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病机、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进行阐述,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阐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辨证要点,并介绍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配合药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入选单双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辨证施护及配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辨证施护配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发病机制及病因病机,笔者抽取自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本院脑病中心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92例,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恒基 《新中医》2003,35(11):27-28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型用药,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8.30%,总有效率95.74%;对照组治愈率20.00%,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较有效的方法,能明显消除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分期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多发于中老年人.我们2002年8月~2007年12月予急性眩晕期静滴胞二磷胆碱及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2例,眩晕基本缓解后予以中医药辨证会论治之方法治疗42例,并与口服盐酸桂利嗪胶囊合尼莫地平片40例对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血宁和西比灵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用舒血宁和西比灵治疗,对照组39例用复方丹参和眩晕停治疗,均治疗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7%,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和西比灵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形成脑梗死,导致昏迷、肢体瘫痪、脑神经麻痹、失明等。尽快终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发作,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应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天丹通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予天丹通络胶囊口服,对照组予丁咯地尔注射液静滴,治疗14d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92%,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脑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结论天丹通络胶囊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黄立武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南宁市园湖路2号周丽玉林市人民医院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眩晕;黄芪;丹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属中医的眩晕范畴。近年来,笔者运用黄芪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止晕汤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静滴天麻素注射液和服用止晕汤,对照组静滴盐酸培他定,两组疗程均21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及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提高脑部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止晕汤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陈莉  鲁应佳 《河南中医》2016,(4):611-613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原性心脏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原性心脏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肺原性心脏病疗效比较,研究组有效率94.59%,对照组有效率75.68%,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比较,研究组有效率94.59%,对照组有效率81.08%,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SGR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原性心脏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自敏 《四川中医》2005,23(5):52-52
目的:观察用健脾利水、燥湿除饮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用泽泻汤(泽泻、焦白术)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6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用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方证相符,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4.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则是中老年患者眩晕的常见原因之一。我院采用香丹注射液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综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云  王新志 《光明中医》2011,26(2):274-27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优于西医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4例,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天/口服,川芎嗪120mg天/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治疗。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优于单独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朱婷 《陕西中医》2012,33(5):554-556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血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8例。结果:总有效率79.17%。结论:疏血通具有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袁建平  王秀丽  李强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230-1230,1243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口服尼莫地理及阿司匹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它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均优于财照组.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80例椎基底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口服眩晕宁为治疗组,口服培他司啶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后眩晕程度评级及经颅多谱勒(TCD)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护理干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针灸、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中医辨证施护。结果增强了患者体质,加速康复、预防和减少再次发作起到了良好效果。结论中医护理干预重在治病求本,辨证施护,提高了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