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 52岁。因右眼视力下降3 d, 就诊于柳州市工人医院眼科。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5, 左眼为1.0;眼压右眼为15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为17 mmHg;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右眼底颞下视网膜迂曲扩张的树枝状视网膜异常血管吻合累及黄斑(精粹图片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右眼动脉期颞下异常视网膜血管部分充盈, 分层明显;静脉早期颞下异常视网膜血管完全充盈, 而正常颞上静脉开始充盈, 正常颞下静脉尚未充盈(精粹图片2);晚期无荧光素渗漏。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右眼黄斑神经上皮层内异常血管信号, 中心凹神经上皮层脱离(精粹图片3)。临床诊断:右眼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异常;右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 15岁。发现左眼无明显诱因视物不清10年。在当地就诊, 具体情况不详, 未处理。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 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为0.8, 左眼为0.05;眼压右眼为19.6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为18.4 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 角膜透明, 前房清, 深度正常, 瞳孔圆, 对光反应灵敏, 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1。临床诊断:左眼视网膜蔓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 58岁。因左眼突发视力下降20 d, 就诊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眼科。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矫正视力为1.0, 左眼视力为50 cm指数(矫正无提高);双眼眼压均为18 mmHg(1 mmHg=0.133 kPa), 双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右眼底后极部少量黄白色病灶, 左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中A。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右眼局灶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隆起, 脉络膜增厚, 血管管腔扩张;左眼情况见精粹图片1中B。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术检查:左眼可见来自脉络膜循环的特征性息肉样强荧光搏动(精粹视频影像)。临床诊断:左眼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右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给予左眼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5 mg/0.05 ml, 每月1次, 连续注射3次后病情稳定(精粹图片1中C和D), 随访左眼视力为0.06。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 53岁。因右眼前黑影飘动1个月、视力下降伴视物遮挡20 d, 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15, 左眼为1.0;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右眼底上方可见视网膜脱离, 脱离的视网膜上方可见2个马蹄形裂孔(精粹图片1)。临床诊断: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5.
本期重点报道内容为角膜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负责本期策划、组稿和审稿的责任编委是史伟云教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眼部用药各种新剂型被陆续开发, 如纳米制剂(包括纳米粒、纳米微球、纳米乳、纳米混悬剂、纳米脂质体、纳米胶束、荧光纳米以及树枝状大分子等)、缓释凝胶(包括温敏型、pH型、离子型以及自组装肽水凝胶等)、隐形眼镜、植入剂、微针等, 有效提高了眼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患者依从性, 并可实现连续给药, 降低药物副作用, 减少药物对眼部的慢性损伤等, 提高了眼部用药的治疗效果。(国际眼科纵览, 2023,47:210-217)  相似文献   

7.
本期重点报道内容为眼底病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负责本期策划、组稿和审稿的责任编委是魏文斌教授。  相似文献   

8.
<正>  相似文献   

9.
巨细胞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科的双链DNA病毒, 初次感染在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 其感染眼部后表现多样, 以巨细胞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巨细胞病毒性前葡萄膜炎及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最为常见, 可对视力造成严重损害。掌握这些疾病的临床特征、尽早明确诊断有助于及早干预、改善患者视力预后。本文就巨细胞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巨细胞病毒性前葡萄膜炎及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发病人群及好发因素、眼部特征性临床表现、眼科常用辅助检查特征、分子生物学方法辅助诊断及多种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睡眠呼吸暂停表现为睡眠期间反复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过浅, 导致氧饱和度下降和睡眠中断, 是睡眠呼吸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近几十年来, 随着肥胖和老龄人口的增加, 睡眠呼吸障碍的流行有上升的趋势并日益受到关注。睡眠呼吸暂停导致机体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的环境中, 不仅对全身多个系统造成损害, 甚至出现威胁视力的情况。讨论睡眠呼吸暂停与眼部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发病机制, 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了青光眼、视神经疾病、视网膜及脉络膜疾病、眼前节疾病与睡眠呼吸暂停的现有文献, 介绍了其关联性。在临床工作中, 重视早期筛查并治疗睡眠呼吸暂停, 有助于避免相关眼部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性, 藏族, 32岁。因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10余年, 左眼加重2个月, 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无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症状。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右眼为0.2 , 左眼为0.01 ;眼压右眼为11.9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为9.5 mmHg;双眼外眼无异常;球结膜无充血、水肿, 角膜透明, 角膜后沉着物(-), 前房深度正常, 瞳孔圆, 直径约3 mm, 对  相似文献   

12.
近视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 高度近视所产生的并发症是导致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中严重威胁眼健康的慢性疾病, 高度近视的防控应积极采取三级预防策略, 同时积极采用最新的眼底影像学技术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加强"近视→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发生机制和演变规律的探究, 建立科学的近视预测模型, 精准开展高度近视眼健康监测和管理, 早期发现和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症, 降低低视力和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 46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伴眼眶疼痛且加重2周, 就诊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为1.0, 左眼为20 cm手动;眼压右眼为10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为12 mmHg;双眼角膜透明, 未见角膜后沉着物, 前房中深, 未见前房闪光, 虹膜纹理清, 瞳孔圆, 右眼瞳孔直径为3 mm, 对光反应灵敏, 左眼瞳孔直径为4 mm, 表现为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功能障碍, 晶状体透明;右眼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 左眼视盘鼻上方水肿合并颞下方萎缩, 视盘表面可见视神经睫状分流血管, 视盘颞上方可见线状出血, 黄斑区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1。增强眼眶MRI检查:左眼视神经呈"双轨"征(精粹图片2), 视神经鞘和前床突可见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左眼视神经鞘脑膜瘤。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 26岁。因美容激光笔灼伤右眼1 d, 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手动, 矫正不能提高;左眼视力1.0。双眼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右眼玻璃体少量积血, 黄斑区见一圆形损伤病灶, 损伤区域视网膜水肿, 点状出血, 中心黄斑裂孔形成(图1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右眼圆形损伤病灶处显示全层裂孔, 孔缘视网膜组织水肿, 视网膜色素上皮及其下脉络膜组织结构均损伤(图1B)。诊断:右眼黄斑激光损伤。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与环境光污染现象的日趋严重, 视网膜光辐照引起的损伤及其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的致病作用逐渐被关注。光-视网膜组织反应类型以光热反应及光化学反应为主, 其中可见光产生的光化学反应与视网膜疾病关系密切。光辐照参数包括光辐照波长、辐照能量及辐照时间等, 不同参数下光辐照对视网膜细胞的作用还可能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较多视网膜光辐照细胞实验模型建立以研究光辐照, 尤其是蓝光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及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光辐照会导致视网膜各细胞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及线粒体损伤激活自噬调控细胞凋亡。炎性小体激活及外泌体也参与调控光辐照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也有研究探讨不同波长光源对细胞的潜在治疗作用。本文从光-视网膜组织反应类型、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光辐照参数, 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辐照模型、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光辐照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光辐照模型等方面就视网膜光辐照的实验模型, 探讨不同模型间细胞及光辐照参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 1岁7个月。因家长发现其左眼斜视7个月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患儿为足月剖腹产, 否认眼病家族史和遗传病史, 全身检查无异常。眼科检查:双眼视力检查不配合, 左眼内斜, 双眼眼前节正常。全身麻醉状态下行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检查, 右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后极部灰白色隆起自视盘向颞侧视网膜扇形延伸, 视盘边界欠清, 隆起灶中间基底部呈灰黑色, 表面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膜附着, 牵拉形成视网膜皱褶, 累及黄斑, 其周边视网膜血管纡曲及白色颗粒弥漫分布(图1A)。眼部B型超声检查, 右眼玻璃体腔、球壁无异常回声;左眼视盘颞侧视网膜表面条状强反射, 未见明显实质性占位(图1B)。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右眼黄斑区视网膜层间结构清晰;左眼病灶处组织增厚隆起, 视网膜层间结构紊乱, 表面紧密附着的纤维膜呈强反射信号, 其下的椭圆体带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反射信号减弱(图1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右眼视网膜血管发育未见异常, 无透见荧光和荧光素渗漏;左眼早期可见病灶表面及周边部视网膜血管螺旋样扭曲,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 晚期病灶内弥漫强荧光素渗漏(图1D, 1E...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50岁。因右眼视力突然下降, 伴眼前"红影"飘动, 视远近物均不清9 d, 就诊于湖北省宜昌华厦眼科医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眼部检查:右眼、左眼裸眼视力分别为0.6、0.8。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2.0、10.5 mm Hg (1 mm Hg=0.133 kPa )。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散瞳后眼底检查, 右眼玻璃体血性混浊, 视网膜分支静脉纡曲扩张, 颞上支静脉完全闭塞, 呈白线状, 上方动脉血管纤细, 颞上视网膜散在出血, 视盘前增生膜伴大量新生血管。共焦激光扫描红外眼底照相检查, 右眼视盘前新生血管呈"鸡冠样", 黄斑颞侧见小片状新生血管, 下方玻璃体可见带状出血, 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 颞上支静脉扭曲, 粗细不均(图1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38 s可见视盘前及黄斑颞侧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均呈强荧光, 下方带状出血遮蔽荧光, 颞上分支静脉血管局部未显影, 视网膜颞上方、上方以及黄斑颞侧可见大片无灌注区(图1B);59 s可见视盘前及黄斑颞侧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增强、范围扩大, 颞上分支静脉局部显影明显延迟, 部分静脉管壁荧光染色(图1C);9 min...  相似文献   

18.
本标准由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SCEV)制定并修订, 旨在提出临床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检测的ISCEV最新意见。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修改了标准刺激闪光的参数, 以适应各种不同光源(包括气体放电灯和发光二极管灯)的刺激器;规定了基于明适应和暗适应下不同刺激闪光强度引发的6种ERG反应(即6种检测方案), 同时ISCEV也鼓励使用其他全视野ERG检测扩展方案。(中华眼科杂志, 2020, 56:662-669)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眼部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CMV感染患儿438例87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 男性254例, 女性184例;年龄3 d~11个月;出生孕周28~42周;出生体重1 120~8 900 g。足月、早产儿分别为384、54例。内科会诊后行眼底检查385例770只眼;早产儿常规眼底筛查53例106只眼。CMV性视网膜炎(CMVR)分为颗粒型、暴发型。合并有中-重度症状的CMV相关疾病者给予静脉滴注和(或)口服更昔洛韦治疗;眼底血管炎严重者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随访时间4~28个月, 观察患儿眼部病变特征、全身合并疾病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眼底正常258例516只眼(58.9%, 258/438);CMVR 180例291只眼(41.1%, 180/438), 其中双眼、单眼分别为111 (61.7%, 111/180)、69 (38.3%, 69/180)例。CMVR 291只眼中, 颗粒型281只眼(96.6%, 281/291), 眼底表现为黄白色点片状混浊病灶和(或)视网膜片状出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为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 FK)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药物治疗方面主要围绕研发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如丙烯胺类、棘白菌素类、抗菌肽及其衍生物, FK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为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 眼部药物递送系统与抗真菌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促进药物进入角膜发挥作用, 其疗效在FK动物模型得到验证, 部分复合体如氟康唑脂质体在临床使用后效果良好。手术治疗方面, 早期手术、病原菌以水平生长为主、病灶浸润深度浅、联合使用有效抗真菌药对提高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角膜基质注药、角膜胶原交联、准分子激光术等手术技术在感染早期、病灶浸润较浅或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的FK患者中均突显出各自的优势。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及各类术式的联合, 可为FK良好预后提供重要保障。(国际眼科纵览, 2022, 46:253-2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