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宁市任城区1990-200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济宁市任城区1990—2003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探讨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济宁市任城区1990—2003年病毒性肝炎疫情年报进行分析。结果济宁市任城区1990—2003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4156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83/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甲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呈直线下降,乙型肝炎下降不明显;1990—1992年期间,甲型肝炎在各型肝炎中所占比为58.41%,而在1993—2003年期间乙型肝炎所占比例增至为61.20%;全区各镇(街道)均有发病,病例发生没有明显季节性,但甲型肝炎呈秋冬季增高,乙型肝炎呈夏秋病例数增多;发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0—9岁最高,与甲型肝炎0—9发病率高相一致,其次20。54岁,1994年后0~9岁年龄组乙型肝炎发病显著减少;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6.68%,其次是散居儿童占38.83%、中小学生占10.83%,但甲型肝炎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3.73%。结论病毒性肝炎在我区仍属高发,占居传染病的首位,尤其乙型肝炎在青壮年高发,提示今后在做好甲、乙肝疫苗接种,加强防病知识宣传,落实综合防治措施的同时,加大对青壮年乙型肝炎的防治,是再度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三明市1995-200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三明市1995—2004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法定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汇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波动在44.07/10万~82.87/10万之间,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以乙肝病例最多,占71.63%,发病逐年上升;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32.62%;全年分布基本均匀;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性别比为2.60:1,20~加岁组为发病高峰。结论三明市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未来预防工作应以乙肝防治为主,以疫苗免疫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990-2006年上海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时间序列,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用1990-2006年上海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按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结果]1990-2006年乙型肝炎成为本市人员发病的主要型别肝炎。本市人员急性病毒性肝炎存在冬春季发病小高峰;地区分布以崇明县最高;发病以青壮年发病为主,20~49岁组占病例总数的69.58%;职业构成以工人、农民和干部、职员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6.63%。[结论]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乙型病毒性肝炎仍是防治重点,应采取乙肝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1997~2002年河南省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河南省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2年河南省病毒性肝炎的疫情资料进行发病率与三间分布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72.65/10万,甲型肝炎呈下降趋势,乙型肝炎呈上升趋势;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病人以农民为主,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结论]甲型肝炎发病呈下降趋势,乙型肝炎发病所占比例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乙型肝炎流行状况及应对策略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针对广东省HBV流行率高的严峻局面,寻求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根据1990~2002年广东省法定传染病年报表、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报表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省乙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90年代初的19.00/10万升至2002年的37.26/10万;2002年乙肝占病毒性肝炎总病例数的80.51%;14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数占当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数的比例逐年下降。乙肝疫苗接种率从1999年的87.7%上升至2002年的96.0%。结论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对低年龄组儿童已见明显的保护效果,今后乙肝的应对策略是:对高危易感人群进行高覆盖率的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1997—2006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戊型肝炎的发病趋势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1997—200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戊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戊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0年内上升了22倍。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其中烟台市最高,年均发病率为3.43/10万;3月份和4月份报告病例较多,分别占全部病例的15.79%和12.80%。发病以成人为主,20岁以下病例仅占1.32%,且40岁以上病例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农民病例较多,占总病例的55.36%。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戊型肝炎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大兴区1994-200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和分布情况,掌握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汇编资料及疫情专题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10年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波动在53.39/10万-16.08/10万,平均发病率为31.69/10万。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乙肝发病率也呈下降趋势,但其在肝炎病例中的构成比逐年上升。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6月份,发病数占全部病例数的49.03%;各个乡镇、街道均有病例发生;发病年龄以20一49岁的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33.68%),其次为学生(21.89%)、工人(14.63%)。结论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病毒性肝炎发病的主要措施,在青壮年、成人中开展乙肝疫苗的普遍接种是控制乙肝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梅州市1980-2002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广东省梅州市1980—2002年23年来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发病情况,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80—2002年梅州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按年份和疫情进行分析,并对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实施前(1980—1991年)和实施后(1992—2002年)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自1980—2002年年平均总发病率逐渐下降,肝炎年平均总发病率从1980年的168.18/10万下降到2002年的37、99/10万,下降了77.41%。肝炎在传染病发病顺位排列中,自1970年后各年均占第1位或第2位;各县(市、区)均有发病,市区(梅江区)报告发病数较多,发病率为114.30/10万;发病时间多集中在4~8月,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15~45岁中青年为主;病原学分型以乙型肝炎为主(占61.35%),甲型肝炎次之(占13.98%)。结论 梅州市在防治病毒性肝炎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是重点防制的传染病(其中1998—2000年有所回升,值得注意),提示不能放松对病毒性肝炎的进一步防制。要降低梅州市的传染病发病率,首先要降低肝炎的发病率,尤其是乙型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油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特征,为制订病毒性肝炎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油市2004-2008年病毒性肝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08年江油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9380例,发病率213.2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型别以乙型肝炎为主(8838例),占94.22%;季节以6~8月发病较高,占48.30%(4052/9380);发病年龄为10个月至83岁,以青壮年(15~39岁)为主(7833例),占83.51%;职业以农民为主(5145例),占54.85%。[结论]病毒性肝炎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甲肝、乙肝疫苗的接种、加强预防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甲、乙型肝炎疫情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吉玲  陈坤 《浙江预防医学》2008,20(3):18-18,21
病毒性肝炎一直是我市主要传染病之一,已连续11年位居我市法定甲乙类传染病首位。我市从1990年起实行病毒性肝炎分型报告以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发病呈快速增长趋势,1993年始,乙型肝炎取代甲型肝炎成为发病的优势型别,并且发病构成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90年的22.6%飙升至2006年的8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