤)的代谢最后产物.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不良,会有高尿酸血症.为此,对1679例高尿酸血症结合相关的人体部分代谢指标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痛风是核蛋白及嘌呤代谢失调,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异质性疾病^[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痛风病人越来越多,但病人对如何控制饮食,并通过饮食控制减少痛风发作的知识了解甚少。从食品中摄入嘌呤过多,体内嘌呤生成过多及肾脏排泄功能下降,致使病人血尿酸增高导致痛风。从食物中摄入的嘌呤与机体代谢过程产生的嘌呤最终分解产物差异甚大,后者在多种酶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代谢过程主要分解为核酸,被组织细胞利用,少部分分解成尿酸。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尿酸是以嘌呤核苷酸为主的嘌呤体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主要由细胞分解的核酸和其它嘌呤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痛风的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发性的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液的白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严重时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病。依其病情自然发展规律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和慢性痛风石性痛风。  相似文献   

11.
龚存华 《现代护理》2008,14(2):186-188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尿酸是以嘌呤核苷酸为主的嘌呤体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主要由细胞分解的核酸和其它嘌呤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痛风的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发性的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液的白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严重时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病。依其病情自然发展规律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和慢性痛风石性痛风。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一章中,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核酸化学,第二为核酸代谢,第三为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和第四为核酸与医学的关系。一、本章的学习重点核酸含磷较为恒定,一般含磷为9~10%。核酸水解产物是碱基(嘌呤碱和嘧啶碱)、戊糖(或者D-2-脱氧核糖或者D-核糖)和磷酸。核酸的概念及核酸分为DNA和RNA(mRNA、tRNA和rRNA)。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单核苷酸。在核酸代谢中人体内嘌呤碱的分解终产物是尿酸。核酸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包括DNA的半保留复制,DNA  相似文献   

13.
痛风病人的饮食护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鞠法红  孙金蕾  崔敏 《护理研究》2004,18(4):349-350
痛风是核蛋白及嘌呤代谢失调 ,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异质性疾病[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痛风病人越来越多 ,但病人对如何控制饮食 ,并通过饮食控制减少痛风发作的知识了解甚少。从食品中摄入嘌呤过多 ,体内嘌呤生成过多及肾脏排泄功能下降 ,致使病人血尿酸增高导致痛风。从食物中摄入的嘌呤与机体代谢过程产生的嘌呤最终分解产物差异甚大 ,后者在多种酶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代谢过程主要分解为核酸 ,被组织细胞利用 ,少部分分解成尿酸。食物来源的嘌呤绝大部分生成尿酸 ,很少能被机体利用。所以从食物中摄取嘌呤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14.
尿酸(UA)是体内嘌呤的代谢产物,主要由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嘌呤类化合物及细胞分解代谢的核酸经黄嘌呤氧化酶作用生成。UA的作用机制复杂,既具有抗氧化活性,又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易化,推测其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近年来有多项研究证实UA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研究结果尚不一致[1,2]。为此,作者回顾性分析了93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UA与冠心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了UA和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高尿酸血硅(HUA)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的。近年来,HUA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我们通过对本地区部分体检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旨在了解HUA在该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早期有效干预提供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由于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均可使血尿酸升高。尿酸盐在血中浓度呈过饱和状态时,即可沉积于肾脏引起肾脏病变。称之为高尿酸性肾病。本对我院近年来诱发高尿酸血症(HUA)38例的脂类代谢及尿酸(UA)水平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既可来自体内,亦可来自食物中嘌呤的分解代谢。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不仅可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尿石症、尿酸性肾病,而且与脂质代谢紊乱、糖尿病、高血压、冠  相似文献   

18.
痛风性关节炎亦称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及泌尿系结石形成。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以原发性痛风多见,约占90%。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或遗传性肾小管分泌尿酸缺陷所引起,好发于成年男性;  相似文献   

19.
吴志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4):3440-3440,F0004
尿酸是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成嘌呤核和嘌呤后,经过水解,脱氨及氧化等作用生成的最终产物,在体内大部分经肾脏排出,小部分在胃肠道内被微生物分解.现在已知血清尿酸的变化与多种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对于老年患者,低尿酸血症可能成为许多疾病的预示指标,应引起重视.血清尿酸浓度小于或等于119 μmol/L,被称为低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20.
尿酸是机体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主要由肾脏从尿液中排出。健康人血清尿酸浓度男性为150~400μmoL/L,女性为130~410μmoL/L。临床上血清尿酸浓度测定常作为痛风及肾功能损伤的诊断试验(高尿酸血症),而血清尿酸浓度降低(低尿酸血症)常常被忽视。近来我们发现血清尿酸浓度降低对肝炎特别是重症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