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用于循环功能不稳定中国一类器官捐献供体的器官保护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3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经股动静脉插管,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于手术室获取供肝和供肾;术中做好循环、呼吸支持,及时调整药物用量,预防感染及记录各项数据等护理。结果 13例DBD供者行体外膜肺氧合转流期间,血流动力学逐步稳定,获取有效肾脏26个用于26例受者、有效肝脏12个用于12例受者,肾移植、肝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是捐献供体器官保护的有效治疗手段,有效的护理是体外膜肺氧合成功运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供者管理是器官捐献与移植流程的核心环节,提高潜在供者的临床管理质量、降低潜在供者流失率、提高捐献器官利用率是缓解移植器官短缺的有效措施。为促进供者临床管理的发展,在保障供、受者健康权益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捐献器官的利用率,本文就脑死亡器官捐献者管理的临床特征和管理要点、供者维护临床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韩景  周敏 《护理学杂志》2019,34(22):67-69
目的探究ICU护士对脑死亡患者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与实践。方法通过方便抽样选取210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器官捐献知识、态度及实践现状。结果 ICU护士捐献知识得分为(8.29±1.55)分,捐献态度为(3.62±1.05)分。献血经历、护理过脑死亡患者,捐献知识和年龄是器官捐献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 01)。只有18.10%的ICU护士劝导过脑死亡患者家属进行器官捐献。结论 ICU护士对脑死亡患者器官捐献认知呈中上水平,态度不太乐观,实践缺乏。应对ICU护士进行器官捐献知识培训,促进其态度及实践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死亡器官移植供体的维护要点。方法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期间共完成2例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体的无偿器官捐献工作。供体确诊为脑死亡,应用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及其他相关药物维持供体,监测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气交换、尿量、电解质酸碱平衡、体温、血细胞比容、白蛋白水平等,维持供体器官灌注。结果 2例DBD供体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捐献的器官功能稳定正常。其中,供体1在入ICU后6 h确诊脑死亡,到实施器官捐献共维护33 h;供体2在入ICU后8 h确诊脑死亡,到实施器官捐献共维护31 h。捐献的肝脏、肾脏和角膜均成功移植于受体。结论 DBD供体维护是确保潜在供体器官成功捐献和捐献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有效提高捐献器官的利用率及缓解目前器官短缺状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中毒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肾肾移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1例甲基苯丙胺中毒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肾用于2例肾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为女性,22岁,因甲基苯丙胺中毒导致脑死亡而捐献器官。受者均为女性,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接受肾移植。结果 2例受者术后4 d血清肌酐恢复正常,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术后1年随访血清肌酐及尿量均正常。结论甲基苯丙胺中毒脑死亡的患者可以作为器官捐献的供体来源。  相似文献   

6.
近5年我国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逐步进入常态化,供体器官功能维护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供体器官功能维护直接关系到捐献成功率和受体安全,但目前尚缺少供体维护的循证医学指南。确定器官维护目标能最大限度保持待捐器官的功能与活力。维护器官重点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维持合适的循环血量、心排血量和灌注压),保护肺换气功能,纠正尿崩症和凝血障碍,保持合适体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公民身后器官捐献供肝移植后发生移植肝失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捐献和移植中心供者资料和肝移植受体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供者和肝移植受者资料进行评估和筛选, 得到供受体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结果供者男70例, 女20例, 年龄(40.6±16.3)岁, 受者男70例, 女20例, 年龄(41.8±20.3)岁。移植肝失功能与下列参数显著相关:供者心肺复苏时间(t=0.429, P=0.000)、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χ2=67.151, P=0.000)、肝功能分级(χ2=54.154, P=0.000)、大泡性脂肪肝分级(χ2=8.120, P=0.017)、小泡性脂肪肝分级(χ2=16.000, P=0.001)、ICU住院时间(χ2=14.900, P=0.001)、血肌酐水平(χ2=44.685, P=0.000)。本研究建立了公民身后器官捐献肝脏质量标准供者评分系统。供肝质量分为四级, 很好地对应肝移植受者的预后。结论根据移植肝失功能高危因素分析建立的供者评分系统及分级标准, 可以对我国公民身后供...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国内外器官捐献肾移植供者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比较分析不同模型纳入的关键特征变量, 指出模型构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以期为精准医学模式下器官捐献肾移植供者评估体系的选择、建设和临床应用提供线索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脑死亡器官捐献单中心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2年6月解放军第181中心医院全军肾移植与透析治疗中心完成的脑死亡器官捐献与移植案例。结果共完成脑死亡器官捐献26例,进而完成52例肾移植和8例肝移植,移植器官功能均良好。其中48例肾移植受者总存活率92.2%,移植肾总存活率83.7%。结论脑死亡器官捐献是器官移植重要的器官来源,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发展需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捐献者、受者、医疗机构的权责是否得到明确和保证。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死亡器官移植供体在ICU的维护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完成的29例脑死亡供体器官捐献资料,分析脑死亡供体器官获取前情况,移植肾、移植肝受者情况及急性肾损伤(AKI)供肾的移植效果,总结脑死亡患者作为潜在供体的维护要点。结果〓维护脑死亡供体29例,共捐献肾脏40个、肝脏27个、心脏4个、角膜21对。6例(15%)移植肾受者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1例(2.5%)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2.5%)发生髂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出血切除移植肾,1例(2.5%)发生重症肺炎术后死亡;AKI供肾与非AKI供肾的受者在术后7天、2月肌酐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1例(4%)移植肝受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死亡。余受者随访至今均恢复顺利,器官功能良好。结论〓经过ICU内积极管理后的潜在器官移植供体能够获得较高质量的移植器官,有较好的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移植器官来源模式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文精神升华完美结合的产物.移植器官来源经历了异种动物、死刑遗体、亲属活体、脑死亡供体、亲属活体+非亲属活体、心死亡供体、多种来源这7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异种移植离临床应用遥远;死刑来源倍受批评;活体移植伤害健康人.器官捐献移植发展史证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值得大力推广.以美国全脑死亡器官捐献和英国脑干死亡器官捐献为代表的美-欧模式,均为生前自愿同意,且绝对无偿.公民认为任何形式的补偿都会改变捐献行为本来的性质.心死亡器官捐献是脑死亡器官捐献的补充,适用于既不符合脑死亡标准又无法救治,同时家属又有强烈捐献意愿者.  相似文献   

12.
心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是拔除气管插管,心跳、呼吸停止后在手术室中进行的器官获取过程,目前临床应用不断增加。其主要的供者来源是那些存在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但尚未发展至脑死亡的患者。随着DCD案例的增多,为了规范DCD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心肺复苏供者供肾肾移植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5月施行的死亡供者(deceased donor,DD)中,有心肺复苏经历供体8例,其中6例为不可控心死亡捐献类型(马氏Ⅳ型),2例心肺复苏成功后实施脑死亡器官捐献,共实施肾移植16例.随访评价短期移植肾功能,受者/移植物短期存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肾移植受者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12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及对应803例受者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行气道分泌物、尿液、血液及供肾灌洗液培养,观察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和构成比,根据供者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腹部外伤情况、体液培养结果等因素进行评分,受者根据评分采用不同的感染预防方案,分析供者来源性感染(DDI)的发生率及受者预后。结果 412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中共有243例存在感染,感染率59.0%,共分离出病原菌456株,病原菌主要来源于气道分泌物(71.7%)。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主要为酵母型真菌。共有3例受者(分别接受来自2例供者的肾脏)发生DDI,发生率0.4%。结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率较高,对供者感染风险进行分级评分,根据评分采取合理预防方案,可有效预防DDI。  相似文献   

15.
肝脏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等待肝移植患者数量稳步增长,而用于移植的供者器官数量却没有相应增长,同时在脑死亡法尚未通过的国家(如中国、日本等)无法实施有心跳供者,供体的短缺限制了肝移植手术的大量开展.目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供者三大来源之一.但是心脏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1前言随着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hina 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CDCD)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未成年供者(未满18周岁)的器官捐献逐渐增多。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植中心为例,自2011年至今,未成年人供肾移植占该中心所有CDCD肾移植的20.1%,未成年捐献者占所有捐献者的19.7%。未成年人逝世后器官捐献供器官的应用,扩展了捐献器官池。未成年人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与成人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存在差异,在器官的功能维护、评估及应用方面有其特殊性。而对未成年人本身来讲,从出  相似文献   

17.
器官移植给许多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带来了治愈希望。但人体器官来源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人体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是扩充供者来源的一种安全途径,各国在努力提高脑死亡器官捐献(DBD)数量的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应错失DCD的机会。本文从DCD历史背景和全球发展趋势、可控型DCD实施的基本条件、可控型DCD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以及伦理审查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已成为目前移植器官主要来源,但DCD供者捐献前大部分入住ICU,且多接受侵入性操作或治疗手段以及广谱抗生素治疗,携带耐药致病菌的风险较高,导致DCD移植术后供者来源性感染(donor-derived infection,DDI)发生率增加。同时,移植受者术后需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感染常难以控  相似文献   

19.
供体器官短缺严重制约我国器官移植工作,其解决办法就是目前卫生部大力推行的公民心死亡器官捐献。由于我国尚未对脑死亡立法,脑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不能广泛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心脏死亡供者供肺获取以及应用于临床肺移植的经验.方法 共进行3例心脏死亡供者供肺获取及肺移植.3例供者平素健康,因发生严重颅脑外伤或脑肿瘤,经严格医学检查后均被明确判定为脑死亡,并被确定为潜在心脏死亡供者.供者的近亲亲属均知情同意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临床评估供肺良好,供者在停止呼吸机,心脏停跳5 min后,确定为心脏死亡,并在全身麻醉下切取供肺.3例受者术前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均为阴性,供、受者ABO血型相同,身高相近,体重相差均在20%以内,胸腔大小匹配.结果 利用3例心脏死亡供者供肺成功进行了2例双肺移植和1例单肺移植,3例供肺的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3、27和32 min.3例受者手术顺利,在ICU的监护时间分别为31、18和26 d,术后肺功能得到极大改善,例1和例2分别于术后30和19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好转,3例受者均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期间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在现有条件下,严格按《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开展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应用于临床肺移植的工作,正确维护好潜在心脏死亡供者,在全面评估供肺质量的前提下,心脏死亡供肺可作为肺移植的主要供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